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教學設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2023年11月10日

- txt下載

教學設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curriculum
鄒 霞
四川師範學院
e-mail:
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本科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必修理論課程,學生們沒有一點教學經驗,使其對教學設計理論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困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為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筆者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注意了對課程整體的設計:實例引導、理論學習、實踐活動、學習評價;從教學形式、方法、信息的呈現、程序上給予改革;改革後的教學設計課程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有了教學體驗,對教學設計理論有較深的理解;學生在每次實踐活動後都有自己的實踐作品,使學習評價更為具體,學生也因此鍛鍊了能力,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經驗 理論 分析 實踐 評價
1 引言
教學設計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形成並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實踐與理論並重的科學,它是教育技術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的領域。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教學設計理論進行研究,在借鑑國外教育技術專家有關教學設計理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教學設計理論體系,先後出版了《教學設計》(烏美娜主編)、《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謝幼如編)等專著。
烏美娜在《教學設計》一書中對教學設計的定義是「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的方法和理論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方案、評價試行結果並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它以優化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為理論基礎。」;何克抗教授對教學設計的定義是:「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或教學目的)、教學條件、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教學環節進行具體計劃的系統化過程」;加涅在其著名的《教學設計原理》一書中,對教學系統設計(即教學設計)所下的定義則是:「教學系統設計是對教學系統進行具體計劃的系統化過程。」;筆者綜合各位專家對教學設計的定義,考慮到教學設計在實踐中具有確定的可操作程序,認為「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的思想、理論及方法,對學習者進行分析、確定相關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的目標、建立相應的教學策略方案、試行並評價方案,對方案進行修正……最終達到優化學習的過程。」
「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本科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必修理論課程,該課程的目標是使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並能在未來的實踐中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 。《教學設計》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教學設計的概念;學習的結果;學習者分析;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目標的闡明;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評價。由於學生們沒有一點教學經驗,因此對教學設計理論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困難,我們只有對「教學設計」課程進行整體的設計,建立相關教學策略方案,才能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從而真正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筆者運用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該課程的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現彙報如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 教學設計課程的設計2.1 對學習者進行分析
每個學習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先天素質和後天通過學習得到的素質,這就造成了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學習現狀和學習目標的不同。對學習者進行分析就是要弄清楚他們具有什麼樣的先天素質、已習得哪些後天的能力及學習需要是什麼,因此在對學習者進行分析時就包括對其一般個性心理特徵進行分析、對其學習風格進行分析、對其已習得的能力的分析和學習需要進行分析四個方面。
要使分析結果客觀真實,相應的調查問卷的設計是關鍵,筆者在實踐工作中設計並採用了「一般個性心理特徵調查問卷」、「學習風格分析調查問卷」、「習得的能力調查問卷」等來進行分析(篇幅限,在此暫不附出);根據設計的調查問卷首先對學生進行分析,為制定教學策略方案尋找相應的依據。
2.2 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
學習內容的確定,要考慮的因素有:學習者本身的學習需要、大綱的要求、課程本身的知識結構三個方面。從課程自身的規律來看,其理論基礎涉及系統理論、傳播理論、教與學的理論等,筆者在考慮這方面的內容時,將這些相關理論的要點及現代教育觀的主要觀點作為重點內容之一,其中又特別將加涅《教學設計原理》中的學習結果分類作為重點之重點來安排;從大綱的要求來看,需要學習者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具有進行教學設計的初步能力,因此對學習者分析、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目標的闡明、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評價等部分的內容也作為重點之一進行安排;對於學生的需要,必須先用具體的教學問題去激發學生產生對教學設計基本知識及原理的需要,因此教學問題的提出也是教學內容之一;另外由於學生需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之中,以此來訓練相應的技能,故社會實踐活動成為教學的又一重點內容。因此與傳統教學相比,改革後的教學內容安排突出了基礎理論及觀點的學習、教學設計各個環節基本原理及操作原則的學習和在實踐活動中學習三大部分。
教學設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針對這些內容,選擇的教學用書是《教學設計》(烏美娜主編);教學參考書是《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主編)和加涅的《教學設計原理》。
2.3 確定教學目標
根據加涅的觀點,對學習目標的描述應力求做到精確化,避免傳統描述中存在的模糊性;筆者在進行相應目標描述時,採用了學習結果的分類方法,對每一部分的教學目標的成分進行分析時,都分別從學習者可以習得的智慧技能、言語信息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情感等五個大的方面去進行分析;在具體描述時遵循abcd模式,即對象、行為、條件和標準四方面進行描述,這樣就基本上做到了對教學目標描述的精確化,為後面的教學評價提出了具體的標準。
2.4 制定教學策略方案
在進行了上面一系列分析以後,就要對教學方案進行規劃設計。筆者在進行這一部分工作時,從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信息呈現方式和程序四個方面進行了規劃設計;在教學形式上,主要採取集體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也鼓勵學習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些個別化學習;在教學方法上,採用了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設問法等多種方法;在信息的傳遞方式上,採用了傳統與現代媒體來呈現信息的方式;課程教學的基本程序是:問題——相關理論——實踐——評價。
