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永樂朝第一功臣姚廣孝為什麼被移出太廟?揭秘姚廣孝移出太廟的真相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永樂朝第一功臣姚廣孝的故事。
  他負責了大明首都從應天遷至北平一事,並一手規劃了今日北京城的布局;


  他在解縉編書失敗接過了重擔,擔任了《永樂大典》的最高編撰官。
  他死後入祀太廟,成為當時唯一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之人。
  可以說,中國歷史上從未有一名出家人能像他一樣做出如此巨大的功績,
  這個人就是永樂年間大名鼎鼎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姚廣孝14歲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法名「道衍」。洪武年間,道衍曾在經過鎮江北固山時,賦詩抒發志向。詩道:
  譙櫓年來戰血干,煙花猶自半凋殘。
  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空夜月寒。
  江水無潮通鐵瓮,野田有路到金壇。
  蕭梁帝業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這首詩透露出姚廣孝的志向不在青燈古佛,而在廟堂之高。
  1382年,姚廣孝就以北京慶壽寺住持的身份為掩護,成為了朱棣的頭號謀士。在建文帝朱允炆著手削藩之際就力勸朱棣起兵,是靖難之役的主要推手。姚廣孝在軍事上多次給予朱棣正確的建議。朱棣在外作戰時,他輔佐世子朱高熾成功守衛了北平。
  朱棣登基後,有感於姚廣孝勞苦功高,封他做了僧錄司左善世、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後來又命姚廣孝輔導皇長孫朱瞻基。
  明成祖十分敬重姚廣孝,兩人交談時都朱棣皆稱姚廣孝為少師,而不直呼其名。姚廣孝也不負所托,諸如遷都、修《永樂大典》等艱巨的任務都完成得十分出色,他在永樂時期的政治、文化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明成祖曾經命姚廣孝蓄髮還俗,這樣就能給他封爵,世襲罔替,子孫(姚廣孝有養子)在大明永享榮華富貴,但是被姚廣孝拒絕。明成祖又賜他府邸、宮女,姚廣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他到蘇湖賑災時,前往長洲,將獲賜的黃金全部分發給宗族鄉人。
  1418年,姚廣孝病重不治,明成祖朱棣專門為此廢朝二日,追贈其為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諡號恭靖,並親自為姚廣孝撰寫神道碑銘。太子朱高熾繼位後,姚廣孝更是得以入祀太廟,成為當時唯一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之人。


  晚年姚廣孝曾著有《道余錄》一書,因為他在書中對程朱理學有所批判,故而成為了廣大儒生和當朝文官階層的眼中釘肉中刺。
  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在位時,太子少傅楊榮和楊士奇在編纂《明太祖實錄》時,故意淡化姚廣孝的功績。而楊士奇在為顧成(曾為建文帝一方的將領,被朱棣俘虜後投降,也曾輔佐朱高熾守衛北平)纂寫墓碑碑文時,故意說姚廣孝不通軍事,朱高熾守城都是聽取的顧成的意見,將姚廣孝的功勞抹殺殆盡。
  到了萬曆年間,文官階層興起了一股同情建文帝的政治潮流。這股風氣得到了皇帝的默許,明神宗甚至允許在南京修建祭祀建文帝及其忠臣的廟宇。文官們不敢對篡位的朱棣有所不滿,便將火力傾斜到姚廣孝方面,對姚廣孝口誅筆伐,畢竟這樣既安全,又能邀名。
  1530年,李時、張璁等大臣上書嘉靖皇帝,提議將姚廣孝移出太廟,移到佛教名寺大興隆寺,痴迷道教的嘉靖皇帝自然順水推舟表示同意。就這樣,在文官階層苦心竭慮的努力下,姚廣孝被明太廟掃地出門。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