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乳腺癌篩查指南

2023年10月18日

- txt下載

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乳腺癌篩查建議(2017年2月9日發布)
乳腺癌患者的篩查、診斷與評估
(一)乳腺癌篩查。參照2013年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開展。乳腺癌篩查是通過有效、簡便、經濟的乳腺檢查措施,對無症狀婦女開展篩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其最終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1.乳腺癌篩查分類。乳腺癌篩查分為機會性篩查和群體普查。
(1)機會性篩查。指婦女主動或自願到提供乳腺篩查的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檢查。建議婦女40周歲開始定期進行乳腺疾病篩查,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20周歲。
(2)群體普查。指社區或單位有組織地為適齡婦女提供乳腺篩查。群體普查暫無推薦年齡。
2.乳腺癌篩查項目。
(1)乳腺自我檢查。有助於提高婦女的防癌意識。鼓勵婦女掌握每月1次乳腺自我檢查的方法,建議絕經前婦女於月經來潮後7~10 天行乳腺自我檢查。
(2)乳腺臨床體檢。一般不單獨作為乳腺癌篩查方法,通常與乳腺X線等聯合使用。
(3)乳腺X線檢查。目前研究認為,乳腺X線檢查可有效降低40歲以上婦女乳腺癌死亡率,尤其對40歲以上亞洲婦女準確性較高。建議每側乳房常規行頭足軸(CC)位和側斜(MLO)位攝片,並經由專業放射科醫師獨立閱片。鑒於乳腺X線對年輕緻密乳腺組織穿透力差,一般不建議對40歲以下,無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婦女進行乳腺X線檢查。
(4)乳腺超聲檢查。通常作為乳腺癌篩查的輔助手段,與乳腺X線檢查作為乳腺聯合檢查項目,或者作為乳腺X線檢查BI-RADS 0級者的補充檢查項目。
(5)乳腺磁共振(MRI)檢查。可作為乳腺臨床體檢、乳腺X線或乳腺超聲檢查發現的疑似病例的補充檢查措施。
 3.婦女年齡與乳腺癌篩查。
年齡
乳腺癌篩查建議
20-39周歲
不推薦對非高危人群進行乳腺篩查
40-49周歲
適合機會性篩查。
建議每年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進行。對緻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進行。
50-69周歲
適合機會性篩查和人群普查。
建議每1-2年進行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進行。對緻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進行。
≥70周歲
適合機會性篩查。
建議每2年1次乳腺X線檢查。推薦與臨床體檢聯合進行。對緻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進行。

