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合同簽訂後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2023年11月14日

- txt下載

  一、合同簽訂後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解除合同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1.恢復原狀,指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恢復原狀時,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恢復原狀還包括:
  (1)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
  (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2.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後的損害賠償範圍可以採用以下方式確定: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後,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後,應當採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採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解除只向將來發生效力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溯及既往的,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三、合同違約後誰有權解除合同


  傳統觀念認為違約時只有守約方能提出解除合同,違約方不享有該權利,但違約方堅持不履行合同,守約方訂立合同的目的最終也無法得以實現,解除合同就成為必然,這一權利的行使主體不應以是否違約來區分,作為合同存在的基礎是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和自願,如一方不願履行而強制其履行的話,不但不能維護合同應有的效力,反而容易引發不必要麻煩,且從交易的經濟利益考慮也會浪費更多的資源。
  綜合分析,在違約方拒絕履行合同時,許可違約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對雙方利益都是有效的救濟,但應注意合同法立法的取向仍然是保護守約方的利益並制裁違約行為,違約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並不是對任意解約行為的縱容,其必須付出承擔違約責任的代價。
  提醒您,在一方違約而需要解除合同的,此時違約方需要向守約方承擔違約責任,包括支付賠償金、損害賠償以及其他補救措施等等,具體採取哪種方式,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作出判斷。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