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探究農民工的城市適應問題

2023年08月22日

- txt下載

[內容提要]:「農民工是傳統的戶籍制度與自由的市場制度相結合的產物。」(楊雲善、時明德著:《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17頁)在城市的農民工是非城鎮戶籍的外來者,是外業務工人員。「一半以上的農民工希望能在城市發展、定居。」本文試論述被稱為外來務工人員的農民工的在城市中,如何在職業轉變、生活方式、社會交往、社會心理上做出調適,從而適應他們所處的城市生產生活環境,完成一個從農民到市民轉化。最後就如何排除農民工在城市適應過程中的障礙進行論述。
關鍵詞:農民工、城市、適應、障礙
一、農民工城市適應的相關涵義
「農民工主要是指戶籍仍在農村,進城務工和在當地或異地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者。他們就業流動性強,有的在農閒季節外出務工、亦農;有的長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已成為產業工人的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雖然尚未成為城市居民,但與農民也有很大的不同,生產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觀念已受到城市現代文明的薰陶。」(魏禮群著:《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之(代序言)《正確認識和高度重視解決農民工問題》,言實出版社,2006年第1版,序言第1頁)
本文討論的農民工,是指有農民戶籍身份,進城務工的人中,長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和工作,希望能在城市發展、定居的那部分人,包括農民出生的沒有獲得城市戶籍並在城市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但不包括亦工亦農的兩棲農民工。這些人只是戶籍在農村,不想、或許也不會從事農業生產,他們是二、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目標是順應城市化進程,移民城市。
城市生活方式的基調——城市性,與農村的主要區別是:第一,正式社會組織取代非正式組織對社會日常生活起組織作用,社會控制的正式機制(法律、法規、政策和契約等)比非正式機制(血緣、家庭、習俗等)更重要。第二,競爭成為城市生活的主旋律。城市生活中時時具有危機感和競爭意識。第三,社會交往表現出廣泛性與淺表性,社會交往成為一種角色的交往,即非個人的和無情感作用的交往形式。第四,社會關係聯結的主要紐帶是貨幣而非親緣或地緣,為人處事上有很強的功利意識和理性的思維方式。第五,生活方式體系是開放的、多元的和多價值趨向型的。
「適應:法國瓦卡羅認為生命的意義就是適應,而適應能否成功,全在於是否能以不斷的努力而樹立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適應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有機體在一定的生存競爭的環境下獲得生存條件的過程。適應程度越高,生存和機會便會越大。就人類而言,適應的方式除本身的改變之外,還需要改造環境。為了生存,人類既要與自然環境進行競爭,也要與社會環境進行競爭。適應社會最困難的過程,集中於「自我」與「他人」以及「我群」與「他群」之間的適應。為了整體的生存,必需有相互適應,不適應者就會被淘汰。」(程繼隆主編,《社會學大辭典》,中國人事出版社,1995年第1版,415頁)本文要討論的就是農民工這個「我群」與城市居民這個「他群」之間的適應問題。
「農民工進入城市社會的最大障礙就是戶籍制度問題,這也是一個根本性的障礙。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之所以被稱之為「農民工」,其直接根源就在於長期以來的二元戶籍制度。」(楊雲善、時明德著:《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0頁)以戶籍制度為基礎,就業、居住保障、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社會福利以及教育等一系列的「不同戶籍、不同待遇」的不公平的制度,成為阻礙農民工融入城市社會的制度性障礙。其原因是法律上對農民的歧視,導致城市系統從政府到市民,從思想觀念到日常行為等方方面面對農民工的歧視。
二、農民工的城市適應
「工業化的推進,經濟結構的轉變,使進城農民工在職業轉變中大規模地向市民轉變成為必然;較高的經濟收入、較豐富的的文化生活、較多的發展機會、也吸引以年輕人為主的農民工向市民轉變……實現這一轉變,自身需要克服安土重遷傳統的影響;需要學習更多文化、法律、城市社會知識、增加社會交往,適應城市生活方式……」
上述一段論述,前半段說明了農民工向市民轉變的原因。後半段說明了農民工如何適應城市的生產生活。農民工的城市適應,還應在價值觀念上、在社會心理上認同並接受城市現代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
由於人多地少,農村土地的容納能力有限,農村增收困難,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城鄉在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福利上的巨大差距,是外界對農民同胞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如前所述:較高的經濟收入、較豐富的的文化生活、較多的發展機會,是農民工出於自身的需要而進城就業,並希望向市民轉變的主要動力。
農民工進城謀得一份職業、獲得一個住所,就有了在城市立足的基礎。但是,由於農村和城市的組織方式不同、文化習俗不同、思想價值觀念、社會交往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農民工進城後,很難適應城市的生存環境。如前面關於「適應」的涵義中所述:「適應社會最困難的過程,集中於『自我』與『他人』以及『我群』與『他群』之間的適應。」「而適應能否成功,全在於是否能以不斷的努力而樹立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因此,農民工進城後,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他們所在的城市和這個城市的人,通過自學、成人教育或職業培訓,學習就業技能,提高文化水平;通過與城市居民的交往和溝通,使得自己在生活方式上、思想觀念上對城市社會逐漸認同並接受,同化為自己的,進而實現向現代城市市民的轉變,成為未來公民社會的現代文明的城市公民。
