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儒家教育思想與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學說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羅傑斯(Carl Rogers)等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以人為中心”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體現。這一思想標明一項重大的轉變-脫離以往消極、狹隘的說法,積極地以學生潛在特質為焦點,對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長期以來,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行為主義一直是主宰者,教育藉此控制、塑造學生。根據條件反射建立的定向理論,以教師為主體,決定學生的言行舉止;授課以滿堂灌為基本模式,學生整天在無興趣中背誦,學習處於消極被動的狀態之中。時至今日,這種學習理論及其所形成的教學模式,仍統治著我國的各級各類課堂教學。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則是將學習的權利從教師手中移交給學生。因此,這是教育上的一場革命。羅傑斯等人提倡的人本心理學。大力宣揚人的尊嚴與價值,致力於發展一套基於人的尊嚴與價值的心理學,提倡在良好的環境下,讓人的潛在特質自由發展。
基於對人性的積極看法,人本主義認為應將最基本的學習責任放在學生肩上。在教育與教學中學生是主動的,而教師則處於次要地位。學生中心教育很重視人的自我概念,認為人的行為是基於他對自己的看法而定的,而人的自我概念是通過他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學生中心教育認為,學生不僅僅只限於認知學習,而且還注重情感教育,聚焦全人教育。強調學生在教育關係中出現的改變。換言之,不是期望教育的成效在教育後出現,而是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學習獨立自主地作出重要抉擇。
因此,要引導學生成功地以成人的方式與別人相處。強調著眼於學生的現實世界。當教師達到正確的情感後,就能清楚了解學生的參照標準,而教師所關心的是學生對本身和世界的看法。認為教育的目標不只是為學生解決問題,而是直接指向人的獨立和統合,來協助學生成長。強調整個教育關係為學生的成長曆程,相信人具有成長、健康和適應的驅動力,故此在教師的協助下,可以除去成長的障礙,恢復正常的成長與發展。羅傑斯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創立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好讓學生利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
他強調,如果教師能夠提出足夠的、高層次的基要條件,包括真摯、無條件的絕對尊重和正確的同感等,學生就會向前進步,產生建設性的改變。
同時,還會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我國傳統文化主體的儒家教育思想與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學說有很多共同點,學生中心教育在中國人的社會中獲得接納是有基礎的。儒家以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想為本體,注重身心的修養,而羅傑斯的教育思想亦以人本主義為基本,他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個人的價值、地位與尊嚴,對學生有絕對的信任與接納,這與孔子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的主張完全相同。在《自由學習》一書中,羅氏曾指出適合個別學生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此教育上的基本態度自孔子開始,已經被重視。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又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又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孔子很重視學生個別的差異,他對學生的確是觀察入微的。他曾說:“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
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又曰:“柴也愚,參也魯。”又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億則屢中。
”由此可知他對每一學生的個性、智慧、特長、行為都有清楚的認識,進而因材施教,以求適應個別學生之需要與能力。
至於孟子,亦有“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答總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之說法。
可見孟子之教學,亦重視個別之適應。在教育的目的方面,《大學》、《中庸》兩書包含儒家的全部倫理。孔子在《大學》首章上論教育之目的為“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而以仁為其最終目的,即使人能以自己之真情,博施濟眾。“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這與羅傑斯的理論模式中,一個人接受教育之最終目的是要達到“自我實現”的意義有許多共通處。尤其是“明明德”,那是要修明德性,保持其本體之純明,可說是最明顯之點。子曰:“人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說仁是心德,在內不在外,求仁的方向是指向自己的內心。又曰:“為仁由己”,認為要做到仁,是完全從自己身上下功夫。這與馬斯洛為“自我實現”下的定義中所說的:“……充分去使用及拓展個人所有的天才、能力、潛質等等……”極為相近,兩者都著重於固有能力之發揮。
在教育的方法方面,孟子與羅傑斯對人的本質具有相同的看法:孟子既相信人性皆有善端,故深信教育應順乎自然,指導人的本性活動,使之漸漸感化,趨於正軌,在方法上尤不應施行強迫或壓抑,故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而羅傑斯由於相信人類本質是積極向上的,故此認為有意義的、有效的學習應該是自動自覺的,他主張學生隨著自己的途徑和速度來學習,反對規定的課程、標準考試和外在的評估標準,認為這種種因素會令學生的學習降至最低點。這與孟子所說的宋人“拔苗助長,非徒無意,而又害之”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
在人格教育方面,羅傑斯在整個教育歷程中重視的是人格教育,學生個人的成長是他最關注的問題。孔子對於人格教育的重要性雖沒有系統的說明,但在他言論中仍可以找尋出一些頭緒。
孔子所謂“名”就是人格的意思。他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又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孟子亦是主張人格教育的,他所倡導的“風”,就是指人格而言,如“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儒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至於荀子,則注重德操之養成,而其實所謂德操,就是道德教育與人格教育的意思。
在學習的環境方面,羅傑斯的理論中強調“關係”的重要,他在美國加州拿祖拿的教育新制度就是建基於“學生中心”原理。他假設在一個彼此尊重、彼此以誠相待、大家有感同身受的了解環境下學習時,“自我實現”的動力就會出現,亦即學習能達到最高的層面。荀子論教育的主要條件有四:一、專一,二、積善,三、師資,四、環境。雖然荀子的性惡論與羅傑斯的看法相反,但卻也看到環境對人影響之大,他曾說要得先賢師,而造成堯、舜、禹、湯之環境,得良友而造成忠、信、敬、讓之環境,目的是要使人身日進於仁義而不知不覺完成良好的人格。他曾說:“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可見他對環境的重視。
當素質教育正開始在學校中推行的今天,如何將學生的中心教育思想融匯於教育過程中,藉以培養具有完美人格的學生,實現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在素質教育的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上,儒家與羅氏學說有相當多的可借鑑之處,同時,兩者對人格教育及學習環境都十分重視。這許多共同點,有助於我們達到素質教育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1] [美]Robert·D·Nye. 三種心理學[M]. 石林,袁坤譯。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2] 馮友蘭。 中國哲學簡史[M]. 塗又光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