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古代貴女生存手札.txt

2023年10月17日

上一頁  2/30  下一頁 txt下載

而苏府的后院,万姨娘在撞了两次枪口之后,老实了许多,之前鸡飞狗跳的后宅,也有了一丝平静祥和的氛围,苏鸿良也发现了这点,对冯氏交口称赞。
太太料理后宅,小妾温香暖玉,子女懂事上进,苏鸿良很开心啊,这么一开心,后院一努力,一年后,韩姨娘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重宇。
同年由冯氏做主,抬了一个落魄举子家的闺女进府,那女子年芳十八,正当妙龄,可怜举子父亲英年早逝,留下妻子儿女,靠着浆洗为生,待过不下去,娘亲咬咬牙卖了女儿,换得银两供儿子上学堂。
人牙子知道苏府太太在找家世清白的小妾,略读些书最好,便瞅着这女子合适,遂引荐了来,苏府满意的紧,除了约定的银子,还多赏了她两贯钱吃茶。
这女子便是进了苏府的曹姨娘,曹姨娘的身契捏在冯氏的手里,还不是得听冯氏的话?待曹姨娘进府,苏鸿良一连留宿了七天,气得万姨娘坐在院前撕柳条。
曹姨娘颇通文墨,和苏鸿良吟诗作对,这样的姨娘哪里寻去?外面青楼虽有些诗情画意的清倌人,但到底出身欢场,于清誉有损。苏鸿良越是得意曹姨娘,就越感念冯氏的大度体贴。
曹姨娘投桃报李,对冯氏恭恭敬敬,也晓得冯氏和万姨娘的弯绕,做了冯氏手里最厉害的一把弓,和芳姨娘、韩姨娘交好。曹姨娘入府后的第三年,生下了一个女儿,六斤八两,母女平安。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湘玉已经七岁了,这是她穿过来的第五年,基本已经完全适应了穿越后的日子,每天做着小米虫,没有烦恼。
从六岁开始,她跟着家里的姐姐一起进学了,苏老爹请了一个才学不错的女先生,因丈夫早亡被婆家休归,娘家哥哥嫂嫂不待见,所以出来讲学挣些银两度日。
湘玉有多年现代的语文基础,这个朝代不是历史记里载的朝代,叫做大周朝,但是一些儒家典籍和古代的名著,这个朝代的人也是研习的。
像湘玉这种髫年的女孩儿,正是开蒙:“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说白了也就是把书的内容讲清楚,解释明白,学会断句,现在正学的是《三字经》,之后是女四书,苏家开明,除了给女儿灌输三从四德的想法之外,还会让女先生教授浅显的四书五经。
《三字经》湘玉在现代可是熟读的,背起来不难,只是她藏了拙,表现平平,女先生最喜欢的是苏湘雪,赞她有魏晋道韫之才。
苏老爹自己是进士出身,十分在意子女的教学,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若有了才名儿,也是为家族增光,连以后说亲选择范围都会广很多。
冯氏听闻这个消息,扯着手帕和湘玉道:“玉姐儿你的聪慧不亚于湘雪,怎让她比了下去。”额,湘玉倒是能理解冯氏的想法,哪个正室会喜欢庶子庶女出彩?更何况是最看不顺眼的万姨娘的孩子,她忙道:“娘平时女先的功课我都做,其他的时间我还得练字、做女红哩。”
赵妈妈在一旁搭声儿:“玉姐恐怕不止做这些,平日里还得爬爬树,养养兔子,出些奇怪的点子,然后看看杂书。”
湘玉不好意思挠挠头,胸前的花丝镶红玛瑙长命锁蹭在绸面的孔雀裙上,发出铛铛的声响,她坐到小交杌上,捏了一块梅花香饼,含含糊糊道:“这些也是正事。”
本朝文人雅士文采风流,吟诗作诗盛行,只是这是男人圈里的,纵然湘玉是现代人的思想,奉行男女平等,可这是封建的古代,作为女子的才学造诣再深厚,也不如打算盘、看账本来的实在,哪家的太太整日吟诗作赋的?
冯氏便是一个例子,缺了料理后宅的本事,作为正室也受人钳制,有理说不出,这些年湘玉看着冯氏转变之下后宅的变化,感叹时移世易,她既然穿了这一世,便要过的如意!
