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七星彩.txt

2023年10月17日

上一頁  2/86  下一頁 txt下載

纪兰以为晋地天高皇帝远,纪澄一个闺中女儿肯定不知道朝中之事,却哪里知道,纪澄既然打定了主意来京城,又怎么会不下心去打听京城的事儿。
“姑母,我听说皇上都将近半百的人了,阿澄没有那等野心,也不敢同宫中的娘娘比,我嘴笨话拙,恐怕是没那个福气的。”纪澄低头道。
纪兰也没指望纪澄立即会答应,等她以后在京城碰了壁,自然就知道选择什么好了。
两个人正说着话,沈萃,也就是纪澄的表妹这才走了进来,撒着娇喊道:“娘。”
第5章 双双艳
“多大个姑娘了,还撒娇,快来见见你澄表姐,昨儿你回来得太晚,没见着。”纪兰将猴到她身上的沈萃扯下来。
沈萃的眼睛这才看向纪澄,其实她一进门时就看见纪澄了,只是不想跟她说话。纪澄上回来的时候只小住了几日,她们两人也没怎么说上话,沈萃只记得纪澄是个挺漂亮的姑娘,可今日骤然一见,才发现这位纪澄表姐,竟然长成了天姿国色的人物了。
沈萃一向自认为是家中,乃至亲戚当中生得最美貌的,可如今被纪澄这样站在跟前儿一比,她就成了那绿叶了。
“五妹妹。”纪澄跟着沈家的称呼叫沈萃。
“澄表姐。”沈萃应了一声。
两个人之间再也无话,沈萃是不想搭理,纪澄是不想上赶着贴冷脸。沈萃这个人,高傲惯了,你若是上赶着巴结她,她反而瞧不上你,纪澄上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沈萃这种性子。博取好感的机会还有很多,并不急在这一时,太急切了,反而容易被人掌控弱点加以利用。
“你表姐这次要在咱们家里多住些日子,你们两姐妹多年没见正好相亲相亲。等过了老太太的寿辰,学堂开学了,你表姐也和你们一块儿上学的。”纪兰道。
沈萃听了心里就更不得劲儿了,哪里跑出来的表姐,居然就要跟她一块儿上学了,她有堂姐堂妹可以相亲相爱,谁稀罕她啊。
纪兰拿这个什么脾气都写在脸上的女儿也没办法,只能冲纪澄抱歉地笑了笑。
三个人同桌吃了饭,纪兰起身道:“昨日因着你们兄妹要来,我特地在老太太面前告了假,今儿我也得去东府里老太太跟前伺候,帮她招待来往女眷。”
纪兰口里的东府,就是齐国公府,因着府邸在铜雀大街的东边儿,因而叫东府,那忠毅伯府就被叫做西府。至于沈三老爷这边儿则被呼做“铁帽胡同那边儿”。
“你也跟我一起去吧,给老太太磕个头。”纪兰对着纪澄道。
纪澄这次随哥哥纪渊前来,本就是借着给老太太贺寿的名头来的,自然该去给老太太磕个头。
纪澄点头称是,回屋换了件衣服,上身是粉地暗蔷薇花的短襦,配了浅紫蝶戏蔷薇的长裙,显得略微喜庆又不张扬,头发也特地梳了个简单的发髻,简单插了一把白玉雕蝶恋花的发梳,将少女特有的清丽凸显到了极致,真真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叹。
而旁边的沈萃那一身跟眼前人一比,简直就是俗不可赖的蠢物。纪兰暗自叹息,又想着沈萃今年也十四了,早就该说亲了,一直挑来挑去也没个合适的,如今身边再站个纪澄,这一对比只怕于亲事上不利,因想着她自己替沈萃看中的那几家,少不得要让纪澄尽量少接触才好。
芮英堂是沈家老太君所居,这是历代齐国公居住的上房,建制也是整个东府最大的,三明两暗五开间,两侧有耳房,背后还有三间抱厦。
原本如今的沈大老爷继承爵位后,老太太就该搬到别的地方去颐养,但因着沈大老爷和安和公主都十分孝顺,坚持不让沈老夫人搬离她住惯的地方。
至于如今齐国公的居处则在芮英堂的西侧。安和公主下嫁时,皇上没有赐建公主府,这是让公主作为人妇、人媳嫁入齐国公府的意思,但皇上也没亏待安和公主,特将齐国公府西侧一片活水之地赐给了安和公主为花园,经过了二十几年的陆续修建,那花园已经和原先齐国公府的花园融为了一体,也因此,齐国公府的园子成了京城最有名的四大园林之一,且是其中占地最广的。
