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2023年08月06日 - txt下載
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大約二、三百種。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白魁燒羊頭、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點(如小窩頭、肉末燒餅、羊眼兒包子、五福壽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點、夜霄的多種小食品(如艾窩窩、驢打滾等)。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有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麵等。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驢打滾
北京特色美食 豆面糕(驢打滾)
豆面糕又稱驢打滾,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源於滿洲。緣起於承德,盛行於北京。自古以來承德地區就盛產一種黍米,據《熱河志·物產》記載:「黍,土人稱為黃米」。這種黍米,性粘,承德叫黃米,可悶乾飯,或碾成粉用來做粘豆包、年糕和「驢打滾」。喜吃粘食本來是滿族人的傳統,因為滿族的狩獵生活,經常是早出晚歸,吃粘食耐餓。
「驢打滾」就是在200多年前從粘食中演變出來的一種大眾化小吃。由於清朝的八旗子弟愛吃粘食,「驢打滾」很快就傳到了北京,成為北京的一種風味小吃。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麵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
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面糕。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這一點連前人也發出疑問。《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
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麵,改用江米麵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豆面糕的歷史典故
傳說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亂後,把新疆的一個維吾爾族首領的妻子搶到宮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香妃被搶到北京後,日夜茶飯不思,乾隆急壞了,傳旨給御膳房,說:如果誰能做出香妃愛吃的東西,不但升官,還賞銀千兩。這一來御廚們大顯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領,山珍海味,風味名吃,做了數千樣,但香妃連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營的人給香妃做家鄉吃食送進宮。
話分兩頭說,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搶進宮後,也跋山涉水從新疆來到北京,藏身在白帽營里,想方設法打聽香妃的下落。當他聽說皇帝下旨讓白帽營的人做一樣最好吃的東西送進宮去給香妃吃,覺得這是個聯繫的好機會。於是就做了一盤他家祖傳的自製點心江米糰子,香妃見到這江米糰子,就會知道是她丈夫來了。 江米糰子送到宮中,太監問這食物的名字,於是就叫它驢打滾。宮女把驢打滾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見,睛睛一亮,知道丈夫來了,便強打精神,夾起一個,輕輕咬了一口。
乾隆聽說香妃吃東西了,高興得什麼似的。下旨讓白帽營的艾買提天天做驢打滾送進宮來。從此,艾買提就天天做驢打滾送進宮來,驢打滾也就出了名。後來又流傳到了民間。
豆面糕的製作方法
配料:糯米粉100克,玉米澱粉25克,糖30克,色拉油3大勺,水150毫升,細沙若干,黃豆粉、椰絲各適量。
製作過程:
1、糯米粉、澱粉、糖粉、色拉油、水等,混合攪拌成漿的樣子;
2、準備一個方形的微波飯盒,微波食品袋一個,將食品袋放入飯盒中,把漿倒入食品袋,並且把食品袋整理好,不要有褶子,微波5分鐘;
3、取出食品袋,在案板上放平,然後用擀麵杖輕輕擀一下,擀的稍微薄一點,長一點,然後隔著食品袋切成兩塊;
4、剪開食品袋,揭去上面的薄膜,把細沙袋剪掉一個約兩厘米的口子,口子的大小關係到擠出的細沙的多少,擠到中間,然後把下層食品袋剪開,這樣變成兩塊了;
5、拎著食品袋把糯米片包著細紗捲起來,捏合;
6、案板上墊保鮮膜,撒上黃豆粉,把糯米卷放上去,揭掉食品袋,滾滿粉,這樣就不沾手了;
7、快速切斷,用同樣的方法滾上椰絲。
製作要點:
1、炒黃豆面要有糊味,但是千萬不要炒成黑色。
2、蒸熟的江米粉要癱在盤子中。
3、切粘面的時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會粘刀了。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艾窩窩
北京特色美食 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製作的清真風味小吃,其特色是色澤雪白,形如球狀,質地粘軟,口味香甜。不僅北京人喜歡這款小吃,就是進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一下這款聞名全國的清真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艾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 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艾窩窩的歷史典故
關於艾窩窩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古已有之,源於北京;另一說是由維吾爾族穆斯林帶入清宮,後流傳至北京民間。兩種說法孰是孰非,或二者之間尚有什麼聯繫,還應該由專家學者作進一步的研究。這裡我們不妨將兩種說法一併列出,供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源於北京:
據《明宮史·火集》載:「(四月)初八日,進『不落夾』,用葦葉方糯米,長可三四寸,闊一寸,味與粽同也。」這個「不落夾」是什麼呢?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所著的《酌中志》中有答案:「以糯米飯夾麻糖為涼糕,丸而餡子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有人認為元代就有不落夾,只是尚未見到文字記載。
由此可知,明代已有了艾窩窩。那麼艾窩窩這種普普通通小吃,如何成為名震京城的清真風味小吃呢?
