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幼小銜接中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和實踐策略

2023年11月14日

- txt下載

幼小銜接中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和實踐策略


何利
墊江縣教委示範幼兒園    重慶墊江
摘要:幼小銜接的目的與意義就是:根據幼兒處於過渡時期的心理發展特點,從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建設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橋樑,為幼兒升入小學,也為其更加長遠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幼小銜接;家園共育;問題;策略
引言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幼兒教師和家長關注的焦點。幼兒順利地過渡到小學,適應小學生活,對其終身成長有重大意義。然而,當前有些幼兒園存在教育內容小學化、師資力量薄弱、家長教育觀念滯後等問題,影響著幼小銜接的順利進行。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有意識地減輕幼兒的心理負擔,使他們能夠順利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成為亟待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認真反思的課題。筆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分析了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1幼小銜接中家園共育的意義
世界各國的家庭都普遍面臨著幼小銜接的問題。目前,幼小銜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類似於理論和價值等宏觀層面。具體學科課程的設置和概念的實施是基於在其他學者的肩膀上,從實踐出發重點分析了在現階段我園幼小銜接教育和家庭進行緊密無間的合作基礎上的幼小銜接問題,並在相關調查國內外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查研究,拓展研究問題的主體視角,制定實施策略。近年來隨著家長素質及社會關注度的提高,家園共育成為有效銜接階段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好的家庭教育能夠提升幼兒個人素養,同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降低家長的升學焦慮,將目光放到幼兒自身成長的過程中。
2幼小銜接中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
2.1內容不系統,家長不了解
幼兒園幼小銜接內容不系統,沒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注重知識層面的學習,忽略了幼兒思維能力的啟發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對教師的訪談中發現大部分教師對於幼小銜接的教育內容依然存在「小學化」的傾向。結合家長走訪到的內容,在幼兒園中普遍情況都在注重知識類的學習,幼兒園教育觀點受到社會和家長的影響,在課程構建的過程中融入了小學知識化的內容,沒有用合理的、正確的觀點引導家長。課程構建不合理,不符合學前教育的相關規定。同時,在實施過程中注重了幼兒的知識性學習內容,忽略了幼兒成長中的趣味引導。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的教育主導內容應是培養幼兒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為主,通過各個領域活動內容的啟發幼兒思維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對於家長來說,對幼兒的期待以及對現階段幼小銜接教育活動和小學教育的不熟悉,導致家長多數「人云亦云」,潛在地規劃了學前幼兒「應該學多少知識」,比如認多少漢字,背多少古詩等,量化幼兒的學習內容,過渡專注成效,忽略了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思維的培養。
2.2家長教育觀念滯後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很多家長缺乏科學的幼兒教育常識,「唯成績」「唯分數」的錯誤思想觀念仍普遍存在,直接影響幼小銜接的順利推進。部分家長對幼小銜接缺乏正確的認識,錯誤地認為讓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熟悉小學的相關要求,就是做好了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還有部分家長堅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思想,迫切希望孩子能夠提前學完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
2.3幼兒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然而當前幼兒教師,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許多幼兒教師並非幼兒教育專業畢業,不熟悉幼兒教育專業知識,對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差異也缺乏了解,盲目地為幼兒灌輸超綱的知識,嚴重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阻礙了幼兒過渡到小學學習的科學進程。
3幼小銜接中家園合力的實踐策略
3.1家園對話,凝聚幼小銜接共識
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輔相成,對幼兒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要使幼兒園教育的優勢與影響充分發揮出來,就必須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緊密結合、協調一致。為了發揮幼小銜接教育的最大作用,學園建立引領式對話、沉浸式對話、共情式對話等家園溝通方式,爭取家庭對幼小銜接工作的支持與合作,努力實現家園教育同頻共振。(1)引領式對話,樹立正確銜接觀念。邀請幼教專家、小學教師開展專題講座,圍繞家長的認知誤區,正面宣傳幼小銜接的本質與意義,專業指導幼小銜接的方法及策略,引領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與幼兒園共同做好幼兒入學準備、入學適應工作。(2)沉浸式對話,探明科學銜接本質。設計調查問卷,收集家長的「焦慮」問題,並以家長沙龍、家長座談會等形式,為家園提供「沉浸式」對話的平台。邀請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以具體案例分析的方法為家長答疑解惑,讓家長認識到幼兒認知發展的規律,理解幼小銜接的關鍵是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避免因超前學習、片面銜接而揠苗助長。(3)共情式對話,形成雙向銜接認同。共情是一個綜合體,除情感共情外,還包含認知共情和行為共情。為了營造良好共情氛圍,學園通過家長開放日、校園文化周等家園同樂活動,讓家長以助教、志願服務等形式,身體力行地參與幼兒遊戲、主題探究、幼小銜接實踐,觀察教師的教育行為,理解幼兒園教育的特點與意義,達到與幼兒園充分共情,形成教育認同的目的。
3.2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正確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始終是幼兒園促進幼小銜接發展的重要方法。幼兒教師應抓住孩子們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展現的不同特徵,為其制訂具有差異化、實效性的方案,在不斷的實踐中鍛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積極創新教學模式,積極開展藝術繪畫、數學計算、體育運動等多領域活動,引導幼兒主動思考,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3.3家園共育
這裡,以「大班智慧團」開展的活動為例。(1)細化內容,讓經驗在不同的情境中運用大班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做好生活、社會和學習等方面的準備,建立對小學生活的期待。我們與家長交流,結合「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再見幼兒園」等大班主題活動,經過預設和調整,生成了一系列家園智慧團活動,讓幼兒的經驗在家庭、團隊活動等情境中運用。例如,指向身心準備的活動——「運動小達人」「上小學的心情」;指向生活準備的活動——「護蛋行動」「時間主人」;指向社會準備的活動——「朋友一起可以玩什麼?」「好朋友的旅行」;指向學習準備的活動——「生活小問號」「小小目標」等。(2)同伴力量,激發團隊持續的動力幼兒習慣培養,是家庭教育的難點,教育效果不明顯。同伴的力量,在團隊活動中日益顯現;在同伴的帶動下,每個幼兒都願意動起來。例如,「運動小達人」活動通過介紹不同的運動方式,推選愛運動的幼兒成為「小達人」;幼兒早上自發在幼兒園操場上跑步,大家還互相擊掌鼓勵;住得近的幼兒,不再坐自行車或是汽車,而是背著書包跑步上學;游泳、輪滑、迷你馬拉松,團隊的力量讓更多的幼兒行動起來。(3)增進情感,推進社會性交往活動多彩活動讓家長有機會互相認識和了解,增進了彼此的情感,也促使幼兒找到了更多的夥伴。例如,請家長說說小時候的故事,組織家長參加戶外活動。
結束語
綜上,幼小銜接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幼兒園應立足兒童本位,不斷提升家園共育機制,探索適合本園實際的銜接方法和路徑,為幼兒從容、平穩地銜接到小學生活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韓笑.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1(24).
[2]林媛.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教育觀察,2020,9(16).
[3]陸科言.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中旬刊),2020(2)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