纪兰领着沈萃和纪澄到芮英堂时,站在石阶上的打帘丫头眼尖地早打起了帘子,往里面报了一声儿,片刻后就有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迎了出来。
“我带我娘家侄女儿来给老太太磕头。”纪兰对着迎出来的春蝉道。
春蝉看了纪澄一眼,心里惊叹于这位表姑娘的美貌,但面上并不显,“老太太屋里这会儿还有一位客人,是打南边儿苏州来的,三夫人知道咱们老太太是南边儿长大的,来的这位就是老太太在江南的表姐,这回是特地进京来给老太太祝寿的。”
“哎哟,这可真是太稀罕了,那位太夫人只怕年纪不小了,还舟车劳顿的过来,肯定同咱们老太太情分不一般。”纪兰笑道。
“可不就是么?这会儿两个人正手拉着手聊过去呢,先才还哭过一回。”春蝉道。
“那我和萃姐儿先去老太太跟前也认一认这位太夫人。”纪兰侧头对纪澄道:“你先跟着这位春蝉姐姐去偏厅坐一坐,等我看着老太太得了空,才领你去磕头。”
“是。”纪澄应了话,跟了春蝉去偏厅等候。
偏厅里这会儿没有人,只有负责伺候茶水的小丫头还倚在柱子上打瞌睡,头刚刚落下,一下就惊醒了,睁开眼一看见春蝉,赶忙地迎了上来,“春蝉姐姐。”
“这位是纪姑娘,三夫人的外侄女儿,你好生伺候着,我去老太太跟前儿候着去了。”春蝉回头又对纪澄道:“姑娘现在这儿稍坐,等老太太空了我就来请你。”
“多谢姐姐。”纪澄点头道。
那伺候茶水的小丫头见着纪澄时,先是一呆,半晌后才记起给纪澄上茶,她年纪小小,胆子却很大,凑到纪澄跟前问:“纪姑娘,咱们这儿还有新鲜的杏仁露,添了牛乳做的,喝着可香了,你可要来一杯?”
纪澄本要拒绝,可见这小丫头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便转而笑道:“好啊,那就劳烦小姐姐了。”
娟儿咧嘴一笑,转身退下,去了旁边的茶室。
“好啊,你又来偷杏仁露喝,今日统共就没做多少,还要供应一众客人,我去告诉绣春姐姐去,看她待会儿怎么收拾你。”缎儿在娟儿身后重重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娟儿魂都吓掉了,转过头一看是缎儿,这才拍了拍胸口松了口气,“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偷喝了,是纪姑娘要喝,我来给她倒。”
“哪里来的什么纪姑娘,你少唬我。”缎儿走过去接过娟儿手里的一小杯杏仁露,一口气喝了,又赶紧拿手绢儿擦了擦嘴。
“春蝉姐姐说她是三夫人的外侄女儿。”娟儿道。
“嘁,又是哪里来打秋风的穷亲戚,连个杏仁露也没喝过么,巴巴地到人家家里来要。”缎儿撇嘴道。
“你别斜眼看人。我看那纪姑娘人挺好的,也不是什么穷亲戚。三夫人的娘家不是晋地有数的大商么,我看纪姑娘的气派应该是三夫人亲亲儿的侄女儿。”娟儿顿了顿,拿手背掩了嘴,凑到缎儿耳边道:“你是没见着那位纪姑娘,生得跟天仙下凡似的。”
“嘁,你个没见识的小东西。”缎儿一只指头推开娟儿的额头,“什么天仙下凡啊?能有这会儿在老太太屋里的那位苏姑娘一半整齐就不错了。那苏姑娘才是戏本子常唱的那国色天香的小姐呢。”
娟儿愣了愣,回嘴道:“我虽然没见到那位苏姑娘,可纪姑娘生得肯定不比她差。”
缎儿也是个好奇的年纪,她今年十三,只比娟儿大半岁,“那我跟你一起去送杏仁露,看看那位纪姑娘是不是真的生得那么好。西北那地儿,听说遍地黄土,能生出什么水灵的人物啊?”缎儿打心眼儿里就不信娟儿的话。
就这样,苏筠和纪澄的美貌变成了两个年岁相近的小丫头较劲的事物了,就好比斗草似的,你说你手里的傲雪梅好看,她却说她手中的并蒂莲更美。
娟儿和缎儿一前一后地进了偏厅,前者端着杏仁露,后者则捧了一个填漆戗金山水纹桃式盒,低垂着眼皮将东西放到了纪澄手侧的大理石镶心黑漆方几上,一点儿声响都没弄出,规矩学得极好。
