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天柱劍毫有什麼歷史淵源?有哪些特點?

2023年10月22日

- txt下載

研製與命名
1985年春,潛山縣農業局組建的天柱劍毫創製小組成員葛子政、宋海寬、汪頓來、李向利四人一起驅車從水吼趕往下河茶場。當時汪頓來在水吼區農技站工作,宋海寬時任站長,葛子政是農業局多經股副股長,李向利是從源潭農技站抽調參加的。汪頓來和李向利是剛剛從安徽農學院茶葉系畢業的年輕大學生,兩人都才20多歲,宋海寬和葛子政年長些,都已是40多歲,他們一個是安徽農學院的工農兵大學生,一個是北方某農校的早期大專畢業生。組建天柱劍毫名茶創製小組的意圖非常明顯,兩老帶兩新,這樣工作中有很大的互補性。
當時在基層工作最先進而且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汪頓來和李向利分別騎著自行車載著二位長者大概用了一個小時就到了下河茶場。下河茶場是橫衝鄉(後改為橫中鄉)下河村的村辦茶場,由當地村民余大華老人家承包。茶場就座落在進山公路的下方,交通還算便利。茶場下方是一條小河,小河對面也是一座山,山頂上是毛竹和樹木,山腰就是一大片茶園,山腳下就是河水。由於隔了一條河,對面山上幾乎沒有人家,山上茶園除了採茶姑娘,平時幾乎沒有人去過,所以沒有任何污染,環境非常潔靜。
由於這裡特殊的環境,春夏之交,從河裡升騰上的水氣和山上的空氣相遇,經常出現淡淡的雲霧,十分適宜茶樹生長,滋潤著茶葉品質。天柱劍毫名茶創製工作首選在這個茶場也是這樣考慮的,因為這裡天生就有好的原料。四個人接連忙乎了好幾天,也做了不少樣品,總覺得還不是很滿意。一天,在一起簡單地開了一個會,但是後來回想起來這次會議太重要了,因為涉及到名茶能否創製成功的一個關鍵問題名人效應。大家討論認為,創製的名茶樣品內在品質要好,這是前提,但沒有名人來指導也很難很快出名。
由於小組中有三個人都是安徽農學院的學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師陳椽教授,再之陳椽教授名氣也非常大,全國茶學兩大名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是浙江農業大學王澤農教授。《中國茶葉通史》就是陳椽教授著作的,因此他的名字載入了英國《世界名人錄》。想請陳椽教授的想法向當時任農業局多經股股長汪界平同志彙報後,汪股長很爽快地一口答應,隨後很快就通過省農業廳基地辦秦大東同志(也是陳椽的學生,與教授來往甚密)聯繫到陳椽教授並請老教授到潛山指導工作。
隨後幾天,陳椽教授在秦大東同志的陪同下,從合肥來到了潛山,來到了下河茶場。在這件事情上,要感謝汪界平股長,他為天柱劍毫的很快成名以及後來開發推廣工作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陳教授來到茶場以後,認真地研究了樣品,品嘗了茶葉,聽取分析了製做方法介紹,提出了他的建議方案,並且由葛子政股長和汪頓來來實施他的製做方案。茶草(鮮葉)下鍋後,先由葛股長殺青,殺青後攤涼,再由汪頓來來理條,理條好以後再出鍋攤涼,做形時間較長,由汪頓來和葛股長輪換做形,陳教授在旁邊不停指導。
由於在陳教授面前做第一鍋茶,心裡很緊張,但態度非常認真,生怕出現差錯。做形結束以後,陳教授非常滿意,大聲說好,就這麼做。他還讓四人認真地回顧一下剛才的製做工序和技巧,並吩咐工人把剛做好的茶葉烘乾,烘時要注意把茶葉攤平、壓緊,隨時翻動,不能烘焦,翻動時要將茶葉端離炭火,防止出現煙焦味等等。茶葉做完後,汪界平股長就建議請陳椽教授給茶取個名字。在此之前,也曾給未來的名茶取過天柱毛峰、天柱晴雪等名字,但由於製做工藝一直在變換,名字也更顯得不夠貼切。這次是給未來的名茶取名的好機會,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陳椽教授就答應讓他想一想。不到二分鐘,陳教授就一口報出:就叫‘天柱劍毫’吧。
站在一旁的省農業廳秦大東同志連忙叫好,並解釋說:‘劍’就是指茶葉外形,象寶劍一樣挺直,‘毫’指茶葉嫩度,茶葉表面布滿茸毛,說明很嫩,同時‘毫’諧音‘豪’,有茶中英豪之意。這麼一解釋,大家都同聲叫好,陳椽教授當然也很滿意。現在回想起來,這個名字取得還真好,這麼多年叫起來一直很響亮,而且不少省外名茶也效仿叫劍毫,僅僅是天柱二字不一樣。
送走陳椽教授後,創製小組在下河茶場又做了一些樣品。當然這些樣品都是按照陳椽教授幫我們設計的工序製做的。現在這個茶製做工序已經成型,而且正式命名,要參加全國名茶評比只差樣品數量了。考慮到水吼是老茶區,茶場比較多,產好茶的地方也多,所以創製組就決定兵分兩路,開始到各茶場去製做樣品。宋海寬和李向利一組,從下河茶場出發,到高峰茶場、佛嶺茶場、楊畈茶場製做樣品。汪頓來和葛子政一組也從下河茶場出發,到梅寨茶場、馬潭茶場、天柱茶場、林畈茶場製做樣品。
