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案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載

  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有關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1
  [教例]
  師:同學們對課文第五、六自然段的內容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膽大妄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師:(教師隨即在黑板上寫下這個詞,並故意將「妄」寫成「忘」字。)
  生:老師把「妄」字寫錯了。這裡應是「女」字底的「妄」,不是「心」字底的「忘」。
  師:老師寫錯了嗎這裡為什麼用「女」字底的「妄」,而不是「心」字底的「忘」呢大家查,說說理由。
  生:「女」字底的「妄」是「亂,荒誕不合理」的意思,「心」字底的「忘」是「忘記」的意思。
  生:「膽大妄為」的意思是「毫無顧忌地胡作非為」,所以這裡應該用「女」字底的「妄」。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老師的確寫錯了。由此可見,老師也有錯誤的時候。(教師在黑板上把「忘」改成「妄」)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與同學們剛才給老師提出的寫錯別字的事例,你們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生:我們不能盲目相信有權威的人,不能盲目迷信我們所崇拜的人,要敢於向他們提出疑問。
  生:我們還要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或者試驗,得出科學的答案。
  在比較中加深理解
  [教例]
  師出示句子: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斯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句話的意思。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直到伽利略公開試驗成功時,大家才明白像亞里斯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對的。
  師:那麼在伽利略公開試驗之前人們是怎樣的
  生:在伽利略公開試驗之前,人們信奉亞里斯多德這位古代哲學家,把他說的話當成不容更改的真理。
  生:人們不相信伽利略,直到伽利略登上比薩斜塔即將公開試驗前,還有人說他膽大妄為。
  師:伽利略正是在頂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做了公開試驗,用事實證明亞里斯多德的話是錯誤的。那麼,原句能不能改成「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亞里斯多德這位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請同學們再讀讀。
  (生讀)
  生:不能這樣改。如果這樣改,就只是說亞里斯多德一個人說的話不是全對的。而原句中有「像……這樣……」。它告訴我們,並不只是亞里斯里德一個人說的話不是全對的,而是所有的大哲學家說的話都不是全對的。
  師:難道只有哲學家說的話有錯
  生:不僅是哲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藝術家等名人說的話都可能有錯。我們應該像伽利略那樣敢於提出疑問,並且用事實證明自己的看法。當然,這需要科學的思維和巨大的勇氣。
  師:誰能將這句話的意思再說一遍
  生:這句話是說,直到伽利略公開試驗成功時大家才明白,像亞里斯多德這樣偉大的人物,儘管知識豐富、才思敏捷,說的話也不可能是全對的。
  [評析]
  這是課文中一句很重要的話。教者運用比較法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了句意,認識到即使偉大的人物也可能說錯話,培養了學生的辯證觀點;同時還使學生體會到伽利略敢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獻身科學的精神,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2
  教材分析: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講的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年輕時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勇敢挑戰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並經過反覆求證和公開試驗,用事實捍衛了真理。課文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學生尊重權威但不能盲從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好教材。從文章表達上看,主要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通過從質疑、求證到公開試驗這樣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二是通過環境或側面描寫來烘託人物,這些都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資源。
  教學目標:
  1. 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和人物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弄清伽利略是怎樣不盲目迷信權威的話的,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簡介伽利略、亞里士多德。(強調偉大、著名)
  2.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話:「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的話:「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係。」質疑:誰是誰非?誰對誰錯?
  3. 出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提出讀書要求:正確,流利。在讀書的過程中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自學生字詞。
  三、初讀感知
  1.默讀全文,畫出使你深受啟發的句子,反覆讀一讀,並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穫。
  3.引導學生填空,並說明理由。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講義大利偉大科學家( )在青年時代敢於質疑權威,大膽進行( ),以( )的態度對待科學的故事。
  伽利略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的科學家。
  四、為課文分段
  提示:課文講的是義大利著名科學家伽利略青年時期不迷信權威,敢於提出問題,進行試驗,以認真態度研究科學的故事。分段應注意段與段之間的聯繫。
  全文6個自然段,按事情的階段劃分,是以簡介人物、提出問題、多次試驗到公開驗證,緊緊圍繞兩個鐵球著地的問題展開敘述的,段與段之間聯繫得十分緊密。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聽寫生字詞,了解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研讀課文
  敢於提出疑問、大膽試驗的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說的話產生疑問。那麼,亞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人呢?
