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微信朋友圈自戀式現象傳播心理研究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摘 要】 朋友圈是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隨著微信的不斷發展壯大,發朋友圈和刷朋友圈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日常習慣。基於微信朋友圈具有滿足用戶的認知心理、好奇心理、表現心理和安全需求,自戀式傳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構建理想自我、尋求身份認同以及獲得自我存在感是微信朋友圈自戀式傳播的主要動因,然而,過度自戀式傳播將會引發個體焦慮、助長虛榮心理並影響個體判斷能力。
【關 鍵 詞】微信;朋友圈;傳播心理;自戀
【作者單位】李艷玲,江蘇科技大學學生工作處。
【中圖分類號】G2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4.025
克里斯多福·拉什將自戀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來分析,即「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病態形式,並用誇張的方式表達其內在結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高度關注自我的個人主義文化成為自戀的顯著特徵。人們在社交圈中曬自拍、曬美食、秀恩愛、秀成功等成為現代人自戀主義傾向的具體和集中體現。
基於此,本文微信朋友圈自戀式傳播,重點指的是當前網際網路文化範疇中存在的廣義和狹義層面上的自戀文化,它是一種隱性的、高度關注自我、有極強表現欲的群體性心理狀態,通過自我形象的構建,以「他者」視角來塑造自我社交形象,以獲取在虛擬平台中的價值感和認同感。在微信火爆的今天,朋友圈中的自戀式傳播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文化現象。
一、微信朋友圈的傳播特質
微信朋友圈以強連結為主,弱連結為輔,可任意添加在線好友,拓寬交友層面,使線上社交圈和線下社交圈相融合。首先,微信用戶可以通過發布朋友圈內容,即音視頻和圖文等來表達自我、記錄生活。在朋友圈發布信息的同時,還能通過手機定位功能實現位置共享,設置好友觀看權限等。其次,微信朋友圈能夠提供其他應用的分享,用戶可將其他應用中自己喜愛的文章、音樂、視頻等內容跨平台分享。例如網易雲歌曲、騰訊視頻、微信讀書等都可以連結方式分享到朋友圈。最重要的是,朋友圈的動態只有相互是好友和共同好友才能夠看到,這種互動方式與其他社交應用的顯著區別在於,朋友圈塑造了一個只有相互是好友、同屬一個圈子才能進行互動的圈子。這種高度模仿現實社交的功能,體現了朋友圈私密性、真實性的特點。
基於此,可以總結出微信朋友圈的幾個傳播特質。
1.滿足用戶的認知心理
認知心理,指的是傳統受眾普遍存在的渴望了解外部信息的心理現象。微信朋友圈是立足於較強人際互動關係而構建的虛擬社交平台,正是因為是「熟人社區」,朋友圈的信任度較高、關係鏈條牢靠,過濾掉了很多不確定的、信任度低的信息。此外,微信朋友圈的一鍵分享功能,既保證了圈子好友之間信息共享,又能夠與外界保持緊密聯繫。
2.微信朋友圈用戶具備雙重身份
微信朋友圈用戶既是傳播者又是受傳者,並在這兩種角色中不斷變換。用戶在朋友圈中能夠通過信息互動、動態發布了解好友動態,其好友可以通過以上內容觀望自己,這不僅滿足了用戶自我形象設置和了解他人動態的需求,還能滿足好友類似心理。甚至可以說,微信朋友圈用戶的雙重心理造就了當前的傳播生態和格局。
3.滿足用戶的自我表現心理
微信朋友圈去中心化的傳播方式給用戶提供了一個表現自我的平台,上至精英階層,下至草根婦孺,都能夠在朋友圈通過視頻、音頻、照片和文字等多種形式展示自我、表現個體喜怒哀樂。比如,有些用戶品嘗了美食、發現了旅遊好去處,出於炫富、賣萌或者純粹就是想發說說的「無聊」心理都會在朋友圈發布相關資訊並加上定位,讓圈子好友看到進而評論或點贊來實現自我展示。
4.滿足用戶的安全需求
微信朋友圈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熟人圈的鏈式結構,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封閉交流通道,真正形成一個私密的社交圈。微信的設置分組功能和允許朋友查看範圍功能,更將其私密性和排他性發揮到了極致。這種私密化的設置,大大增加了用戶的安全感。用戶在朋友圈發布內容時,能夠自主選擇呈現的好友範圍,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人際交往煩惱。