赵妈妈所说的杂书,其实是《左传》这类的史书,湘玉的大学老师常说,读史使人明智,至于爬爬树之类的调皮事,是她久居后宅释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法,好在年纪小,大家一笑而过。
苏重秉在明年夏天要进行乡试的选拔,若是中了便是举人,中举并不容易,不然也不会出现《范进中举》里中举后疯癫的情况,乡试竞争激烈,苏家人对这次考试很重视,苏重秉年仅十三岁,博学多才,见识远在当年同龄的苏鸿良之上。
只是苏湘玉觉得自己哥哥有一点不好,整天板着一张扑克脸,越大越一板一眼,湘玉很同情以后的嫂嫂。
古代男子比女子自由的多,苏老爹在苏重秉和苏重明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带着儿子出去逛逛集市,吃吃酒楼,可女儿就没这待遇啦,最多就是去去寺庙,上上香,还得罩上面纱。
冯氏倒是热情于佛前进香,自从几年前丁老先生给冯氏调了身子之后,她便一直在遵医嘱喝药,只是几年过去了,依旧无孕,苏老爹每个月会有六七天歇在正房,按理说也没少耕耘,无奈就是没动静。
冯氏虽然着急,每年没给寺里捐香油钱,但失望久了,心思也淡了许多,一心一意守着一子一女过日子。
苏老爹的官位连任了一次,一直在动心思调回京城,宗族老家皆在京城,从京里外放不过是想攒些政绩。
苏老爹的信一封封往京城寄,然无论是苏家还是赵家,给的回信都是:湖南宝地,切记爱民恤物,勤于政务,归京之事不急在一时。
苏鸿良官场多年自然不是白莲花,嗅到蛰伏在平静下的危机。
苏老爹如今十分仰仗长子,待把信件展开,苏重秉看后沉思片刻道:“想来此刻回京时机并不合适,信中不宜多说。”苏鸿良点头,为父也是这般认为,湖南人杰地灵,河山大好,多待几年未尝不可。
☆、第6章 后花园的意外(捉虫)
哪个闺中的小女儿没有两三个小闺蜜?湘玉也不例外,她虽年幼,冯氏已经开始带她参加上层贵妇的社交圈了,苏鸿良发过话,不给哥儿姐儿相看,以后是会回京城的。
长日寂寞,这些正室夫人们凑在一起,吃吃茶,磕磕瓜子,八卦一下谁家的内宅事儿,在外贤良淑德、大方得体,可哪个女人没有促狭的一面?不过是平日掩饰的好罢了。
妇人们谈天,便把女孩儿们拨到一起,年纪相仿的在一起顽,天长日久,也有了深厚的友情。
冯氏不爱带着苏湘雪出门,她也有话去堵苏鸿良的嘴:不是我偏向,这又不是正式的宴会,左不过就是太太们无聊打发时日,各家带的都是嫡出的孩子,我带着湘雪算什么话?
湘玉愿意和冯氏出门,她和转运使家的唐二小姐、通判府家的何三小姐交好,在家里同龄额只有湘雪,湘雪整日忙于功课,万姨娘和冯氏心照不宣,都不愿意两个孩子玩儿,一方怕学了湘玉的不学无术,另一方怕学了湘雪的小家子气。
湘玉上堂学半天,到午时放堂,冯氏约了几家太太赏花,皆凑到苏宅,湘玉被赵妈妈拎着去换了一身衣裳,是打春儿刚做水红色长裙,湘玉平日大多穿素色,她和冯氏说穿艳色花团锦簇,像是一个移动的小花园似的。
这日各家太太都来,打扮的鲜艳些看着热闹,湘玉被按在圆凳上,丫头正要给她梳头,冯氏挑起八角珠帘,把手里托着的妆奁放在案上,丫头已经挪到一边,她拢了拢湘玉的头发:“娘给你化化妆。”
说是化妆,其实十分简单,湘玉年幼,肤白脂嫩,只是用黛笔画匀了眉毛,抹了淡红的口脂,使得气色更佳,之后冯氏又拿出了一个玛瑙雕成的海棠玉钗戴上,牵着她去了花园。
唐二和何三皆是九岁,比湘玉高出半个头,已隐隐脱了稚气,唐二爽快,何三和顺雅静,因是在自家,几个姑娘都来了花园,湘玉抬头看,湘雪穿着一件雪白的月裙,看起来温婉有礼,苏湘莲性子像韩姨娘,平素话少,安静沉稳。
万姨娘听说各府太太过来,家里的女孩们可以去花园一起,赶忙拿料子,塞给针线房一个银裸子,给湘雪加紧做了一身衣裳。
这可是露脸的时候,冯氏是个黑心的,看着湘雪才学慧敏,故意压制着,不然这城里,谁能不知道苏家有一个才女?不是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竟相差这么多。
湘雪自视甚高,虽庶出,但她自诩擅长诗词,这次希望能在众人面前露露脸,可站在花园里,冯氏简单介绍了一下,众人不冷不热,曹姨娘那的湘琪两岁,走路还不稳,夫人见幼儿可爱,纷纷逗弄她,湘莲在一旁看顾,同龄的女孩很是相熟,聚在一起,她就这样立在一旁。
湘玉见湘雪脸色不忿,湘玉在现代受过被人忽略的滋味,感同身受,再说这是在自家,别出什么乱子,她绕过凉亭,牵着湘雪的手,带到了她们这桌,湘雪悄声道:“不用你假惺惺。”
湘玉无语,难不成她圣母了?张员外家的五小姐扫了湘雪一眼,白葱一样的指甲摸了一下湘雪的衣裳:“这件裙子用的是云锦料子。”说罢转头看向湘玉:“没想到你家太太真是好心肠,一个姨娘养的,也舍得用这么名贵的料子扯衣裳。”
此话一出,湘雪的脸色刹时红的像熟透的虾子,湘玉蹙眉,听人说张五小姐傲慢少礼,仗着家里有一个入宫做了嫔的姐姐,便不可一世。
苏家人是一体,她在苏家说这等话是打了所有人的脸,真不知道,张家女儿会是这样的教养,湘玉盯着张五,冷冷的说道:“来者是客,反客为主我听说过,但没听说过,还有客人来了羞辱主家的,不管嫡庶,湘雪都是苏家的女儿,张小姐说这等话是要作甚?”
张五小姐心道,我这是在为你出气,为所有嫡出的姐妹出气,怎么是我的不是了?她哪里受过这样的冷言冷语,站起来争辩道:“我说的是实话,难道不是?一个庶女罢了,也值得你为她出头!”
姑娘们这边的动静惊动了太太们,冯氏忙提着裙裾小碎步过来问怎么了,唐二简单把事情讲明,冯氏脸色微变,心道这张五怎会如此狂放,张夫人也过了来,听到唐二的话,忙拉着张五的衣袖:“平时娘是怎么教你的?一个姑娘家,怎如此刻薄?”
张夫人是继室,对这个原配嫡女平时放任不管,可也不代表她能在外面丢家里的脸,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一群呢,名声坏了如何是好?
