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古詩十九首》中的植物意象及其作用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葛艷
摘要:在《古詩十九首》中,有十首古詩運用了豐富的植物意象,如「河畔草」、「竹」、「芙蓉」、「菟絲」、「女蘿」、「蕙蘭花」、「秋草」等花草意象,以及「柳」、「松柏」、「白楊」、「奇樹」等樹類意象。這些植物意象之間,及其與其它意象之間的有機組合,使得每一首詩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徵。
關鍵詞:《古詩十九首》;植物;意象
《古詩十九首》中,共有十首詩歌運用了植物意象,分別是《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等。這些詩歌中所用的植物意象頗為豐富,如「河畔草」、「柳」、「芙蓉」、「竹」、「菟絲」、「女蘿」、「蕙蘭花」、「松柏」、「白楊」、「秋草」、「奇樹」等。這些植物意象與其它意象之間的有機組合,使得每一首詩歌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徵,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就給了《古詩十九首》極高的評價,「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一、植物意象及其分類
《古詩十九首》中的植物意象,大致包含草、樹、花三類。草類意象主要有:《青青河畔草》中的「河畔草」,《涉江采芙蓉》中的「芳草」,《明月皎月光》中的「野草」,《冉冉孤生竹》中的「竹」、「女蘿」、「秋草」,《回車駕言邁》中的「百草」,《東城高且長》中的「秋草」等。樹類意象主要有:《青青河畔草》中的「柳」,《青青陵上柏》中的「柏」,《庭中有奇樹》中的「奇樹」,《驅車上東門》中的「白楊」、「松柏」,以及《去者日以疏》中的「松柏」和「白楊」等。花類意象主要有:《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蘭」,《冉冉孤身竹》中的「菟絲」、「蕙蘭花」等。
雖然上述分類可大致囊括《古詩十九首》中運用的所有植物意象,但在詩歌意境的形成中,各類植物意象之間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比如:《青青河畔草》中用了「河畔草」這個草類意象,還有「園中柳」這個樹類意象;《涉江采芙蓉》里,除了芙蓉,也有蘭花和芳草意象;《冉冉孤生竹》這首詩更是一連使用多種植物意象,「孤身竹」、「菟絲」、「女蘿」、「蕙蘭花」、「秋草」等,花草意象交織在一起。這些植物意象的交互搭配,成就了詩歌「文溫以麗,意悲而遠」的特色。本文將從花草意象及樹類意象兩個方面分析植物意象在《古詩十九首》中的作用。
二、植物意象的作用
(一)花草類意象
《古詩十九首》中,既有欣欣向榮的芳草意象、花的意象,又有淒涼衰敗的秋草意象。一般來說,同樣是花草這些對象,由於所處季節的不同,給審美主體帶來的感受也不同,於是,由不同的花草意象所營造的古詩意境也就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然而,在《古詩十九首》里,不同季節的花草意象,卻都與其他意象組合共同營造了悲涼傷感的意境。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青青河畔草》這首詩在開篇即給人營造了一種欣欣向榮的春日之景。緊接著寫到那位體態豐盈、面容姣好的女子,獨自置身於如此美景之中,自己思念的丈夫卻不知何時才會歸來,引發了無限的愁緒,使得這美麗的景色與美好的情思被籠罩了一層悲涼的薄紗。此時的春草、柳樹的色調不再是嫩綠的,而是灰色的。《回車駕言邁》中的「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一句,春天的草本來是欣欣向榮的,在這裡卻顯得搖曳不定。「茫茫」、「搖」以及「悠悠涉長道」中的「悠悠」等詞一起渲染了蒼茫淒清的氛圍,草的意象在這裡也隨著詩人內心飄蕩不定的思緒被東風摧殘。由草的榮枯之速聯想到人生的短暫,更加激起了一種追求「美名」的渴望。《涉江采芙蓉》這首詩中的「芳草」和「芙蓉」、「蘭」搭配起來,這花草有多美,景有多好,思念就有多濃。思念的人在遠方,故鄉也在遠方,而「我」卻只能憂傷終老,美景的反襯之下,才是內心更加沉重的思念。