缎儿将那桃式盒的盒盖揭开,里头一共七个小桃盏,分别盛了些杏脯、杏仁、柿饼、核桃之类的零嘴,其中还有一盏芙蓉糕,色如粉色芙蓉,形状也似芙蓉花,若非讲究人家的厨娘,恐怕不会有这等耐烦心来雕琢。
便是这桃式盒也十分别致罕见,一般的工匠都做不出来,市面上有钱想买也未必能买到,盖面彩漆戗金,上面仙山琼阁、松拔鹤飞,寓意松鹤延年,十分应景。纪澄心忖,这些勋贵世家,手里可能没有几十万两现银,但所有的富贵都体现在这些吃穿用度了,难怪家道中落之后靠典当也能维持许多年的体面。
放下东西后,娟儿和缎儿又垂着眼睛无声地退了出去,等离了偏厅的视线,两个人才你推着我,我推着你的往游廊的廊凳上坐了。
“怎么样,瞧见了吧?”娟儿沉不住气地问缎儿。
缎儿笑道:“我觉着吧,这位纪姑娘和那位苏姑娘该换个位置,纪姑娘生得袅娜纤细,皮肤又白又嫩,倒更像江南水乡的女儿家,若不是身材高挑,还真看不出是咱们北边的女儿家呢。而苏姑娘呢,生得明艳大方,倒是有北地胭脂的气质,就是身段儿矮小了点儿。”
娟儿没见过那位苏姑娘,因此毫无概念,只追着问,“那你说,到底是纪姑娘好看,还是你那位苏姑娘好看?”
缎儿摸了摸下巴,“还真不好说,各花入各眼吧,我觉得纪姑娘更像是,哎呀说不出来,但苏姑娘一瞧就是牡丹花一样的。”
“哎呀,怎么纪姑娘就说不出来了呢?”娟儿追着问。
第6章 女儿堆
缎儿为难地道:“真是不好说的。”她虽然跟在大丫头云锦身边学了几个字,但是要叫她拿词儿形容纪澄还真是不知该如何形容。
“那你说纪姑娘像什么花?荷花?”娟儿不依不饶地问道。
“像,也不像。”缎儿道,“纪姑娘倒是有那么点儿荷花的素净,可是又多了一些妖娆。”
“什么妖娆啊?”娟儿不懂,“纪姑娘看起来可并不是轻浮之人。”
“哎呀,我哪里有说纪姑娘轻浮了,我就说她,哎呀,我也说不好啦,我只是觉得这位纪姑娘,让你看了还想看,忍不住就想偷看她。”缎儿道。
“对、对、对。”娟儿就像找到知音了一般,“我刚才就一直拿眼偷瞄她。”
讨论到最后两个丫头也没在用什么花来比拟纪澄上面达成一致的见解,总归就是她好似比花更鲜活,没有一种花能概括她。
且说纪澄在偏厅里坐了会儿,不经意地打量了一番四周的陈设,喝光了那盏杏仁露,的确如那个小丫头所说,十分鲜甜可口,入口香滑柔顺,便是那芙蓉糕,她也尝了一口,鲜花入脯,十分馨香。
最妙的是这些东西都做得十分精致,不像纪家,还只停留在追求口味儿上,好吃就行了,样子看得过去就行了,反正都是要入口的。
末了,纪澄端起茶杯扫了扫四周,那小丫头娟儿就灵醒地端了个雕漆小盂过来,纪澄道了一声谢,用茶水漱了口,吐到旁边的雕漆小盂里,从袖中荷包里拿了一小块薄荷香丸出来含在嘴里。
刚做完这些事儿,那位春蝉姑娘就走了进来,“纪姑娘,老太太问起你了,请跟我来。”
纪澄进到芮英堂的正堂时,里面已经或坐或站了半屋子的人,正中一张短榻上坐着一位穿酱红地八仙庆寿刺绣袍的老夫人,头上戴着一条酱色暗纹抹额,中间镶着拇指大一块和田玉,头发里已经显出银丝,但是精神十分矍铄。沈老夫人长着一张银月脸,既慈祥又和蔼。
沈老夫人身边还坐着一位老夫人,穿着南边儿这两年才时兴起来的五谷丰登纹的袍子,大约就是那位打南边苏州来的老太太了,她几乎已经是满头银丝。
纪兰此时正坐在老太太的左手第三张椅子上,她前头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圆脸夫人,生得白白胖胖,很有福相,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人物,穿了身紫地三多纹织锦袍,袍上绣着蝙蝠、寿桃和钱币,因此称三多纹。那手上带着一个翡翠戒指,纪澄一眼望去,就能看出那翡翠的成色来十分潋滟稀有,近十几年已经很难找到这样好质地的翡翠了,一看就有些年头了,而纪兰昨日手上那枚的翡翠就显得没有这块水灵了。
