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文本、讀者及譯者造成《暮光之城》譯本的評價差異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美國“暮光之城”系列小說豐富的意象和文化內涵使得譯文獲得中國讀者的接受充滿挑戰。接力版中譯本經歷了讀者歡迎小說熱銷和網上頗多惡評冰火兩重的遭遇。有網友稱接力版“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翻譯的太噁心了,Edward 講話後面老給帶個‘喲’,看英文版,一定要看英文版[1]。”崔紅葉、陳少康( 2010) 則指出電影《暮光之城》字幕翻譯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其中直譯、意譯、編譯等策略的靈活運用,使得觀眾能以最小努力獲得最清晰的信息和與源語觀眾大致相同的感受[2]。李柯( 2010) 指出因受急功近利的取得市場占有率等因素影響,“暮光之城”系列小說在明喻、隱喻及排比等修辭手法的翻譯上還存在問題,影響了譯文質量[3]。尚靜雅( 2012) 認為翻譯者對讀者“前理解”的低估及其“審美期待”的錯誤定位是導致“暮光之城”系列小說讀者不滿譯本的根源[4]。陳潔( 2013) 在對比了“暮光之城”《破曉》的大陸譯本和台灣譯本語言在專有名詞翻譯、譯文詞語同義異形、詞彙風格等方面差異之後,提出政治歷史生態環境、區域方言生態環境及社會文化生態環境是影響譯本語言的主要翻譯生態環境因素[5]。事實上,譯本的接受受接受時間、環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從而反映在讀者對同一作品的不同評價上。
一、接受美學簡介
接受美學又稱接受理論,以現象學和解釋學為理論基礎,由康斯坦茨學派提出,興起於 20 世紀60 年代後期,於 70 年代達到高潮。該理論以“讀者中心論”的面目出現,把讀者及其與作品的關係作為首要研究對象,使文學評論實現了由作者、作品中心向讀者中心的轉移。其在翻譯研究領域的應用,引發了學者們對於讀者及其接受過程的關注。
接受美學代表人物姚斯認為: “一部文學作品,即使它以嶄新面目出現,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絕對新的姿態展示自身。但它卻可以通過預告、公開的或隱蔽的信號、熟悉的特點、或隱蔽的暗示,預先為讀者提示一種特殊的接受。它喚醒以往閱讀的記憶,將讀者帶入一種特定的情感態度中,隨之開始喚起‘中間與終結’的期待,於是這種期待便在閱讀過程中根據這類本文的流派和風格的特殊規則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變、重新定向,或諷刺性地獲得實現[6]。”
而讀者在閱讀時,在實現視域融合的過程中,總是在積極地思考,對語句的接續、情節的展開、意義的呈示不斷做出期待、預測和判斷。讀者對未定點和空白進行填充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將文本具體化、使其具有某種或某些特定意義的過程。由此,讀者的閱讀、創造性闡釋成為文學作品意義形成的重要來源,而讀者前理解顯得尤為關鍵。
譯者帶著自身前見進入文本,他的理解始終與文本世界的某些意義領域發生或多或少的交融,卻始終未與作者意圖完全重疊,而是處於錯位、交叉狀態。譯者經歷邏輯推理、判斷、歸納、總結,實現與文本視域融合時,文本意義的世界不再是原來的文本世界,也非譯者所創造想像的世界,而是兩種視域錯位、交融的產物。讀者對文本進行解讀,實際上進入了另一個新的文本視域,被譯者解讀的意義世界,再一次實現與該文本的視域融合的過程,完成作品意義的理解和接受。
二、不同評價緣由解析
以期待視域為切入點,從接受活動主要參與方文本、讀者及譯者三個層面,簡要梳理“暮光之城”接力版譯本受到的不同評價的緣由。
( 一) 文本層面
接受理論認為每個讀者在閱讀前都有自己的期待視域,而每一部文學作品自身也都具有開放性,由各級各類“空白”“未定點”而形成自身的“召喚結構”呼籲著讀者的主觀能動地解讀。讀者依照自身的知識結構、情感閱歷等先期知識及文本的確定性部分,對文本“空白”進行主觀填充,對“未定點”實施填補,使得文本意義逐漸具體化對象化並最終成為讀者獲得的文本“意義”,至此完成意義的傳達過程也即讀者的接受過程。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讀者,視域相異,對同一文學作品的召喚結構具有不同的填補方式,因而獲得各不相同的文本“意義”。同一時代文學背景不一文學的讀者,甚至同一讀者在不同時期也會因此而形成迥異的文學“意義”。因此,文學作品意義具有多元性,並非作者原意或最初的讀者對文本的理解,而是一種動態生成物,產生於文本意義潛勢和讀者相互作用中,因而是多元、變化的,而文本則是文學作品意義的載體,是單一、靜態的。離開了讀者及其想像力和創造力,文學作品將成為“擺放在書架上的書”:毫無也不可能有任何社會價值,讀者對文學作品的對象化、具體化過程是文學作品獲得意義的途徑。
讀者帶著期待視界與文本對話,理解並闡釋文本,實現文本意義,對於同一文本存在不同理解評價也就再不足為奇。
( 二) 讀者層面