可这张五不是一个上道儿的,见继母出声斥责,又道:“娘你平时不是惯看不顺眼苏太太吗,说她假模假式,对继子继女如同亲生,只是为了稳固自己位置。”
此话一出,鸦雀无声,张夫人没料想张五会这么蠢笨,在家碎嘴的话,让原主听到可不得了,回家老爷知道了,还不是往她心窝子上踹?急的冷汗都要下来了,还是唐夫人见场面难收拾,起身拍拍衣裳,打个哈欠,说许是今日晌午没小睡的缘故,有些倦了,便要家去,大家谁还肯待?便纷纷起身告辞了。
张太太带着张小姐,太太满脸羞愧,小姐一脸不以为然,也匆匆的走了,一场闹剧,只剩下满地的狼藉。
到了晚间,湘玉在厢房,听见正院吵吵闹闹,知是老爹过来了,想必是为了花园里的事,这事儿冯氏做的并不妥当,湘雪回去告状,万姨娘一哭,庶女也是苏家的女儿,怎能容许其他人如此蔑视?一点脸面也不给。
小丫头端来了清水让湘玉洗面,她挥挥手,作势要迈步子往正院去,赵妈妈立在一边道:“姐儿你别过去裹乱,老爷太太正说着话,别牵连了你。”
湘玉知道这是冯氏为自己着想,今这事儿,她也得落埋怨,难免会有不爱护姐妹、挑拨离间的嫌疑。
可她如何置身事外,赵妈妈拦不住,只好快步走在前面,到正房外高喊一句:“七姑娘来了!”
湘玉进屋见冯氏眼角有泪,苏鸿良怒气冲冲,冲着湘玉发火:“湘雪是你姐姐,怎么今日张家五小姐这般针对湘雪?一定是你平时说过什么!”
☆、第7章 红木“冰箱”
湘玉无语,这个便宜爹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给女儿安上一个不恤姐妹的罪名,她缓缓行了一个稽首礼,这才说道:“爹爹知晓前因后果了?当时丫鬟婆子一群,爹爹想必都询问清楚了?不知是哪些人事这般回话的,竟然在爹爹面前颠倒是非。”
苏鸿良一愣,这才发现,自己只是听了万姨娘的哭诉,又见湘雪梨花带雨,便气冲冲的来了正房,正说话间,小厮过来报张员外求见。
前院发生了什么湘玉并不清楚,只是过了半个时辰,苏老爹过来和冯氏在屋里讲了一会儿话,还歇下了。
第二日冯氏唤湘玉过去,说是昨日张员外亲自送上门赔礼道歉,说小女年幼无知,还请苏大人和夫人海涵,并且夸赞苏家女儿姐妹情深,并备上了好些礼物。苏鸿良这才发现是冤枉了苏湘玉。
“礼仪指导”张妈妈又和冯氏说了一番,讲冯氏行事并不妥帖,当时便不应该瞻前顾后,占着理字,不能让别人轻贱了去,太太要心宽大度,苏嫁人是一体,不管和勤香院如何如何,在外都是一家人云云。
冯氏谦虚表示记住了,湘玉看着这个后娘,五年了,在赵妈妈的指导下,把后院搭理的井井有条,可是到底心计不深,不过她已经很满足了,比起宅斗小说里看到的那些恶毒继母,她这简直是好远连连好么!
冯氏虽知是万姨娘给穿的小鞋,可也不能摆明面上罚,便把当时在花园里的丫头婆子,均扣了半个月的月钱,罪名是攀诬主子。
下人们哪个不是人精?消息比主子传的都快,加上冯氏有意让赵妈妈放出消息去,不到半天,众人都知道被罚是替万姨娘背了锅,心上不免恨上了几分。
湘玉午后在柳树下踢毽子,毽子和现代一样,鸡毛毽,丫头还想给湘玉做纸条毽、绒线毽,她没玩过便拒了。
古代小姐大多弱柳扶风,那是身体没锻炼,湘玉每天都会抽时间做个运动,她在大人眼里一直闲不着,不爬树不惹事,也就笑笑随她去了。
苏宅姑娘们八岁开始,从姨娘或太太院子里搬出来,自己管一个小院,也算是从小培养她们驾驭下人的本事。湘玉还差一年,冯氏已经开始给她拨丫环过去伺候,算是重点培养。
湘玉幼时陪她的丫头基本都已经出嫁了,新的这四个和她年龄相仿,大多十岁左右,冯氏让她取的名字,分别换做:采薇、采荷、采棠、采茶。这几个都是苏府的家生子,一家人从京城跟着过来的,用着放心,若是以后出嫁,也能跟着一起。
四采陪湘玉踢毽子,她们也不偏让湘玉,采茶踢的最好,踢的时候会耍些花样,几个人玩的正是兴起,万姨娘带着湘雪过来了。
湘玉迎了二人进院,万姨娘道:“两个姑娘聊,我去看看太太。”湘玉这才松了一口气,姨娘是半个主子,但说到底也是妾,她还真不知道如何招待。
湘雪上次来湘玉的闺房,还是三年前,这次她进了屋,发现和之前的布置大不一样,屋子不大,但是很精致。
房里摆的是雕花的拔步床,雕的是牡丹的纹样,她听姨娘提过,湘玉的拔步床是生母的陪嫁,一直放在库房,是用楠木做的,价值不菲,床两边是浅蓝色纱质帘幔。木施上搭着一件短短的裙子,不知是何用。
东侧的案几上摆放着水果小食,连碗盏都是玉的,真是奢侈,她不禁撇撇嘴。她屋里放的不过是字画而已,风雅异常,都是小孩子,这么奢靡为甚?不嫌俗气么?湘雪这么想,但是没说出口,讽刺了湘玉她倒是舒心了,可姨娘还得因自己受累。
她对案几旁边的小柜子感了兴趣,像是红木做的,半敞开着,能看见里面有个铁盒子。她好奇着看了看,不过也没忘了此行的目的,坐在采茶搬过来的海棠形圆凳上道:“湘玉妹妹,花园那次真是多谢你了。”说罢拿出了一个荷包:“我自己绣的,绣工不如外面的绣娘,不过也是我一番心意。”
湘玉忙接了过来,翻看一遍,夸赞湘雪手艺好。湘雪走到红木柜子前问:“妹妹这是什么?看起来很有趣。”
额,这是古代的冰箱,她今年开春开了生母的库房,从里面捡出来的,天渐渐热了,可以冰镇瓜果用。她耐心的和湘雪解释这个柜子的作用,看的出湘雪很想要。
可她没有松口,她也只有这一个冰箱可用呀?张嘴送人倒是容易,可送湘雪了她就没得用了,更何况湘雪和她自来不和,她犯不上。
采棠端上来两杯茶,湘玉接过来递给湘雪一杯。采棠在一边打趣:“龙井得的不多,我们姑娘平素都舍不得喝。”湘玉瞥了采棠一眼,采棠咬咬唇,连忙退了。
饮完茶,又简单聊了几句,湘雪恋恋不舍的走了,跨门槛的时候还望了红木柜子一眼,湘玉只当没看见。
待人走了,采棠跪下来道:“姑娘罚我罢。”
湘玉没吱声,过了一刻钟才问:“你错在哪里?”
