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莆田農諺:雷霆驚蟄前

2023年08月07日

- txt下載

正月初七早上,細雨濛濛。忽然一聲春雷響起,坐在鳳凰山公園涼亭里的幾位老人便嚷嚷開來。有的說,雷霆驚蟄前,沒水去刨犁。有的說,雷霆驚蟄前,暖瓶砸對牌(對半之意)。表述有區別,意思一個樣,都是指今年可能少雨多旱。
老人們所說的「雷霆驚蟄前」當是莆田農諺。這些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各種有關天氣變化的俗語,在老人群體中依舊津津樂道。那是一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形式,已深深地烙印在老人們腦海之中,成為老人們應對天氣變化的本能反應。
眾所周知,氣候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歷史上,莆田可謂是「蒲草叢生、滄海桑田。」興化平原深受旱災水患之苦,尤以水患之嚴重,堪稱一絕。查莆田一名由來,據宋《莆陽志》曰:「莆地多蒲艾,後以頻有水患,故去水為莆。」後來的明《興化府志》則認為,蒲與莆本來就通用。其實,又據《資治通鑑》記載,莆田古名為莆口,其名始見於公元六世紀。莆口傳為今秀嶼區東莊鎮莆頭地方,另一說莆口即為今天的城廂區,梁、陳時潮水可達鳳凰山下。不管宋朝或明朝對莆田地名的表述孰是孰非,歷史上木蘭溪兩岸的興化平原,頻遭上游衝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上的海潮侵害是肯定的。於是有了木蘭陂這一宏大水利工程,它興建於宋朝,見證了莆田先人與大自然災害英勇抗爭的偉大壯舉。新中國成立後,東圳水庫、金鐘水庫等一大批大型水利工程紛紛竣工,更是為莆田成為宜居城市寫下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顯然,面對自然災害肆虐,莆田的先人和今人,以非凡的智慧,書寫了英雄史詩般的篇章,大大提升了人們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也大大降低了莆田農諺的氣象預報作用。特別是,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農諺作用力已是逐步下降,以至於年輕人幾乎都不知道莆田農諺了。
其實,莆田農諺是流傳在民間的十分寶貴的文化財富。它不單純是莆田先人探索自然的智慧結晶,還有另一層涵義在裡面,那就是對自然之道懷有敬畏之心,要遵循自然規律,與大自然和睦相處。這一點,在任何時候卻不應當被忘記的。無論是古代的木蘭陂,還是當代的東圳水庫、金鐘水庫,這些水利工程的傑作,無不是遵循自然規律而建成的。人們在與大自然相處之中,要勇於改造自然,但不可蔑視自然,不可不顧後果地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導致環境惡化。唯有此,我們的事業,我們的生活,才能真正不怕「旱情」,「風調雨順」。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