原來,艾窩窩與今天的故宮(即「紫禁城」,俗稱「皇宮」)內的「儲秀宮」還有著密切的聯繫。據老北京人傳說,有一位在「皇宮」紫禁城裡當過太監的人說,明時皇宮裡的 「儲秀宮」居住著的皇后和妃子,她們天天吃山珍海味,感到有些膩了。有一天,在「儲秀宮」做飯的一個回族廚師,從家裡帶了些經常食用的清真食品「艾窩窩」,正在廚房裡吃的時候,被一位宮女看見了。她一嘗很好吃,就給皇后帶了點,皇后一嘗,亦感到非常好吃,就當即讓這位回族廚師為居住在「儲秀宮」的皇后和妃子們做「艾窩窩」吃。特別是皇后很喜歡吃艾窩窩,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而且還格外大加讚賞,說廚師做的「艾窩窩」不僅「色雪白」好看,而且吃起來,其「味香甜」。
此後艾窩窩就由「皇宮」紫禁城傳了出來,一下子變得身價百倍,名震京城,成為京城有名的一款清真風味小吃,並被美譽為「御艾窩窩」。對此,《北京傳統文化便覽》記載:艾窩窩為「北京一種清真風味小吃。色雪白,球狀,質粘軟,味甜香,因明代為帝後所喜食,故名『御艾窩窩』,後傳入民間,脫衍為『艾窩窩』了。」
源於維吾爾族:
第二種說法是艾窩窩源於維吾爾族,其中還有一段艾窩窩與香妃的傳說。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亂時,伊帕爾漢家族配合平叛有功,於二十五年隨全家奉召進京。伊帕爾漢被召入宮,時年26歲。初封為貴人,後冊封為容妃。她不僅長得漂亮,而且渾身自然散發出一股清馨的香氣,備受乾隆寵愛,所以叫香妃。香妃是維吾爾族穆斯林,為了使香妃開心,乾隆十分尊重香妃的生活習慣,專門在宮中配備了一名叫努伊瑪特的維吾爾族廚師為香妃做清真飯菜。
相傳香妃入宮前已為人婦,入宮後,香妃非常思念她的丈夫,日夜茶飯不進,這可急壞了乾隆皇帝。他急忙下旨給御膳房:有誰能做出使香妃愛吃的食物,賞銀萬兩。御廚們都想得到重賞,想盡名膳美食,各獻絕技。於是,山珍海味、風味名食,做了數千樣,可是端進宮內,香妃連看都不看。無奈之下,乾隆只得讓維吾爾族人給香妃做家鄉的飲食送進宮中。
相傳香妃入宮前已為人婦,入宮後,香妃非常思念她的丈夫,日夜茶飯不進,這可急壞了乾隆皇帝。他急忙下旨給御膳房:有誰能做出使香妃愛吃的食物,賞銀萬兩。御廚們都想得到重賞,想盡名膳美食,各獻絕技。於是,山珍海味、風味名食,做了數千樣,可是端進宮內,香妃連看都不看。無奈之下,乾隆只得讓維吾爾族人給香妃做家鄉的飲食送進宮中。
江米糰做成後,被送進了宮裡,太監問香妃的丈夫:「這叫什麼名字?」他想自己姓「艾買提」,就急中生智,脫口而出:「叫艾窩窩。」宮女將艾窩窩端到香妃面前,香妃見到艾窩窩,心知自己的丈夫來到京城,十分悲痛,淚流如雨,她輕輕地拿起一個艾窩窩咬了一口……
乾隆得知香妃想吃東西了,很高興,於是下旨讓在京城的維吾爾族人天天製做艾窩窩給香妃用膳,從此,艾窩窩就出了名,成為一款有名的宮廷名食。這一名食也很快傳到北京和新疆維吾爾族民間,特別是北京人更喜歡吃艾窩窩。至今在北京民間還流行有關艾窩窩的一首民謠:「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元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艾窩窩是春夏季美食,每年一到春節,各家清真小吃店就陸續添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
艾窩窩的製作方法
原料:江米飯,還有麵粉、白糖、芝麻、核桃仁、山楂糕。
操作
1、蒸面:把麵粉放入蒸籠里開鍋後蒸15分鐘就可以了。
2、擀麵:蒸過的麵粉會發乾發硬,因此等面晾涼後,要用擀麵杖把面擀碎,擀細。
3、拌糖餡:您只要把蒸過的麵粉,白糖,芝麻,還有碾碎的核桃仁攪拌在一起就可以了。另外還要把山楂糕切成小塊狀。
4、包餡:取一勺江米飯,將它放在麵粉上來回搓揉,使江米飯完全沾滿麵粉, 然後將它按扁,薄厚由自己喜好而定。再包上剛剛拌好的糖餡,然後將周邊捏合到一起,再在上面點綴艾窩窩。一小塊切好的山楂糕,好了,艾窩窩就做好了。
製作要點
製作艾窩窩和切糕都需要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蒸江米。怎麼樣把江米蒸得好吃,有嚼頭的辦法:首先把江米泡4個小時以上,時間越長越好。然後把泡米的水全部倒掉,再上鍋干蒸。如果您使用微波爐,1斤米用中高火蒸12分鐘即可。如果使用普通蒸鍋,開鍋後蒸15分鐘就可以了。12分鐘後將容器取出,再向江米中倒入開水,邊倒開水邊攪拌,使江米充分吸收水分。這樣做出來的江米才會有勁兒,有拉力,吃的時候口感才好。等到江米完全被攪拌成糨粥狀就可以了。然後蓋好蓋,再上微波爐用中高火蒸10分鐘。普通蒸鍋開鍋後蒸15分鐘。10分鐘後將容器取出,再用鏟子用力將米粒碾碎。這樣米就處理好了。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糖卷果
北京特色美食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山藥鮮品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精纖維及維生素等成分,是中醫傳統的用藥。中醫認為山藥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棗更是中醫和民間常用的滋補品,每100克干品含糖量63-76、3克,並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含量居各種鮮果之首,每100克鮮棗肉中含量達300-600毫克,人體利用率平均為86、3%。中醫認為棗肉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養氣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衛不和、貧血心悸、煩躁多夢等症。卷果主料為山藥、大棗,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藥膳。
糖卷果的歷史典故
糖卷果源自回族,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清真食品。回族是目前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