青石地面坚硬,膝盖跪的生疼,采棠低声说“是奴婢僭越了,姑娘们说话,本没奴婢插嘴的份儿,奴婢还拿话刺六姑娘,更是违了本分。”
采棠只当伺候的这位姐天真烂漫,却没想到是个大智若愚的,开心之余,也更加羞愧,差点给姑娘惹了祸事,也亏得六姑娘心心念念那个红柜子,才没追究她,下次可不能这样鲁莽了。
湘玉说这番话并没背着人,其他三个采都在外面,听得到里面的话,也算是给几个人敲个警钟。
☆、第8章 万氏求见
湘玉去正房时,见冯氏在扯帕子,赵妈妈和韩妈妈在一旁宽慰,三个人没瞒着湘玉,原来刚才万姨娘过来,除了陪同湘雪一起外,还有其他的缘由。
万姨娘有一个哥哥,原是在京城的,不知什么原因,竟举家迁到了湖南,明眼人一看便明白,这是来投奔妹妹了。
谁家没有几个打秋风的亲戚?便是姨娘的亲人,为了外面的名声好,也得接济一二,若打发几两银子便罢了,可万姨娘过来哭哭啼啼,说是哥哥之前做绸缎买卖,现在想在城里开个绸缎庄,借些银子,这冯氏如何答应?推说做不了主,让她找老爷。
万姨娘说她是后宅之人,后宅事该来寻太太拿主意,万姨娘行事有缺,一个妾怎的来求太太这个?若是其他人家,太太打一顿也是妥当的,可冯氏和苏鸿良的关系,这几年稍渐缓和,冯氏一时没了主意。
韩妈妈的主张是,不过几百两银子,打发她便是了,还能在老爷面前卖个好儿。赵妈妈不同意,说此风不可长,一个姨娘的哥哥,正经亲戚都算不上,能旁观绝不掺和,万姨娘的所作所为超越了一个妾的本分,太太该惩戒一番。
韩妈妈听到这儿,大声唤道:“难不成糊涂了心肠?咱们太太若是罚了那个狐狸精,在老爷那不一定得吃多少瓜落儿呢,赵妈妈安得什么心呦”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古人诚不欺我,冯氏显然更信任赵妈妈些,两个人商量了一番,韩妈妈悻悻而去。
湘玉过来想管冯氏要青州金星石砚,她记得苏老爹得来两块砚,都放在了冯氏这儿,冯氏笑说去找你哥哥要去,都被他拿走了。
苏重秉住在前院,后宅女子一般不得进,不过好在她年纪小,前院后院随意走动,苏重秉院子里栽了一棵枣树,秋天的时候结了红红的枣子,湘玉拿着一根竹竿,打树上的枣子,红彤彤滚落一地。
书房的丫头彩月引着湘玉去了书房,湘玉推门,叫了一声哥哥,却发现房中还有一个男子,年纪和苏重秉相仿,一袭青衫,身形偏瘦,见了湘玉,露出一个笑容:“重秉兄,想必这个你是常提起的妹妹?我叫元明清。”说罢凑到湘玉的面前,揉揉她头上的小发团。
“噗!”湘玉忍笑,我还叫唐宋呢,鉴于这个名字搞笑,她深深记住了,原来元明清和哥哥在同一间书院,苏老爹援助了十几个家境贫寒的学子,其中便有元明清,元明清是一个县令的庶子,父亲去世后,正室把二人赶了出来,卷着钱财回了娘家,族里的人虽然不耻正室的行为,奈何正房太太早已回了京城,而元明清虽然满腹经纶,但经济上捉襟见肘,幸亏有了苏老爹的资助,才能继续学业。
湘玉对苏老爹这种行为竖起大拇指,这种资助目的并不单纯,古代讲究关系人脉网,学子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这十来个人哪怕有一两个人之后在官场有所建树,对苏家都是莫大的帮助,她也相信老爹的眼光,想必是从中摘取了精英去培养。
苏重秉得知她是过来拿砚台,摆摆手道:“我这里都送出去了,半块也没了,再说,你那狗爬字,没得糟蹋了好砚,等你练字练的工整,我再寻一块儿更好的砚台给你。”湘玉嘴角抽搐了一下,就算是实话,也不用这么说她吧,不过这个哥哥向来言必行、行必果,她得了保证安心多了。
走过去看二人在看的纸张,上面疏散的写了几个字,指着问道:“你们在看什么?”