  1.讀第2自然段,體會一下人們對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詞語表現了這種肯定和崇拜?(「都信奉」、「不容許更改的真理」、「人類的真理」)
  「信奉」,怎麼理解?「真理」是一種什麼道理?「真理」不容許更改,而且是屬於人類的,這又說明了什麼?(「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實的、普遍的,人人應該遵從的道理。這種道理不容許更改,而且是屬於人類的。可見亞里士多德的話,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麼重要。)
  這一段最後一句話用反問句,讀一讀這句話,說一說為什麼用反問的語氣?改用加句號的陳述句效果有什麼不同?(改用一般陳述句就使「不能違背的真理」效果差了,達不到亞里士多德的話「不容許更改」的「權威」程度了。)
  伽利略居然對這位大家信奉的權威亞里士多德說的,不容許更改的話提出了疑問,說明伽利略的一種什麼精神,或者說什麼態度?(不迷信權威,認真求實的態度。)
  2.讀第三自然段。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哪句話提出了疑問,提出了怎樣的疑問?
  (亞里士多德的話是:「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按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大鐵球落地速度快,小鐵球落地速度慢。大鐵球落地需要5秒鐘的話,那麼,小鐵球落地就得幾秒鐘?(50秒鐘)
  3.這一疑問中的「一個事實」是指什麼事實?兩個不同的結論是指哪兩個?(疑問中的
  「一個事實」指亞里士多德說的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兩個不同的結論是指兩個「應當」:一個是:把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 一個是: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
  4.把兩個不同的結論展示出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兩個結論的內容說給鄰近的同學聽。
  5.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說的話,不僅提出疑問,而且推想出兩個不同的結論後,用什麼辦法來驗證自己對或者不對呢?(用試驗的辦法去檢驗、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或者不對。)
  從這一點看,伽利略表現了一種什麼態度? (認真求實的態度。)
  三、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一、默讀第4、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以下幾個問題:
  1.伽利略敢於提出懷疑的是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話,他的話可是「不容許更改的真理」,因此,試驗的態度怎麼樣?結果怎麼樣?第4自然段中有五個詞,突出了試驗的態度,有力地證實了試驗的結果。把它們找出來,標上橫線。
  2.為什麼還要在比薩斜塔上做一次公開的試驗?
  3.公開試驗時,人們又怎樣議論的?
  (伽利略帶著疑問反覆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錯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可見,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係。「反覆」「許多」「都」「的確」「總是」五個詞突出了試驗態度的嚴肅、認真,也有力地證實了試驗結果和亞里士多德的說法不一樣。
  伽利略決定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的試驗,目的是公布自己試驗的結果,也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權威。
  公開試驗時,人們認為伽利略竟敢跟「人類的真理」挑戰,是膽大妄為,是固執,會丟盡臉的。)
  二、朗讀最後一段,再看看插圖,想一想,議一議:
  1.公開試驗成功了。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樣。」)
  2.現在把回答的一句話,跟老師提問的一句話,顛倒順序,它們中間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變沒變,為什麼?
  (顛倒順序: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所以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
  意思一點沒變,因為把先說結果的句子跟後說原因的句子,顛倒了順序。這種先說原因後說結果的句子,一般中間要加上「所以」一詞。)
  3.課文結尾的一句話: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這句話里的「原來」,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起初」的意思,還有一個意思是表示發現了不知道的真實情況。你認為是前者,還是後者?(是後者)
  這句話最後指出「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不是全都對的」換個意思不變的另一種說法,是什麼?(「也會有錯的」)
  4.這句話還有什麼進一層的意思,聯繫生活實際,大家說一說這句話給你什麼啟發。
  (權威、專家學識淵博,懂得東西比一般人要多,這是事實,應該尊重,應該學習他們。但是權威、專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也會有錯誤。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行動,就足以說明了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學習他不盲目迷信權威、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敢想敢做的創新精神。)
  三、升華感情,體會寫法
  1.伽利略做這個實驗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證明亞里士多德是錯的,更重要的是使人們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那就是不迷信權威,執著地追求真理。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看課文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使我們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學生默讀勾畫)
  2.交流。如對人物的心理、動作、語言等的描寫。
  板書設計:
  29 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伽利略 亞里士多德
  勇敢質疑 博學
  認真求證 權威
  公開試驗 信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