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中亞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特稱)大批遷入中國,以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為主,後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
糖卷果的製作方法
主料:山藥1000克
輔料:小棗(干)250克,油皮300克,小麥麵粉300克,梅子50克,金糕100克,桂花10克,芝麻50克
調料:麥芽糖100克,白砂糖40克,花生油300克
製作步驟
1、將山藥法凈去皮,拍松切成碎塊;
2、小棗去核洗凈;青梅切絲;金糕切條;
3、將山藥、棗、青梅放入盆中,加入適量水,麵粉攪拌均勻;均放在3張油皮內捲成卷,放入鍋中蒸30分鐘至熟;
4、用凈濕布將卷果裹上捋成三角狀,晾涼後切成1厘米厚的片;將卷果片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
5、炒勺上火,放入白糖、飴糖、水、熬至糖熔化成黏汁;
6、加入桂花,放入卷果,顛翻均勻;撒上芝麻,分裝在盤中,再撒上白糖,放上金糕即可。
菜系及功效:清真菜補氣食譜、健脾開胃食譜、增肥食譜。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薑絲排叉
北京特色美食 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又叫薑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它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茶菜是滿族、回族禮儀性食品。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用茶及茶食為先,然後才是冷葷、熱菜、甜食、湯等,一定按順序上。回族人不飲酒,但為了禮節,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南來順」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薑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
北京薑絲排叉,又叫薑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它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茶菜是滿族、回族禮儀性食品。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用茶及茶食為先,然後才是冷葷、熱菜、甜食、湯等,一定按順序上。回族人不飲酒,但為了禮節,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它要用鮮姜去皮跺成細末,麵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礬末,一起放入盆中,用涼水和成麵糰。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軋面機上軋五六次,直軋到薄片均勻光滑,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面,疊起合成長條後,用刀切成寬為2厘米、長5厘米的排叉條,將兩小片疊到一起,中間順切三刀,散開成單片套翻在一起,用溫油炸。將炸好的排叉過蜜,過蜜的方法是用鮮姜去皮切成細絲,用水把薑絲熬開後撈出薑絲,放入白糖,開鍋後放飴糖、桂花,繼續熬開後移小火上,將炸得的排叉入薑絲熬出的桂花飴糖中過蜜。 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南城「南來順」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原料為面麵粉、蘇打和鹽,也用油炸,做法與薑絲排叉一樣,不同的是它不過蜜,有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當下酒菜用。
薑絲排叉的製作方法
鮮姜去皮剁成細粥,麵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粥,一起放入盆中,用涼水和成麵糰。將麵糰壓成薄片,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疊起合成,用刀切成寬2厘米、長5厘米的排叉條,將兩小片疊到一起,中間順切三刀,散開成單片套翻在一起,用溫油炸。將炸好的排叉過蜜,過蜜的方法是用鮮姜去皮切細絲,用水把薑絲熬開後撈出薑絲,放入白糖,開鍋後放飴糖、桂花,繼續熬開後移小火上,將炸好的排叉入薑汁熬出桂花飴糖中過蜜。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
主料:麵粉、鮮姜、澱粉、蜂蜜、白糖、飴糖、桂花
製作
1、取面盆一個,將麵粉、雞蛋、白糖、薑絲、清水攪拌均勻。
2、入黑芝麻後將麵粉揉上勁,製成麵糰備用。
3、將將和了薑絲的麵皮擀得薄薄的(儘量薄一些)備用。
4、用刀將面片切成長15厘米寬7厘米左右的菱形條。
5、將面片的一端從劃開的地方穿出來後把整個面片扭成花型備用。
6、鍋中做油,7成熱時入處理好的面片炸成金黃色撈出控油後即可食用。
製做關鍵:
1、要用旺火來炸,這樣才能達到酥脆的口感。
2、炸排叉時要注意火候。一旦變成金黃色就要馬上撈出,否則易糊。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奶油炸糕
北京特色美食 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里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
