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煮雞蛋很簡單?你可能誤會了

2023年10月04日

- txt下載

或許你要問難道把雞蛋煮熟不就好了嗎?只要會操作廚具,就能把雞蛋煮熟,這能有什麼技術含量嗎?如果煮熟只是要求能吃,自然是沒有什麼難度。
但如果需要像賓館裡賣得那種剝開的煮雞蛋,要求就多了:不能煮破、好剝、不過於偏心、蛋黃表面沒有變色。你還有信心煮出來的雞蛋都滿足要求嗎?是時候展現真正的煮雞蛋的技術了!

怎樣煮才能好剝殼


剝得好的雞蛋光潔如玉,剝得不好可能讓一些蛋白附在蛋殼或者蛋殼膜上,相當影響視覺效果。對於商業化生產,好剝就更加重要。一分鐘剝出5個,與一分鐘剝出3個,再考慮剝壞了賣不掉的,好剝與不好剝,對於生產的成本影響還是很大的。
從學術角度來說,對易剝性影響最大的是蛋清的pH值。新鮮雞蛋pH比較低(可能低到8以下),煮好以後就比較難剝。在保存中,蛋清中的二氧化碳逸出,pH逐漸升高,最後能到pH9以上。不過,這個過程其實其實很快,在室溫下幾天之後pH就接近或者超過9,就比較好剝了。大家買到的雞蛋,很少有那麼新鮮的。
所以,對於大家自己煮雞蛋,是否好剝沒有什麼操作空間,反倒是會不會剝更為關鍵。行家們總結出的剝蛋流程是:在桌子或者案板上輕輕敲碎雞蛋全身,然後放在兩手之間輕輕壓在桌子上滾動;等蛋殼鬆了之後,從大的那頭剝開去殼。

如何避免蛋黃表面的黑褐色


蛋黃顏色應該是表里如一的黃色,而我們經常看見蛋黃表面顏色晦暗。不僅影響食慾,而且還讓人懷疑是雞蛋壞了。那層黑褐色,來源於蛋黃中的鐵和蛋清中的硫化氫發生反應。這個反應進行得越充分,變色就越嚴重。
影響這個反應進行程度的兩大因素是雞蛋的儲存時間和煮蛋的時間。越陳的雞蛋,就越容易發生;煮的時間越長,也越容易發生。雞蛋煮好之後,內部的溫度依然很高,這個反應還是在繼續進行,所以撈出來之後應該立刻用涼水降溫。降溫抑制了這個反應的進行,也就有助於避免蛋黃表面的褐變。

如何減少破殼的出現


煮熟的雞蛋破了殼無疑最讓人惱火。自己煮破了,除了影響視覺效果,也還能吃,而飯店超市破了殼,也就沒法賣了。
廚藝愛好者們能列出種種避免煮破的敲門,比如熱水下鍋、冷水下鍋、不同水溫、扎孔等等。研究者們設計過嚴謹的實驗來評估這些方法,結果是:即使有用,差別也很有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煮大量的雞蛋,用不用這些方法,煮破的比例相差很小。
1973年發表過一篇論文,深入研究過扎孔的影響。結果是扎孔是否有效,跟雞蛋的新鮮程度關係很大。簡單說來,新鮮雞蛋扎與不扎沒什麼差別;放了5天的雞蛋,扎孔就能減少煮破的比例了;而對於那些放了一個月天的雞蛋,在雞蛋粗的那頭(裡面是氣室)扎孔,就可以避免煮破。
為什麼就放的雞蛋扎孔會有用呢?推測是:新鮮雞蛋的蛋殼的透氣性好,所以扎不扎孔都沒啥影響;隨著存放時間的增加,蛋殼透氣性下降,蛋清中的二氧化碳會往氣室聚集,煮的時候蛋中的氣體已經比較少了,而氣室扎孔使得氣體輕鬆逸出,也就避免了蛋殼承受的壓力不均勻而導致破裂。
考慮到大家買回的雞蛋都已經存放了相當的長時間,煮之前在大的那頭扎個小孔,或許值得一試。

如何煮出同心的蛋


很多時候,煮好的雞蛋中,蛋黃會偏離中心。這是因為蛋黃中含脂肪比較多,密度比蛋清小,在煮的過程中就會上升從而偏心。好在雞蛋中有一根卵黃帶,牽制著蛋黃不能毫無顧忌地上浮。不過這個牽制力有限,蛋黃還是有相當的活動空間。
科學家們發現,母雞的品種、年齡、儲存溫度等,對於水煮蛋的偏心狀況都有影響。不過大家買雞蛋不會去追究它的出身來歷,這些因素也就沒有什麼用。1970年代有一些研究者發現,儲存過程中把雞蛋橫著放,煮得時候偏心就會少一些。
不過大家買回的雞蛋,裝在盒子裡立起來,要麼是橫七豎八地隨便放著,橫著放並不方便。科學家們也想到了這一點,說如果不能橫著放,豎著放的時候小頭朝上會比大頭朝上好一些。
綜上所訴,要煮出完好的水煮雞蛋,除去那些我們不能控制的因素,可以嘗試的流程是:買回來的雞蛋,橫著(不能做到的話就小頭朝上)保存在冰箱中,但儘量減少保存時間;煮之前在雞蛋的大頭用針往氣室里扎一個小孔;冷水入鍋,水沒過雞蛋兩三厘米;開大火把水燒開,就關上火,保持鍋蓋;小雞蛋(或者想要吃很嫩的雞蛋)就保持10分鐘,入鍋雞蛋較大或者喜歡比較老的雞蛋,就多等幾分鐘;把雞蛋撈出來,立刻用涼水降溫;採取正確的剝蛋姿勢,剝出完整的雞蛋。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