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閃亮的名字2020最美鐵路人事跡觀後感個人感悟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載

他們是「最美鐵路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持了幾十年,是新時代鐵路奮鬥者的榜樣,讓我們一起學習他們的事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閃亮的名字2020最美鐵路人事跡觀後感個人感悟5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美鐵路人事跡觀後感個人感悟
最美麗的青春從來就不在嬌嫩的容顏里,而在奮鬥的征途上。為大力弘揚鐵路人的奮鬥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他們愛崗敬業、甘於奉獻,他們是廣大勞動者的代表,是新時代奮鬥者的楷模,是迎春時節最美的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青春的風采。他們感人的奮鬥故事,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
砥礪奮鬥,腳踏實地,練好過硬本領,做好本職工作。以張波為例,矢志創新,干一行就鑽一行。他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也是鐵科院集團公司復興號總體技術及核心系統研發項目團隊牽頭人。在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研發的全過程中,他帶領團隊日夜奮戰,一系列技術難關被攻克,復興號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系統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技術革新中,有他的智慧;勇於追夢中,有他的拼搏;鑽研創新中,有他的汗水……
愛崗敬業,用實幹傳遞奉獻精神。40餘支作業隊伍、近萬名建設者熱火朝天精心施工;幾十台塔吊、吊車同時作業,這是雄安站建設高峰期的繁忙圖景。其中,有一位女將的身影。她就是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部總工程師吳亞東。去年,為了追上被疫情耽誤的工程進度,吳亞東和同事晝夜作戰。24小時三班倒,項目部管理人員挂圖作戰、任務倒排,夜班、通宵是家常便飯,朋友圈的內容常常是午夜時分的兩桶方便麵。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鐵路人的擔當品格、奮鬥精神。
衝鋒在前,用雙手托起「生命之路」。去年疫情期間,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隊員。衝鋒在前,在站台上來回奔波,確保各地援助物資不耽誤一秒鐘、24小時不間斷搶運,讓戰「疫」之路更加暢通。他們最鮮明的品格,就是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用最實在的行動詮釋了敢於擔當的工作情懷。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這些「最美鐵路人」,只是廣大鐵路人的縮影。雖平凡,卻能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成為青春奮鬥的最佳註腳。
最美鐵路人事跡觀後感個人感悟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鐵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激勵廣大鐵路幹部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在建設交通強國中當好先行,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10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_年「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
_等10位先進典型,是鐵路行業300多萬職工的優秀代表。他們全部來自鐵路工作基層一線,有的潛心鑽研重載列車牽引操縱技術,填補了世界相關技術領域多項空白;有的精益求精每一組車載數據,以「零差錯」為列車運行安全保駕護航;有的待旅客如親人,用一流的服務品質傳遞家的溫暖;有的致力於匠心創造,為國之重器「復興號」領跑世界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踐行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展示了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奮鬥精神。