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正規教育、在職培訓、健康以及個人和家庭根據工作機會變化而發生的遷移。就業和生活方式是影響遷移決策的兩類重要因素。前者直接與個人預期相關,後者可以看成從消費方面影響個人的因素。「在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遷移主要以收益預期為基礎,通過從勞動生產率相對低的區域和工作流動到生產率相對高的區域和工作,勞動者能夠變得更有效率。遷移能夠增加個人的收入和工作經歷、獲得相關信息和技能。因此,遷移也是一個人力資本投資的過程。」(楊雲善、時明德著:《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73頁)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城市有獲得更多收入的機會、獲得更多發展的機會。由於戶籍的限制,農民工並沒能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機會;對於農民工個人來說,由於工作技能的差異,農民工與城市居民並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在就業問題上,個人預期需要個人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學習更多的技能,使自己能在就業方面的機會平等。提升就業技能的過程,也是獲得更多工作經歷的過程,技能的提升,在工作中應用後,可使農民工增加收入。收入增加後,為獲得更多的收入,需要繼續提升技能,也需要獲得更多的信息,工作技能的信息,就業機會的信息。當農民工的獲得就業信息的途徑不再僅僅是老鄉推薦介紹:「據調查,88%的農民工通過自發方式外出,有組織外出的僅占12%。自發性外出主要靠親友介紹或幫帶,就業成本低且成功率高,這也與農民工獲得就業信息的渠道少、對社會職業中介機構誠信的認同感低有關。」(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編:《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言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頁。)而是通過中介組織、招聘會、有招聘信息的報刊、雜誌,招聘網站等多種途徑獲得就業信息。提升工作技能的方式不再僅僅是師傅傳授時,而是通過正規教育、職業培訓、成人教育、職業技能學校、自學等多種方式提升工作技能。當農民工獲得就業信息的途徑與提升工作技能的方式實現多樣化,與城市居民大體相當時,在就業方面就適應了城市環境。
「而經濟地位、語言文化上的差異也使農民工與城市居民缺少生活上、情感上的交往。」(楊雲善、時明德著:《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3頁)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有更高的收入預期。因此,增加經濟收入,在經濟上獲得與城市居民相當或更多的收入,也是農民工適應城市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農民工有了更多的工作技能,更多的就業機會之後,通過努力,就能獲得更多的收入。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農民工會更多考慮定居城市。通過租住城區房屋,或者購買房屋,農民工實現了定居點從農村到城市的轉變。定居點的轉變、經濟地位的平等,使農民工獲得了與城市居民平等交往和溝通的資本。「新一代的農民工進城務工,不僅是為了掙錢,他們更嚮往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對尊重、平等和社會承認有更多的企盼。」(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編:《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言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1頁)
農民工適應城市的最表面是在行為方式上、外在形象上,如言談舉止與衣著服飾上模仿城市居民。男女青年的衣著、打扮,在外表上,農民工與城市居民已無多大差異。女孩的工資收入,很大一部分是用在購買衣服、化妝品上,她們也學城市女孩一樣,穿時裝、做頭髮、化妝打扮。言談舉止的模仿,需要他們與市民有更多的交往和溝通。
「農民工工作之餘的主要休閒方式僅為看電視、睡覺等,幾乎沒有其他娛樂活動:調查表明,農民工業餘時間的休閒方式主要有看電視、睡覺、看書看報、聊天或閒逛、棋牌及體育活動、聽廣播、上網、看錄像、電影、打電話、自學、參加培訓以及其他活動等。50%以上的農民工只有前三項是最主要的休閒方式。」這說明農民工在業餘時間與城市居民的交往很少甚至幾乎沒有交往。沒有交往和溝通,就沒有真正適應城市。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不僅是因為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更是因為城市較豐富的文化生活。主動融入城市社會的農民工,在休閒娛樂方面會具有更多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特徵:功利性的與同事或與客戶間的飯局或應酬;文化性的看電影、演唱會、音樂會等;娛樂性的歌廳、舞廳、酒吧、夜總會等消費性的娛樂場所或公園遊樂、市民廣場娛樂、運動、與市民交往等,以及到健身房健身等體育運動。因人而異,體現農民工融入城市社會的主動性
「農民工進城後,短期內不能適應城市環境,不懂得怎樣與城市人交往,在社會交往中,一般以親緣關係和地緣關係為紐帶,交往範圍局限於農民工群體內部、老鄉之間,使農民工雖然身處城市之內,卻不能與市民進行全面的社會交往。」(楊雲善、時明德著:《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63頁)而在城市,社會交往具有廣泛性特點,社會關係聯結具有功利性,而非地緣或血緣。「生活方式體系是開放的、多元的和多價值趨向型的。」農民工在爭得經濟地位平等、學習更多文化、法律、城市社會知識以後,主動以開放的心態與城市居民增加交往和溝通。其實,在就業中,農民工與同事中的城市居民有些交往,但那僅僅是業緣上的或事緣上的,範圍小,程度淺。不可否認,業緣關係和事緣關係是農民工與市民進行更廣範圍和更深程度的交往的紐帶。隨著進城時間的延長,交往的深入,會與更多的市民交往。「從受教育水平來看,農民工文化程度越高,適應性越強,調查結果表明,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對城市生活已經適應和比較適應的占78.40%,高中、初中、小學文化程度的農民工對城市生活已經適應和比較適應的分別占73.19%、66.96%和60.77%。」農民工不能適應城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農民工身份不被認同,也是農民工與市民平等交往的障礙,原因是:將城鄉分而治之的二元戶籍制度。
