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茶器介紹:釉色茶盞的歷史淵源

2023年10月22日

- txt下載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宋朝飲茶之盛,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現在城市中茶肆、茶館、茶坊林立,茶湯品種繁多。宋朝飲茶內容豐富於前朝,點茶廣為流行,鬥茶時尚興起。宋朝的茶是製成的半發酵膏餅,飲用前先把半發酵的膏餅以凈紙密裹捶碎,而後用碾子碾成細末放在茶碗內,再沏以初沸的開水,水面浮起一層白色的沫,看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跡,依據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鬥茶能否取勝,茶盞極為重要,宋代的茶盞雖有黑釉、醬釉、青釉、青白釉、白釉等,但用黑釉茶盞襯托白色茶沫和觀察茶色而受到鬥茶者的歡迎。內蒙古赤峰元寶山元墓壁畫上的進茶圖描繪了桌上的研茶器、點茶的蓋盂、湯瓶、茶托盞等,展現了自晚唐至元流行的烹、點茶的飲茶內涵。
宋時鎮江商業繁榮,尤其是政府設在鎮江的的榷貨務是南宋最重要的三個務場之一,專賣茶葉、鹽、舶來品等。同時民間又出現交引鋪,經營茶鹽等鈔引的紙質貨幣流行。在市區宋文化地層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茶具,如黑釉茶盞、執壺、杯等,黑釉茶盞數量驚人,如在一處宋代地層發掘的30平方米中就出土了160件黑釉盞,器型一般為口微斂,斜腹,小淺圈足。圈足外壁有刮削痕,足低而厚。裝飾紋樣有兔毫、玳瑁、剪紙貼花等,有的在茶盞底部墨書陳錢劉朱等姓氏,表明當時茶坊林立,為防止搞錯,各家在器物上寫上姓氏名號,反映出鎮江宋代時期茶文化的繁榮。
鎮江揚中永鑫堂藏南宋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紋茶盞(見圖),高5.5厘米,口徑10.5厘米,足徑3.7厘米。口微斂,斜腹,小淺圈足。圈足外壁有刮削痕,足低而厚。盞內壁為剪紙貼花鳳鳥紋間以梅花紋,外腹為黑、黃等色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玳瑁斑紋。胎米黃色,疏鬆,全器施釉,底部無釉。剪紙貼花是將剪紙紋樣直接貼在已上過含鐵量高的底釉器上,再施一層含鐵量較低的竹灰釉,入窯高溫燒成,有梅花、雙鳳、奔鹿,有的呈菱花邊框,內書金玉滿堂龜鶴齊壽等。黑釉瓷其胎土米黃,質地疏鬆,淘煉不細,釉呈褐色,因釉鐵量比其他窯口低,而鈦、鉀、鈣、鎂的含量相對要高,故燒成後黑釉泛褐。黑釉是利用天然色塗料,通過獨特的製作、特殊的加工以及複雜的窯變,使釉面呈現出變化萬千的紋樣。這一類吉州窯黑釉瓷的製作,較之建窯的燒造更勝一籌。在借鑑建窯窯變釉裝飾手法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創造,如將剪紙貼花以及木葉用於瓷器上,這是吉州窯的特色。所不同的是吉州窯的黑釉器瓷,胎呈米黃色,質地疏鬆,釉層薄,釉色呈褐色;而建窯所燒黑釉瓷,其胎黑,器壁厚,釉色黑,釉層厚。
唐宋時期盛行飲茶,士大夫和文人多以飲茶為韻事,他們不僅講究茶葉的色香味及烹茶方法,對茶器也非常重視。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