元明清耐心和她解释:“这是神智体,也就是像猜谜语一样去作诗。”旁边两张纸已经写了四五种诗的变式,她哪里看得懂?苏重秉这有一个巧手的丫头,酸梅汤制的极好,她正好来了,便提了一食盒桶带走。
哥哥经常出门,她要看一些话本都是让他偷偷拿来,这次她想看一些各地民俗的书,但她才七岁,只能说,最好有图画的,吃玩类的书。
苏重秉皱皱眉:“不怪太太说你顽劣,女先教的内容可曾懂了?罢了,我有时间去书摊给你寻寻。”元明清道:“我家里有几本,我下次让重秉带来吧。”
古代精神食粮实在太少,话本无非就是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全是套路,更何况她的书都是经过苏重秉筛选过的,内容更是无趣,若是能看看风土人情的书,倒也不错。她心情刚好,苏重秉幽幽说道:“你虽是女孩子,但是咱们家的女子,文采不可缺,你学学湘雪,这样罢,以后每日你早起半个时辰,来我书房写字背书。”
她下意思往后退:“娘亲不会同意的。”
“娘那我已经打好招呼了,明天你让采棠直接带好东西过来。”
早起半个时辰,那意味着每日五点半便要起床,她这个哥哥的性子,说一不二,回到西厢房,让采棠收拾一下书本纸笔。
她睡得早,每天晚上不到九点便睡下了,所以完全可以睡得饱,这具小身体正是生长的时候,她保证了睡得好、吃得营养,只是郁闷的是,个头不见长,还是矮矮的,七岁的孩子像是五岁的身高。
第二日采茶早早过来唤她,闭着眼睛穿衣洗漱,被采棠牵去了前院,天还没亮,前院掌起了灯,她隐约还能听到蟋蟀的叫声。
苏老爹总和两个儿子说修学务早,哥哥要考乡试了,这一年更不能懈怠。
说是辅导,其实就是苏重秉给湘玉布置功课,两个人各占书桌的一头,一起学习,苏重秉不习惯看书时有人伺候,下人都退到了书房外,有事唤一声便可。
今日的作业是写五篇大字,湘玉刚写了两篇,听到外面吵闹,唤了人进来问,小厮道,老爷有事出了府,二门外有万家人求见,得让主子拿主意,因时辰太早,不好叨扰后院。
苏老爹不在,苏宅冯氏最大,苏重秉皱皱眉,想起这个后母的性子,摆摆手:“别去后院回了,让人来见我,”
指指书房的帘幔,示意湘玉躲进去。湘玉也是好奇,坐在帘幔后的木榻上,侧耳听着。
那人哭哭啼啼,不过好歹分清了意思,原来是万忠和人去青楼争戏子,打伤了人,人家对方不依不饶,扭着见了官,万忠怕了,众目睽睽下说自己是苏家的亲戚。听到这儿连采棠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万忠胆子真大,妾室本不算亲戚,他伤了人还把苏府嚷嚷出来,围观的人自会以为是苏府仗势欺人,苏鸿良爱惜羽毛,听到这等事必然气极。
苏重秉本来以为是小事,听万家人讲完,只道:“此人信口雌黄,带下去打五个板子。”又唤来府里的管家贵叔,去衙门里寻老爷回来。
也歇了练字的心,湘玉回了后院,转了几个心思,还是打算把事情和冯氏说道一番,她把话在心里辗转几回,换成了孩童的语言。
这时丫头报曹姨娘求见,进来时,见曹姨娘发髻有点散乱,像是还没来得及梳,行礼后急急道:“我来给太太报消息,万姨娘身边的冯婆子,悄悄去了角门见人,我身边的环佩偷偷跟着,说是见了一个女人,递了东西出去,还说了好一会儿话,只是离得远没听明白。”
曹姨娘和万姨娘住在一个院,她嘱咐身边人紧盯着万姨娘,有点风吹草动如何不知,冯氏让曹姨娘回去,有事让人来禀告,不用披星戴月亲自过来。
曹姨娘肤白杏眼,言笑晏晏:“我总得自己来说心里才放心,若是下面的奴才不尽心,误事可如何是好,万姨娘不安分,我们其他人可不能学她。”
湘玉心道,这个才是聪明的,抱紧太太的大腿才是正道,咱们这个太太不够精明,也不会害人,姨娘们老老实实,养着各自的哥姐儿,不愁没好日子过。
把湘玉和曹姨娘的话串在一起,便不难寻到其中的关窍,万忠伤人惹了官司,分头来寻苏老爷和万姨娘,只是有一点让人存疑,万姨娘那是如何得知消息的呢?难不成内院也有万姨娘的眼线?
照理说不至于,前院后院泾渭分明,前院是爷们儿的地盘,万姨娘如何插的进手?不过如今猜测无用,倒是得查清楚,不然岂不乱了套。
韩妈妈在旁边,一个劲撺掇冯氏落井下石,趁着这次机会踩死万姨娘,冯氏先是有些心动,念头动了动又道:“韩妈妈说的什么话,我是太太,何苦和一个妾计较?外面的事老爷会做主。”
韩妈妈这几天连连被斥,心里郁闷,想着东偏房总会有些婆子会打马吊,便快步赶了过去,一刻钟输了200文钱,她心下不适,把牌一堆:“罢了罢了,不玩了,我去伺候主子。”其他婆子打趣:“韩妈妈如此威风,还怕主子不成?”
