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試論個人行為與社會影響的相互作用力

2023年10月04日

- txt下載

試論個人行為與社會影響的相互作用力

作者:未知
摘要: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人們遵循著看似無形而又亂中有序的各種規則,公共場合亦然。公共運輸作為人流密集的場所之一,彼此之間互動影響著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本文就公交車上下車的禮貌問題,從個人行為對社會的影響來探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個人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以便引起更多人的思考,更主動的從自身出發,積極地參與生活,與社會成員共同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
  關鍵詞:社會公德 個人行為 社會影響 群體思維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1 背景資料
  一座城市的底蘊往往體現在最日常的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常常包含著內在的修養。在人文豐厚的北京城裡,每天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人流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流動,北京的交通系統承載著千萬人的夢想去奔向目標。在這人來人往的交集中,微笑與理解並存,焦慮與急迫同在,每個人體的素質與修養在這互動中一起構建出一個城市的風骨。
  清晨,公交上下車的人流依舊絡繹不絕,前門上車後門下車的規則似乎因快節奏的生活而變得不再那麼規則,很多人喜歡就近下車,不再移步到後門。某天,司機拒絕乘客由前門下車,A乘客堅持從前門下車,車上的乘客們保持沉默,在長時間的僵持中乘客中有個女生喊說後門下車,前面立刻有其他乘客呼應,隨著越來越多的乘客抬頭關注,A乘客悻悻的走到後門,下車後又跑到前門指著司機大罵。
  這一事件引起我們對社會道德層面的深思。對於社會大眾的漠然,對於不合理情形的隱忍,對於埋藏心底的正義,我們到底怎麼了?是什麼引起了人們不敢於伸張正義,不指責錯誤的行為,不維護公德的尊嚴。
  2 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社會公共道德是由社會全體成員所普遍遵循的道德準則,不僅包括在廣泛的社會公共生活領域,如車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候機室等公共場所,還包括在人們之間的日常交往中,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禮貌待人、履行諾言、講究信譽等等。就當前形勢而言,社會公共道德的影響因素主要有開車不願禮讓都想搶先爭道;不懂得與人方便與己也方便的道理;乘公交車不排隊、爭先恐後搶位置;不懂照顧老弱病殘者;只注重小家庭的衛生和美化,而隨意糟蹋公共衛生。
  公共道德的形成是為了解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利益衝突,它通過建立一種普遍和公認的標準構築了人們的行為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個人利益的實現是不能影響他人的,倘若超越了這個界限,就要受到輿論的譴責。公共道德所體現的對他人的維護其實也是對自己的維護,共同遵守道德規範,對社會風尚有廣泛、持久、深刻的影響。
  3 個人行為與社會影響
  背景資料中的社會事件有司機、A乘客、其他乘客。各自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對事物做出反應。司機維護公共規則;A乘客維護自己的訴求,想就近下車;其他乘客維護自己的安全。背景資料中的社會事件分析,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到三類人六種態度會引起不一樣的事件發展,也會種下不一樣的社會文化的種子。如果三類人都不維護社會秩序,引發大家互相的不信任,繼而為了平衡心態獲取同等利益,導致更多的人選擇不遵守規則。長此以往,引起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必然與日俱增,社會氛圍也會日漸複雜,焦躁憤怒的社交環境對於社會的安定有著諸多不利的影響,見圖1。