4.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篩查。
(1)符合以下情形之一者,即為乳腺癌高危人群:
①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
②既往有乳腺導管、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患者。
③既往有胸部放療史的患者。
(2)建議對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開展篩查(40歲前),推薦每半年1次。進行乳腺臨床體檢、B超、乳腺X線檢查,必要時可行乳腺MRI檢查。
(二)乳腺癌診斷。
1.病史採集。
(1)病史:發病年齡,乳腺腫物情況,伴隨症狀,就醫與治療情況。
(2)既往史:了解有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病史。
(3)個人史:月經初潮與絕經情況,妊娠與母乳喂養情況,生活方式,已婚女性注意詢問避孕藥使用情況。
(4)家族史:詢問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及其發病年齡等家族史。
(5)社會心理因素:了解家庭、工作、個人心理、文化程度等社會心理因素。
2.體格檢查。
(1)乳腺檢查。明確腫物的位置、大小、活動度、乳頭溢液,以及淋巴結情況。
(2)生命體徵。明確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情況。
(3)體格檢查。其他體格檢查項目。
3.實驗室檢查。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及醫療機構實際情況,科學選擇相應的檢查項目。
4.靶器官損害表現。
(1)乳腺:乳腺腫物、乳頭溢液等。
(2)周圍淋巴結:淋巴結腫大、粘連等。
乳腺癌主要表現為乳房占位性病變和/或無症狀、體徵的乳腺鈣化灶,以及晚期病例遠處轉移病灶。結合患者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最終確診依據活檢組織病理或細胞病理診斷。對於乳腺癌的診斷包括原發病灶的病理診斷、區域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灶的檢查。
(三)乳腺癌超聲檢查與評估。
1.檢查設備。彩色都卜勒超聲儀實時線陣高頻探頭,探頭頻率為7.5~10 MHz,有條件的可用10~15 MHz。乳腺組織過厚或有假體的,可適當降低探頭頻率。
2.檢查方法。檢查前無特殊準備,有乳頭溢液者不要擠出液體。患者取仰臥或側臥位,患側手臂儘量上抬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及腋下,以乳頭為中心,對乳頭、乳暈及乳房外上、外下、內上、內下4個象限進行放射狀掃查,並檢查腋下淋巴結情況。
3.評估方法。參照美國放射學會BI-RADS分級,結合我國實際,制定以下分級標準:
(1)不完全評估。
0級:需要其他影像學檢查(如乳腺X線檢查或MRI等)進一步評估。
乳腺超聲作為初次檢查項目時,下列情況需要進行其他檢查:超聲檢查顯示乳腺內有明顯病灶,但其超聲特徵不能明確判斷,必須聯合乳腺X線檢查或MRI以明確;有陽性體徵,如乳腺腫塊、漿液性溢液或乳頭溢血,以及乳腺癌術後、放療後疤痕需要明確是否復發等,超聲檢查無異常發現,必須聯合乳腺X線檢查或MRI進行評估。
(2)完全評估。
1級:陰性。臨床上無陽性體徵,超聲影像未見異常(如無腫塊、無結構扭曲、無皮膚增厚、無微鈣化等)。
2級:良性病灶。基本排除惡性病變。如單純囊腫、乳腺假體、脂肪瘤、乳腺內淋巴結、良性病灶術後多次複查無變化等。根據年齡及臨床表現可6-12個月隨診。
3級:可能良性病灶。包括新發現的纖維腺瘤、囊性腺病、瘤樣增生結節、未捫及的多發複雜囊腫或簇狀囊腫、病理明確的乳腺炎症、惡性病變的術後早期隨訪等。建議短期內(3-6個月)複查,進一步行其他檢查。
4級:可疑的惡性病灶。超聲顯示不完全符合良性病變或有惡性特徵,惡性可能性為3%-94%。建議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如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空芯針穿刺活檢、手術活檢,提供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診斷。
目前4級可分為4A、4B及4C級。4A級病變傾向於良性,如不能確定的纖維腺瘤與乳腺炎症、有乳頭溢液或溢血的導管內病灶等,惡性可能性為3%-30%;4B級病變傾向於惡性,惡性可能性為31%-60%;4C級病變惡性可能性較高,為61%-94%。
5級:高度惡性可能。超聲顯示惡性特徵明顯,惡性可能性>95%。應積極明確診斷並治療。
6級:經活檢證實為惡性。超聲檢查用於未經治療病灶的影像學評價,監測活檢前後、手術前後、新輔助化療前後病灶影像學變化。
小編註解:依據2013年版美國放射學會制定的《乳腺影像報告與數據系統》(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Data System, BI-RADS)修改本段BI-RADS是分類而不是分級。BI-RADS 3類指惡性機率>0但<2%,BI-RADS 4A類指惡性可能>2%但≤10%,BI-RADS 4B指惡性可能>10%但≤50%,BI-RADS 4C指惡性可能>50但<95%. BI-RADS 5類指惡性可能≥95%。
(四)中醫診斷與分型。
對應用中醫藥治療的患者,應遵循「四診合參」的原則,重點進行病史、症狀與體徵、舌脈診等綜合信息採集。中醫常見辨證分型如下:
1.肝鬱氣滯證:乳房腫塊,質地較硬,膚色不變,憂鬱不舒,心煩納差,胸悶肋痛,舌苔黃,脈弦。
2.脾虛痰濕證:乳房結塊,質硬不平,腋下有核,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胸悶脘脹,大便微溏,納食不香,舌質暗淡,苔白微膩,脈滑而細。
3. 瘀毒內阻證:乳中有塊,質地堅硬,灼熱疼痛,膚色紫暗,界限不清,煩悶易怒,頭痛寐差,面紅目赤,便干尿黃,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黃厚燥,脈沉而澀。
4.氣血雙虧證:乳中有塊,高低不平,似如堆粟,先腐後潰,出血則臭,面色恍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腰腿酸軟,自汗、盜汗,夜寐不安,舌質淡苔白,脈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