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理論思考與模式選擇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隨著 經濟 的 發展 ,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人們對住宅的選擇開始從解決住房基本需要轉向追求舒適的居住環境,親近大 自然 、追求清潔安靜的住宅環境是這一時期住宅選擇的方向,這也是郊區住宅大量出現的根本原因。我國住宅郊區化以北京、廣州、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發展最快。從這些城市來看, 目前 的郊區住宅主要有這樣三種類型:一是政府為照顧低收入者而興建的經濟適用房;二是大型成片社區,主要是面對城市高級白領;三是高檔別墅,居住者常是城市或當地具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小群體。這三種住宅以大都市不同階層居民作為主要客源,都比較好地利用了郊區土地成本低、環境優美的優勢,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這些郊區化住宅又都出現了一系列 問題 。
  城市居住空間組織模式的發展
   中國 城市居住空間的組織模式的原型來自鄰里單位模式。鄰里單位是由美國建築師佩里(C·Perry)於1929年提出的居住空間組織方式。它以一個小學的合理規劃為基礎控制鄰里單位的人口規模(大約居住1000戶),以四周的 交通 道路為邊界,形成不被外界交通穿越的、內設必要公用設施的、日照通風景觀條件良好的居住空間。鄰里單位模式產生於以功能主義思潮的背景下,與功能主義等級化城市具有同構關係,鄰里單位模式的確立為等級化的城市組織結構提供了基礎。鄰里單位模式的出現,改變了 工業 革命後住宅街坊中的擁擠、惡劣的居住環境,並以新的居住模式對應汽車交通 時代 的客觀條件,其在當時的進步意義是不可忽略的。斯坦因的雷德朋街坊模式、蘇聯的居住小區模式是鄰里單位模式的典型代表。
  不論是20世紀50年代完整模仿鄰里單位以及蘇聯的居住街坊模式,還是60年代基於鄰里單位模式發展起來的居住小區規劃 理論 ,抑或60年代以後隨著國家試點小區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間逐步形成「小區-組團-院落」的三級組織結構以及通過對三級結構的改良形成的「小區-院落」的二級組織結構,居住空間的組織模式本身並沒有脫離鄰里單位模式的基本原則和組織方式,即以一個小學的服務人口限定居住空間的人口規模,以公共設施服務半徑限定居住空間的用地規模,小區內只容納單一的居住功能;小區內呈等級化的組織結構等。居住小區模式正借目前大規模住宅建設的東風在中國城市中被普遍使用著。
  鄰里單位模式及以之為原型的小區模式,都是在住宅匱乏、需要大量建設的背景下形成並成熟的。小區模式簡化了居住空間的組織要素,抽取了組織結構中最有效的表象成分,而忽略或捨棄了與人的居住生活對應的含混複雜的內在機理,在大量住宅建設時這一做法的效果是很明顯的。但當 社會 從滿足量的需求發展轉變為提高質的水平時,這種簡化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就鮮明地顯現出來。因此,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學者不斷反思功能主義城市規劃理論以及在這一理論背景下產生的諸多理念,並進而倡導以社區理論取代鄰里單位模式作為居住空間塑造的理論依據。社區理論建立在社會 科學 領域成果的基礎上,它強調社會整體關懷,把居住置於社會 網絡 的整體中。社區理論把人與居住的環境視為一個整體,並強調人的主體性,重視人的生活與物質環境的對應,追求多層次的物質環境與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復合,激發居住者對居住環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認同。在這一理論基礎上,以小區的服務半徑設定規模、以交通幹道劃分空間範圍的方式,被從人的認知範圍和規模劃分範圍的方式所代替。居住空間在組織結構上不再繼續沿襲鄰里單位的樹形結構,而試圖使居住空間與豐富多樣的具有網絡結構的鄰里生活相適應,向多功能復合的空間回歸,對居住空間中人的認知、參與、創造能力及居住空間的秩序、意義的認識也不斷深入。工作、居住、交通、遊憩等各項職能空間不再被機械地割裂,尤其在進入信息時代後,勞動密集型生產被高 科技 的知識密集型生產所代替,為城市生產、生活、居住的空間融合奠定了物質基礎,居住空間內允許與其他城市職能混合布局。至此,居住空間的構建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在國外大城市中出現了混合居住區、居住綜合體、整體式小區等,在居住空間中融入了多種城市職能,比如辦公、小型工業、多種服務設施等,同時將多種功能進行了立體化組織。
  郊區化居住小區建設模式選擇
  1、居住小區規模
  以往我國的居住空間的建設規模通常在10hm2以上,通過對入選《中國小康住宅示範工程集萃》和《中國城市居住小區建設試點叢書-規劃設計篇》中的城市居住小區進行統計,在總計的44個小區中,用地規模在10hm2以上的小區占到總數的81.81%.中國城市住宅區的用地規模通常是根據城市規劃中的城市路網結構劃定的,城市路網的間距限定了住宅區的用地邊界。 現代 城市路網間距一般為400m左右,由此形成城市住宅區用地單元規模一般為十幾公頃。這種以交通幹道劃定範圍是依據鄰里單位模式的結果。
  城郊住宅區域的設計相對自由。城郊住宅選址城市邊緣地帶,大多距離城市中心10~20km,車時15~30分鐘,周圍有便捷的交通與城市連接。這些小區地形開闊,適合做低密度住宅,小區容積率一般為0.2~0.8,低容積率低密度是小區的最大特徵和促進城郊住宅發展的巨大動力。伴隨低密度住宅而出現的建築形式主要有三種:獨立別墅、聯體別墅和多層住宅。其中聯體別墅又稱Townhouse,每戶面積150~200m2,是介乎於公寓和別墅的中間形態,雖不如獨立別墅豪華但價格不如其昂貴,也有獨門獨院、私家花園,故私密性和舒適性遠高於城市公寓,受到市場的青睞。
  人類一直是以天賦的能力認知世界的,自古以來直至功能主義占統治地位之前,人類構築環境也一直以自身的尺度為標準,為了使居住空間的組織結構更能體現人的主體性,使之成為人的生活的物化反映,依照社區理論將居住空間組織形式向鄰里模式回歸,依據人的尺度而不是汽車交通的需求、依據人控制環境的範圍和認知能力作為限定居住空間規模的依據是必要的。
  以人的尺度限定住宅區規模就必須了解人的認知能力。根據生 理學 家的 研究 ,人的視力能力在超過130~140m就無法分辨其他人的輪廓、衣服、年齡、性別等,由此在傳統街區中通常將130~140m作為街與街之間的距離;F·吉伯德指出文雅的城市空間範圍不應大於137m,亞歷山大也指出人的認知鄰里範圍直徑不超過274m(即面積在50hm2左右)。因此,可以判定以人的尺度確立的理想的居住小區規模應小於5hm2.同濟大學周儉等學者通過對居住空間的研究提出,我國居住小區規模應該是不超過150m的空間範圍或4hm2的用地規模,其結論與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相近。
轉貼於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