纪澄想着,这位估计就是纪兰口中侯府嫡女出身的二夫人黄氏了。上一次纪澄来沈府小住时,这位黄夫人正在生病,她没有见着。
沈老夫人的右手边也坐了一溜的人,都是小一辈儿的姑娘,沈萃就在其中。
而右边第一人是个瞧着十分娇小玲珑的女子,但生得明艳万端,叫人一见就挪不开眼睛,叹一声天底下竟然还有这等美貌的女子,眉横春山,眸映秋水,肤若凝脂,腰如约束,当真如《诗》里那位蛾眉螓首的庄姜般美貌。
当然这些人纪澄都只是用余光扫过,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打量。
“老三家的,这就是你那外侄女儿,叫澄丫头的是吧?”沈老太太笑着对纪澄道:“快走近些让我瞧瞧,老婆子年纪大了,眼睛都花了。”
纪澄应声上前几步,由着老太太拉了她的手,顺势站到了老太太身边,道了声“阿澄给老祖宗请安。”
“好,好。”老太太轻拍着纪澄的手背,眼睛都笑弯了。沈老太太年轻时对三个儿子十分严厉,但到老了对孙儿孙女辈却十分疼爱,尤其是对女孩儿,不管是不是自家的,都异常喜欢。
“刚才老祖宗还说自个儿年纪大了,记不住事儿了,我瞧着您老人家记性比我们年轻人还好,阿澄上回来都是三年前的事儿了,也就见了您老人家一面儿,难为你居然还记得这丫头的名字。”纪兰笑道。
老太太笑道:“别的我记不住,但这丫头生得实在是好,我看一眼就记住了。当时我就想这丫头长大了不知道该出落得多整齐,如今见了,简直比我想象的还出落得好,瞧这模样多秀气啊,若不是身段儿长,简直比咱们南方人还像南方人。那会儿我就问你,怎么再不见澄丫头到我屋里来,你却说她回晋地去了,我还感叹了好一阵。”
“可不是嘛。这回阿澄来给您老人家祝寿,我就特地留了她长住,老祖宗您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家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您老人家最是喜欢漂亮小姑娘呀?”纪兰笑道。
“对对,老太太就是恨不能将这京城里的美貌小姑娘全拢到咱们府上来住着。”黄氏也在一旁答话,众人都笑了起来。
“到底是几十年的婆媳啊,还是你们知道我。”老太太自己也笑了起来,“看见她们,就想起年轻时候的我来,也有这样花一般的时候。”
众人皆跟着笑了起来。
此时早有丫头将蒲团放到了老太太跟前,纪澄走了两步,微微提起裙摆跪下,口中道:“纪澄给老祖宗拜寿,祝老祖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好,好。”老太太身边那位瞧模样有二十左右的大丫头云锦递了个红包给老太太,老太太再亲手递给纪澄。
纪澄道了谢,老太太又拉着她的手问了两三句话,就让她去给那位南边来的苏老夫人也行了礼。
苏老夫人送了纪澄一匣十二支的琉璃钗子做见面礼,又拉着她的手对旁边的沈老夫人道:“生得真是好,把咱们家筠姐儿都比下去了。”苏老夫人说的也算是实话,到现在为止,她也就只见着纪澄的容貌能和苏筠比肩,但苏筠身量没有纪澄高,看着玲珑秀气,但整体上就没有纪澄打眼了。
“我瞧着两个都一般好。”老太太笑道。
接下来纪澄又给黄氏问了安。
“既然你今后是常住,咱们祖孙今后也有的是时间说话,你先去跟你的姐妹们认识认识,今后也好亲近。小辈儿也别拘在这里了,都到后头抱厦去吧。”老太太道。
纪澄应了声儿,右手边的苏筠,还有沈家的几位姑娘都站了起来,一起往抱厦去了。
沈家如今还没出嫁的姑娘里最年长的便是三姑娘沈芫(yuan),她是忠毅伯的嫡女,今年已经十六了,亲事已经定了下来,明年出阁。
沈芫在所有人里年纪最长,自然就担负起了看护妹妹们的责任,先张罗着大家坐好,又给纪澄这个新来的介绍苏筠和家中姐妹。
“这位是苏筠妹妹,你先才也见过了,就是表姨婆的孙女儿,你们好像同岁,只不知谁大谁小。”沈芫对着纪澄道。
