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初中生物學科大課間實踐與反思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湖北省公安縣鄭公中學 孫 欣
湖北省公安縣教研室 黃安平
摘要:在開展生物學科大課間活動與反思,要充分利用大課間的時間和空間優勢,主辦一系列生物學科活動,讓學生們走進大自然,在真實的環境中感受大自然,激發學生熱受生命、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關鍵詞 :生物;大課間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2-0080-02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西南聯大教育模式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子課題「農村完全中學大課間活動的評價和管理研究」(編號:HB2011002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是我校(註:此處指湖北省公安縣鄭公中學,下文同)大課間活動的主旨,現在結合我校的教學實踐,談談做法。
一、生物大課間教學活動綜述
1.學生通過大課間活動,走進生活、生產,感受到了生物學科的價值和魄力。為「識別生物,關注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具備環境保護意識,實施可持續發展理念」,應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比較完整的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行為。我們利用課間、雙休日,到農田、到小區、到工廠,親身體驗農藥、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處理,工業廢料的合理利用。通過對實際情境的觀察、問題思考,通過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找尋問題答案,並及時反饋到相關觀測點,作好宣傳、整改、督辦工作。學生在觀察、體驗、領悟、解決實際問題、處理人際關係中逐漸形成了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要解放學生的空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大自然就是生物圈,它有許多神奇的老師,能不斷培養學生的美感,啟發學生的悟性,還能夠向學生展示最偉大的事物的規律,使他們的身體得到休整,讓他們充滿靈氣。「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等單元就是在用這樣的教育思想作為構建課程的基礎,讓學生們走進自然,親近自然。
2.以月為單位開展大課間活動主題教育活動。根據目標,在大課間活動中利用自然界多種元素這條主線,整合設計了系列主題活動:有「生物需要陽光和空氣」、「生物圈中的水」、「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的語言」、「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等。每個主題我們都設計以月為單位開展大課間活動。通過遊戲中的自主探究、自然教室、綠色家訪等形式去完成一系列的課程內容。相應地配合日常活動,創設情境、社區實踐活動等形式,使每個主題都得到鞏固和深化。我們特別注重以「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為主題的大課間活動實施時情感的滲透,如在樹的移栽活動中,以擬人化的形象和「樹朋友」說悄悄話,與「樹朋友」做遊戲,感受「樹朋友」的呼吸和心跳,激發了學生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探究實踐是學生介入自然界的手段之一,是學生們獲得情感體驗的基本途徑,我們利用和創造各種機會,帶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活動中,我們讓學生參與植樹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勞動,並確認「一人一樹一朋友」,定樹掛牌、繩索繞纏、遮陽輸液,真正做好了對樹的關照、關愛,形成積極向上的生命觀。
二、學校開展大課間活動的感悟
1.豐富多彩的生物大課間活動是讓學生們了解自然、激發熱愛和親近大自然情感的主渠道。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大課間時間,我們選擇和設計了充滿感情色彩的生物主題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帶著自己的情感態度、已有經驗進入學習情境,而不是照單全收、寬泛地接受客觀事物的印象。「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主題就是在上述理念影響下建構的。在這一主題里,我們並不勾畫四季樹木、花草、氣候的知識網絡,而是和學生們一起去結識「樹朋友」、「花朋友」、「草朋友」,給小貓小狗、小雞小鴨防疫治病,收留流浪貓,為小鳥築巢,給家中的寵物建立健康檔案,以朋友身份善待每一個生命……
正是因為學生深入地走進了大自然,使學生的情感豐富起來:學生不再是獨身子女,不再故作嬌態;開始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大自然的活動中。他們認真觀察,仔細揣摩,網上搜索,表達交流,原來生物的每一種活動都有生命的意義。種子的萌發讓學生體會到生命的頑強,蜜蜂翩翩起舞傳遞著花的夢想,樹的落葉不只是冬季的「花瓣」,四季的氣息蘊含不同的情感願景,惟有生物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須臾中,學生驚喜地發現,大自然是如此之豐富,如此魂牽夢繞,只有生物的多樣性裝點了生活,生活才有了五彩繽紛。
在大課間活動中,我們充分挖掘內容與學生經驗間的情感聯繫紐帶,生成主題活動的內容,體現教師才華。應該說,當學生走進絢麗多彩的大自然,總是感受生物的新奇,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善於將學生的新奇思想潛移默化地轉化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事物的本質特徵。如從千姿百態的花朵中歸納出花的基本結構,從花的結構中找到花的主要結構,在花的主要結構中觀察傳粉、推測受精,從受精後子房的變化推測果實與種子的形成和子房結構的對應關係。從「有的果實中為什麼有多粒種子?」進一步深化相關內容,讓神奇的大自然引出了學生們千奇百怪的問題,於是,「生物的語言」就成了活動的主題。在這一主題活動中,以「種子的萌發」為開端,創設問題情境,以「植株的生長」為延續,組織學生走進田間地頭,觀察記錄;以「開花和結果」為圓滿,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學生在活動中,大膽想像,思維空間得到拓展;大膽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鍛鍊。他們用不同的種子設置不同的條件,控制變量,探究其萌發的條件;用視頻記錄植株的生長,用美妙的歌聲讚美花的艷麗;用生命的偉大擁抱果實和種子的成熟。學生通過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體驗來感受自然現象的神奇,從而深化自然現象與人類的關係。
2.生物大課間活動讓學生們對生物有了親近感,對環境保護有了緊迫感。自開展「生物與環境」大課間教育以來,校園及周邊環境中的自然角和動植物區倍受學生關注。荒坡地種上了草,河灘地栽上了樹,池塘里浮萍被打撈,禁魚期網魚有了人勸阻;學生們不再在草地上賽跑,不再攀爬樹幹,不再摘花斷柳,校園四周充滿了綠意和生機。此外,學生們還利用大課間,利用重大節日,走向街頭、農戶,向居民發放宣傳單,在社區或黨員服務中心辦刊,宣傳環保知識,以糾正人們的不良習俗。學生的示範就像一面鏡子,照亮你我,規範著大家的行為。有居民說:「孩子們都在講環保,護環境,他們能做到,我們成年人又有什麼理由不自律呢?」
通過大課間實施「生物與環境」課題活動,學生周邊的「小社會」環境凈化了,資源豐富了,人的素質提升了,「小社會」處處生機盎然。
3.大課間開展「生物與環境」課題研究,改變了部分學生的行為習慣。通過大課間對「生物與環境」課題的實施,使學生真實感受到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學生認識到:我們作為生物圈最重要的角色,保護身邊的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因此,有了生活中自覺節水,洗衣使用無磷製劑,食堂飯菜實施「光碟行動」,垃圾分類存放、果皮入筒,行走愛護一花一草,體育鍛鍊經常、適度,青春期衛生正確對待,學生間交流輕言細語、關愛互助,等等。良好的心態、舒暢的情懷不僅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適應自然的能力,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生物科學素養得到了提高。
生物學科大課間活動,遵循了學生的發展與環境、選擇教育內容和教學策略相一致的原則,以學生對教育環境的持久興趣、熱情參與和適度內容的調控作為組織教育活動的準則,從而使學生的生物大課間活動求真、求實,自然、和諧,多樣、豐富,給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平台。
(編輯:朱澤玲)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