奶油炸糕用上好麵粉為原料,先燒適量開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將麵粉倒人鍋內,迅速攪拌直到麵糰由自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麵。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適量雞蛋液在碗內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麵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
鍋內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為後兩種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燒至冒煙後,改用小火,此時將揉勻攪拌好的麵糰,500克分成40個均勻小球,人油鍋前用手摁成圓餅,逐個下人油中,待餅膨起如球狀,並呈金黃色時撈出,滾上白糖即成。
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里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
除奶油炸糕外,還有黃米麵炸糕和江米麵炸糕(用水磨米,質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後發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適當揉進一點鹼。製作時抓一塊面約50-60克,用手指在中間按一個坑兒,包進豆沙餡,將口封嚴,隨包隨入溫油炸至金黃色。此種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很受歡迎。
還有一種燙麵炸糕,先把水燒開後,倒人麵粉攪拌均勻,面燙好後出鍋分成大塊,攤開晾涼,對上發麵和適量鹼面,揉勻揪成小劑,摁扁,包上用紅糖、桂花、面干拌勻製成的餡兒,用溫油炸。此種炸糕外焦酥,里軟嫩,易消化。
奶油炸糕的製作方法
奶油的製作方法
方法1
油相由2%甘油一硬脂酸脂、1%丙二醇硬指酸單甘油酯、5%熔點為50℃的氫化牛油和92%大豆油組成;水相由5、6%、10%發酵乳、3%蔗糖、0、1%古柯豆膠和2%食鹽組成。將18%水相混合到82%油相中,攪拌乳化,急冷捏後得人造奶油。測定這種人造的固體脂指數結果,在5~25℃的範圍內為7、2~7、6,把人造奶油品溫調到20℃,將200克液糖添加到200克人造奶油中,用攪拌機攪拌10分鐘使其含氣,得到食感和攪打奶油十分相似的打稠奶油。
炸糕的製作方法
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麵,由黃米麵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炸糕」。
原料:水1/2杯(約125ml),麵粉1/2杯(約70克)、雞蛋2-3個、白糖1大勺、黃油1/2條(約50克)、香草香精1小勺。
做法
1、鍋中放水1/2杯,黃油1/2條, 白糖1大勺, 燒開後,將麵粉倒入,用筷子快速攪拌均勻。
2、將雞蛋打勻,分次將蛋液倒入燙麵內用筷子充分攪均,這一過程比較練臂力。加入香草香精(起到去除蛋腥味,如沒有香草香精可不放),混勻後的麵糊即為奶油炸糕的面坯。
3、將油燒熱(油溫勿過高) ,我用兩個大的不鏽鋼勺:先用一個勺挖一坨麵糊(大約有雞蛋黃大小) 用另外一個勺蘸一下油將勺內的麵糊輕輕撥進油內,經溫油炸至鼓漲起來,呈金黃色即可撈出,瀝干油,撒上白糖即可。
注意要點
用蛋液來調整麵糊的干稀程度,如果麵糊比較稠,手上可抹少許油,抓起一小塊面坯,揉成雞蛋黃大小的球,再按扁,放油內炸,這樣炸出來的不如稀一些的面坯炸出來的鼓漲,但稀的面坯不易下手,只好用勺,做出來的形狀不太漂亮,但鼓漲很大。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蜜麻花(糖耳朵)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詩說:「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並注說:「糖耳朵蜜麻花,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麵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稱之稀也。」
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鬆軟,甜蜜可口。南城的南來順飯莊的蜜麻花由於常年製作。質量穩定,主要是放鹼合適,沒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勻,達到了鬆軟綿潤的質量要求,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與蜜麻花相似的還有蜜篦子,原料配製與蜜麻花完全一樣,唯形狀不同,它是三層擀平,中間豎劃幾刀,油炸後過蜜而成。此外還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過蜜,芙蓉干糖也不過蜜,而是滾上一層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點。
蜜麻花的製作方法
原料:面、紅糖、花生油、鹼、飴糖、蜂蜜。
做法
1、面和好發酵面對上鹼,另用一塊面和上紅糖,做時將發酵面分兩塊,一塊擀開後,將紅糖和的面鋪是上,再擀另一塊發酵面,鋪在紅糖面上面,這樣成了二層酵面,一層糖面。
2、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長條,將長條一邊摁薄,成坡形,把薄邊和厚邊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塊。
3、自小塊中間開一刀口,然後打開,將薄的一面往裡翻過去,厚的一邊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
4、花生油燒五成熱,分批將坯子入油里炸過,呈金黃色時撈出,瀝盡油,趁熱放入溫熱的飴糖中泡一分鐘,稱過蜜,浸透後,撈在盤裡晾涼就成了。要注意必須炸透,否則就會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質量不佳現象。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油茶
北京特色美食 油茶
