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四年級語文《魚游到了紙上》聽課感想體會評課稿

2023年09月30日

- txt下載

《魚游到了紙上》聽課反思
追求走進文本 追求入情入境 追求水到渠成
《魚游到了紙上》一課,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李平主任這堂課也是緊緊圍繞「舉止特別」和「勤奮專注」引領學生帶著思考走進文本,通過朗讀體驗入情入境,進而水到渠成的完成了由「情」到「理」的自然生成。我想詳細的從李主任本堂課體現突出的三個「追求」層面談談自己的聽課感受:
一、追求走進文本,咬文嚼字,凸顯教學的工具性。
1、品詞。《課程標準》中指出:「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思。李主任在這堂課中對詞語的處理十分有特色。有的詞語結合生活經驗直接理解,比如:什麼是「舉止」?這一詞學生完全可以結合生活經驗很容易理解。但是李主任對於詞語品味的設計,並不是停留在蜻蜓點水的層面上,根據詞語的特性還設計了藉助工具書的解釋,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比如:「呆呆的」一詞的處理給我留下印象深刻。先出示在詞典中的三種解釋:1不靈活,呆板。2發愣3痴迷勁兒。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朗讀體驗選擇詞語的正確解釋。在這裡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沒有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而是向我們傳達著這樣的理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課程標準》)當然,在正式講課時,這個環節中,學生都一致選擇第三種解釋,是每次試講都沒出現過的情況,可李主任並沒有按照原設計對學生「生拉硬拽」,而是巧妙地設計了;「老師認為應該選第二種解釋,你們說選擇第三種解釋的理由,看能不能說服我?」這讓我不由得想起小語界專家於永正老師的課上就經常有看似引起學生爭議的巧妙設計,其實是老師給學生設下的「套」,一石激起千層浪,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拓寬學生思維的角度,在多元思維中讓學生層層深入的品詞,走進文本,領會作者的意圖。通過具體語境理解詞語的特定含義。李主任之所以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不露痕跡的調整教學思路,這和她細讀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多元理解文本,有著充分的預設,但是心中始終裝著學生是分不開的。所以學生在通過談理由中對詞語的理解更深刻,真真正正的進行了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凸顯教學的工具性。
2、賞句。我記得讀過這樣一句話:「最高明的雕塑家是把石塊的多餘部分恰到好處的鑿掉的人,而最好的老師應當是那些刪繁就簡為孩子成長指明捷徑的人。同樣李主任在對句子的處理中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對內容進行提煉,圍繞「舉止特別」一詞,老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從哪些語句能看出這位青年舉止特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進行朗讀理解。當學生找到第四自然段時,老師又繼續把朗讀理解的重點鎖定在:「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裡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通過對句子的品味感悟,理解青年的舉止特別,初步體會青年愛魚愛到忘我境界的狀態。
總之,李主任在對教材進行細細研讀後,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抓住關鍵詞句,咀嚼揣摩,層層深入解讀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無痕、紮實的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同時,著力在工具性的體現上巧妙設計,注重課堂的有效性。
二、追求入情入境,以讀為本,品嘗語言的味道。
古代著名文論家劉勰說得好:「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尋源,雖幽必顯。」劉勰的話告訴我們,當學生能深入文本,入情入境的朗讀,就會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妙,品嘗語言的美好味道。竇桂梅的老師在執教《醜小鴨》一課時,一再強調,我們語文老師決不能局限於讓學生讀一篇文章而已,要讓他(她)能品味出語言的不同味道。在朗讀的設計上,李主任以「情」為線索,不斷移動閱讀視點,採用不同朗讀指導方法,如:「『呆呆地』、『靜靜地』該怎樣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比較『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的兩幅畫有什麼不同?看了之後有什麼感想?通過直觀體驗,感知語言,讀好不同的語氣。並通過扮演文中角色,與文本人物對話,如;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呦!金魚游到你的紙上來了!」一句分別由三個女孩不斷讀好這句話。又如:教師讓學生展開想像,扮演圍觀的群眾,當看到青年人畫的魚時, 他們會發出怎樣的讚嘆?在此過程中,教師或點撥、或評價、或示範,以情促讀,多次加溫,使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好,一次比一次讀得有感情,深入的感悟,歡暢的品嘗語言的味道。一雙犀利的眼睛,一顆穎悟的心交給了學生,把紙面上的世界變成了一個立體的、充滿靈性和生機的精神世界與學生共享。我們要逐步學會「把世界變成學生的教科書。」
三、追求水到渠成,由情悟理,生成順理成章。
整堂課無論是對詞語的理解,還是對句子的感悟,及對情感的把握,李主任都沒有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學生,而是非常珍視學生的獨特的理解,沒有緊緊逼問,沒有著急的回答,只有慢慢的娓娓道來。有前面學生與文本、作者的對話,有效地朗讀訓練作鋪墊,學生對「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心裡」的關係、「青年人和魚融為一體」的物我兩忘的境界、「青年人的執著、勤奮與專注」就自然而然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對「理」的認識與深化就順理成章,寶貴的生成盡收眼底。
對於這堂課,如果還要再加上一條,那就是「追求返璞歸真」。因為在這堂課上,沒有花哨的課件,沒有走教案的痕跡,沒有走形式的朗讀訓練,而是通過有層次的朗讀,達到自然的情感升華。更可貴的一點是讓我們看到在老師的「無痕式教學」下,學生由不會到會,到入情入境,到情景交融。這才是有生成的課堂,這才是有效的課堂。
李主任這堂課立足對教材的整體把握,把語文課上出了「語文味」。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詞析句中走進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在平等對話中,閃爍智慧的火花,在充分體驗中,有水到渠成的生成。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