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內經》脾胃理論探微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摘要】 從生理、病理、病證分析、觀點及對後世的影響等5個方面入手,闡述《內經》的脾胃理論,著重體現《內經》重視脾胃的思想,以及這一思想對後世醫家的深遠影響和對 現代 臨床實踐的指導價值。
【關鍵詞】 內經  脾胃理論
《內經》對脾胃生理功能之闡述
1.脾者土也,治中央,脾常著胃土之精
  《素問·太陰陽明論》云:「脾者土也,治中央,……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這段原文對脾的重要地位給予了充分重視。「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說明脾常儲藏胃的精氣,為胃行其津液。脾在五行屬土,土具有貯藏﹑化生萬物之性。上下至頭足,皆以脾運胃內水谷所化生的精氣為物質基礎。「脾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駐中焦,所運化的水谷精氣,營養維繫著內臟的筋膜肌肉等組織,脾氣健運,營養充分,筋膜肌肉健壯,則維繫有力,五臟位置恆定[1]。因此,《素問·平人氣象論》言:「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說明人體不能離開水谷精微的滋養作用,即離不開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
   2.飲入於胃,游溢精氣,脾氣散精
  《素問·經脈別論》云:「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闡明了脾氣具有將營血和津液上注於心肺的功能。「脾氣散精」形象地描述了脾主升散精微之功能特性[2]。 《素問·太陰陽明論》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脾氣散精,精微得運,四肢肌肉皆有所養。脾氣升,則將營衛氣血津液敷布於四肢以溫煦滋養,亦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清陽實四肢」之意。脾氣升清,可將水谷精微中得輕清之氣上注於頭面,營養諸竅,使耳目聰明,頭腦清爽,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謂「清陽出上竅」之意。
   3.脾為生血之源,統攝血液運行
  《靈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靈樞·營衛生會》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血液是由水谷入胃,經胃下送於小腸,再經小腸受盛化物,泌別清濁,清者由脾轉輸心肺氣化而成。脾所化生水谷精微是生成營氣、津液的物質基礎,二者又是氣血的主要組成成分,故言脾為生血之源[3]。
  《靈樞·本神》稱「脾藏營」,認為脾能藏納營血[4]。脾統血,首先是因為脾有升散的功能。血為液態物質,屬陰而類水,水性趨下,雖有心氣推動,肺氣宣散,肝氣疏泄的作用,但還必須有脾氣的升舉,血液運行才能升降有序,環周不休。其次,脾為生氣之源。脾氣健運,生氣旺盛,氣在推動血行的同時,又能調節、控制血液,使之不逸出脈外。
   4.胃者,太倉也
  《靈樞·五亂》曰:「胃者,太倉也。」《素問·五臟別論》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這是對胃受納水谷功能的生動比喻。《靈樞·平人絕谷》曰:「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則描述了胃是一個中空臟器,同時交代了胃的形狀大小和結構,這是胃受納水谷的生理基礎。在《靈樞·營衛生會》提到「中焦如漚」。「漚」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就是水泡的意思。「如漚」形象地表現了飲食入胃後,被初步消化的一種狀態,也就是指食物進入胃後轉化成食糜的過程。因此,後世 總結 胃的生理功能為「胃主受納腐熟」。
   5.脾為之使,胃為之市
  《素問·刺禁論》云:「……脾為之使,胃為之市。」「使」就是指「五臟佐使」,說明脾胃納化水谷,為五臟提供物質基礎。《素問·經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髒。」脾胃同居中焦,胃主受納腐熟,脾主運化升清,二者互相協調,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和吸收。水谷入胃後,之所以能轉化成精微,化生成氣血,並敷布到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發揮營養作用,與脾胃的生理功能密不可分。
  「使」的另一含義是「轉樞」,從「使」和「市」暢通無阻之意引申出來。所謂 「轉樞」就是通過脾胃迴旋運轉,變化於中的作用調節人體氣機的運動[5]。「樞」還有樞紐的意思。脾胃居於中焦,脾氣有升散的特性,胃氣有通降的特性,一升一降,成為氣機升降之樞紐。倘若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濁,則精微不能濡養上下,代謝廢物不能排除體外,那麼身體的機能將都受到影響。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後世常稱「脾胃為中焦之樞」。
