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公共基礎知識:人文歷史之節日民俗

2023年10月27日

- txt下載

中國自古有“華夏”一稱,何為“華夏”?《春秋左傳正義》有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說的華夏,便是我國的文化。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文化大國,即便如今,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依然是世界史上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文化之一。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人文歷史部分中常考的傳統文化,學一學傳統文化中的節日民俗。
該部分考法比較簡單,往往採取習俗典故與節日的對應,深入則考察結合文學常識部分,以詩歌來問對應的節日,我們要以時間為軸,一個個的把他們梳理並掌握下來。
首先是正月,歲首,春節。它的來歷不一而足,流傳較多,最為人認可的說法與惡獸有關。每到年尾,必定出山吞食牲畜傷人性命。後來成功除掉了這隻異獸,每年這一天便開始慶祝起來。一說此惡獸名為“年”,於是每年這天便要過年。因為異獸害怕巨大的聲響,以及紅色的事物,就有了放爆竹、貼年紅和對聯的習慣,後陸續加入了拜年、舞龍舞獅、祭祀、吃餃子,走親訪友等活動。到今天,春節早以不再只是為了慶祝除掉年獸,更是闔家團圓。
春節往後,就是十五的元宵,又名“元夕”、“元夜”、“上元節”、“燈夕”。主要活動就是夜晚放燈,當然還有鬧年鼓、迎廁神(紫姑)、猜燈謎、吃湯圓等活動。如果題目中一提和燈有關的事物,不出意外,多半是元宵。此外,元宵也有情人節的特性。余光中曾說:“中國人的元宵,適合相遇。”,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講到“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就是這樣自帶浪漫氣質的節日,遇見一個“意外之人”。元宵,於漫天花火之間遇上意中人,正是這個節日最動人之處。
接著,也是在冬至後的105天或106天,清明前一、二日,有個禁火寒食的日子,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而設。因其“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晉文公親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求人心切之際,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寒食節”。
寒食過後,便迎來了清明,這是唯一一個由節氣演變而來的節日。“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是萬物吐故納新的時候。於是清明也算得上是個好日子,除了廣為人知的掃墓祭祖,還有踏青、插柳帶花、盪鞦韆、蹴鞠、放風箏、拔河、打馬球等娛樂活動。
到了五月,天氣開始炎熱潮濕起來,疫病橫行。古人迷信,以為有鬼神作祟,寓之不詳。而五月五更是不詳之至,遂有了“端午”。這也是為何端午習俗有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鬥百草、驅五毒,飲雄黃酒,佩香囊,大多為了驅邪。賽龍舟相傳與吳越少數民族有關,吃粽子便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再往下一個節日,在七月初七,“七夕”,又名“乞巧節”、“女兒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也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古人愛用月亮的陰晴圓缺比喻世事無常,這又有了八月十五的中秋。習俗主要有燃燈(引財神)、觀潮(錢塘江大潮)、賞花(八月桂花開)、設宴、吃月餅(團圓)等。
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因九九也可意為為長長久久,表達對老人的美好祝願。這天往往需要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賞菊。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往往用黃花指代菊。
以上,便是我們人文歷史部分常考的民俗節日,同樣也是出色的文化瑰寶,在世界各地也有部分流傳。在今天,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發生歷史斷層的華夏的兒女們,有責任有一位保護和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它是根,也是魂。
故鄉有月明,何羨他鄉圓。
下面我們來看看該部分考題。
【試題練習】(單選)1.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下列不屬於元宵節的習俗的是:
A. 吃元宵 B. 鬧花燈
C. 猜燈謎 D. 插茱萸
【中公答案】D。解析:元宵節,又名,“元夕”、“元夜”、“上元節”、“燈夕”,主要習俗有放燈,鬧年鼓、迎廁神(紫姑)、猜燈謎、吃湯圓的活動。重陽節,又名老人節,主要習俗為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賞菊,插茱萸屬於重陽習俗。故本題答案為D。
【考點點撥】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人文歷史部分民俗節日,貼近生活,學習時建議以時間為軸,梳理好一年的習俗與節日對應。
【試題練習】(單選)2.中秋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古人常在這一天吟詩賞月。下列詩句所描寫的節日與中秋節無關的是:
A.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B.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C.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D.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中公答案】C。解析:“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作於中秋,意為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亮。B項“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今夜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而十五夜望月習俗為中秋。C項出自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意為與佳人相約月上柳梢,在黃昏之後同敘衷腸。但從題目可以看出為元宵。D項“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出自宋代蘇軾的《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意思是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悽然望著北方。也為中秋。故本題答案為C。
【考點點撥】本題難度較前一題更大,除開節日習俗外考察了文學常識,考生平時可多做積累,也可結合詩句含義做出準確判斷。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