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教師「核心素養」心得體會

2023年10月11日

- txt下載

一、人的「核心素養」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結果=能力×熱情×思維方式」。他認為能力是先天的,每個人相差不大,起決定作用的是熱情與思維方式。在他看來,熱情就是工作的幹勁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為誰」。思維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數;思維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單一利己的,它是負數。這才是決定人生結果的關鍵。若思維方式是負數,越熱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結果將越可怕。換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維方式是「核心素質」的首席,第二則是「熱情」,它包含了積極的態度、持久的興趣。其中積極的態度更為重要,它包含責任、進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認為,人的發展取決於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裡學常識告訴我們,智商在於先天遺傳,後天培養並不會有太大影響;情商、逆商則在於後天的歷練和培養。
道德、人性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態度,持久的興趣,還有探究的學習素養,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養」,它們是「人的教育」的鋼筋混凝土。
什麼是學習素養的核心呢?我們認為是「探究」。學習應該是「學會」,而不是「教會」,判斷「學會」還是「教會」的試金石,是學生會不會探究學習。
知識、分數、作業和試題,並不能給人生好的路徑依賴;恰恰相反,它們提供是一條扭曲的依賴路徑。
二、人的「核心素養」與「學科關鍵素養」
學生的學習必須通過學科課程進行。學科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色調,也是教師教學生活的主色調。尊崇「素養為重」的育人價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條:學科教學必須「素養取向」。
1.任何「學科素養」的形成都以「核心素養」為背景、底色。
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鑽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大問題,還會有獨特的發現。換句話說,對於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一個人的知識可以不豐富,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進取心在,抗挫力強,這個人的未來發展依然充滿美好。
2.學科素養的形成始終滲透人的「核心素養」的培育。
學科教學必須要讓教學環境充滿人性與道德的關懷,學科能力才會成為積極情感、態度、價值的能力,即人的素養。今天看來,一個只知道教知識、練能力的教師,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合格教師,只有懂得將「人性」和「道德」彌散在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日常行為中的教師,培養優秀學習品格的教師,才是一名真正的師者。
3.關注「學科關鍵能力」與「學科素養」。學科能力的「點」很多,「關鍵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學科關鍵能力」,教師才能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建構起自己的「師本課程」。「學科關鍵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簡化了,教師才能更從容地將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將佝僂的腰從無邊的知識、無盡的訓練中挺立起來。
三、「素養統整」下的課程與教學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特徵。課堂教學要四「本」:學生為本、能力為本、道德為本、評價為本。
「素養為重」下的課程與教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和角色,回歸職業素養,人性和道德將成為課堂自覺。人性關懷和道德示範將成為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的前提和基礎。
人的「核心素養」下的課程統整,每個學科的教學首先考慮的不再是本學科知識,而是學生作為「人」的發展的核心素養。每個學科都有作業,對於「核心素養」來講,作業里的責任、抗挫、時間觀、效率觀,比作業本身更重要,而這些「素養」,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課堂、集會中的自控和自律,討論、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學校運動會上的拼搏、包容、團結、意志,也可以統整所有學科。關鍵是教師的職業素養要回歸,回到「育人教書」,先「育人」再「教書」。
因此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重要,支撐教師專業能力的非專業素養——即人性與道德、熱情與堅持——更重要。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