近年來,中國鐵路建設事業的發展突飛猛進,這些成果離不開鐵軌旁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努力。在建設先鋒隊中,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激勵著無數的鐵路建設隊伍中的工作人員,同時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向時刻堅守崗位的他們致敬。他們在嚴寒酷暑中堅守,在節假日萬家燈火舉家同慶中堅守,在高強度的工作中堅守著這平凡而偉大的崗位。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奉獻、拼搏和奮鬥。看到中華兒女奮進光輝的民族精神,看到無私無畏的奉獻,看到舍小愛顧大局的氣節。
在現代社會中,這些難能可貴的精神都是人們所嚮往所奮鬥的彼岸,他們是時代進步、社會有序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更多像他們一樣身上流著愛崗敬業兢兢業業的血液、骨子裡認真負責的態度。讓更多的人傳承領悟他們的精神,讓中國鐵道事業勇往直前更上一層樓。
最美鐵路人事跡觀後感個人感悟
刻苦鑽研,做新時代的「職場工匠」
火車駕齡足足26年。從時速80公里的貨車到時速300公里的高鐵動車組,他駕駛過的車型不下10種。對標停車「一把閘」,誤差不超過20厘米。26年來,他駕駛列車安全走行400餘萬公里,相當於繞赤道100多圈。
他叫邢雲堂,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三棵樹機務段動車組司機。
哈大高鐵沿線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35攝氏度,夏季最高氣溫達38攝氏度,動車組能否在冬夏溫差70攝氏度下安全運行,這是世界級的課題。動車組會車時,路基的積雪被車頭氣流捲起,附著在鋼軌上,極易造成車輪空轉、牽引力丟失等問題。在沒有成形經驗借鑑的情況下,邢雲堂不斷鑽研,勇於探索,採取「回手柄」減少50%牽引力和「比例制動」方式控車,_了這一駕駛難題。
「95後」女孩劉曉燕也是一名勤奮鑽研的「職場工匠」。她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蘭州西車輛段的一名輪軸裝修工。
工作中的劉曉燕很拼。一套鐵路貨車軸承重達30多公斤,有14個關鍵部位的尺寸限度需要精確測量,即使比頭髮絲還細的裂紋也不能放過。為確保精準檢測,劉曉燕從源頭學起,學習車輛構造、原理、檢修方法,掌握故障發生規律;學規章規程、學工藝流程,苦練檢測本領。為了徹底學懂弄通,她把滾子、保持架、密封座等十幾個軸承零件的70多個檢修限度全部熟記,對軸承檢修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不明白的測量細節、不清楚的選配環節逐一記錄下來,虛心向師傅請教……
雛燕展翅,不負芳華。2018年10月份,在鐵路車輛專業貨車檢修崗位職業技能競賽中,她被授予全路技術能手稱號。
最美鐵路人事跡觀後感個人感悟
「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描述的是青藏鐵路沿線的環境,其中唐古拉區段平均海拔4800米,是世界鐵路最高點。這裡高寒缺氧、常年風雪,極端氣溫能達到零下40度,被稱為離天空最近的「生命禁區」。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養護車間黨支部書記於本蕃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里執著堅守12年。
每天徒步巡檢線路至少10公里,巡檢時間超過8小時,每走100米,於本蕃就要單膝跪在鋼軌上,俯下身子檢查軌道平順度,目標就是養護線路零誤差。
夏天防水患,冬天防凍害,春秋防火災。於本蕃在青藏鐵路唐古拉和崑崙山經歷過無數次的雨、雪、冰雹輪番襲擊,卻始終堅守線路安全生產第一線。
2014年的一個冬夜,唐古拉地區突降暴雪。於本蕃組織人員趕赴現場檢查,在確認是因道岔夾雪無法轉換後,他帶領工友爭分奪秒地清雪,搶通正線後又馬不停蹄地清理側線道岔。寒風裹著冰雪吹打在他和工友的臉上,零下三十度的低溫透過衣服直往骨頭裡鑽,雙腳都被凍得沒了知覺。經過一夜的奮戰,列車先後正點通過。
於本蕃說:「雖然當時累得精疲力盡,但看到旅客從車廂里微笑著向我們揮手,我覺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條件雖苦不言苦,格拉線上寫忠誠。於本蕃在雪域天路這幅聖潔的畫卷上書寫著新時代青藏鐵路職工光輝燦爛的青春樂章。
如果說高鐵體現了中國發展的速度,那麼「慢火車」傳遞的則是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的溫度。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列車長阿西阿呷就是這份溫度的守護者。
