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研究——以吉林省為例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概述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公務員
在現代公務員制度中,英國公務員稱為英國文官(Civil servant),指的是除選舉和政府任命的內閣成員或者次官以及各級政務官外,中央政府系統內部和其他不是通過選舉和政治任命方式產生的事務官,又稱常務次官。眾多的大英國協國家對於公務員的任命方式類似於英國。美國對於公務員的定義為政府雇員,該國公務員的界定指的是僅在美國聯邦政府行政機構中參與執行公務的國家人員。法國則把所有任命於中央以及各級政府部門的公職人員統稱為公務員,但是不涵蓋在議會和法院工作的公職人員。
在我國,公務員的定義是指由國家財政部門負責其工資待遇,並且依法履行國家賦予的職務,並納入國家行政編制體系的工作人員。根據公務員職位本身性質和特點不同,我國公務員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綜合管理型、專業技術型、行政執法型。國務院依據我國對於公務員法律的制定以及內容,可將職位特殊性的公務員類型,進行單獨的管理,並且可以增設相應的其它職位類型。與此同時,我國公務員的職位類別有著詳細的序列劃分,依據是公務員職務身份的不同。其中,領導職務包括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非領導職務在廳局級及以下設置。
2、公務員培訓
公務員培訓,指的是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政治、經濟、文化的需要以及社會發展的要求,並按照職位職責的要求,對其所作用的公務員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政治和業務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和訓練。國家公務員培訓是一種繼續教育。
1993年8月14日頒布的《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國家公務員的成文規定,而隨後1996年6月5日頒布《國家公務員培訓暫行條例》,標誌著我國國家公務員培訓制度的正式形成。2008年6月27日國家公務員局出台的《公務員培訓規定(試行)》,確立了公務員培訓工作的遠大目標,即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確定了培訓的對象為全體公務員;把理論聯繫實際的指導思想作為基礎,旨在構建以人為本、改革創新、學以致用的全面科學管理為培訓原則的公務員培訓系統;並且將公務員培訓的過程分成了初級培訓、入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和在職培訓;將傳統培訓方式推廣到智能網絡體系一體化教育的培訓新手段,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對於公務員培訓和管理的智能信息化水平;並最終確定布局合理和分工明確的公務員培訓機構相互競爭、相互依存的科學體系。
(二)基本理論
1、新公共管理理論
從 20 世紀 70 年代末期開始,西方各國針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掀起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政府改革運動,這便是“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運動。原因是社會經濟陷入“停滯”,並且十分嚴重。經濟因素存在的問題導致了政治制度的高度集權化現象、自上而下壟斷體制已經不適應當時經濟發展的需要,存在諸多問題,而且創新改革顯得蒼白無力。各界學者和政客開始批判傳統公共行政學,在此基礎上,新公共管理理論逐漸形成。“新公共管理”概念的問世,源於美國學者胡德,他是美國公共管理學家,在他的文章《一種普適性的公共管理》中首次提出了“新公共管理”。到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西方已開發國家根據新公共管理的理論指導,對自己國家的政府部門以及公共組織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並且成效頗豐,政府部門逐漸從傳統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過渡到新公共管理。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是改革成效顯著的幾個國家代表,有了成功的例子,改革運動在其他西方國家中迅速展開。
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具體內容沒有統一的概括,但是該管理模式著重發展一種管理思想和價值模式。在這方面,研究者C.C.Hood為了更好的理解和推廣新公共管理模式,特意將其內涵和特徵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和介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職業化管理需要全面的轉變思想;(2)採取更加合理的管理標準與績效測量體系;(3)加強對於產出的有效控制;(4)公共管理單位的進一步分散化布置;(5)加強管理單位間的競爭;(6)規範化私人部門對於公共事物管理的風格;(7)健全公共管理的紀律和節約需求。經濟合作與發展管理委員會為新公共管理的發展提出了進一步的管理範式,並且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公共部門中的權力進行分散化,並且通過部門間的合作和競爭來提高組織文化的績效導向。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論具有以下特徵:(1)加強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管理;(2)由集權管理模式轉化為分權管理模式,並且將權力下放到基層部門;(3)鼓勵政府部門進行高效服務的探索;(4)進一步明確生產效率以及良性競爭的重要性;(5)加強政府核心部門的戰略化發展,合理引導政府部門間的溝通協作,並靈活處理各種外部變化。