纪澄向苏筠报了自己出生的年月,十分凑巧的是苏筠只比她大了一天,因而一个成了筠姐姐,一个就成了澄妹妹。
四姑娘沈荨今年也是十五,但比苏筠和纪澄小了几个月,她是安和公主的女儿,才出生就封了县主。
而沈家的六、七两位姑娘都已经夭亡。
至于八姑娘沈芷年纪太小,今年才八岁,这会儿并不在芮英堂,早晨请过安之后,就被奶娘带回院子里玩儿去了。
一时介绍完之后,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冷场了。
苏筠粲然一笑,“芫姐姐,我在苏州时常听祖母说起你们府上的女学,说是请的女先生都是咱们大秦最有学问的。如今一见诸位姐姐、妹妹,皆是腹有诗书,气度高华之辈,令人一见忘俗,果然是传言不虚。”
苏筠这恭维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沈家的人貌美,若是赞她们模样整齐,那是听惯了的,所以几位姑娘额外喜欢别人透过美貌看到她们皮囊下的内涵与教养来。
而沈家在教养女孩儿方面,也着实费了很多苦心,沈家的姑娘在京城的声誉极好,通常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便是前头的二姑娘,虽然是庶出,但上门求亲的人也都快把门槛给踩断了。
沈芫微笑道:“筠妹妹谬赞了,几位先生的学问的确渊厚博广,品行也端方,但即使她们自己来了,也不敢当大秦最有学问的人。刚才听表姨婆说,这回你们打算在京多住些时日,妹妹若是有兴趣,跟老祖宗说一声,倒是可以跟咱们在学堂里做个伴儿。”
“那可求之不得。”苏筠笑道,她的笑容十分灿烂,牙齿又白,笑起来明艳动人,闪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一旁的四姑娘欢快地道:“那可太好了,前段时间学堂里就只有咱们姐妹三人,八妹妹年纪小也不跟我们一块儿,好不凄清。筠姐姐要是来了,咱们一处才好玩儿。”
沈芫嗔笑道:“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以前荷姐姐没出阁之前,你老央她帮你做夫子布置的功课,如今看着你筠姐姐来了,是不是又打如意算盘呢?”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沈荨着急地摇动双手,“我可再不敢了,上回被二哥知道了,他训得我半死不说,家里长辈见着我就总要说一顿,听得我耳朵都长茧子了,可再不敢了。”
“二哥也会训么?听说他小时候还时常让大哥帮他做功课呢。”沈萃道。
“谁说不是呢,他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那些事儿也就瞒得了我娘,哼哼,看我下回不告他的状。”沈荨气呼呼地道。
“你敢告二哥的状?”沈芫抿嘴笑道,显然是不信的。
沈荨立即泄了气,“我也就是说一说。”
苏筠笑道:“其实找人做功课也不是什么事儿,有时候先生布置的功课太多,只能熬夜才能做完,这样一来又伤眼睛又伤精神。我也有做不完的时候。”
“姐姐在南边儿也上学么?”沈荨立即兴奋地问,“哎呀,瞧我这问的,你们苏家肯定也会给女孩儿请先生的,老祖宗以前就常说起她小时候念书的事儿。那筠姐姐你做不完功课又怎么办?”
苏筠道:“我就对夫子实话实说,她也不罚我,知道我是用了心的就成。”
沈荨吐了吐舌头俏皮地笑道:“我可不敢,姐姐可真有勇气。做不完功课,先生会让咱们回去做完了再来,我可丢不起那个脸。”
在苏筠的有意应酬下,沈芫、沈荨还有她,简直有说不完的话儿,笑得花枝乱颤的,沈萃偶有插嘴,可说不上两句,那三个人就又自成一团了。
沈萃心下甚是不喜,原本她就不喜欢苏筠的艳丽,这会儿更觉得她是瞧不起自己,一个劲儿地只逢迎沈芫和沈荨。都是沈家的姑娘,不就是因为自己爹爹不争气,娘亲又是商户出身么?
