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山東榮成漁民的穀雨節儀式

2023年08月06日 - txt下載
榮成,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海岸線上岬彎相連,長達500多公里,早在春秋時代這裡便大興漁鹽之利,而今已成為全國漁業第一市(縣級)。全市直接或間接從事漁業生產的人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穀雨節,作為漁民的傳統節日,也就理所應當地成為當地的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
穀雨,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4月19、20日或21日。因為氣候關係,每年此時我國長江以北沿海地區桃花盛開,春汛水暖,百魚上岸,休息了一冬的漁民開始整網打漁。為了預祝豐收,最主要是為了祈求平安,這一天,人們虔誠地向海神獻祭,並舉行盛大的儀式,成為漁家的狂歡節。
一、穀雨節的來歷
過穀雨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將此日的河水稱為桃花水,以其洗浴,可避凶免禍。洗浴之後,或跳舞,或射獵,或釣魚,盡情歡慶萬物更新,而榮成的穀雨節則更富地方特色。追溯它的起源,主要是因為當時落後的生產資料和生產方式,使漁民迷信自然力,他們認為萬物有神靈主管,福禍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從而產生了海神(龍王、海神娘娘)的傳說,並由此擴展到打魚用具諸如漁船、網具等,在漁民眼中這些日常生產資料各有神靈,為了祈求這些神靈庇佑他們的海上生涯一帆風順、魚蝦滿倉,遂於每年出海的前一天,即穀雨,向眾神獻祭,進而形成了穀雨節。
所謂海神,是先民在對海域的接觸認識和開發利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對自然力的崇拜。據《山海經》載,先秦時期人們認為中國的四方都是大海,傳說北海之神叫禺強,他「黑身,手足乘兩龍」。這其實就是後世傳說的東海龍王的雛形。榮成向來僻處海隅,地瘠民貧,居民大多數靠捕魚為生,海上風波無常,漁民的安全沒有保障,因而他們對「神」的依賴度很強。從一開始的「北海之神」,以後又相繼出現了眾多的區域性神抵。
在唐代,榮成漁民信奉赤山明神,它是今石島一帶的保護神。據日本國《雍州府志》記載,赤山明神後隨圓仁法師東渡日本了,它不但能保佑海上平安,而且還守護著皇宮的安全,可謂法力無邊。另據清代成書的《廢鐸囈》一書記載,今榮成上莊鎮的黃華山上舊有黃華廟,廟內祀奉的黃華大王是護佑千步港一帶海域的海神。而在成山頭一帶,海上人家更信奉始皇帝,據《廢鐸囈》記載:「凡閩、廣巨船至,止則登山焚香祈佑,稱之曰始皇老爺」。
民間古老相傳,因為秦始皇曾不遠萬里,兩度巡幸成山頭,當地百姓備感榮耀,遂於始皇行官遺址上興建始皇廟,明正德七年(1512年),毀於劉六等農民起義軍,其後再建。但秦始皇真正受漁民信賴還是自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起。那一年,一艘江南貨船北上,在成山頭附近沉沒,只有賬房先生徐復昌一人倖免。據徐聲稱,他是被始皇廟裡發出的一絲白光指引才上岸的。自此,始皇名聲大振,徐復昌回江南化緣3年,來此重修始皇廟,並在此出家,法號本初,終其一生到處宣傳始皇的神力無邊,至此,一代帝王演變成一方海神。另外,當時在榮成占據一方海域稱神的還有一個鄉土性神祗——李龍爺,據說它在榮成出生,後來跑到東北,每年回家鄉一次,有不少漁民信奉它。
由於對海神娘娘的信仰由南北漸,後來榮成沿海普遍建起了天后宮,海上出現了龍王、海神娘娘、始皇帝三神並立的新格局。於是,萬千漁民紛紛把自己的身家幸福寄託於對這三者的信仰和崇拜之上,穀雨節,成了人們表達虔誠,祈求庇佑的公共節日。
二、穀雨節的祭拜儀式
海神傳說在各個海域有不同的側重,各地漁民信仰的神祗也不盡相同,便因此導致了不同海域的漁民祭拜對象的不同。在榮成,同我國大多數沿海地區一樣,對龍王、海神娘娘的信仰較為普遍,但是龍鬚島、成山頭一帶還同時信仰秦始皇。
每年穀雨這天,漁民們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涌至海神廟、大海邊或者街頭巷尾,歡慶節日。據曾在石島天后宮做過道士的徐元直老人(榮成市崖頭鎮小遲家村人)回憶,節日這一天,天后官里一早就要把神殿、庭院、戲樓等處打掃乾淨,並把天后殿里的「鐧瓜鉞斧朝天鐙」等等錫制儀仗搬出來,除去平時套著的絲織套子,擦得鋥明瓦亮,然後,再把殿里的布幔、匾額擺布整齊。到時候,漁民們手捧肩挑著豬羊香燭等供品來到這裡,道士們點燃當地商家或漁行老闆捐獻的煙花鞭炮,殿上鍾磐齊鳴,眾道士低眉頷首,誦讀經文,香煙瀰漫之中,人們頂禮膜拜,說不出的莊嚴神秘,道不盡的專注虔誠。
