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育兒心理:小孩被欺負大人該怎麼辦?

2023年10月15日

- txt下載

4歲的小明在小區玩小汽車,一個6歲的哥哥過來故意拿走不讓玩。
2歲的豆豆在草地上玩球,一個同齡的孩子過來一把搶了過去。
在公園玩滑滑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把樂樂撞到了,另外一個小哥哥故意不讓聰聰玩滑滑梯。
生活中類似的場景並不罕見。有些時候會聽到爸爸媽媽們說:不要管,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尤其是面對熟悉的朋友和親人的時候。
也有一些大人會著急,大聲呵斥並且想要給予孩子建議,例如要求孩子打回去之類的。
但是孩子往往可能不知道怎麼辦,也不一定能學習到家長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那這些場景的孩子都是被欺負嗎?
欺 負:
是指用態度、動作、言語等對對方的身體、精神造成傷害的一切行為的統稱。
也就是說,在看到孩子起衝突的一些場景,可能是因為大家有同樣喜歡的玩具、活動而又不知道怎麼辦,或者用不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時候,大人很可能看到爭執的或者不合適的解決問題方法的情況。
這種情景在1-3歲的孩子間會更常見,這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更容易用打、咬等攻擊性行為的方式來解決社交衝突中的需要。
這種情況通常會根據具體的情景來找到孩子背後的需要來引導替代的親社會技能,而等待、輪流、交換則是在學齡前期孩子學習的主要的替代方式。
前面的兩種情景中,豆豆遇到的就是常見的2歲多的孩子有需要時候的衝突。這個時候,如果作為豆豆的家人,我們可以做的是:
第一,同理孩子的情緒感受。
第二,保護孩子的物權——告訴孩子或者對方的大人,這個是豆豆的東西,需要給回豆豆。請求對方家長的協助拿回豆豆的物件。
第三,待孩子情緒平靜之後,或者在平時可以學習保護自己物件的技巧。可以嘗試親子的遊戲來學習。
在容易出現類似情況的時候,大人多在旁邊,提醒孩子原來學到的方法,並且讓孩子感到大人的支持和理解而不畏懼。而作為搶玩具孩子的家長,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輪流、交換、等待、分配等的技能。
但是,如果孩子在社交場合、遊戲活動中常常被人故意「使壞」,例如年齡大的孩子故意拿走物件,故意阻止孩子的參與,甚至嘲笑、鼓勵孩子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有必要積極介入的。
嘗試保持平和的情緒,觀察孩子的情緒感受並且共情表達理解。例如:哥哥搶了你的玩具,很生氣又不知道怎麼辦對不對?
探討解決的辦法:可以通過布偶遊戲來和孩子「再現」類似的經歷。例如孩子選一個布偶,爸爸選兩個布偶(一個做爸爸或者玩伴、一個做欺負的布偶),大家玩的時候有個布偶來欺負孩子的這個布偶(即原來經歷的事件),問孩子被欺負的布偶的感受,問孩子怎麼辦,如果孩子不知道怎麼辦,那麼爸爸布偶或者玩伴布偶來支招,用遊戲來經歷和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於容易出現這些情況的遊戲場景和這樣的玩伴,大人的支持和陪伴,至少能「威嚇」而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
找伴需要緣分。和孩子一起尋找可以相互接納的同伴,在同伴活動中學習解決社交衝突的方法。
不管是哪種場景,都需要大人保持著理解、安慰、支持的態度,嘗試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需要,陪伴孩子找到保護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
就像同樣玩滑滑梯被撞到,有些孩子會拍拍就起來玩了,這個時候大人反而在旁邊責罵,那麼是和孩子的需要不一致的。
如果孩子被撞了,感覺被欺負,這就可以順應孩子的感受來回應需要,理解場景「大家跑來跑去容易撞到」,找到安全而替代的遊戲。
在這些過程中,強化親子安全信任的關係,學習到更多認識衝突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避免和應對欺凌的基礎。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