由於具有這些傳播特質,微信朋友圈深受用戶喜愛。《2016年微信影響力報告》顯示,61.4%用戶每次打開微信必刷朋友圈,發朋友圈和刷朋友圈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而由此衍生的微信朋友圈自戀式傳播行為也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二、微信朋友圈自戀式傳播心理分析
1.構建用戶理想的自我形象
現實中的自我是符合個體真實狀態的形象和行為,而理想的自我則是個體心理所期望的、想成為的那種在意識中構建起來的、現實中不存在的形象。在移動社交時代,個體關注的重點是自我,並希望在社交空間建構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
根據戈夫曼的「擬劇」理論,社會是一個舞台,人生是一場表演,人們在前台表演,展現特定情境,在後台放鬆自我,不用考慮個體形象。在現代生活中,微信朋友圈就扮演了前台角色,人們在朋友圈中展現自我,完成自我形象的建構,實現印象管理,試圖控制他人對自己的印象。這種控制他人對自己印象的行為其實就是營造理想自我的過程。
在朋友圈信息發布前,個體會預判該信息是否符合自我形象,表現理想中的自我。在這種心理影響下,個體常常採用「美圖秀秀」之類的工具和選擇性呈現這兩種方式來表現。美化修飾主要通過個體發布圖片和文字信息體現出來。例如在朋友圈中曬自拍,大多數人尤其是青年女性會發布經過修飾的照片,發布的文字信息也會經過精雕細琢,將自己理想中的一面展示給他人,期望獲得他人的讚美、認可、羨慕或崇拜。選擇性呈現是個體有意識地將部分信息過濾,在發布朋友圈時扮演「把關人」的角色,選擇性地呈現自我積極美好的一面,而有意地避免或弱化自我消極邋遢的一面。
2.尋求身份認同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身份認同的概念,即社會個體在心理上得到一種歸屬感的具體體現。加拿大傳播學者泰勒認為,身份認同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社會學上和心理學上,還體現為自我慾望的呈現,進而實現自我指導和構建「完美」的自我形象。
微信朋友圈在身份認同上提供了一個用戶自我形象和虛擬身份培養及認知的全新平台。個體在朋友圈中展示理想自我的過程,就是不斷認識自我、重塑自我的過程。個體在朋友圈重塑自我的同時,也會在無形之中完成自我認同。例如,出於對理想自我形象的預設,某位想要考上博士的碩士用戶,很可能會在朋友圈中經常轉發學術信息,上傳參加學術會議和與業內大咖合影照片等內容。雖然其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尚未達到自我的理想境界,但這種出於自我認同的分享,可以給其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同時,來自朋友圈的點贊或評論,可以使個體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培養對自身積極的認同感。
社會學家庫利的「鏡中我」理論認為,「他人認同」是他者對自我的評價和認知影響自我評價和認知,也就是我們認識自己來源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認知,他人的評價、態度都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體通過這面鏡子來認識自我和把握自我。朋友圈作為一個社交平台,人們在傳播和互動的過程中,通過別人的態度來評價和審視自己,並不斷反思和調整自我認知,從而進一步構建理想的自我形象。比如,個體發布朋友圈得到好友點贊或評論的積極反饋後,在發布內容時會更有針對性,以便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認可。
3.獲得自我存在感
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的學說,存在感是一種自身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識。在萬物互聯的網絡時代,這種存在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意義——互動與分享。與現實的人際交往相比,如今的人們更依賴社交網絡來獲取存在感,通過社交網站與他人互動、分享信息,在自我展示和自我欣賞中完成刷取存在感的心理滿足過程,而且這種滿足感會隨著點評和點贊數量的增多而不斷增強。正是這種滿足感不斷驅使微信用戶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個體經歷。