几个人熟得很,常常打趣,只是这句戳到了韩妈妈的痛处,如今冯氏面前哪有她站的地儿?不过是在外面维持脸面罢了。
那个婆子是勤香院的,韩妈妈愤愤道:“你们主子就要倒大霉了,你神气个甚?”说完扭着水桶腰便走了。那个婆子是个有小聪明的,虽只有一句话,她也嗅到了其中的不寻常,也顾不得打牌,半趿着平头布鞋往勤香院赶,心下欢欣,这可是个立功的好机会。
☆、第9章 祸事
勤香院冯婆子还在和万姨娘讲自己如何溜出去,如何递话的,谁知一个粗实婆子说听正院的韩妈妈说万姨娘要倒大霉。
万姨娘正为哥哥的霉事发愁,听闻这个心里一惊,心道冯婆子去角门怕是带去了尾巴,想想也知道是曹姨娘那个贱蹄子做的,做太太的走狗,整日盯着,刚还是寻着间隙让冯婆子去的,没想到还是被跟上了。
湘雪听院里的动静,换了衣服过来,万姨娘没瞒着湘雪,哭诉道:“雪姐儿,这可是你亲舅舅啊!”
湘雪不知所措,她本想纠正,她的舅家只有冯家和赵家,万家不算,可看姨娘哭她也难过,忙在一旁劝。
万姨娘把湘雪攒的银子都拿了出来,给了角门外的嫂嫂,哥哥那需要疏通打点,一家人还得过活,她那点银子不够。
湘雪年纪虽小,可每月有五两银子,她裁衣裳、吃食都是府里供应的,偶尔赏赐下人,钱基本是全攒下的。
月钱是死物,值钱的是一些首饰、镯子,苏鸿良不小气,有些好的金银珠宝都会分给孩子,天长日久,湘雪也攒了满满一妆匣,没成想,万姨娘问便没问,就全给了人。
湘雪哪里肯,抱着万姨娘的手臂:“姨娘那都是我得物件,你怎可随意送人?舅舅犯了法该罚,疏通打点有爹爹呢,你何必赔上我的钱物?我可是你亲女儿。”湘雪如何不心疼?攒了这几年,才有了这一箱,万姨娘就是一个姨娘,不像冯氏一样有嫁妆能贴补,她九岁了,姨娘总和她念叨,要争气,以后嫁到好人家去。
她也暗暗用心,姨娘把冯氏得罪狠了,她只能讨好爹爹,湘玉屋里的一个拔步床,比她整个屋子都值钱,不就是嫡庶之分么?竟天差地别,她不服气也无法,其他人罢了,连姨娘都算计她。
万姨娘见女儿气得脸涨的紫红,连忙宽慰道:“我这也是急的,那可是我亲哥哥啊雪姐儿,我如何不救?你放心,这些东西以后姨娘都给你填补回来。”明知这是诓她的话,湘雪也不能再争,总不能给正院留话柄。
万姨娘好容易哄好女儿,这才定神去想如何应付冯氏和老爷,老爷是个精明的,平日无伤大雅,女人宠就宠着了,私相授受,哪怕是为了娘家人,再加上哥哥犯事的节骨眼,老爷怕是得动大气。
她手里转着佛珠,她不礼佛,只是跟着太太去上了一次香,听和尚说敲木鱼抄经书心静,她识字不多,前几年冯氏弄了曹姨娘进门,她为了避风头,就开始敲木鱼,对外说是静心。
佛珠转着,心绪反而更乱了,她唤身边的香芹,去前院问问消息,香芹迟疑说,此时去怕是不妥,万姨娘沉下心思:“去给太太请安。”
万姨娘到的不早,堂屋里坐得满满的,韩姨娘带着湘莲、重宇,曹姨娘带着湘琪,芳姨娘在一旁打趣,谈的正欢,见万姨娘进来,三个姨娘敛了笑容,万姨娘不在意,笑盈盈给冯氏请安。
冯氏和几个人说湘莲下月九岁生日到了,到时一家人围坐一起吃个饭,开库房让湘莲挑选几匹布,扯几身衣裳。
湘玉笑道:“太太偏心,给五姐姐为何不给我们几个?”冯氏拿团扇拍打湘玉:“你鬼精鬼精的,什么时候少了你们几个了?这样罢,哥姐儿都在库房挑两匹料子,若是不用,便留起来,免得湘玉说我偏心。”
本应丫头拣了布料送过来,让姑娘少爷挑,湘玉说去库房挑更尽兴,便跳下了条凳,拉着湘莲几个去库房,湘琪两岁的雪团团,扎着红头绳,在后面追着湘玉叫姐姐,甚是可爱。
管库房的婆子打开了房门,咧着一口黄牙谄笑,库房里东西虽多,但是摆放整齐,湘玉让在一边,湘莲过来握握湘玉的手:“七妹妹,谢谢你了。”
湘莲拉着湘玉后退一步,在她耳后说:“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你在太太身边,何曾缺过这两匹布料,不过是为了我们几个罢了,咱们虽按季节裁衣,但到底不多,借着这次由头,给弟弟妹妹们拿几匹布料,这不就是你的心思?”