油茶也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
北京油茶的製作方法
原料配方:大米400克 紅辣椒麵10克 糯米100克 生薑25克 標準粉250克 蔥花25克 菜油150克 蘇打粉3克 芝麻150克 干澱粉25克 腌大頭菜50克 雞蛋15個 川鹽75克 麻油15克 花椒5克
製作方法
1、鍋內放清水3千克,燒開後放入10克姜塊,一根生蔥(挽結),水沸撇去浮泡,撈去蔥、姜,然後將鍋端離火口10分鐘,再將磨好的大米,糯米粉攪入水中。鍋再置旺火上燒開,移放微火上煨熟成油茶糊。
2、標準粉500克放鹽5克、蘇打3克,加清水200克,調勻揉好,靜置1小時,再搓成條狀,刷上菜油,盤條發汁。鍋內放菜油燒至七成油溫時,將發汗後的面扯成50克重的節,拉成細如麻繩的線條,捲曲入油鍋炸成油茶饊子。
3、菜油下鍋燒熟後,分別舀入花椒粒、辣椒麵中,製成椒油、紅油。芝麻炒熟擀成細面,大頭菜剁面細粒,生薑15克剁成末。
4、吃時,先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散(每碗1個),再將油茶糊舀入碗中與蛋液和勻,放鹽、芝麻面、椒油、紅油、麻油、薑末、大頭菜粒及蔥花,油菜湖面上放入捏碎的饊子。
特點:味咸鮮香帶辣,宜早點、夜宵,冬季食之尤佳。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製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將礬、鹼、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挫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饊子麻花古名為「環餅」、「寒具」,質地酥脆,香甜可口。環餅據說遠在戰國時代就有,秦漢以來成為寒食節的必吃食品。
饊子麻花是用發酵面揉擰成麻花形,炸制而成,是遍及全國各地的小食品。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將麻花、饊子作為寒具的代表,寒食節禁火之日,多食此品。據《續晉陽秋》載:「桓靈寶好蓄書法名畫,客至,常出而觀。客食寒具,油污其畫,後遂不設寒具。」據此典故可知寒具是油炸食品。唐韋巨源《食單》載:「巨勝奴—酥蜜寒具」。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曰:「寒具,冬春可留數月,及寒食禁煙用之,故名寒具。」到了清代,據御膳房食單載:「乾隆十九年三月十六日總管馬國用傳,皇后用野意果桌一桌十五品。」其中就有「發麵麻花」作點心。大約從清代起將是麻花、饊子分立,麻花較硬而粗,饊子細而散也。但都是油炸食品。著名的天津桂花發祥麻花,就是用發酵面加芝麻、青梅、糖姜、桃仁等果脯,經過搓擰,油炸而成。但也有稱為「饊子麻花」者,如天津的王記剪子股麻花,就因條散而不亂,麻花肌不擰緊在一起而得名。
饊子麻花的歷史典故
饊子古時候稱寒具。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寫的《楚辭、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餌,有痧c兮」的句子。粔籹蜜餌、痧c是什麼東西?宋代林洪考證:「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痧c乃寒具食,無可疑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過名為《寒具》的一首詩:「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但有人說這不是劉禹錫寫的,而是蘇東坡為一個賣「寒具」食的老太婆寫的廣告宣傳詩。且不管誰是原作者,但這首詩卻把「寒具」這種油炸食品描繪得活靈活現,大有呼之欲出之勢,足以令人垂涎欲滴了。那麼寒具究竟是什麼?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說:「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見饊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與之媲美的了。
為什麼古人要吃「寒具」這種食品,其中還有一段傳說。原來古代清明節前一日為民間的寒食節,要緊火3天。晉陸(歲羽)的《鄴中記》有「冬至後一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的記載。說的是介子推曾伴隨公子重耳一起過著流亡生活達19年之久,在重耳餓肚無食時,曾割股獻君,可謂忠心耿耿。但重耳重新執政為晉文公後,在論功行賞時卻忘記了介子推。為此介子推帶了母親去了綿山隱居。晉文公一日忽然想起介子推,親自帶人去綿山尋找,不見,命令放火燒山,想趕出介子推母子。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不肯會見晉文公,母子雙雙抱木而被燒死。為此晉文公十分悲痛,遷怒於火,下令介子推死前三日全國禁煙火,於是就有了寒食節。三日不動煙火,吃什麼呢?那就是寒具,它過油炸制,能夠儲存不變質,保持酥脆不皮,當然時最理想的食品了。
饊子麻花的製作方法
配料: 麻仁、小劑、花生油、
特色: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製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將礬、鹼、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挫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
操作
1、將麻仁用開水拌起來,將小劑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長的小條碼在盤中,碼3至4層再餳著。
2、餳好後,拿起兩小條用手挫成均勻的長繩條2根,對頭折兩個來回成8根,兩頭捏在一起,成兩頭尖、當中大的棗核形或扇形狀,用油炸熟即成。