由於是新產品新技術,當地茶場沒有一人能會,就連採茶都是四人自己帶著採茶姑娘到茶園教她們採摘,一天下來也采不到多少茶草。下午和晚上是做茶時間,所有茶草全靠二人自己手工去做,生怕別人動手會影響質量。整整用了九天時間,樣品總算做得差不多。回來一稱,兩個組合計做了三十多斤。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揀剔,將不合標準的茶一個一個地揀去,實際上是把符合條件的茶葉一根一根地挑出來,這麼一篩選,剩下的大概只有一半了。揀茶工作還是在下河茶場進行,揀過後的茶葉還要進行一次復烘,把多餘的水分去掉,這樣才能產生足夠的香氣,茶葉也難以變質。烘茶是個長時間的等待過程,合計了一下,一次只派一個人去烘茶。
五月二十八日,全國名茶評比會在南京召開,這是建國後第一次召開的全國大規模的名茶評比會,潛山縣送去的天柱劍毫樣品在這次評比會上一舉奪魁,名列全國十大新名茶之首。這次評比,送去的樣品茶品質好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非常感謝陳椽老教授的關心,因為會上陳椽教授很高興地點評說:這個茶是我親自去指導的。天柱劍毫的創製成功,從此開啟了潛山縣茶葉大發展的新紀元,潛山茶葉曾經一度輝煌,達到了全省前三強的高度。天柱劍毫創製成功後,創製小組的四個人也相繼得到重用,縣農業局將茶葉專業從多經股中分離出來單獨組建茶葉站,並成立名茶開發公司,由葛子政同志任站長、名茶公司經理,宋海寬同志調縣茶場任場長,李向利同志調回桐城縣人事局工作,汪頓來也調到農業局茶葉站、名茶公司工作。光陰似箭,一晃快三十年過去了,宋老和葛老都已相繼去世了,現在想起當年的情景,讓人十分懷念。
歷史前身
天柱劍毫創製於唐代,稱舒州天柱茶。1980年恢復生產,因外形扁直似劍,故稱天柱劍毫。天柱劍毫的開發,始於1978年。初名奇峰,出自大詩人李白讚譽天柱山主峰奇峰出奇雲詩句。開始仿製毛峰,後又改為劍狀,仿天柱山筍子峰。次改晴雪,以茶身滿披白毫,以天柱晴雪風景之名為名。最後,以形似利劍,滿披白毫,定名天柱劍毫。一個名茶,花了8年功夫,凝聚了許多茶農、技術人員和茶葉專家的汗水和智慧。
唐代陸羽《茶經》有舒州太湖縣潛山產茶的記載。唐代楊華《膳夫經手錄》有舒州天柱茶,雖不峻拔遒勁,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的記述。唐代《玉泉子》中有一個南唐尉遲偓中朝故事:昔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謂之曰,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角,其人獻之數十斤,李不受還,明年罷郡,用意求精,獲數角投之,德裕閱而受曰,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甌,沃於肉食內,以銀合閉之。詰旦,因視其肉,已化為水,眾服其廣識。作者用極為誇張的手法,闡述了舒州天柱峰茶能解酒消食的功效。
北宋樂史《大平寰宇記》記載:舒州土產開火茶,懷寧縣多智山,其山有茶及蠟,每年民得采掇為歲貢。當時潛山尚未建縣,歸懷寧管轄,開火茶為潛山所產。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載:古人論茶,唯言陽羨、顧渚、天柱、蒙頂之類。說明天柱茶在北宋以前,就與陽羨茶、顧渚茶、蒙頂茶並列,可知名氣之大。南宋王觀國《學林》記述:薛能謝劉相公寄茶詩曰,兩串春團敵夜光,名題天柱印維揚。茶之佳品,珍逾金玉,未易多得,以兩串寄薛能者,皆下品可知也。薛能是唐代詩人,王觀國在引用他讚譽天柱茶的詩句後,又說好茶珍貴不易多得。
又據《潛山縣誌》載:茶以皖山為佳,產皖峰,高矗雲表,曉霧布蔓,淑氣鍾之,故其氣味不待熏焙,自然馨馥,而懸崖絕壁間,有不得自生者尤為難得,穀雨采貯,不減龍團雀舌也。
天柱茶在唐、宋時,即美名遠揚,而後卻銷聲匿跡,湮沒失傳。其原因無以考證。為了開發天柱山茶葉資源,適應天柱山風景區旅遊業的發展,經過六年的研究、試製,終於在1985年成功地創製出名茶天柱劍毫,使天柱名茶重放異彩。
正式命名
天柱劍毫創始於七十年代末,幾經工藝改進,1985年春,名茶採制一開始,原潛山縣農業局請來著名茶葉專家陳椽教授到下河茶場現場指導。陳椽教授肯定了當時的製作工藝,並建議在做形過程中增加搭和提毫兩種手法,強調烘乾一定要分三次進行。根據陳椽教授建議,最後定名天柱劍毫。獨特、品質優異而一舉奪魁,並成為全國十大新名茶。
天柱劍毫特點
天柱劍毫茶品質特點概括為:色翠勻齊毫顯,扁平挺直似劍;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湯色碧綠明亮,葉底勻整嫩鮮。以其葉綠、湯清、香醇味厚而聞名,品嘗此茶後,有入口濃醇、過喉鮮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之感。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