  「胃為之市」形象地解釋了胃是受納輸出的「集散地」。《素問·五臟別論》曰:「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從生理角度描述了胃具有通降下行的功能特性。《靈樞·五味》曰:「水谷皆入於胃,……谷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說明胃氣下降能夠排泄體內飲食糟粕代謝產物。因此,後世總結胃的另一個生理功能是「胃主降濁」。臨床上 治療 胃病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其理論淵源蓋出於此。
   6.脾為胃行其津液
  「脾為胃行其津液」,恰當地表述了脾與胃之間的關係。脾與胃一髒一腑,一陰一陽,在結構上,二者有經脈相連,互為絡屬。胃之所以能受納腐熟,全倚仗脾的運化升清的功能。《素問·玉機真髒論》曰:「脾為孤髒,中央土以灌四傍。」簡明地闡述了人體各部均依賴脾所運化的精微物質來充養,胃也不例外。《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謂:「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即是指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導致胃不受納。雖然《內經》有「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胃者五臟之本也」的表述,強調治療疾病時要顧護「胃氣」,並未提及脾,但這裡的胃包含著脾胃的意思。
   《內經》對脾胃病理之闡述
1.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此為「病機十九條」之一。《內經》認為一般濕證浮腫脹滿,病機大都與脾有關。「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已描述了脾氣散精,幫助水液代謝的過程。若脾虛導致運化無權,升清無力,無法將津液精微輸送到臟腑經脈,則反而結聚致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濕勝則濡瀉」,即指濕邪困頓於脾,脾失健運致瀉。臨床治療以健脾化濕法。
   2.脾病則不能布散精微
  脾病而四肢不用 脾氣升,可將營衛氣血津液敷布於四肢以溫煦滋養。若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則升清無力,「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故《素問·痿論》有「治痿者獨取陽明」之論。臨床治療四肢病變諸如痿證、痹證等,常從健脾法著手。
  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脾虛升清無力,水谷精微不能上及頭面,會使諸竅失養,頭目昏沉。《素問·通評虛實論》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所生也。」《素問·玉機真髒論》言:「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說明脾胃與九竅的病理關係。臨床上脾虛清陽不升之眩暈,常用健脾升清法收功;脾虛濕濁蒙蔽清竅之頭痛眩暈,治以健脾化濁得以康復。
   3.脾氣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胃之降濁的功能有賴於脾氣升清功能的正常進行,如果脾病而清氣不升,就會影響及胃,而導致胃氣不降或胃氣上逆的病變。「腹脹經溲不利」就是由脾氣不升﹑胃氣不降所致。
   4.脾氣虛則五臟不安
  脾氣虛則精微化生不利,不能布散精微,無法「灌四傍」,為五臟提供營養物質,導致五臟不安。《靈樞·終始》:「陰陽俱不足……可將以甘藥。」 甘藥大都入脾胃,有補虛緩中作用,治療陰陽兩虛之證,其原理亦因為脾氣虛則五臟不安。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說:「欲求陰陽之和者,必於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脾胃病證分析
1.脾胃為其「所惡」損傷引起脾寒胃熱病證[6]
  脾喜燥惡濕,《素問·藏氣法時論》言:「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濕為陰邪,一旦濕邪犯脾,就引起脾濕之證。胃喜潤而惡燥,胃潤才能津液豐富,不僅濕潤腐熟水谷,還形成胃膜以保護胃腑。若「胃津」不足,勢必影響其受納、腐熟水谷和自身保護的功能,引起胃的病症。只有當脾胃燥濕相濟、相反相成時,才能保證飲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若因過飲,感受濕邪或脾虛失運,均可導致水濕不化而濕邪過盛,王冰註:「濕盛則內攻於脾胃,脾胃受濕則水谷不分,水谷相和,故大腸傳導而注瀉也。」出現脘腹冷脹、泄瀉清稀、腹鳴而矢氣無味等寒濕之證。若大汗、吐瀉、發熱、嗜食辛辣等因素導致胃燥津虧,「胃既傷,則飲食不化」 ,食滯胃腑化熱產生口苦、煩渴、嘈雜、舌質光紅或乾燥起刺等胃熱津虧之證。可見,脾胃可受濕邪或燥邪損傷致脾陽衰弱,寒自內生或胃陰不足,熱從中生,而分別導致寒、熱之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