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現代性下的極權主義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第一章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縱觀人類社會的整個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有兩次巨大的飛躍將人類社會帶入了嶄新的時代,人類的文明也從這兩次巨大的飛躍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在人類社會的演進史中以國家的誕生為標誌意味著人類第一次實現了自身的巨大飛躍,開始邁向文明的門檻。國家的誕生意味著人的社會關係出現了一次全新的改變,人們從彼此平等互助的關係變成了相互壓迫的隸屬關係。人類由於自身的弱小和蒙昧需要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大自然從而產生了國家,然而國家作為人類與自然鬥爭成果的結晶把人帶出了自然囚禁的牢籠,卻又將人類投入了另一個不可逃避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壓迫和相互殘殺鬥爭的處境之中。
伴隨著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從西歐向全世界的擴張,人類又一次實現了自身的巨大飛躍,邁向了更高級的文明形式從傳統社會過渡到現代社會。現代社會不僅與傳統社會有著諸多差異,更為突出的是現代社會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為其所特有的現代現象的景觀:經濟生活的商品化和市場化,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官僚化,社會生活的秩序化和規律化,個體思維方式的理性化和算計化以及人的行為方式的效率化原則和生活方式的條理化特點。然而資本主義革命在為人類打破了人身依附關係的牢籠,實現了個體的政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同時又為人類套上了新的枷鎖,將個體拋入了對物的隸屬關係的深淵之中。
一部人類社會的演進史就是一部自由與壓迫、奴役與反抗的文明史,然而在這個文明史的進程中,自由的幻滅、禁錮的深重卻越發地突顯出來:人從自然的奴隸變成了人自身的奴隸進而又淪為了自己創造物的奴隸;壓迫的主體從人自身以外的自然界轉變到人自身之中(人身依附關係),又從人自身之中過渡到人這個主體的創造物客體身上(對機器的服從),禁錮的方式從前現代社會只對肉體的管理和馴服進入到現代社會著重對人的精神和靈魂進行教化和馴養,壓迫的方式越發的精巧無形效力充分。難道真如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所說,文明越是發展,對人的壓迫就越是深重,文明的成就、文化科學的累累碩果就是建立在對人的深重壓抑為代價的基礎之上嗎?
近現代歷史的數百年時間,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在此之前數千年所不能比擬的,正如馬克思所言,資本主義在不到百年時間裡所積累的財富比此前幾千年來人類社會所積累的全部財富總和還要多。資本主義革命帶來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它所開創的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發生了斷裂式的發展,展現出諸多與傳統社會迥異的現代特徵,一幅壯麗的現代景觀呈現在我們面前:政治統治的合法性不再源於君權神授,而源於人民的普遍認可;知識的全民普及不再為少數精英所壟斷;以算計為特徵的理性為大眾所普遍擁有,持有真理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民族國家作為近代以來新近產生的龐然大物成為了歷史的主體,取代了傳統的宗教躍升為人們心中新的偶像為大眾所崇拜。
這些現代現象和現代精神品質可以統稱為現代性,它的誕生被公認為以啟蒙運動為思想標誌,以法國大革命為政治標誌。儘管現代性為人類帶來了諸多益處但同時也存在著更多的負麵價值,它為人類社會帶來了諸多的弊病以及由此而來現代文明也對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現代人面臨著人類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迷茫與困惑,因此反思現代性也就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為眾人所關注的焦點問題。
現代性是如何塑造了一種現代式的極權主義對人構成了深重的壓迫,這種極權主義力量對個體進行控制的力度和效度遠勝於傳統時代的專制主義?現代幾乎生活在一個透明的世界之中,個人的隱私和私人信息根本無法逃脫國家機器的監控,不斷重複且規律的工作和生活令人仿佛置身於電腦程式之中,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已事先預定好了,生命中的一切偶然因素都被這種理性式的生活方式所消餌,現代人從靈魂深處所體會到的無自由感和日常生活無比沉重的壓抑感是如何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奇特現象?現代人普遍感到的生活無聊、無意義感,對一切事物的厭倦情緒和體驗到的一種十足現代情緒:巨大的生命空洞的襲來令個體感到對人生的無比困惑和迷茫,由此產生的一種普遍的社會焦慮和集體狂躁四處瀰漫,此種現代式的生命奇觀又為何為出現?
參考文獻
[1]f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又名:自卑與超越)[M].周朗,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
[2][美」愛德華·W.薩義德.東方學[M].王宇根,譯.北京:三聯書店,2007.
[3]「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叫.劉林海,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
[4]【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會「M].王大慶等,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
[5][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鎖鏈的彼岸【M].張燕,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美]埃里希·弗洛 姆.為自己的人[M].孫依依,譯.北京:三聯書店,1992.
[7][美]埃里希·弗洛姆.愛的藝術[M].亦非,譯.北京:京華出版社,2006.
[8][法]埃米爾·塗爾干.社會分工論[M].渠東,譯.北京:三聯書店,2009.
[9][法]埃米爾·塗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東,汲品,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法]埃米爾·塗爾干.亂倫禁忌及其起源「M].汲品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民族與民族主義【M].李金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以]艾森斯塔德.帝國的政治體制[M].沈原,張旅平,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13]〔英」安東尼·吉登斯.民族一國家與暴力[M].胡宗澤,趙力濤,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
[14]【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趙旭東,方文,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
[15][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後果【M].田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摘要 7-8
Abstract 8-9
第一章 緒論 12-31
一、問題的提出 12-14
二、概念界定與研究思路 14-19
三、研究現狀 19-30
(一) 現代性的動力機制 20-25
(二) 現代性下的民族國家 25-27
(三) 現代性下的權力技術 27-30
四、研究方法 30-31
第二章 資本性貨幣與現代性 31-43
一、現代性的軸心原則 31-34
(一) 資本性貨幣的特點 31
(二) 軸心原則的社會表現 31-34
二、軸心原則下的極權主義 34-43
(一) 技術與合理化的極權性 35-36
(二) 內在性自由的剝奪 36-37
(三) 社會分工的異化 37-39
(四) 現代生活風格的貨幣烙印 39-43
第三章 民族國家與現代性 43-65
一、民族國家的極權主義特徵 43-47
(一) 監控能力 43-45
(二) 組織風格 45-47
二、民族國家的興起 47-54
(一) 民族主義 47-48
(二) 民族 48-51
(三) 民族的創生 51-53
(四) 民族國家 53-54
三、民族國家現代性建構中的極權性 54-65
(一) 民族國家的線性歷史 54-58
(二) 民族國家的建構理念 58-59
(三) 民族國家的神聖性 59-65
第四章 知識—監控與現代性 65-89
一、現代性的新型權力技術 65-72
(一) 知識分子及其特權 65-67
(二) 知識—監控下的極權主義 67-72
二、現代性下的極權主義思維 72-76
(一) 唯科學主義 72-73
(二) 秩序化的分類 73-75
(三) 文化極權主義 75-76
三、極權主義思維的源流考查 76-82
(一) 西方傳統思維 76-78
(二) 印度傳統思維 78-80
(三) 中國傳統思維 80-82
四、現代性下的自我認同 82-89
(一) 理性思維的極權性 82-85
(二) 自我認同的反抗 85-89
結論 89-92
致謝 92-93
參考文獻 93-99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 99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