  社會群體壓力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假設前提是:司機和A乘客都屬於正常的從眾水平,跟隨大多數人的態度而變化。若司機不同意開前門,A乘客非要前門下車,來看一下車內其他乘客的態度對事件發展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當其他乘客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時候,也就相當於默許A乘客的行為。A乘客在默許的情況下,只需要針對司機一人,有理無理全在主觀概念的標準判斷中,司機的心態是否會從眾影響著前門是否會打開。即越多乘客允許或公開表示讓A乘客前門下去,越會提高司機打開前門的機率。
  當有部分乘客表示不同意開門,司機的立場得到維護時,A乘客如願從前門下車的機率小於50%。當其他乘客均表示不同意開門時,司機的立場得到強大的支持,A乘客服從後門下車的可能性接近100%。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社會群體意識引導著每個人的行為方向,因勢利導、趨利避害是每個人在行動前思考的安全保障。但是這種引導如果走向漠視,就會讓更多正義無法得到申張,讓破壞規則的人更加利用這種他人求安全的心理而獲得短暫的利益,破壞社會長久的可持續發展。
  從司機的角度看,在維護規則的過程中,孤立無援,影響自我的認知。長此以往會因遭到外界的質疑而懷疑自己行為的正確性,或改變初衷隨波逐流。
  從乘客的角度看,在訴求得逞時,加強了自我中心性,降低自己參與社會的判斷能力,無法認識到行為的偏頗,不利於人際交往的理解。
  從其他乘客的角度來看,聲援司機維護規則,能夠促進事情向好發展,會增強其正義的強化提高效能感;有利於再次甚至多次做出親社會行為;有利於加快A乘客對錯誤行為的認知,減少拖延公交運行的時間。
  從整體來看,若司機漠視規則,乘客隨意破壞規則,其他乘客效仿破壞規則,長此以往會導致上下車時間拉長,影響交通的運行,進而減慢交通的便捷,更嚴重的是失去了乘客對司機、對公交系統規則的信任。
  在這個過程中第一個發出聲音的乘客至關重要。只要有人發聲,其他乘客就能獲得支持,贊同自己的正義,旁觀者效應的延緩時間就會縮短。乘客發聲支援,司機維護秩序,對公交規則的信任也因各司其責而順暢,維護正義成為人人有責的正常事件。
  4 社會引導與社會促進
  ??人行為與社會環境互相影響,每個人行為的累加形成了整個社會環境,是否能夠形成利他的親社會行為氛圍,除了受到個人特點的影響,情境因素的制約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在對利他行為的研究中發現,即使最具利他行為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不會去幫助他人;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他人的存在、環境條件和時間壓力因素三個方面。
當有他人的存在時,人們不大可能去幫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幫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時給予幫助前的延遲時間越長。1964年紐約發生的女青年遇襲事件,在長達30分鐘的時間內,38位鄰居聽到呼叫卻無一人實施救援或報警,引起了人們對責任擴散的探討,周圍人越多,責任分擔越會降低個體的助人行為。從本文事件來看,當司機嚴詞拒絕為乘客開前門時,所有的其他乘客聽到的可能性達98%,卻沒有立刻做出任何支援,大家在情境不明確時,會觀察同類人的反應來判斷事件的性質、對自身的影響和支援所引起外界對自身的評價等等。
  另外,Stanley Milgram(1970)曾提出城市過載假設,認為住在城市中的人經常被刺激所轟炸,使得他們獨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沒,城鎮家鄉因長期居住而建立的依戀心理在城市未形成,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水平偏低,也導致人們更加缺乏安全感,而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慣性忽視。從本文事件來看,大部分車上乘客也選擇忽視,只要來得及到達目的地,車上發生什麼,耽誤幾分鐘對自身沒有太大影響;而車外的乘客在門打開時如有人下車,也仿佛已習慣無表情變化。就像社會交換理論中所說,我們所做的很多事源於我們對利益和成本的衡量,我們希望獲得最大的利益和付出最小化的代價,從這個理論來看乘客的行為,顯然成為眾人的焦點並沒有什麼好處,還要花費自己的精力去深度捲入,增加可能被責難的成本是不划算的。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時間壓力因素,在公園裡悠閒賞景或者匆匆趕路上班,顯然前者更易幫助他人。人們在早尖峰時間忙著去上班或去處理事情,有明確的目的才會在早高峰出來擠公車,頭腦中的緊迫感使人們無暇顧及太多環境事件,實際上在大都市生活的人們時時刻刻都被忙碌的焦灼感控制著,更是降低了對外的關注。