2.5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傳統的總結性評價,二是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的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一方面是對學習者的學習結果進行檢測,另一方面也可發現一些教學方面的問題,從而在下一屆的教學中予以改進;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使教學效果更好而不斷進行的評價,它是教師為使學習者儘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學得更好而需不斷進行的工作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講,形成性評價比總結性評價更重要,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形成性評價方面的工作,具體針對「教學設計概述」、「學習者分析」、「學習內容分析」、「教學目標的闡明」、「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實踐活動」等幾個教學環節進行了形成性評價,診斷出現的問題,然後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給予解決。
3 教學設計實踐活動3.1 集體教學的實踐
每位學生都要求到中小學見習,觀摩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與一位中學或小學教師結對,運用教學設計原理幫助中小學教師設計並製作多媒體課件,發現中小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設計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案,可能的情況下親自試行方案,然後修改方案,最後寫出實踐報告對實踐活動做出總結。
3.2 個別化教學的實踐
要求學生選擇一位中學生或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接觸、觀察、分析其存在的學習問題,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問題,運用教學設計原理對其進行學習設計並督促其按計劃學習,在此過程中注意進行形成性評價,針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對原有設計方案進行修正,在學期末對實踐結果進行總結,評價實施方案的效果,寫出實踐報告。
4 課程的學習評價
在學完每一單元的學習內容後,及時注意進行形成性評價,發現問題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進行解決。總結性評價,從三個方面進行:上課及平時作業的評價20%;實踐活動成果的評價30%;期末考試的評價50%,三個方面成績的總和即為學生該門課程的學習成績;根據對最後的學習成績的分析,去發現教學中還存在哪些問題,然後再下一屆的教學中予以修正。
5 結論
總之,筆者在教學設計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注意運用了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特別注意讓學生理解現代科學教育思想(大教育觀)、幫助學生掌握教學設計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引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依據現代教育思想、運用現代教學設計理論和技術對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形成成果;在教學方法上注意講授、組織小組討論、指導見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指導教學方案、學習方案及課件的設計、指導研究論文的撰寫和課件的製作,從而使學生真正的有所收穫和學習的成果。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們不僅學到相關的理論,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思考、分析、研究相關教學問題,學會了對相關教學問題進行解決的方法——設計教學策略方案。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達到了原定的教學目標,他們的實踐作品(設計方案、製作的課件、教學實踐過程的錄像等)也收集在一起,刻製成了光碟,形成了成果。當然由於是集體教學,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一套方案總是不能兼顧所有的學生,故還存在個別學生不能主動參與各項教學活動的情況,這將在今後的教學方案中設法解決。
參考文獻
[1] 羅伯特·加涅主編. 教學設計原理.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2] 烏美娜著. 教學設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李克東,謝幼如著. 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 科學出版社,1994.
[4] 何克抗. 教學設計理論的新發展. 中國電化教育. 1998.(10)、(11)、(12).
[5] 羅伯特·加涅主編. 學習的條件.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教學設計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6] 何克抗.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 電化教育研究. 1997.(3)、(4)、(5).
[7] 高文.建構主義與教學設計. 外國教育資料. 1998.(1).
[8] 羅伯特·加涅主編. 張傑夫等譯. 教育技術基礎. 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
[9] 楊開誠. 網絡時代的教學設計理論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2001年教育技術論壇論文集.
[10] 張文蘭,李文光. 對我國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的思考. 2001年教育技術論壇論文集.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a very important specialism required theoretical course in the undergraduate specialit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t is rather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instruction design, and their enthusiasm is not high enough be cause they have littl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ondition that students passively require knowledge the author pays good attention to the whole design in this curriculum: first giving examples then theory study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learning appraisal; the reform several aspects of teaching form ,method , the way of taking information on and program . afte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design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notable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 the students have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teaching design from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students convert their experiment activities into production ,which makes study appraisal more concrete , students also train their ability and have fun in their study .
key words : experience theory practice appraised appraisal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