換言之,新公共管理理論就是將市場機制引入到公共服務中來,運用私營組織更高效的管理方式管理政府部門。使政府辦公的效能和效率可以大大提高,使政府服務的範圍和目標可以更加明確,使政府更能適應市場經濟帶來的變化,在創新和改革方面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而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運行模式正是新公共理論所倡導的市場競爭模式,將公務員管理中的培訓環節由官方培訓機構和非公共組織共同負責,打破傳統培訓機構的壟斷,形成官方培訓機構與非公共培訓機構競爭的市場環境,從而形成市場化的公務員培訓體系,這也是新公共管理理論核心理念的具體實踐。所以說,新公共管理理論可以作為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理論基礎。
二、 我國公務員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吉林省為例
(一)我國公務員培訓的實踐
中國的科舉制度為西方公務員制度的設計提供了參考模板,中國古代官僚制度歷史久遠,隋朝發明了科舉制,經過唐朝盛世的發展和推廣,以及之後的各個朝代不斷傳承和完善,我國封建專制時期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官員錄用、任免和獎懲管理系統。
到了近代中國,幹部培訓制度成為最主要的培訓手段,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需要不斷的補充新鮮血液,使其成為與帝國主義鬥爭的有生力量,因此,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中,共產黨逐步確立了我黨幹部培訓的培訓目標、培訓原則、培訓範圍、培訓方式等,就這樣,幹部培訓體系逐漸形成。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導,把研究和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工農兵幹部的文化素質和知識水平作為目標,這些都是幹部培訓制度的最基木特點。
新中國成立後,在幹部培訓的基礎上,公務員培訓制度在不斷發展和完善,1996 年 6 月 5 日頒布的《國家公務員培訓暫行條例》,是第一部專門為公務員培訓制定的法律條文,這也標誌著我國公務員培訓制度正式建立。2005 年 4 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則最終將公務員培訓制度走上法制化道路,公務員培訓的法律化表明公務員培訓制度取得了歷史性飛躍。2008年6月27日國家公務員局頒布《公務員培訓規定(試行)》。2010年8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出台並印發了關於幹部培訓改革的重要文件,文件全名為《2010-2020 年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文件中涵蓋了從2010年至未來十年的改革任務。此上一系列的規定和措施標誌著我國公務員培訓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健全。
我國公務員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公務員培訓制度,建立科學培訓體系,規範公務員培訓條例,受到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並採取了切實措施。但因為我國的公務員制度建立較晚,現在我國公務員培訓制度仍存在許多問題。第一,觀念的落後。公務員培訓制度作為公務員素質建設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國內未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在我國的社會體制下,政府部門作為推動公務員培訓發展的主導力量,如果連政府都不能認識到公務員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作為公務員個人,就更加談不上去尋求提高。第二,培訓流於形式。很多政府部門自己組織和委託高校的培訓只是走過場,培訓的講師只講理論,完全脫離實際操作,或者毫無實踐的經驗,而很多被培訓者只是為了培訓任務,把培訓當成工作的一部分,對培訓的內容毫無興趣,這種毫無意義的培訓現在隨處可見。第三,機構不完善,難以績效考核。
(二)吉林省公務員培訓狀況概述
1、吉林省簡要介紹
吉林身位於中國東北部,占地面積達到 18.74 萬平方公里,占我國領土總面積的 1.95%;2013 年末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 12981.46 億元,占全國總產值的2.06%。吉林省現在包括1個副省級市、7個地級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山管委會,60 個縣(市、區)。吉林省的省會城市是長春,是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吉林省地理位置特殊,吉林省地處由中國東北地區、朝鮮、韓國、日本、蒙古和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構成的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積極支持的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中居於重要地位,具有發展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優越區位條件。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吉林省的主要支柱產業是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吉林省被譽為是黑土地之鄉,玉米的產量全國領先,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條件。吉林省對於科技教育的重視、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重要資源的開發和再利用非常注重。
2、公務員培訓情況概述
2013 年進行的全國人口普查中吉林省人口達到 2751.28 萬人,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 2.02%。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顯示,截止到 2014 年,吉林省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就業人員為35.1萬。根據吉林省公務員培訓的相關條例指示,吉林省公務員培訓覆蓋了全體公務員,吉林省公務員局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的要求,把公務員隊伍建設作為重要任務,突出思想道德教育、能力培訓和知識更新。表1中列舉了2014年長春市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人員培訓計劃落實情況,全年集中調訓4716人。