  基於種種的影響因素,社會急迫的需要建立相互性規範(即互惠規範),讓人們看到更長遠的利益及短視帶來的後果,來引導群體為維持人際關係的協調和穩定,保證社會持續有效的發展而努力。主要可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見圖2。
  4.1利他主義的社會化
  4.1.1樹立利他主義榜樣
  選擇正面的語言來引導社會大眾,比警告和強制更有效果。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讓遊客不要拿走黃石森林公園的樹木化石,一些遊客被告知「以前的遊客都把樹木化石拿走了」,另一些遊客被告知「以前的遊客從不拿樹木化石」,結果後者幾乎沒有人拿走樹木化石。這項研究中,一方面說明榜樣的力量,因為大家都沒拿,我當然也不拿,我不能做特殊的那一個。另一方面,以前的遊客是一個群體,現在的遊客因為這句話而形成一個群體,為了維護所在群體的素養和態度,個人通常不會選擇破壞群體形象。而第一種語言中則明顯告訴遊客有人拿過,而且人數還不只個別現象,那麼思考來了:我偷偷拿一塊也不會怎麼樣,因為之前就有人拿過了。這兩種現象說明了社會引導所帶來的不同結果,榜樣的力量無形中會樹立一個道德參照點來調整自身行為。特別是對於中國社會大眾而言,千百年來的思想已深入潛意識的行為中,不搞特殊化,保持同一性已成為大眾在社會生存的慣性。
  4.1.2做出具體的幫助行為
  Staub(2005)的研究顯示,不道德的行為能滋生不道德的態度,而幫助行為能促進進一步的幫助行為。當人們助人行事的時侯,他們發展了幫助他人的價值觀、信念和技能,有助於滿足人們形成積極自我概念的需要。加之通過規則的制定和監督機制,可以有效遏制不良行為的隨意性。在本文事件中也同樣可以看到,在其他乘客開口表達態度的時候,正確的態度會被強化,一個接一個的發聲,就算沒有發聲的人也會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概念,清楚正確的做法和道德傾向。
  4.1.3利他主義的內在動機
  對人們的良好行為給予恰到好處的反饋,增加助人者從做這些事情中得到的快樂。助人行為是一種內在動機的自我滿足,如果過於外在獎勵,反而會降低內在動機,需要給予時避免過度理由效應。如在本文事件中,聲援的乘客因勇敢而自豪,因他人的跟隨而確定自己的行為屬性,因別人的豎大拇指而感到自我效能感上升,這種內在動機的獎勵是無形的,而這種無形價值感的滿足搭配上合理的信用機制,會讓整個社會更加公開的去表達自己的正義和態度。
  4.2增強旁觀者干預的可能性
  前面提到了旁觀者效應,會引起責任分散延誤幫助的時機。出現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大家不知道是因為這種集體潛意識引起的。如果在事情發生時,人人知道這是旁觀者效應在起作用,知道如何在無意中被他人影響,就可以通過其本身來克服這種社會影響。本文事件的女生聲援,適時地激起乘客們內心的態度,並促進大家表達出來。在維護社會秩序的情況下,也增強了自我的效能感,更增強了再次出現親社會行為的推動力。
  4.3內群體偏愛
  自我價值保護是每個人保持自身形象管理的武器,因此人們在滿足自己追求積極自我評價的需要作群際比較時,常常偏向於內群體。利用人內心的這種傾向,增強群體意識,利用團體規範來統一成員思想、信念與行為,以保證群體目標的實現。如綠色組織、紅十字會、互助小組、環保小組等各類組織,因目標的意義而使成員自身更有責任感,以身為組織成員為榮耀,而時刻保持對組織形象的?S護,嚴於律己,言行如一。
  5 結論
  社會的規範需要每個人的用心維護,敢於發出正義的聲音、保護正義的行為、激勵正義的付出、強化正義的模範、倡導正義活動的機制等等。就像本文事件的人們,乘客也好,司機也好,是否都能從自己出發客觀維護標準?還有那些等在車外的人是否也可以對影響他們上車的乘客表示提醒?如今激發人們正義的道德感、培養敢於表達的能力、建造安全表達的環境、加強對正義的保護迫在眉睫。從政府到各組織、各社區、各團體做好相應的道德引導,引導社會成員向善而為、因善受益,獲得物質的激勵也能享受精神的榮耀,為社會的良性發展,共同創建親社會環境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侯玉波著.社會心理學(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 費孝通著.鄉土中國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 古斯塔夫?勒龐著,馮克利譯.烏合之眾[M].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
  [4] 金盛華,張傑著.當代社會心理學導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5] 章志光著.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 霍蘭德著,馮文侶等譯.社會心理學:原理與方法[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