阿西阿呷值乘的「慢火車」從普雄開往攀枝花南,穿越國家重點扶貧地區涼山彝族自治州,最低票價只要2元。
從小在鐵路邊長大,阿西阿呷對「慢火車」充滿感情,更對沿線老鄉有著親人般的情懷。她幫助幫阿婆、阿公背上百斤的土豆上下車,在列車上搭建臨時產房,接生嬰兒數十名;她和同事們精心改造車廂,專門劃出區域方便彝族老鄉堆放農副產品和大件貨物,將「慢火車」建成流動的農貿市場。
為了方便沿線鄉親找到自己,阿西阿呷的手機號20年沒有變過。一次,一位彝族阿姐打來電話,說8歲的兒子離家出走了,有人看見上了阿西阿呷值乘的列車。阿西阿呷立刻通知夥伴逐車廂尋找,還逐個車站打電話請求幫忙。後來終於在車廂角落找到了男孩。
「那天晚上,我帶他吃了飯、幫他洗了腳,讓他挨著我睡。第二天安全把孩子交給她媽媽時,阿姐摟著我的肩膀喜極而泣。」服務彝族老鄉,阿西阿呷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
值乘25年,阿西阿呷以「一輩子一趟車」的真情守護著承載大涼山鄉親希望的「慢火車」,守護著萬千旅客的出行路。
最美鐵路人事跡觀後感個人感悟
2020年,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5.8億噸,同比增長4.1%,強勁助推經濟社會發展。這樣的好成績背後,離不開千千萬萬「孟照林式」的鐵路貨運職工。
孟照林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西車務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長,也是拉動貨運增量的「點子大王」。
董家口南站緊臨世界第六大港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年貨物吞吐量超1億噸,但鐵路貨運量在開站初期並不理想。為落實推進「公轉鐵」要求,孟照林帶領職工熟悉站場、線路,對重點設備進行維修保養,使每列車裝車時間由10小時縮短到2小時;為了拓寬貨源,他帶隊走訪各地企業,制訂「一企一策」運輸方案,陸續發展了20多家穩定大客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孟照林緊緊抓住部分客車停運的「窗口期」加大貨運組織力度,主動化危為機穩貨補客。
一天晚上,孟照林接到電話,甘肅酒鋼集團有一批覆工復產急需的礦石,因疫情影響汽運受阻,工廠面臨停產,詢問能否通過鐵路發貨。孟照林立即與港口聯繫,用最快速度安排配貨裝車。順利幫助4000多噸礦石的列車直奔甘肅,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
那段時間,孟照林曾連續守在車站1個多月,打通了運輸「堵點」,為企業復工復產解了燃眉之急。
孟照林所在的董家口南站2020年貨物發送量達1900多萬噸,比上年翻了一番,實現運輸收入14億元。「孟照林式」的忙碌成為鐵路貨運逆勢飄紅的生動寫照。
2020年末,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引發社會關注。以時速250公里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成功研發投用為標誌,紅神龍、金鳳凰、藍暖男、綠巨人,從時速160公里到350公里,全系列復興號動車組投入使用,中國高鐵技術持續領跑世界。
新疆和田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崑崙山之間,自然條件艱苦,是全國「三區三州」重點貧困地區,也是國鐵集團定點扶貧的4縣區之一。
他是一名鐵路人,卻駐守在和田的貧困村,從宿舍到田間地頭,從鐵路職工變身莊稼漢。駐村6年,他帶領兩個村、幾百戶村民摘掉了貧困帽,他就是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駐村書記亞庫甫阿沙木都。
2015年第一次來到達奎村,亞庫甫就被這裡的貧困刺痛了,立志要全力以赴幫鄉親們解難題,幫達奎村換新顏。
面對乾旱的土地、凋零的莊稼、整村缺水的難題,亞庫甫帶領施工隊,用3個月建成了1500米的防滲渠,解決了185戶貧困戶1000畝核桃樹的節水灌溉問題,核桃林終於「喝」上了高山雪水。2017年,達奎村核桃產量突破24萬斤,創下歷史之最。他又趁熱打鐵建企養殖合作社,僅這兩項產業一年就能為村裡創收45萬元。
達奎村的面貌變了,2018年,亞庫甫又被派到和田的吉格代艾日克村。面對村裡生活困難的富餘勞動力,亞庫甫動員有技術的村民辦企配電箱廠,當年營業額就超過200萬元。面對渴望求知的村民,亞庫甫積極聯絡,發揮多方力量辦起「火車頭」閱覽室,向村裡捐贈書籍、電視和筆記本電腦,還手把手教鄉親們上網,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2020年,鐵路定點幫扶的和田縣12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亞庫甫正是鐵路駐村扶貧幹部的好榜樣。有人說,亞庫甫把「心」種在了這片他奮鬥過的地方,讓鐵路精準扶貧工作在邊疆小村結出了最甜最美的果實。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