前來進香的人有本地的漁民,也有許多外地行舟路過的海客。但是不論南北東西,他們都可歸於兩大類:許願的和還願的。許願者焚香舞拜後,俯首在地,嘴裡喃喃地向海神傾訴心愿;還願的上過香後,則取來去年許下的供品,燃放鞭炮,在傘蓋旗幔的擁簇下大肆張揚。據說曾有一位南方漁民一次許下6對旗杆的大願,第二年穀雨,他用一條大船專門從南方把它們拉來。那一天,天后宮中人山人海,6對約10丈高的旗稈左右排列,12面杏黃大旗迎風飄揚,斗大的「天后聖母」字樣高聳入雲,無數信士翹首凝眸,心悅誠服。
這一天,也有到海邊就近在沙灘上、漁船旁燒紙焚香,面海膜拜海龍王的,他們多是離大廟較遠的漁民。而在石島、俚島等大碼頭,節日活動不但規模宏大,而且延續時間長。除了廟裡的活動以外,大街小巷,擠滿了踩高蹺、舞龍、耍獅子的人群,氣氛比過年還要熱鬧。
祭拜儀式的高潮在晚上。入夜,各個海口燈火通明。當地商家和漁行出面組織,向各行各業籌資舉行盛大的「放海燈」儀式。儀式的規模類似於佛教的盂蘭盆會。放海燈前,於寬敞處設置巨形香案,擺放祭品,焚香燒紙,並請僧道兩眾築台誦經作法,同時向海里拋施捨----預先蒸好的小饅頭。深夜,在低沉、蒼涼的鑼鼓聲中,人們聚集在海邊放焰火,拋施捨。施捨是米飯、饅頭等;焰火是自製的禮花,由鐵屑、木炭和火花葯製成,俗稱泥墩子。放焰火的同時,人們將自製的各式燈籠點燃,下面托一木板,放進海里。此時,海上燈火一片,隨浪起伏,非常壯觀。以後的幾天,各村都要組織唱大戲,白天唱,晚上唱,最多的連續唱四五天,整個漁鄉,沉浸在狂歡之中。
在龍鬚島、成山頭一帶,儀式大體相似,只是多了祭祀秦始皇的節目。秦始皇本是千古一帝,當地漁民世代相傳,逐漸把他說成了主管一方海事的神靈,因此對他的祭祀除了沿襲臣民對君主的那一套外,再加上一種對神的虔誠,故而這裡的祭拜活動在氣氛上就顯得尤為隆重。至於形式上的東西,反倒與別處相差無幾。
三、穀雨節祭拜活動性質的演變
縱觀各個時期的穀雨節,雖然都是漁民自發的,但都有它的組織者。不同的組織者,反映了各個時期穀雨節作為一種民俗活動的不同性質。
早年間,捕魚工具控制在漁行手中,漁民受僱於漁行,因為穀雨的第二天要拴網出海,為了籠絡人心,所以漁行在這一天要舉行祭船、祭海、祭海神、犒勞漁民的活動。節前,漁行提供帶皮蛻毛的肥豬一口,用腔血抹紅,餑餑10個,營口高梁燒一缸,香煙鞭炮一宗。祭祀時,以漁行為單位,擺好供品,焚香鳴鞭,面海跪祭。祭畢,在沙灘上鋪上門板,漁行老闆及漁民席地而坐,共食祭余。大碗酒,大碗肉,划拳猜令,直喝得天昏地暗。
與漁行的心態相反,漁民的母親、妻子們的心態卻相當沉重和寬容。她們希望自己的兒子或丈夫能平安無事,更希望肩負一家人生活重擔的兒子或丈夫們,不要為生活而拚命。所以,在祭海後漁民臨走之前,她們會默默無言地,將一個白面捏就並已蒸熟的小兔子揣進兒子或丈夫的懷裡。這隻小兔兒,傾住了母親、妻子全部的愛、全部的關懷。它的潛台詞是:打不著魚沒關係,不用生氣,咱懷裡不還揣著小兔兒嗎?海里不給吃的,咱山上找去,只盼你平安歸來。由此可見漁家婦女的博大胸懷,以及那時漁民受僱出海,心中無奈與感傷交織的複雜心情。
新中國成立後,漁民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下組織起來,辦起了互助組,合作社,漁行失去了支配地位,穀雨節的大規模的祭拜活動曾一度消失,但祭船聚餐的活動卻有增無減,使節日的氣氛更加熱烈。到了穀雨這天,漁民以生產隊為單位,早早來到窩棚—-堆放和修補船網工具的倉庫,集齊後一同登船,燃鞭張彩,把酒臨風,其樂無窮,穀雨節從此變成了漁民真正自己的節日。
改革開放以後,富裕起來的漁民將新文化、新觀念、新思想滲透到穀雨節中,使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發展,具有現代海文化內容的娛樂活動逐年增加,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為順應廣大漁民的心愿,榮成市政府自1991年起在穀雨節期間舉辦國際漁民節。
後來,為了使中外來賓盡情享受大海的風韻,又把節日改在氣溫較高的7月下旬。節慶期間,榮成沿海家家張燈結彩,戶戶鞭炮齊鳴,人人喜上眉梢。10多萬漁家兒女,熱情接待過來自美國、韓國、日本、香港和台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來賓。整個節日活動以漁民為主體,以漁村文化為主要內容。節日期間還舉辦了經濟技術貿易洽談、大型民俗觀光旅遊等活動,不但弘揚了民俗文化,而且增進了國際交流和友誼,對發展地方經濟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榮成穀雨節,成了民俗文化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的嶄新節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