湘玉挠挠头,她这除了月钱,冯氏每个月还会贴补她五两,衣裳除了公中份例,冯氏偶尔也会在外面铺子给她做。
有一次她去找湘莲,见韩姨娘拿银子让针线房做衣裳,湘莲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个子窜得快,有的衣服穿一季便短了一截。
苏家倒不是缺银子,只是月钱和份例,都是有规定的,不多不少而已,苏鸿良在官场沉浮,谨小慎微,份例的的东西不能扎眼,私下贴补便是。韩姨娘不得苏老爹宠爱,日子紧巴巴的,贴补比其他人少太多。
湘莲打发丫头去告知曹姨娘,她带着湘琪去自己院子玩会儿,邀了湘玉、湘雪一起,湘雪抱着布料,淡淡说还要回屋看书,带着丫头拐弯回院子了。
离上学还有半个时辰,姐弟四个坐在树下,湘琪和重宇两个人打闹,湘莲拿了绣了一半的荷包出来绣,湘玉在一旁看,湘玉和这个姐姐接触不多,不算亲厚,平素只觉得湘莲话少安静,性子像韩姨娘。
湘莲的指甲染了蔻丹,,十分好看,湘玉拉着湘莲问染法,湘莲让丫头拿来了一个木钵,用一个指甲大小的棉布,沾染了加了明矾的凤仙花枝,盖在指甲上,反复几次。两个人玩的开心,却听到两个婆子在院门那嚼舌头。
矮胖的婆子道:“咱们姑娘下个月生日,不知老爷会送些什么,这么多年了,老爷除了嫡亲的那两个,最喜的还是三姑娘。”
另一个高瘦的婆子表示赞同:“是啊,咱们姨娘虽然生了个儿子,可也是蔫瓜,哪比得上二少爷?听人说,老爷常说‘重明最肖我’呢。
岂有此理,当奴才的背后议论主子,这还如何得了?她看两个婆子眼熟,瞬间便明白了,唤来采茶:“这两个婆子口出狂言,非议主子,你送去正院让太太处置。”
湘莲叹了一口气:“借了妹妹一次手,希望妹妹别怪我。”
湘玉有些心酸,那两个婆子怪不得眼熟,是之前冯氏分拨过来的,一看也不是安分的,仗着是太太分过来的,狗仗人势,连小姐少爷都敢编排。
她听到这话虽在湘莲安排,也是两人糊涂,在院子就敢大咧咧扯舌,比起万姨娘的肆意,韩姨娘这边过的就不如意多了。
冯氏那刚把两个婆子打发到庄子上,苏鸿良便满脸怨愤的进来,为的是万姨娘哥哥之事。
苏鸿良压下了此事,花钱疏通打点,这是他照顾自己的脸面,不是为了万家,他对万忠也是厌恶到极致,连带着万姨娘,情意也淡了三分。
冯氏在榻上打璎珞,见苏鸿良过来,唤丫头端上来一杯茶,苏鸿良一喝眼前一亮,茶叶清香可口,解热消汗,比热茶好喝。
再一看冯氏眉目如画,心中的火气竟消了一半。屋子里只有二人,他过去拢上冯氏的肩,冯氏把璎珞甩在他脸上:“老爷过来要看,那便拿去吧。”冯氏身上擦了玫瑰香粉,苏鸿良心猿意马,凑上去道:“我不看这个,我要寻寻,是什么如此香甜。”说罢便欺上了冯氏的脖子。
冯氏忙往里坐坐:“老爷慎行。”苏鸿良这才发现青天白日有些不妥,脸竟然意外的红了,咳嗽一声道:“那我晚点过来。”
冯氏心里欢喜,可面上不显:“后院那么多姨娘,你还过来我这作甚。”苏鸿良笑说果然唯女子难养,听了一席醋话,反而心情舒畅。
待苏鸿良晚上过来,二人行尽*之欢,要了三次水,冯氏缓缓道:“老爷,我成亲这么多年,也没给你生下一儿半女。”
苏鸿良也希望再有两个嫡出的儿女,但目前儿女成群,也不在意,只说且看缘分,急不来。
冯氏趁着苏鸿良心情好,说了万姨娘在角门递东西的事,烛光下,苏鸿良脸色微变:“真是不成器,惦记那起子糊涂东西!”
茜色帐子外烛光点点,冯氏想起了成亲那晚,红烛高照,鸳鸯被里的羞涩紧张。一晃竟过了这么多年,她敛了心神,又道:“老爷您仔细想想,这事只有前院人知道,万姨娘是怎么知晓的?”
苏鸿良默了一会儿:“明天我让管家查明白。”
有了这句保证,冯氏才算彻底安心,赵妈妈说的不错,夫妻间,床榻家谈话更管用些。
这夫妻之道,她成亲六七年,横冲直撞,还是没悟透,家里爹娘相处,相敬如宾,坦诚相待,可家里这位老爷,心思深沉,风流多情,她也不知该拿什么心绪去对他,温存间怎会生不出情意,可转眼间他又去向别处,大宅子的女人,真是难当。
冯氏正走神,苏鸿良的手又攀了上来,她粉拳垂了上去:“老爷明日还要早起。”
“无事无事,为夫明日休沐。”
☆、第10章 受罚
苏鸿良雷厉风行,不出一天便查出是身边的苏顺通风报信,苏顺和万姨娘身边的丫头小兰交好,平时便会把苏鸿良的行踪偷偷透露给万姨娘,两个人有独特的联络方式。
每隔三日在月亮门里外见面,天黑了过去,没人留意,若是有急事便吹短笛,只是短笛传声不远,不一定能听到,也赶巧,苏顺吹笛子的时候,正赶上小兰受了万姨娘斥责,醒得早,在月亮门旁边溜达,这才传了消息出来。
苏顺是家生子,从京城跟着过来的,今年十八,还未娶亲,平时憨厚老实,没想到会这么糊涂,这种人还怎么留?苏顺的老子娘伺候过苏老太太,也不能过分没脸,打发回了京城,去看庄子。
万姨娘那,苏鸿良交给了冯氏处置。
冯氏有些得意,但转念一想把个姨娘放在心上也太跌面儿了,遂板了脸,让两个婆子带了万姨娘过来,顺便把其他姨娘都唤来,来一招杀鸡儆猴。
赵妈妈说得对,若是少爷小姐犯了错,细细的问了,再讲说一番,缘由分辨的清清楚楚,可姨娘不必,错了便错了,正房太太还得费唇舌和你说道?自是不必,罚了便是,就算老爷知道了,也挑不出理儿来。
几个少爷姑娘要跟着进屋,赵妈妈把几个人赶了出去,关了院门,不让她们掺和。
湘雪急的直跳脚,她不傻,知道一定是姨娘做错了,太太要罚她,她有心想救,可使不上力气,想拉下脸面求湘玉,但再一想,湘玉怕是也无用,那寻爹爹?