農民工完成上述的職業轉換、定居點遷移、經濟地位平等以及交往深入等對城市的適應後,最後一個適應是社會心理上的認同。這也是最難的適應過程。這與他們自身掌握的城市社會知識多寡,對城市社會的認識正確與否有關。表現在與城市居民的交往是否融洽和對自我是否是城市居民的認同上。而後者的障礙顯然是戶籍制度。主動融入城市社會,希望成為城市居民的農民工,一般會積極做出調適,正面地認識和評價城市居民和所工作居住的城市,並為自己將來成為市民而作著各種準備。
如前面關於「適應」的涵義中所述:「就人類而言,適應的方式除本身的改變之外,還需要改造環境。」在農民工自身改變之外,全社會都應當為農民工對社會作出的巨大貢獻和沉重的犧牲作出應有的改變。為農民工獲得平等的人權作出改變。「認同進城農民工為城鎮居民,是對現實的承認;給農民工留在城市變市民的選擇權,給企事業穩定員工隊伍創造條件,是城市發展的需要.對農民工與原有戶籍居民一樣提供管理和服務,是城市政府的責任。消除城鄉二元分割體制的影響,改變農民工的『邊緣化』地位,承接農民工融入城市社會,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現實任務。」(韓俊崔傳義著:《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言實出版社,2006年第1版之《農民工社會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第470-471頁。)
三、排除戶籍制度帶來的系列障礙
中共十七大報告第六部分: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應儘快制定「尊重和保護人權」、「人人平等」、「保障公民遷徙自由」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戶籍法。「社會問題經濟學認為,歧視是指相同人(事)被不平等地對待或不同的人(事)受到同等的對待。」(楊雲善、時明德著:《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24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阻止不了全社會對農民工的歧視,城市居民和農民都是「人」,相同人被不平等地對待,現行戶籍制度就是歧視農民的制度。必須儘快加以改革,革除不平等的城鄉二元體制,實現城鄉自由互動、公民自由遷徙的平等的戶籍法律制度,並禁止對公民遷徙自由加以限制,尤其禁止城市政府對公民遷徙自由權的限制。實現自由遷徙後,那些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社會保障、就業、居住保障、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社會福利以及教育等一系列的「不同戶籍、不同待遇」的不公平的制度,將因為沒有戶籍的屏障,而逐步實現平等。
建議成立獨立的憲法法院(或憲法委員會),憲法法院依憲法可以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通過的和已通過的法律進行事前審查和事後審查。可以依據憲法,專門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違憲審查和違憲訴訟,追究違憲者的違憲責任。使憲法司法化,政府如果對公民的遷徙自由加以限制,不論是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還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地方法規、政府規章規定命令等,只要限制了的公民的遷徙自由權,公民都可依法提起違憲訴訟或一般的行政訴訟。
正在制定中的社會保險法應順應全民要求,制定成為全民社會保險法:平等的保險待遇、全國無障礙地自由轉續的社會保險法。「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促進法先天不足,中國最嚴重的歧視是城鄉歧視和地域歧視。該法卻沒有相關禁止性規定。雖然規定了「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卻沒有相關的法律責任來保證「違法必究」。居住方面應儘快制定城鄉統一的住宅法,包括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應作為住宅法的重要制度,平等保護城鄉居民「居者有其屋」。醫療保障方面,將城鎮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整合,制定「全民健康保險法」或者稱為「全民醫療保險法」。義務教育、高校招生、社會福利等各方面隨著遷徙自由而實現公平。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法制政府、服務政府,加強社會保障,增加社會保障預算,為上述各種保障提供財政支持,真正實現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公共資源、社會服務系統以及上述各種保障對全體在當地就業的勞動者和當地戶籍居民平等對待。促進農民工、新市民與市民的溝通,使他們儘快融入城市社會,在城市安居樂業。
參考書目
1《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評價和希望———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調查報告之三》
2《城市性與農民工的城市適應》來源:《社會科學研究》作者:江立華發布時間:2006-12-05
3朱力著:《中國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4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編:《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言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參考書目
1《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評價和希望———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調查報告之三》
2《城市性與農民工的城市適應》來源:《社會科學研究》作者:江立華發布時間:2006-12-05
3朱力著:《中國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4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編:《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言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