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公允價值計量的革新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唐宇 劉芯瑞 劉穎然
摘要:財政部在2014年1月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新準則。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即公允價值層次、公允價值披露、估值技術應用來闡述新準則帶來的變革。
關鍵詞 :公允價值計量;輸入值;估值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和會計環境的變遷,歷史成本作為長期使用的計量屬性其弊端日益顯現出來。我國也已經意識到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是大勢所趨。新準則從相關資產或負債、市場參與者、有序交易和市場、公允價值初始計量、估值技術、公允價值層次、公允價值披露等多個方面,就公允價值確認和計量進行了規定,提高了公允價值計量的系統性和相關性。
公允價值披露是會計信息相關性的最終體現,而公允價值層次、估值技術決定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本文將對公允價值層次、公允價值披露和估值技術的應用這三個方面對《企業會計準則第39 號———公允價值計量》進行解讀和剖析,並得出相關研究結論。
一、公允價值的層次
第一層次輸入值來源於活躍市場中取得的未經調整的報價,為公允價值的計量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最能夠準確代表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但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對活躍市場的公開報價進行調整:
例如,某公司持有大量的類似債券,但是在計量日難以獲取其持有的每一種債券的相關價格信息。這時可以採用部分可以確定價格信息的債券報價來確定其他類似債券的公允價值,但是其計量結果不再屬於第一層次的公允價值,相關性有所下降。
又如,在證券交易市場閉市與計量日期間,若發生了特殊公告、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經紀人交易等重大事項,這時的市場報價可靠性不高,應對公開報價進行調整。企業應當制定相應會計政策與標準來識別哪些是影響公允價值計量的重大事項,並持續地應用,保持一致性原則。所以如果發生了影響公允價值計量的重大事件,即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公允價值計量,導致活躍市場的報價不能代表計量日的公允價值,準則規定公允價值計量應當劃入較低層次。
另外,如果使用了不可觀察輸入值對可觀察輸入值進行調整,並且該調整引起了相關資產或負債公允價值計量結果顯著變化,則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應當劃入第三層次。
企業應該注意,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所屬的層次,應符合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由對公允價值計量整體而言重要輸入值的最低所屬層次所決定。在判斷輸入值的重要性時,應當考慮公允價值計量本身,而不是公允價值的變動以及這些變動的會計處理。應當充分考慮相關資產或負債的特徵並結合最新市場信息。
二、公允價值的披露
準則規定,「根據公允價值計量所使用的不同層次輸入值將公允價值劃分為三個層次,並適用於不同的披露要求,以增強公允價值披露的相關性和可比性。」
(一)第一、二層次公允價值計量信息披露
對於持續和非持續的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應當披露第一、二層次公允價值計量的所屬項目以及其金額。在第二層次公允價值計量信息的披露中,還應涉及使用的估值技術和輸入值的描述性信息。當變更估值技術時,要求披露這一變更以及變更原因。
(二)第三層次公允價值計量信息披露
由於企業在活躍市場中得不到有效的市場信息,在允許使用企業內部數據的基礎上,財務人員可能為了服務於某種目的,遵循管理層的偏好而不是滿足相關性的需求來採取特定估值技術。並且不可觀察輸入值的假設存在不確定性風險,特定的估值技術需要完善的市場經濟為前提,但現實條件與假設相差較遠,上述都會造成公允價值計量的不準確。
所以,對於第三層次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應當更加細化地披露,以充分反映第三層次公允價值計量涉及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以幫助財務報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企業在公允價值計量中所作的所有重大判斷和假設。
三、估值技術的應用
企業應當使用當前適用並且可獲取足夠充分信息的估值技術。存在相關資產或負債活躍市場報價的,選擇未經調整的第一層次輸入值作為公允價值;否則,需要用估值技術進行調整。準則中所涉及的估值技術有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
市場法作為估值技術中最具權威的估值方法,其弊端和優勢相輔相成。結合市場報價和可比對象使得結論相關性較高,但企業可通過調整可比樣本數據影響公允價值計量的結果,從而實現利潤操縱。收益法將未來金額轉換成現值,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對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期,體現了資產的本質。成本法從投入的角度進行估價,結合貶值情況以及當前市場物價指數綜合分析資產的重置價值,解決了未來收益不能確定的資產估價問題。準則中並未規定應當優先使用何種估值技術,三種估值技術的結合應用為公允價值計量結果的合理性和相關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降低了企業估值較大偏差的風險。
四、研究結論
會計實務界相比於理論界保持了更為謹慎的原則。事實上,市場中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企業並不多見。並且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完全成熟、新準則實施的時間較短而缺少示範性、公允價值計量本身存在的難度與風險、難以準確地劃分公允價值層次,以及第三層次公允價值因使用了不可觀測輸入值而引起了報表使用者對其可靠程度的質疑等等一系列原因,使企業避而為之。
因此,在公允價值層次方面,企業應當認識到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所屬的層次取決於估值技術的輸入值,而不是估值技術本身。企業在劃分公允價值層次的時候,要重點關注對公允價值計量整體而言重要的輸入值所屬的最低層次。
估值技術應用的準確性和公允價值的層次直接決定了公允價值的披露。一般來講,估計和虛擬程度會影響公允價值的可靠性,需要通過不同程度的披露來彌補。因此,使用的重要輸入值越不可觀察,公允價值層次越高,虛擬程度也越高,就越需要更加詳細的披露。尤其對於第三層次公允價值,由於本身的模糊性與不可確定性,需要披露更多的計量使用的估值技術和相關程序等信息,來消除報表使用者對其可靠程度的質疑,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2]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3]陳美華.公允價值計量基礎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