靜網PWA視頻評論

引領學生在音樂課上有效「動」起來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江蘇省宜興市樹人中學 陳彩珍
【摘 要】圍繞初中音樂新課程理念,在音樂教學中,就如何引領學生在音樂課上有效「動」起來,可以通過以「情」提升學生的音樂情感;以「聽」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以「疑」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等策略作了有益地探索。
關鍵詞 音樂教學;情感;聆聽;欣賞;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33-0122-02
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師生平等參與的課堂,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指導者,要變「牽著學生走」為「推著學生走」,要變「給學生壓力」為「給學生動力」,用鞭策、激勵、賞識等手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那麼,在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中,如何引領學生在音樂課上有效「動」起來呢?
一、以「情」提升學生的音樂情感
教育心理學指出,情感是學生學習活動深入開展的「推進劑」,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樂於自主思考、學習的良好情感,利用教師示範引領作用及教材情感激勵功效,以「情」設置出貼合併激發初中生學習情感「發展區」的教學氛圍,讓音樂活動成為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要達到這一目的,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1.尊重愛好,引發樂「唱」。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民主、平等的標誌是尊重,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寬容即理解,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古今中外,音樂教學幾無例外都是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從歌唱入手,將學生引入音樂殿堂。學生最愛面子,最怕自尊心受到傷害,一旦受到傷害,他們極易產生自卑和憤恨,也易走極端。如果教師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把尊重學生愛好放在第一位,充分地認識和發掘學生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各盡所能,各盡其才,真正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音樂中。如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通俗歌曲,崇拜歌星,等等,筆者就加強引導,為學生學習助上一臂之力。採取比賽的形式,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讓學生很自然地用心去演唱,讓學生評出最好聽的通俗歌曲等。學生在教師的目光、笑容、手勢、話語中得到鼓勵,在教師的啟發中增加勇氣,在音樂的參與創造活動中,學生的意志得到鍛鍊,主體作用得以發揮,表現音樂的主人快樂地「唱」,人格素質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2.情感薰陶,心「聲」共振。音樂具有的豐富情感性,是人類情感的延伸與升華。新大綱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學生的發展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藉助音樂中的情感內涵,運用音樂「言為心聲,音為心語。」讓學生參與到音樂當中去感受、想像、理解、再現音樂形象,讓學生在聽賞、表現、律動、創造等教學活動過程中與音樂釋放的情感發生心靈的共振。
例如,某教師教學《故鄉的雲》時的教學片段如下:
片段一:教師簡介馬思聰是我國著名音樂家、教育家,讓學生充分認識,《思鄉曲》是馬思聰所寫的《綏遠組曲》中的代表作。古今中外,思鄉之情人皆有之,誰知道「世上最平常也是最偉大無私的愛是什麼?」(學生齊答「母愛」)。
片段二:投影課題——故鄉情。創設情境,讓最偉大的母愛觸動學生的心弦,體驗離別感受,進而層層導入,引向主題思念母親,思念故鄉。
片段三:欣賞《故鄉的雲》,同時多媒體播放課件:畫面上美麗的家鄉景色,深情委婉地演唱,激動人心地呼喚,營造思鄉意境。
學生從作品中感受、體驗了馬思聰的思鄉情感,學生通過「聽」、「悟」、「思」的音樂學習過程,體會一個遊子的思鄉情感。反覆讓學生聆聽樂曲,再鼓勵學生演唱作品中的思鄉主題,用歌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歌曲旋律,讓學生的情感與詞交融、與曲交融、與景交融、與教學活動產生一種共鳴,進一步感悟這份思鄉之情,並升華到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感。
二、以「聽」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培養學生有效傾聽的習慣和能力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國著名音樂家艾倫·科普蘭曾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麼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感知是欣賞音樂的前提和基礎。心理學上把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過程或心理機制稱為「聯覺」,在生理學上稱為伴生感覺或共感覺。聯覺在音樂欣賞中極為重要,因此,在欣賞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多層次、多側面地讓學生深入感受音樂的藝術內涵,調動學生聽覺、視覺、動覺等一切感知手段,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鍛鍊。
例如,某教師教《中國進行曲》時的片段如下:
教師在學生不知樂曲名稱的情況下播放《中國進行曲》,要求學生傾聽,並感受樂曲的特點。學生仔細聆聽樂曲的速度、力度的變化和節拍的特點。然後,教師再播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學生欣賞時跺腳、點頭、跟唱,自然被激昂向上、威武雄壯的氣勢所打動。接著,教師再播放《婚禮進行曲》。學生在欣賞時,隨著樂曲拍手、晃身,產生神聖輝煌、溫和愉悅的情緒……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全心身地投入,盡情地表現,儘可能發揮各個感官的聯覺作用,通過對不同音樂作品的欣賞,學會聆聽,讓「音樂的耳朵」與動作相結合,感悟音樂藝術的真諦。
三、以「疑」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目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並樹立終身學習音樂的願望。」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若教師的設計生動有趣,有目的地在欣賞前或分段欣賞中向學生提出一些簡單而且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惑來欣賞,使學生聆聽得更專注、指向性更明確,並能引導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敢到敢,才能激發起學生從「不想學」到「我要學」的學習興趣。
如有位教師在教學《 紅旗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唱這首歌,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①引子是由什麼歌曲的音調發展而成的?②主題重複時有什麼變化?這一變化人的作用是什麼?③呈示部與展開部在體裁上有什麼變化?④展開部與中出現了哪種節奏型致使音樂富有動感?⑤再現部屬於哪一類的再現?(指完全再現、縮減再現、擴展再現)
設問式欣賞教學是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音樂探究學習,是讓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音樂的學習方式。在這一音樂探究學習中,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分段欣賞音樂。通過為學生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引導學生從感性出發培養其創造性思維和能力。課堂上時而鴉雀無聲,時而激烈爭論,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在爭論不休時,學生會主動要求再聽一遍、兩
遍……這種聆聽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而無需動腦的局面,呈現出一幅嶄新的主動聆聽、積極體驗、充滿活力的教學畫面,學生對音樂的不同體驗與思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使學生真正受益,教學效果顯著。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採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把情感的紐帶拋給學生,從而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在欣賞、聆聽、表現等審美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蘊涵於音樂情勢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並通過參與、體驗、表現和創造活動與音樂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陶冶性情,完善人格。
參考文獻:
[1]李愛民.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與評價,2012,(7).
[2]袁洪江.高職院校音樂賞析教學的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1).
[3]王英奎.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開明出版社出版,2003.
(編輯:朱澤玲)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