《明月皎月光》中「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白露」、「野草」和下一句中「秋蟬」、「玄鳥」等意象共同組合成一幅秋日悲涼的夜景圖。「露」本易逝,恰逢秋日,野草枯黃,蟬聲悲戚,燕子南飛所帶來的悽愴之感,更容易讓人理解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冉冉孤身竹》也是通過一系列意象的變換來表現思念的,起初單身女子像「竹」一般,獨自等待,新婚後,「菟絲」本該依附「女蘿」,但丈夫卻遠行不歸。女子自比樸素純情的「蕙蘭花」,痴痴地等待丈夫,唯恐錯過了美好的花期而丈夫還不回來欣賞,自己就隨著「秋草」慢慢枯萎,在這漫長的等待中,抒發了一種思念之愁。《東城高且長》中的秋草意象也代表著一種四季更迭帶來的傷感,「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一陣風吹過,秋草猝不及防地枯萎,又加上「晨風」(指鷙鳥)、「蟋蟀」等意象,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這是一種何等悲涼的景象。正如以上的分析,草的意象在《古詩十九首》這些詩歌的悲涼意境的形成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花草意象以及部分動物意象的交織,更好的促進了這種意境的形成。
(二)樹類意象
《古詩十九首》運用的樹類意象,大致也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柳」、「奇樹」為代表的寄託相思之類,第二類是以「白楊」、「松柏」為代表的人生匆促之類。
「柳」的諧音為「留」,「早在漢代,人們有折柳送別的風俗。漢代長安人送別親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橋,並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在《青青河畔草》中,「園中柳」所要寄託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深情,雖然不是送別的場景,但「柳」的意象卻與詩歌表達的內容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恰逢春日,柳樹愈茂盛,思念愈濃烈。《庭中有奇樹》中詩人慾將樹上的花摘下來送人,「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說明「奇樹」並非是樹與花的奇特,而是借樹上的花來表達思念。這兩首詩都是在用樹的意象來寄託相思之情。
「松柏」和「白楊」原本並不具有代表人生倉促易逝的特點,但在古詩《青青陵上柏》、《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中卻無不用它們的意象來體現人生的短暫。從「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等詩句可以看出,這些「松柏」和「白楊」是栽到墳頭或陵墓旁的。「至魏晉六朝時,松柏已是民間普及的墳頭樹,墓地種植松柏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行為。」詩人選取墓地的松柏作為表情達意的對象,與它們能夠隱喻死亡有著密切的關係。松柏生命力一向旺盛,將其栽種到陵墓旁,也折射出古人渴望如松柏般長壽的願望。人生是如此短暫,古墓亦會成為新田被後人耕種,抗寒抗老的松柏、白楊也會腐化成為廢柴,令人感慨無限。此時「松柏」與「白楊」已經不僅僅是作為兩個意象存在於詩中,而是奠定整首詩的感情基調,與詩人的靈魂融為一體,共同譜寫了這些扣人心弦的詩歌。
三、結語
《古詩十九首》運用的意象眾多,除了植物意象,還包括許多動物意象和大自然中的風、月意象等,這所有的意象組合到一起傾吐著詩人煩悶的情感。植物意象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得現實與情感交織,虛實相生,共同表現了一種人生短促,及時行樂的無奈與豪邁,以及對親人、愛人、對故鄉的濃濃的思念。字裡行間體現出來的悲涼,引發無數感慨,其中體現出的深刻的生命意識,值得我們後人深思。
參考文獻:
[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M].王運熙,周鋒.文心雕龍譯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2.
[2][南朝梁]鍾嶸.詩品[M].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王瓊.古代文學中的柳樹意象[J].文學教育(上),2009(12):104-105.
[4]王穎.墓地松柏意象的文化意蘊[J].閱江學刊,2011,3(04):127-131.
[5]所引詩句皆選自:曹旭.《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評選》[M].2012,01.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