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建築結構設計中的概念設計與結構措施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在建築結構設計中,概念設計與結構措施至關重要。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一個結構工程師的設計水平,下面就這兩個 問題 談一下本人的一點看法。
  1 概念設計的重要性
  概念設計是展現先進設計思想的關鍵,一個結構工程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特定的建築空間中用整體的概念來完成結構總體方案的設計,並能有意識地處理構件與結構、結構與結構的關係。一般認為,概念設計做得好的結構工程師,隨著他的不懈追求,其結構概念將隨他的年齡與實踐的增長而越來越豐富,設計成果也越來越創新、完善。遺憾的是,隨著 社會 分工的細化,大部分結構工程師只會依賴規範、設計手冊、 計算 機程序做習慣性傳統設計,缺乏創新,更不願(不敢)創新,有的甚至拒絕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採納(害怕承擔創新的責任)。大部分工程師在一體化計算機結構程序設計全面 應用 的今天,對計算機結果明顯不合理、甚至錯誤而不能及時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 ,導致他們在大學學的那些孤立的概念都被逐漸忘卻,更談不上設計成果的不斷創新。
  強調概念設計的重要,主要還因為現行的結構設計 理論 與計算理論存在許多缺陷或不可計算性,比如對混凝土結構設計,內力計算是基於彈性理論的計算 方法 ,而截面設計卻是基於塑性理論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這一矛盾使計算結果與結構的實際受力狀態差之甚遠,為了彌補這類計算理論的缺陷,或者實現對實際存在的大量無法計算的結構構件的設計,都需要優秀的概念設計與結構措施來滿足結構設計的目的。同時計算機結果的高精度特點,往往給結構設計人員帶來對結構工作性能的誤解,結構工程師只有加強結構概念的培養,才能比較客觀、真實地理解結構的工作性能。
  概念設計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在方案設計階段,初步設計過程是不能藉助於計算機來實現的。這就需要結構工程師綜合運用其掌握的結構概念,選擇效果最好、造價最低的結構方案,為此,需要工程師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結構概念,深入、深刻了解各類結構的性能,並能有意識地、靈活地運用它們。
  2 協同工作與結構體系
  協同工作的概念廣泛存在於 工業 產品的設計和製造中,對於任一個工業產品,我們均不希望其在遠未達到其設計壽命(負荷、功能)時,它的某些部件(或零件)即出現破壞。對於建築結構,協同工作的概念即是要求結構內部的各個構件相互配合,共同工作。這不僅要求結構構件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能共同受力,協同工作,同時達到極限狀態,還要求他們能有共同的耐久壽命。結構的協同工作表現在基礎與上部結構的關係上,必須視基礎與上部結構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處理。舉例而言,對磚混結構 ,必須依靠圈樑和構造柱將上部結構與基礎連接成一個整體,而不能單純依靠基礎自身的剛度來抵禦不均勻沉降,所有圈樑和構造柱的設置,都必須圍繞這個中心。
  對協同工作的理解,還在於當結構受力時,結構中的各個構件能同時達到較高的應力水平。在多高層結構設計時,應儘可能避免短柱,其主要的目的是使同層各柱在相同的水平位移時,能同時達到最大承載能力,但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與層數的加大,巨大的豎向和水平荷載使底層柱截面越來越大,從而造成高層建築的底部數層出現大量短柱,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對於大截面柱,可以通過對柱截面開豎槽,使矩形柱成為田形柱,從而增大長細比,避免短柱的出現,這樣就能使同層的抗側力結構在相近的水平位移下,達到最大的水平承載力;而對於梁的跨高比的限制,一般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實際上與長短柱混雜的效果一樣,長、短梁在同一榀框架中並存,也是極為不利的,短跨梁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剪力很大,梁端正、負彎矩也很大,其配筋全部由水平力決定,豎向荷載基本不起作用,甚至於梁端正彎矩鋼筋也會出現超筋現象,同時,由於梁的剪力增大,也會使支承柱的軸力大幅增大,這種設計是不符合協同工作原則的,同時,結構的造價必將會上升。多高層結構設計的主要目的即是為了抵抗水平力的作用,防止扭轉,為有效的抵抗水平力作用,平面上兩個正交方向的尺寸宜儘量接近,目的是保證這兩個方向上的「慣性矩」相等,以防止一個方向強度(穩定性)儲備太大,而另一個方向較弱,因此,抗側力結構(柱、剪力牆)宜設置在四周,以增大整體的抗側剛度及抗扭慣性矩,同時,應加大梁或樓層的剛度,使柱(或剪力牆)能承擔較大的整體彎矩,這就是「轉換層」的概念。防止扭轉的目的,是因為在扭轉發生時,各柱節點水平位移不等,距扭轉中心較遠的角柱剪力很大,而中柱剪力較小,破壞由外向里,先外后里。為防止扭轉,抗側力結構應對稱布置,宜設在結構兩端,緊靠四周設置,以增大抗扭慣性矩。因此,高層或超高層建築中,儘管角柱軸壓比較小,但其在抗扭過程中作用卻很大(若角柱先壞,整個結構的扭轉剛度或強度下降,中柱必定依次破壞),同時,在水平力的作用下,角柱軸力的變化幅度也會很大,這樣勢必要求角柱有較大的變形能力。由於角柱的上述作用,角柱設計時在承載力和變形能力上都應有較多考慮,如加大配箍,採用密排箍筋柱、鋼管混凝土柱。
   目前 ,部分已建建築在其四角設置巨型鋼管柱,從而極大地增強了角柱的強度和抗變形能力。在高層建築結構設計中,柱軸壓比的限值已成為困擾結構工程師的實際問題,隨著建築高度的增加,結構下部柱截面也越來越大,而柱的縱向鋼筋卻為構造配筋,即使採用高強混凝土,柱截面也不會明顯降低。實際上,柱的軸壓比大小,直接反映了柱的塑性變形能力,而構件的變形能力會極大地 影響 結構的延性。混凝土基本理論指出:混凝土構件的曲率延性,即彎曲變形能力主要取決於截面的相對受壓區高度和受壓區邊緣混凝土的極限變形能力。相對受壓區高度主要取決於軸壓比、配筋等,混凝土的極限變形能力主要取決於箍筋的約束程度,即箍筋的形式和配箍特徵值(λ=ρfyfc)。因此,為了增大柱在地震作用下的變形能力,控制柱的軸壓比和改善配箍具有同樣的意義,因而採用密排螺旋箍筋柱或鋼管混凝土均可以提高柱軸壓比的限值。
轉貼於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