3、炸時鍋內花生油五成熱,拿著饊子麻花的捏頭處,將坯子下入油鍋來回擺動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後,整個入油中炸,炸成棕黃色即成。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薩其馬
北京特色美食 薩其馬
薩其馬是滿族的一種食物,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原意是「狗奶子蘸糖」,是將麵條炸熟後,用糖混合成小塊。薩其馬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點之一,過去在北京亦曾寫作「沙其馬」、「賽利馬」等等。薩其馬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
《燕京歲時記》中寫道:「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
薩其馬是當時重要的小吃。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賽利馬為喇嘛點心,今市肆為之,用面雜以果品,和糖及豬油蒸成,味極美。」道光二十八年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也寫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張,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當年北新橋的泰華齋餑餑鋪的薩其馬奶油味最重,它北鄰皇家寺廟雍和宮,那裡的喇嘛僧眾是泰華齋的第一主顧,作為佛前之供,用量很大。
正明齋製作的最為有名。永興齋製作的薩其馬也有不錯的口碑。
薩其馬以其鬆軟香甜、入口即化的優點,贏得人們的喜愛。滿洲入關後,薩其馬在北京開始流行,時至今日,薩其馬作為滿族餑餑的美味,已經從北方傳遍了全中國。但當中熱量較高(脂肪含量約54%或一件約200卡路里)。縱然薩其馬味美可口,但仍應儘量少吃而為健康著想。
在香港,人們慣稱薩其馬為「馬仔」。由於賽馬賭博俗稱「賭馬仔」,因而有港人迷信指吃了薩其馬後,便可在賽馬賭博中獲勝。
薩其馬的歷史典故
滿族風味糕點「薩其瑪」名稱的由來有一段歷史原因。這一詞,最早見於清乾隆三十六年大學士傅恆等編的《御製增訂清文鑒》一書。製作薩其瑪的最後兩道工序是:切成方塊,隨後碼起來。「切」滿語為薩其非,「碼」,滿語為瑪拉木壁。「薩其瑪」便是這兩詞的縮寫。清王朝建立後,滿族民眾入關,滿漢雜居,生活習俗,語言詞彙交流融合。薩其瑪作為一種民族風味食品,也被漢族人民接受。薩其瑪的名字也成了兩族人民共同使用的名稱。
滿族淵源於女真。金為蒙古滅後,留居遼陽等地的女真逐漸漢化,留居今黑龍江依蘭一帶的女真則緩慢向南遷徙,形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三部。其中,建州女真接近漢地,社會經濟發展較快。至努爾哈赤任建州左衛都指揮使時,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公元1635年,皇太極出於政治需要,廢除女真舊號,定族名為「滿洲」。滿族正式成為一個新的少數民族。約九百萬人,是我國人口較多、分布較廣的民族之一。主要從事農業。信仰薩滿教。愛國將領王光宇、陳翰章、關向應等都出自滿族。旗袍是滿族特色飾。小吃「薩其瑪」很受國人青睞。
清朝在廣州任職的一位滿洲將軍,姓薩,喜愛騎馬打獵,而且每次打獵後都會吃一點點心,還不能重複!有一次薩將軍出門打獵前,特別吩咐廚師要「來點新的玩意兒」,若不能令他滿意,就準備回家吃自己。 負責點心的廚子一聽,一個失神,把沾上蛋液的點心炸碎了。偏偏這時將軍又催要點心,廚子一火大罵一句:「殺那個騎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點心來。
想不到,薩將軍吃了後相當滿意,他問這點心叫什麼名字。廚子隨即回答一句:「殺騎馬。」結果薩將軍聽成了「薩騎馬」,因而得名。
薩其馬的製作方法
舊時薩其馬的製作方法有記載於《燕京歲時記》:「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進,遂成方塊,甜膩可食」,指出了古時候薩其馬由冰糖、奶油、白麵粉等製作成;當中「餑餑」是北平方言,意指糕點或饅頭之類的食品。王世襄先生說,「據元白尊兄(啟功教授)見教:《清文鑒》有此名物,釋為「狗奶子糖蘸」。薩其馬用雞蛋、油脂和麵粉,細切後油炸,再用飴糖、蜂蜜攪拌沁透,故曰『糖蘸』。
時至今日,薩其馬的製作方法已被改良:大約由雞蛋加入麵粉製成麵條狀再下,再由白糖、蜂蜜、奶油等製成糖漿後與炸好的麵條混合,待干而成。 以雞蛋為主要原料,的方形甜點心。有時也寫成「沙其馬」、「薩其馬」或「薩齊馬」(「馬」字亦作「瑪」)等。
原來滿洲有一種野生漿果,以形似狗奶子得名,最初即用它作薩其馬的果料。入關以後,逐漸被葡萄乾、芝麻、山楂糕、青梅、瓜子仁、棗等所取代,而狗奶子也鮮為人知了。」(詳見《餑餑鋪與薩其馬》一文)
原料:麵粉、乾麵、雞蛋、蜂蜜、生油、白砂糖、金糕、飴糖、葡萄乾、青梅、瓜仁、芝麻、桂花
製作方法
1、雞蛋加水攪打均勻,加入麵粉,揉成麵糰。麵糰靜置半小時後,用刀切成薄片,再切成小細條,篩掉浮面 。
2、花生油燒至120℃,放入細條面,炸至黃白色時撈出瀝凈油。
3、將砂糖和水放入鍋中燒開,加入飴糖、蜂蜜和桂花熬制到117℃左右,可用手指拔出單絲即可。
4、將炸好的細條面拌上一層糖漿;框內鋪上一層芝麻仁,將麵條倒入木框鋪平,撒上一些果料,然後用刀切成型,晾涼即成。
5、鍋內花生油用微火燒至八成熱,將卷圈下入油鍋中炸約1分鐘,待其呈金紅色時撈出即成。
家庭自製
材料:高筋面 200克 發酵粉1小勺 雞蛋3個 水20cc左右
糖水材料:砂糖150克 麥芽糖50克 蜂蜜15克 水40cc左右
其他: 葡萄乾等
做法
1、將麵粉 發酵粉 雞蛋加水混合攪拌 然後在案板上揉成麵糰 醒10分 撒上麵粉防粘 用擀麵杖擀成麵皮 向中心摺疊(折成4折)用刀切成細麵條狀 再加麵粉將麵條播散 然後放入油鍋炸(中火) 建議多炸一會會更脆 炸好後撈起瀝油 待用;
2、將糖水材料放入鍋里用中火熬 直至可以拉出絲來為止;
3、將炸好的麵條放入熬好的糖水裡攪拌 同時加入葡萄乾等 攪拌均勻之後 放入塗過油的盤子裡 用手壓緊壓平 完全冷卻後 切塊裝盤即可。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焦圈