期待視域指文學作品接受過程中,因讀者先在的情感體驗、知識結構、認知水平、審美情趣等一系列因素雜合而形成的對於文學作品的某種特定的領悟能力、欣賞水平及審美期待[7]。讀者對文本的閱讀理解過程就是讀者的期待視野與文本不斷融合的過程[8]。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社會的進步使得讀者的期待視域在人類社會歷史變遷中不斷發生變化。完全不同於建國前的讀者,也異於改革開放初期的讀者,當今讀者鑑賞能力大大提高,已不再滿足於譯文的“中國味”,而是試圖從閱讀中獲取新知,了解異域文化,體驗異國情調,從文學作品閱讀品鑑中領域中西文化差異、拓展自身視域。在此背景下,不同時期的讀者由於其期待視界的不同,對於“暮光之城”系列小說接力版譯本理解也各有千秋,評價自然也會迥異。即便是同一時代的讀者,由於年齡性別、社會地位、文化背景、政治立場、知識結構、文學素養、情感經歷等方面的差異的存在,形成各不相同的期待視域,他們總是從自身的期待視域出發去進行文學文本的閱讀,對同一譯本做出不同的理解和評價[9]。“暮光之城”接力版譯本,語言流暢通俗且譯者對於文化負載詞賦予了英語語言文化知識的闡釋,對於部分喜愛看小說同時需要學習英語的青年學生無疑是大愛。廣大的普通民眾對於譯者的注釋,則不太在意,因為他們閱讀只為獲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足矣。對於他們而言,注釋並不會增添小說本身的吸引力。同樣,該譯本中的注釋,也難以贏得英文功底深厚的讀者的讚譽之詞,因為與他而言,此類注釋顯得有些多餘甚至會破環原文的朦朧美。
( 三) 譯者層面
譯者具有雙重身份: 既是原文的讀者,又是譯文的作者。要對原文進行翻譯,譯者先要對原文進行接受理解。這又有賴於譯者的視域和審美期待。
這些先在條件不僅影響到譯者對文本的理解,還作用於譯者對翻譯策略的選擇、翻譯方法的確定、語言表達形式等。其次,讀者視域期待與文學文本之間一定程度的“視域差異”是保持文學作品“神秘感”及“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回應文本召喚結構時,作為譯本作者的譯者對讀者期待視域只能做主觀推想,鑒於對“視域差異”理解和把握程度的主觀判斷,文本空白的填補和未定點的把握,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實際的譯文文本視域與讀者所期待的視域存在差異也就在所難免了。此外,因無法滿足各領域、各時期、各層面的讀者需求,譯者在進行翻譯時,總是以某個特定群體為主流目標讀者。由於所設定的目標讀者人群的不同,翻譯時的側重點也各異。由此,譯者對於文本的翻譯總是基於譯者的自身的視域、能力以及翻譯目標,對於不同的閱讀群體而言同一譯本自然具有不同的見解,正所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三、結語
“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的受到國內外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追捧,各界對接力版譯本態度迥異。事實上,譯本的接受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文本充滿了未定點和空白、具有開放性特徵。文本意義具有多元性,是一種動態生成物。各個讀者都是帶著各自獨特的期待視域與文本進行交流,實現視域間的交叉、融合,體味自身特有的文本意義。無論是不同時期的讀者,還是同一時期的讀者,受歷史發展、性別年齡、文化背景、文學素養、情感經歷、審美情趣等因素影響,其期待視界各不相同,對於“暮光之城”系列小說接力版譯本理解也各有千秋,評價自然也會迥異。譯者作為讀者,其對於原文的理解與傳遞同樣有賴於其視域,從而反映在翻譯策略方法選擇及語言表達等之上。對於讀者期待視域的主觀推測和理想視域差異的主觀判斷,也使得譯本側重點不盡相同。因此,“暮光之城”系列小說接力版受到讀者或稱讚或指責的不同評價就成為必然。
參考文獻:
[1]米 K 同學. 暮光之城吧[DB/OL].[2014-06-03].
[2]崔紅葉,陳少康.《暮光之城》英文字幕中譯探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0 ( 2) : 82-85.
[3]李柯.“暮光之城”系列小說中修辭的翻譯[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 ( 31) : 234.
[4]尚靜雅.從接受理論角度分析網絡文學翻譯中譯者與讀者間的衝突[D].重慶: 四川外語學院,2012.
[5]陳潔. 翻譯生態環境對譯本語言的影響[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 10) :2013:70-72.
[6]姚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遼寧文學出版社,1987: 29.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