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交網絡中發布信息並不能使人獲得較大的存在感,外界對信息的回應才是存在感的重要來源。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中,個體獲取自我存在感的渴望會更加強烈。因為朋友圈是以熟人為基礎構建的社交網絡,人際關係場較強,渴望被熟人關注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慾望,這種慾望的滿足就意味著個體獲得了相應的存在感。因此,刷存在感便成為朋友圈自戀式傳播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過度自戀式傳播的負效應
1. 引發個體焦慮
微信朋友圈基於建構理想自我的自戀式傳播會使個體變得更加自戀,這種傳播一旦無法達到個體心理預期,就會引發嚴重的個體焦慮。具體來說,對自我存在和自我認同需求的過度追求會讓個體產生朋友圈情結,過分依賴朋友圈來實現存在感和認同感。這種做法通常會導致個體在現實生活中缺乏信心和對他人評價過於敏感,特別在乎好友對自己的點評和點贊,希望通過互動的數量和頻次來彰顯自我在他人眼中的價值,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關注。然而,一旦離開自己在社交網絡中的形象,個體在現實中就特別缺乏安全感,身份焦慮感也隨之上升。
阿蘭·德波頓指出,「身份焦慮指的是人們對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擔憂」,通常表現為個體會強迫性或不由自主地隨時查看朋友圈的最新動態,了解他人信息,與好友互動頻繁,同時也表現為個體發布朋友圈的頻率極高,甚至出現刷屏現象。因此,在焦慮感的助推下,個體過分寄希望於從朋友圈獲得自我價值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朋友圈依賴症,一旦離開虛擬社交圈就會產生焦慮感,進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個體的學習和生活。
2.助長虛榮心理
適度自戀式傳播可以構建理想的自我,給予個體積極的心理暗示,但是頻繁地進行自戀式傳播便是虛榮心作怪了。微信朋友圈低門檻發布動態的功能可以讓用戶隨時隨地發布內容,以圖片、文字、視頻、定位等各種標籤來設置自我期待和所要表達的虛擬形象。正因為構建理想自我的便捷性,個體會在無形中受到激勵,助長其虛榮心理,使得曬自拍、秀身材、天天勵志等現象成為一種常態,甚至引起他人的誤解和反感。因此,虛榮心誘發下的微信朋友圈動態不僅脫離用戶現實,達不到自己所預設的個體形象,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影響他人對自我的整體評價。
3.影響判斷力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關鍵技術的廣泛運用,使人際交往逐漸轉向為人機互動,社交媒體成為人們交往的重要中介,人們在社交平台上扮演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特點的虛擬角色。基於熟人關係建構的朋友圈,個體的線上關係網大多是熟悉的同學、同事或親朋好友,所以個體在朋友圈中進行自戀式傳播時,這些熟人就能夠判別其是否過度或美化。
然而,微信朋友圈畢竟也要實現商業價值,不可避免地要添加新功能,而這些新功能將會對以強關係為主的微信社交平台造成衝擊。隨著微信泛社交標籤越來越明顯,很多僅有一面之緣的所謂好友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如代購、微商等一面未見的「好友」。相對於現實中的熟人,這些純粹由網絡聯繫在一起的好友,彼此之間缺乏了解,了解彼此的方式只能依靠朋友圈中呈現的形象。所以,當個體在朋友圈中進行自戀式傳播且線上的自我形象與線下自我形象不相符時,就會影響他人對自我的判斷,造成現實與虛擬社區中的認識偏差。
參考文獻
[1]郭喜超. 傳播心理學視角下微信朋友圈曬自拍行為研究[J]. 理論研究,2016(6).
[2]時方圓. 朋友圈現實——從心理角度分析朋友圈發布者對信息的過濾[J]. 新媒體研究,2017(11).
[3]朱劍卿,胡曉林. 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心理分析[J]. 傳播與版權,2017(6).
[4]王佳麗. 微信朋友圈的傳播心理研究[J]. 傳播與版權,2017(2).
[5]李小華,張付偉. 社交媒介中「曬」現象探析——現代人的自戀主義傾向[J]. 新聞界,2015(21).
[6]王歡,關靜雯. 微信朋友圈「曬」現象研究[J].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6(5).
[7]何享. 網絡自我表露心理探析——以微信朋友圈為例[J]. 鎮江高專學報,2016(7).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