老北京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種古老食品,製作比較麻煩,由於勞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願製作,故有一段時間常斷檔。說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個「焦圈俊王」,原是「南來順」職工,已故去。他的技藝一般人不能與之相比,炸出的焦圈個個棕黃,大小一般,特別是具有香、酥、脆的特點,放在桌上,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
北京護國寺小吃店和群芳小吃店製作的焦圈,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焦圈的歷史典故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相傳是中國第一首產品廣告詩:「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也有記載:「入少鹽,牽索扭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貯存十天半月,質不變,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來人們喜愛的食品。
要說最代表北京的,而且最有特色的,恐怕非豆汁兒莫屬了。記得,有人不是說過麼,來個人,把他踹躺下,踩著脖子灌碗豆汁下去,起來罵街的準是外地的,灌下去起來就喊:有焦圈麼?這準是北京人。這可以說明豆汁兒在老北京飲食中的地位。提起豆汁兒,那就不能不提與之配套的另外一種咱們北京的吃食——焦圈,它與豆汁兒好比紅花綠葉,誰也離不開誰。
老北京的男女老少都愛吃焦圈,北京人吃早點、喝豆汁的時候都離不開這酥脆油香的焦圈。
要說上品的焦圈,講究炸出來色兒深黃,油亮光滑,小巧玲瓏,形同手鐲一般。這焦圈別看不起眼,它也是皇家的傳承,據說最早是皇上老兒的吃食。
在老北京的師傅當中,做焦圈最出名的當屬當年興盛館的鄔殿元老師傅。早在30年代,鄔師傅靠一個粥鋪為生,就以這個焦圈為主,據老人講,那個焦圈做的,放上一個多星期,焦圈愣不發皮,照樣脆生。
再後來比較有名像什麼南城的焦圈王——王文啟老師傅。還有東城隆福寺小吃店的馬慶才師傅,這些都是做焦圈的大腕兒。
其實,老幾位別小瞧了這個簡單普通的焦圈,這中間的講究多了。先說這個面,可不能隨隨便便的什麼面都成,那講究的是張家口一帶的口麥磨的面,您要問為什麼?聽我慢慢道來:這口麥紅皮圓粒,因此炸出來的焦圈個大而脆。當然了如果您是在家做,實在找不到這個面,您就用3成的一等粉,7成的標準粉代替。
焦圈的製作方法
焦圈的製作,需用溫水化開鹽、鹼、少許礬,加水拌和麵粉成麵糰後,用手反覆壓揉麵糰,揉勻後放案板餳3個小時,然後把麵糰壓扁,用刀切成5厘米寬的條,取成條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長扁片,厚約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寬的劑(一般50克面切14小劑),每兩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劑疊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間切一刀,兩邊不能切通,稍連一點,油燒至五成熱時,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頭下油鍋,隨即用筷子從中間撐開,使之成手鐲形,定型後翻過來,炸至棗紅色出鍋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
製作步驟
一、將精鹽、鹼面、明礬一起放人盆中,輕輕砸碎,加入溫水150克,用木槌研攪。研攪時,盆中發出「嗡嗡」的聲音,並均勻地冒起半個米粒大的泡沫,才符合要求。如研攪時不起泡沫,即是鹼大,可適量加些明礬;如泡沫很大,且較長時間不消失,則是礬大,可再加些鹼。研攪合適後,再倒人溫水150克攪勻,即成調料溶液。
二、從盆中取出1/10的溶液留起來備用。將麵粉倒人盆內,與溶液一起和成麵糰。從留起來的溶液中取1/2灑在麵糰上揉勻,並將麵糰對摺一下,蓋上濕布,餳15分鐘。然後,取下蓋布,雙手蘸上剩下的溶液將麵糰按揉幾分鐘,翻過麵糰再按揉幾分鐘,仍將麵糰對摺一下,蓋上濕布,再餳15分鐘。第三次,在麵糰表面塗上一層花生油,再按揉一遍,對摺起來餳15分鐘。第四次,將麵糰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摁平,用小炸刀在麵糰上隨意劃一些橫豎交叉的刀紋(以使其餳得快),對摺後,在麵糰表面塗上薄薄的一層油,再餳60分鐘。
三、用小炸刀將餳好的麵糰切割下3、3厘米寬、19、8厘米長的一條,有油的一面朝上,橫放在油案板的邊沿上,用手壓薄壓平。然後,將條的一端用左手壓在案上,右手將另一端向外一抻,抻成很薄的長條。用刀將長條每隔2、0厘米寬剁一刀,即成為制坯的小劑。隨後取兩個小劑,油麵對油麵地橫著摞起來,用雙手的中指在小劑中間橫摁一道溝,再用小炸刀順著溝切一道縫,即為面坯。
四、將花生油倒人鍋內,在旺火上燒到六成熱,把面坯逐個稍抻一下,,放人溫鍋中炸。面坯在熱油中很快就浮起來,立即用長筷子將它翻過,並將筷子插入縫中,來回輕輕地碰撞縫的兩端,將縫碰寬後,再用筷子將縫撐圓,並套在筷子上劃幾個圓圈,面坯就成了一個圓形的圈。這時要勤翻過,每個至少翻4次,將圈兩面都炸成深黃色即成
特點: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蛤蟆吐蜜
北京特色美食 蛤蟆吐蜜
豆陷燒餅又稱蛤蟆吐蜜,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同西域時傳來的。〈續漢書〉有記載說:「靈帝好胡餅。」胡餅就是最早的燒餅,唐代就盛行了。〈資治通鑑、玄宗〉記載:安史之亂,唐玄宗與楊貴妃出逃至咸陽集賢宮,無所裹腹,任宰相的楊忠國去市場買來了胡餅呈獻。當時長安做胡麻餅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輔興坊的店鋪。 為此詩人白居易賦詩一首稱:「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讒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說在咸陽買到餅象不象長安輔興坊的胡麻餅。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清油、鹼面、糖等為原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被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