其实倒真是沈萃自己钻牛角尖了。苏筠即便真有逢迎、歧视之心,也不会做得如此明显,何况都是沈家的姑娘,她若瞧不起沈萃,沈芫、沈荨未必觉得高兴,反而会看低她的心性。
只是沈萃自身有些自卑,以致自尊心格外强烈,她插的几句话,都是对着沈芫、沈荨而言,并不主动找苏筠说话,只等着苏筠来巴着她。
但苏筠也是名门闺秀出身,见沈萃对她冷着一张脸,自然也不愿意委屈地来巴结她,这才有了此等误会。
沈萃这会儿反正是觉得苏筠瞧不起自己,再拿眼去看纪澄,她几乎一句话也没说过,但显然听得很用心,时而微笑,时而点头,似乎一点儿也没察觉自己被冷落和轻视了。
沈萃心想这不会是个傻帽吧?对着纪澄不由产生了一丝同情心,觉得她和自己才是同一个阵营的,因而道:“澄姐姐,今儿早晨我听娘说你要在我家长住,也要去学堂跟我做伴是不是?”
到了沈萃这儿,纪澄就成了专门给她做伴的陪读似的。
“是,我也没有想到还有机会再跟着连先生学习。”纪澄道。
“你怎么知道连先生的?”沈萃惊讶地道:“我娘告诉你的?咦,不对啊,什么叫再跟着连先生啊?”
第7章 连先生
连先生便是如今沈府里请的一位女先生,她博闻强识、学贯古今,自身品行也十分高洁端方,便是国公爷和伯爷对她都极为推崇的,在沈家地位也十分超然,并不拿她当一般先生看待。
而沈府的女学生也十分喜欢连先生,因为她这个人十分有趣,并非那种读死书的书虫。
两年前连先生到沈府时,沈家的二姑娘沈荷还没出嫁,乃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家中请的先生,若是过不得沈荷这一关,那就赶紧捂着脸背着包袱自个儿走人吧。
连先生到府上时,自然也少不得会一会这位二姑娘。不过她懒得跟二姑娘打嘴仗、对对子,只出了一道题,就彻底折服了沈家的几位姑娘。
“在晋地时,连先生曾经教过我两年。”纪澄笑道。后来,沈家四处延请名师,她爹就向纪兰推荐了连先生。其实纪澄十分舍不得连普惠,但是她也知道连先生去了沈府,对她的将来会有莫大助益,因而才让她爹推荐连先生的。
恰巧连先生在京城有旧,也就欣然前往了。
“原来你就是那个连先生曾经的弟子啊。”沈荨这才算是第一回正眼看纪澄。
纪澄有些惊奇,不明白什么叫“连先生曾经的弟子”。
沈芫笑着解释道:“连先生经常在我们面前提起她以前的女弟子,说她慧敏而狡黠,还说她从那女弟子身上得益良多。”
“呃。”纪澄脸瞬间就红了,真是没想到还有连先生这样夸奖人的。
“真没想到咱们还有见到真人的一天呐。”沈荨惊喜地小呼。
苏筠见大家开始讨论起连先生,也十分好奇,弯弯着眼睛笑道:“听你们说这位连先生,好像十分厉害呢。”
“嗯,嗯。”沈荨猛点了几下头,“就是这位连先生布置的功课,我老是做不完,可又不敢说自己尽力了。”沈荨叽里呱啦就开始讲连先生的趣事。
苏筠听得十分入迷,问道:“当时连先生考了二姐姐什么题啊,就叫二姐姐服气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难题。”沈荨道:“先生问:有辆载满货物的车,一人在前面推,一人在后面拉,问货车还可能向前进吗?”
苏筠实在是没想到会是如此简单的题,直觉当然是“不可能啦”,但是既然考倒了沈荷,肯定是有原因的。难道是能向前进吗?可是明明就不可能呀。苏筠心想,难不成沈荷也是像自己这样想的,所以说了“可能”,其实答案就只是简单的“不可能”?
沈荨摇着苏筠道:“筠姐姐,你快说啊。”
“我觉得不可能。”苏筠实话实说地道。
沈萃“噗嗤”笑出声,“当然是可能啊,多简单呐,下坡的时候不就可能向前进吗?”
