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全面的高血壓病日常生活和治療知識。

2023年10月17日

- txt下載

生活方式干預在任何時候對任何高血壓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療,其目的是降低血壓、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所有高血壓患者都應該不同程度地參與自我管理,防治高血壓要有主動性,服用降壓藥物要有良好依從性。有條件的患者可使用經過國際標準認證合格的上臂式自動血壓計自測血壓,如實記錄血壓測量結果,隨訪時提供給醫務人員作為治療參考。
家庭護理
日常家庭生活中,高血壓患者應注意定期測量血壓、合理作息、勞逸結合。應遵照醫囑持續服藥,不要隨意擅自換藥或停藥。注意適當運動,合理安排膳食和排便。
日常生活管理
生活方式干預對降低血壓和心血管危險的作用肯定。
飲食
減少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6 g,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控鹽小勺」去衡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會攝入其他含鈉高的調味品(味精、醬油等)、腌製品、零食等,均需要控制攝入;
增加膳食中的鉀攝入,增加富鉀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等;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飲食中增加水果、蔬菜、低脂奶製品、富含食用纖維的全穀物、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等。
其他生活方式干預
控制體重,使體質指數<24,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5 cm;
徹底戒煙,避免被動吸煙;
不飲或限制飲酒;
每周保持中等強度運動4-7次,每次持續 30-60 分鐘,如果被評估為具有心腦血管高危因素,則運動前需進行專業評估;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日常病情監測
日常監測
家庭血壓監測需要選擇合適的血壓測量儀器,使用經過國際標準方案認證的上臂式家用自動電子血壓計,不推薦腕式血壓計、手指血壓計、水銀柱血壓計進行家庭血壓監測。
電子血壓計使用期間應定期校準,每年至少 1次。對初診高血壓患者或血壓不穩定的高血壓患者,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 2~3 遍,取平均值;建議連續測量家庭血壓 7 天,取後 6 天血壓平均值進行治療評估。
如果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標,可每周自測 1~2 天血壓,早晚各 1 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後,服降壓藥和早餐前,排尿後,固定時間自測坐位血壓。
詳細記錄每次測量血壓的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而不是只記錄平均值。這樣可以在複診時儘可能地向醫生提供完整的血壓記錄。對於精神高度焦慮患者,不建議家庭自測血壓。
隨診複診
正常高值或高血壓1級,危險分層屬低危、中危或僅服1種藥物治療者,每1-3個月複診1 次;
血壓達標且穩定者,每月複診1次;
使用了至少3種降壓藥,血壓仍未達標,應考慮前往高血壓專科診治。
預防
對於有高血壓家族史或有高危因素的人,預防高血壓非常重要,預防措施主要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運動可以改善血壓水平。非高血壓人群以及血壓穩定控制在目標水平的患者,每周應至少鍛鍊5天,包括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或游泳中任一項,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度有氧運動和75分鐘的強化運動。高危患者運動前需要經過專業評估。
注意減壓或避免壓力。制定管理壓力的策略,可以幫助控制血壓。
戒煙。吸煙會升高血壓,戒煙可降低患高血壓、心臟病和其他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健康飲食。應避免大量攝入酒精、藥物以及高鹽、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更多飲食細節請閱「日常生活管理」中詳述。
特殊注意事項
坐飛機出行
高血壓患者並不是不能坐飛機,而是要更多注意自己的血壓狀況。當飛機安全飛行的時候可嘗試站起來走動,避免過多進食含鹽高的小零食、避免飲酒和服用鎮靜劑。出行時,需隨身攜帶降壓藥以備不時之需。
性生活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已高於常人,性生活過程中血壓會進一步增高,因此有必要將性生活控制在生理需要的最低限度,避免過度。若出現胸痛、頭痛、頭暈、氣促等現象,應立即停止。
妊娠
患高血壓的女性妊娠後,很容易合併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嚴重威脅胎兒和母體的健康。建議高血壓女性患者在備孕前需經過醫生的全面評估,一方面要控制血壓水平達標,另一方面要調整為服用安全的藥物,在獲得醫學評估許可後方可開始妊娠,並在妊娠期間非常謹慎,密切監測血壓,以保證妊娠成功率。
獻血
獻血時注意血壓須低於180/100 mmHg。臨床診斷高血壓並不代表不符合獻血資質,但獻血並不能緩解高血壓。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