此做法與現代燒餅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異錄》一書記載:「僖宗幸蜀之食,有宮人出方巾包麵粉升許,會村人獻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餅以進,嬪嬙泣奏曰:『此消災餅。』乞強進半枚。」說的是880年8月,黃巢農民起義,兵逼長安,唐僖宗倉皇出逃,沒有吃的,宮女用宮中帶出的一點麵粉,用村裡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鍋內烙,後在爐內烘熟,拿給他吃,說這是消災的餅。僖宗勉強吃了半塊。這種先烙後烤的方法和現在相同。「消災餅」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現在的火燒了。
蛤蟆吐蜜的製作方法
原料:麵粉500克 酵母1克 溫水320克 白芝麻適量 豆餡適量
做法:
1、酵母粉與麵粉混合,倒入溫水和成麵糰,餳20分鐘
2、麵糰揉成長條,分成劑子,每個約50克
3、包入豆餡,收口包緊,輕輕壓扁,要將收口處朝外
4、面坯周圍一圈沾水,再沾滿芝麻(收口朝外,即收口處也會沾滿芝麻,這樣烤焙時收口會裂開)
5、烤箱預熱200度,烤至燒餅表面發黃、收口裂開吐出豆餡即可,約8~10分鐘
製作要領
1、麵糰要揉勻餳透,揉至光滑為宜;
2、入爐烤制時要用小火,不宜用旺火,以免焦煳。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糖火燒
糖火燒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歷史,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出名。
製作糖火燒要先將紅糖加麵粉搓散烤熟,加入麻醬、桂花、油,和成芝麻醬餡;用乾麵粉加發麵,發酵後對鹼。醒面後,將面按成500克一塊搓成長條,然後甩成柵子,抹上糖醬,隨葤隨捲成筒形,揪成50克小劑,揉成圓形小桃,摁扁碼入烤盤,放入烤爐烤熟,熟後晾涼,放入木箱中悶透悶軟即可食。
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 缸爐燒餅原為河北省小吃,後傳入北京, 成為北京小吃。其特點是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糖火燒的製作方法
原料:麵粉500克、酵母粉5克、溫水350ML、紅糖500克、芝麻醬500克。(這裡的餡料是非常多的,一般的糖火燒也就用這一半的量。放多少麻醬放多少紅糖,完全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吧)
做法:
1、麵粉+酵母粉,倒入溫水和成麵糰,餳30分鐘。
2、擀細紅糖中的硬塊,與麻醬一起拌勻。3、將麵糰擀成長方形,均勻塗上麻醬紅糖,捲起。
4、卷好的卷略壓扁,從兩邊向中間摺疊。
5、擀成長方形薄片,一切兩半。
6、取切好的一片,從兩邊4/1處向中間摺疊兩次,再擀成片,捲成卷。
7、揪成一個個小劑,兩邊收口向下捏緊成圓形。
8、稍壓扁,烤箱預熱180度烤約25分鐘。
特點:餅色澤淺黃,外皮酥脆,內瓤層次分明,筋道利口。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豌豆黃兒
北京特色美食 豌豆黃兒
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代宮廷的豌豆黃兒,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莊所制最有名。
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棗糙豌豆黃兒」便是時令鮮品,小販們一聲「噯這小棗兒豌豆黃兒,大塊的來!」好象是給人們報出了春訊,帶來了暖意。
「糙豌豆黃兒」是用白豌豆去皮,以兩倍於豌豆的水,將豆燜爛,然後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棗攪拌均勻,放入大砂鍋內,俟其冷卻成坨後,扣出來,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放上小片金糕以為裝點,通常都置於罩有濕藍布的獨輪車上去賣,經營此業的大多是京東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鄉。
「細豌豆黃兒」乃是清宮御膳房根據民間的小棗糙豌豆黃兒改進而成。其製法較精,是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兩寸見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塊,上面放幾片蜜糕,色味俱佳,質地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屬上品。民國以後,北海公園漪瀾堂飯莊和仿膳茶社賣的即是細豌豆黃,以紙盒盛之,每盒十塊。它與雲豆糕、小窩頭等同稱宮廷小吃。
《故都食物百詠》中有詩說:「從來食物屬燕京,豌豆黃兒久著名。紅棗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塊買黃瓊。」
豌豆黃兒的製作方法
原料:去皮豌豆1公斤 白糖500克 金糕50克 石膏3.5克
製作:鍋里用旺火煮(1公斤豆用2公斤水),鍋開後移至微火燜煮。燜至豆爛成泥狀時(燜的過程,要勤攪動),放入白糖,用小火翻炒。待湯汁將盡時,把石膏用水化開,沉澱,將清湯灑入鍋內,拌勻,出鍋裝盤。晾涼後切成菱形塊,上面放上一片金糕即可食之。吃在口裡,入口即化,清涼爽口,味甜清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