苏筠一愣,“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哎呀,我脑子真笨。”
沈芫道:“筠妹妹一点儿也不笨,只是一时想不到而已。其实咱们姐妹当时都在,也都没想出原因来。连先生说了,不是我们笨,只是我们习惯了读书,而忘记了实际的生活了。后来她教我们的道理,都是生活里有用的。咱们女儿家又不考状元,理解那些书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于男子,连先生算是为咱们引了条新路。”
苏筠认同地点点头。
“澄姐姐,当初连先生拿这道题考你没有?”沈荨问道。
纪澄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这道题还是她考连先生的呢。连先生在晋地寡居,学问很高,但脾气也不小,如何甘作商家女的先生,纪澄就是跟连普惠打的赌,考倒了连先生,她才到纪家做先生的。
这道题就是当初纪澄的“考题”之一。
纪澄微笑不答,大家就当她也是没答上,有些不好意思,也不再追问,毕竟不礼貌。
沈荨又继续跟苏筠呱噪,“连先生还经常出奇奇怪怪的题考我们,上回就出了一道象棋的题。”
说到这儿,沈荨立即让丫头端了一盘象棋来,苏筠还以为是要让自己解局,她平素惯来下围棋,象棋实在没怎么碰过,有些为难地道:“象棋,我没怎么下过。”
沈荨摆摆手,“不是下象棋啦,你看着。”
只见棋盘山,沈荨将十枚象棋,摆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最顶上一枚,最底下四枚,中间分别是二、三枚。
“筠姐姐,你看,现在请你把这十枚象棋中的四枚象棋翻到背面去,这样让正面朝上的棋子,任何三枚都不能构成三边儿都相等的三角,你来试试看。”沈荨十分兴奋地道。
沈芫扶额,这位四妹妹就是喜欢拿连先生出的考题考大家,每回考倒了她就高兴万分。“荨姐儿,这题费时间得紧,你做什么这时候拿出来为难你筠姐姐?你也不看看这是时候,瞧时辰,只怕等下就有客人过来了。”
沈荨嘟嘴道:“哎呀,我一时高兴嘛。而且也不费什么时间,我拿去考二哥的时候,他只扫了一眼就解出来了。”
沈芫道:“你当谁都是二哥啊?”
苏筠却来了脾气,既然别人能扫一眼就做到,没道理她却要费许多时间,因而便留了心去看,可试了好几次,都不得法,又有春蝉领了两位小姑娘进来玩耍,苏筠只好作罢。
沈荨又问纪澄,“澄姐姐,你可解开了?”
纪澄又为难地笑了笑,其实这题也是她拿去考连先生,都只是“旁门左道”,只是当时她给连先生规定了时间,连先生自然是输了。而纪澄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人能一眼就解出来。当初她出这个题的,也是一个人无聊下双边象棋的时候,想出来的有趣的小玩意。但她自己也没能一眼就解出来。
“哎呀,我就知道我不是最笨的。二姐姐那会儿回娘家,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解出来了,而我却摆弄了一整天,几乎每种法子都试过了才解出来。”沈荨道。
此时沈芫和沈萃已经上前去招呼两个新来的小姑娘了,苏筠却还一门心思在象棋上。
那两位小姑娘是先齐国公故旧的孙女儿,一个姓严,一个姓蒋。
老太太大寿的正日子还没到,这段时间多是齐国公府的门生故旧前来拜寿,到了正日子会大宴朝廷命官,听说届时宫中也会派人来给老太太祝寿,正日子之后的几天,老太太会宴请平日沈家的亲戚和通家之好,主要是女眷,还会在磬园请长春苑的舞娘歌姬连演五日。
磬园便是国公府那京城四大名园之一的花园了。
所以这两日沈家恐怕有许多客人要来,纪澄也跟着上前招呼两位小姑娘,她的话不多,但是因为嘴角时常噙笑,又十分善于倾听,上门来做客的小姑娘大多数就记住了她,更何况她又生得那么美貌。
沈芫在一旁看了,暗自点头,真不愧是连先生的弟子,虽然出身不显,但处处都显得不卑不亢,说话的分寸也拿捏得极好,先才还真是小瞧了这位表姑娘。
这边几个姑娘没说一会儿话,苏筠突然就高兴地呼了起来,“我解开啦。”
其实本就不是什么很难的题目,考的就是解题时间,苏筠这一小会儿就解开了,也足见是个十分敏慧的人。
沈荨崇拜地笑道:“筠姐姐,你好厉害,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解开了。咱们去瞧瞧。”
那棋盘上的大三角,顶端一枚棋子儿已经翻到背面,最下面四枚棋子的中间两枚翻到了背面,倒数第二排三枚棋子的中间一枚也翻了过去,如此一来,其他棋子儿果然再联不成三角。
这厢苏筠解开了题,终于有了心情来同严、蒋两位姑娘寒暄,她开朗又活泼,没多久就和众人打成了一片。
若说今日来的姑娘们,都觉得纪澄不错的话,那她们对苏筠就是真正的喜爱,来自同样的门第,说起话来更自在些。
晚上用过晚饭,送走最后一拨客人,纪澄只觉得脸颊的肉都笑僵了,再看沈芫和沈荨她们,也是精神气都卸掉了一大半儿,心忖这大家闺秀也着实难当,光这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又要记姓名,又要记脾性,还要陪着说话玩笑,就是极难的事情。