她彻底死了心,姨娘家的哥哥惹了祸,姨娘跟着掺和,爹爹怕也是气狠了,太太不是心毒的人,这难道不是爹爹授意?想通了这点,心凉了,只盼着姨娘少受些罪。
湘玉拉着湘雪和湘莲去了自己小院,她知湘雪心里着急,到底是一家子姐妹,和湘莲两个人想办法逗湘雪说话,拿话宽慰她。
湘雪绷不住大哭起来:“不知道姨娘会受什么罪过,她也知错了,太太海量,便不能饶了姨娘吗?”
湘玉示意采茶关了扇门,拿帕子轻捂湘雪的嘴:“好姐姐,你平时的聪明去哪了?这话岂是你该说的?”
湘雪也发现自己失礼,若被太太听到,那还了得?但心下不服,反击道:“好好,都是我的错,我和你如何比得了?纵然是我学业比你好、琴艺比你精,你依旧是苏府唯一的嫡小姐,我就是一滩泥,永远扶不上墙!”
湘玉这是招谁惹谁了?湘雪姨娘被罚,她心下不爽,但她把她拉到小院,就是等万姨娘出来,湘雪能最快赶过去,她倒不用湘雪记她的情,也不用恶语相向吧。
湘莲看剑拔弩张,连忙消火:“你们两个一人少说一句,都是自家姐妹,三姐姐你说的是什么话?嫡啊庶啊外人说便说了,你自己计较什么劲?你我虽是庶出,可太太一视同仁,份例、吃食和湘玉都是一样的,可曾亏过你什么?”
湘莲在湘雪眼里就是一个面儿瓜,如今能讲出这么多道理已经让她吃惊,她心道,这后院果然都是人精,刚时急糊涂了,现在可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姑娘们这边拌嘴,正院那边万姨娘大喊冤枉,冯氏怎容她辩驳?让婆子拉着她去在院子西侧跪着,万姨娘挣扎着不肯,争持间初夏跑过来,跪在冯氏面前道:“太太明鉴,不管万姨娘的事,都是我擅自做主。”
初夏就是得万姨娘“抬举”的通房,别人家的通房,伺候老爷生下孩子抬姨娘后才能有使唤丫头,冯氏说初夏是万姨娘身边的人,规矩是规矩,人情是人情,但是便在勤香院拨了一个屋子,配了丫头,给了姨娘的待遇,只是初夏多年未曾有孕,一直是痛房身份,自愿在万姨娘身边伺候。
初夏哭诉,说小兰几个月前万姨娘便给了她使唤,消息是小兰通报给她的,那时万姨娘还没醒,她擅自做主让婆子去了角门,为的是讨好万姨娘。
这说辞错漏百出,不说别的,若是查一下万忠家的从角门拿了什么东西,便知道初夏是在扯谎,那些值钱物件想必是万姨娘锁着的,若无万姨娘授意她怎能拿到?
可冯氏也明白一点,没办法再查下去了,此事老爷已然压下去,若再追查,也怕万忠狗急跳墙,不管不顾,这万姨娘,真是个厉害的,不声不响,早就想好了金蝉脱壳之技。
如今万姨娘是不能罚了,不然显得她刻薄,有了替罪羊,那不好意思,得羊受过了,初夏被罚跪在院里西侧,晌午的日头越来越毒,不一会儿便汗涔涔的,她咬牙忍着,汗水泪水一起流,一个时辰后膝盖已是麻的,还得谢太太的手下留情。
湘雪见姨娘满身灰尘、脸上妆容都花了,躲在小门后,过一会儿追了过去,初夏有错,罚了半年的月例银子,禁足三个月,万姨娘亦有责任,不痛不痒的禁足了一个月。
到了勤香院,关了自己的门,万姨娘搂着湘雪,拍拍后背说姨娘没事,把经过告诉了湘雪,又仔细教她:“姨娘在后宅再得宠,也都是个妾,不得不小心,就比如这回,你以为小兰是凑巧拨过去的?自从小兰和前院的苏顺搭上我,我知道说不定哪天就暴露了,你爹对我有些情意,可也不许女人插手前院,初夏原是我的丫头,她靠着我,才能过的下去,替我背了这个锅,我记着她的情,我好过,她才会更好过。”
说罢丫头端上来净水,万姨娘洗了脸,简单束束发,面容憔悴,但是精神很好,又接着说:“这件事我侥幸逃了过去,还能在你爹面前诉个苦,我教你的这些你都记着,以后你爹必然把你嫁到人家做正室,你的命比我好,辖制住了妾室,你有正室的名分,丈夫自然捏在你手里。你舅舅不争气啊,我现在,就盼着你和明哥儿有出息,姨娘就满足了。”

上一頁  1/30  下一頁 txt下載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