三、推進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對策建議....................31
(一)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經驗借鑑..........31
(二)推進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對策..........................36
結論 ....41
三、推進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對策建議
(一)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經驗借鑑
1、西方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產生背景
公務員制度,在 19 世紀中葉產生於英國,至 20 世紀傳遍世界各國。根據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任何社會制度都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並隨著一定的歷史條件變化而變化。西方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產生是西方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在英國,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到19世紀中葉基本完成了工業化革命的進程。工業和城市的迅速發展,導致社會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自從英國進入工業化革命後,美國以及西方的歐洲國家也逐步進入了工業化進程,成為了工業化國家。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美國,美國在1865年發生了重要的革命事件:南北戰爭,自從這次革命事件之後,美國的經濟也迅速步入高速發展時期。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產生的理論基礎源於 20 世紀 70 年代逐步形成的新公共管理運動。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起源來自於英國,為了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上個世紀80年代,英國的女首相柴契爾夫人主持了一系列新公共運動的改革措施,將當時社會存在的低效率、浪費資源以及地方政府對於預算控制能力較弱等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改進和提高,效果顯著。通過英國的有效改革,西方列國尤其是美國和澳大利亞也逐漸掀起了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推動下,為了提升公務員培訓機制的健全性,西方列國也逐漸將公務員培訓機制通過外包給相關的機構來實現公務員辦公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徑,從而實現市場機制左右公務員培訓的主要變革機制。培訓主體的多元化和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公務員培訓中所採用的方式。
結論
本文首先整理有關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理論依據,然後通過對國內外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對比分析,尋找中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吉林省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為例,分析了吉林省公務員培訓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研究在吉林省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成長環境和必要性,最後總結公務員培訓市場化進程的普遍規律,提出推進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建設性意見。
研究結論簡單概括,在吉林省的政治經濟環境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是可以推行的,也是必要的,這關係著全省的經濟發展,關係著民生大事,只有具備了一支高素質的公務員團隊,才能帶領全省的公共事業不斷發展。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道路在國內也是剛剛起步,所以在吉林省內也只處在觀望階段,但是適當的理論研究和市場分析是必要的,這會為公務員培訓市場化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正確的研究方向是行動的指南,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實現將會是個漫長的過程,縱觀西方公務員培訓市場化的發展之路,也曾經歷複雜漫長的過程,也為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提供了很多借鑑的經驗,但是那只是他山之石,我們要尋找出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道路,無論實現之路有多少困難,都不會阻礙我省前進的步伐,打破官方壟斷的公務員培訓機構,鼓勵支持非公共培訓機構的發展,搭建網絡培訓平台,政府宏觀調控培訓市場份額,發揮市場最大的潛力,這每一步都需要公務員群體的積極參與,培訓機構的積極配合,理論研究者的不斷探索,只有思想統一,行動一致,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化才會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