回铁帽胡同那边儿时,莫说纪澄没有了力气,沈萃早就已经需要依靠丫头站立了,且丝毫形象也不顾了。
好在,早有青帷车等在外头,纪兰晚饭时府里有事儿先回去了,这会儿纪澄便和沈萃同乘一车。
沈萃斜倚着身子瞪向纪澄,“表姐,你是不是傻的啊,今天苏筠明显就是瞧不上你,都不跟你答话,你还拿热脸贴什么冷屁股?还有那谁谁谁,一听说你是我娘的娘家侄女儿,就撇嘴,你居然还笑得出来。”
纪澄转头看向沈萃,眼睛笑得弯月似的,“五妹妹,原来你也是关心我的。”
沈萃尴尬得愣了愣,“谁关心你啊,傻蛋儿。”
纪澄微笑不语,沈萃坐直身子靠近纪澄,“我觉得苏筠也就那样嘛,模样也没有你整齐,苏家啊也早就不是当年的苏家了,也就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上赶着巴结她,把她捧得跟个天仙似的。”
纪澄没想到沈萃会如此不喜人见人爱的苏筠,这会儿她也不能说苏筠的好话,否则定然引起沈萃的不满,她本就是来找同盟的,但顺着沈萃的话说,纪澄又觉得不妥,将来要在学堂长期相处的人,关系弄得僵冷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筠妹妹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大家自然捧着她一点儿,这是待客之道,并不能说明她比你和芫姐姐等姐妹就好。”纪澄道。
沈萃讥诮笑了笑,显然还是不太满意纪澄的说法,“那你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啊,她们怎么不客气待你?”
纪澄苦笑:“出身不是我自己能决定的。”
“可她们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咱们?”沈萃不服气,“那是她们父辈挣下来的富贵荣华,又不是她们本身有什么本事。”
其实沈萃如此想也挺有道理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纪澄沉默了片刻才道:“男子建功立业,多是为了封妻荫子,这就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父辈们付出许多血汗,譬如沈府的国公爷就是战死沙场,这都是为了让后辈子孙能够比别人的前途更好,这些富贵都是用祖宗的鲜血换来的,她们,甚至是你,比别人骄傲一点儿也不是没有资格的。”
沈萃诧异地看了一眼纪澄,没想到她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但沈萃又不愿意承认纪澄说的话还算有些道理,转而又讥诮道:“这么说,你是商户女出身,就该自我下贱咯?”
第8章 彰孝顺
这就是纯粹的扯歪理了。纪澄不以为意,其实她也曾经思考过,为什么她的父辈不抢不偷,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却如此低下?
“我觉得人不应分贵贱。譬如我的父辈从事的营生,你想想如果这世间没有他们,你头上簪的名贵精致的首饰,身上穿戴的时兴的衣服,口中吃到的南北珍馐,又从何来?即便自家也可以做,但肯定不如有商户经营方便。”纪澄是真心如此想。
“呵,那既然这样,那你说为何大家还瞧不上商户?”沈萃又问。
纪澄又沉默了片刻,这才道:“归根到底咱们吃的食物和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从地里来的,真正的富足还得从根源上来寻,所以太、祖重农抑商,就是怕大家只看到商人赚钱容易,而荒废了土地。既然朝廷要抑制,商人的地位自然就低下了。”
“这不就结了,正是因为你们,百姓才不愿意安居乐业,所以大家才瞧不起商户。”沈萃得意地总结道,觉得纪澄再无法反驳自己。
纪澄欲要言,却又不想同沈萃再争辩,而且有些道理跟她理论也不合适。纪澄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她觉得太、祖不对,他将百姓不愿意留守土地归结到商人贪利上面,却没去想过,如何让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能赚到足够的钱财,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当商人了。
而在纪澄看来,是农是商,全看个人能耐和喜好,譬如你是种地能手,自然就是种地好,而另一个人会吆喝,就当商人好,彼此都是自由选择。
但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跟沈萃讨论,纪澄因而不再说话。
沈萃先得意了一会儿,又转过头来对纪澄道:“表姐也不用妄自菲薄,你说的其实也有一些道理,没有商户,咱们的日子过起来的确有些不方便。”

上一頁  1/86  下一頁 txt下載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