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密度趨勢下多層院落住宅的研究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本文作者在經過深入的 分析 之後,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供大家討論。
當人們開始對鋼筋水泥的建築森林產生厭倦的時候,我們開始反思: 現代 生活是否還需要院落空間?在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條件下,有沒有必要,以及可不可能重新引入院落空間?
院落是 中國 傳統的空間形態,曾經在中國的居住文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院落空間漸漸的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1.引言
  回顧中國建築的 歷史 ,一座座水平延展的城市,一片片平房院落為主的建築群,曾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理想居所。院落作為中國的傳統空間的形態之一,圍繞著人與 自然 這個永恆的主題,融匯了多少詩情畫意,變換出多少或簡練或豐富的建築空間。
  中國古代先哲們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築中則體現為建築與自然的相近、相親、相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主張人類應當順從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可違背超越自然 規律 。但是在當今高密度的城市中,人們已很難再感受到「明月時至清風來,形無所牽止無所泥」的生活樂趣。
  2.我國古代庭院文化
  中國建築院落由來已久,從可供考證的商代庭院遺址開始,已有3000多年的 發展 史。建築是人類勞動實踐的產物,而且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對建築空間有了理性的思考,開始主動的去創造建築空間,以滿足人類本身的需求。作為獨具一格的東方居住建築庭院空間,特別關注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引入自然風光以親近自然,由高低錯落的建築圍合成院落不僅將不同功能空間分隔開來,為建築提供了採光通風的良好條件,而且使建築環境充滿了詩情畫意。例如中國傳統園林中經常採用的借景,對景的手法,不僅豐富了空間層次,而且使室內外空間互相滲透融合。「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在這裡「天人合一」的情懷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居必有山,住必伴水」,中國人傳統居住生活是以交流與融合為主要特徵的,注重鄰里交往和家庭交流,注重與自然山水的交流與相融,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例外。「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不是簡單地指竹林,其實是園林、庭院生活的指稱,所以中國傳統居住觀念是寧可過清貧的日子,也不能放棄庭院生活。庭院生活對家居生活充分必要,將公共與私密空間,動、靜區域恰到好處地分隔過渡,內外融合,形成了窗窗有景、家家有園的完美視野。這種人性化的舒適生活方式,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所追求的。
  3.國外庭院文化
  世界各民族也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觀建造的院落的活動,採用在建築空間中引入自然空間的方式來改善內部小氣候,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考古發現,在羅馬的龐貝古城中,就出現了由立柱支撐,四周迴廊環繞,中央設有承接雨水用的水池的天井形式了。另外國外建築的中庭這一概念其實也起源於庭院(天井),據稱,希臘人最早在建築中利用露天庭院這一概念。後來,羅馬人在這一基礎上加以改進,在天井上加蓋屋頂,形成了有頂蓋的室內空間的雛形——中庭。如今,中庭這一形式有了很大的發展,其跨度之大,高度之高,內部空間之豐富均非昔日可比。陽光,植物,流水等自然要素被引入中庭,引入了建築內部,內部空間被賦予了外部空間的特徵,成為人們喜歡逗留和舉行各種活動的場所。
  4.現代居住趨勢
  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城市住宅建設與 經濟 科技 社會 的飛躍發展同步,完成了歷史的大跨越。不僅建設規模是世界上空前的,基本上實現了
  「居者有其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由80年代初的不足5平米增加到2000年的約10平米,同時正在完成由計劃到市場的轉化,由實物分配到貨幣分配的轉化,由一元化投資到多元化投資的轉化,由數量型到質量效益型的轉化,努力做到「居者有其屋」。然而中國處在一個高速城市化的階段,水平延展的趨勢也逐漸被垂直的高層建築所打破,我們的活動範圍被局限在城市小區及其大片草地的人為加工程度很高的廣場上。當你渴望美好的庭院生活的時候,我們卻要面對一個根本性的 問題 ——人口和土地。人口不斷增多和聚集,城市 目前 面臨的巨大的人口壓力和土地緊缺的問題,高層住宅則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中國人對居住的夢想卻從未停止,中國的文明更不應在城市裡終結。雖然「住宅郊區化」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一種解決方式,但是已開發國家對城市中心的回歸已經告訴我們,只有在城市中保留一定的居住面積和人數,才能保證城市健康和諧的發展。因此 研究 如何解決垂直延伸的高密度居住區中更大限度地引入自然空間,無論是對於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5.探討新型城市院落住宅
  想在城市實現院落式居住,以享受空氣的清新和寧靜,恐怕已成為了一種奢侈的方式,因為院落在給予人們生活樂趣的同時也占據了城市空間和資源。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是否還能在保持密度的前提下,讓院落得以生存呢?
  目前空中庭院是樓市近些年湧現出來的新鮮事物,它存在於挑空的樓層之中,是一個懸空的、露天的花園概念。這種懸空的、露天的花園突破了以往陽台,露台的形式,因為後者終究是私密空間,並不能促進人們進行交流。日本建築師六角鬼丈將中國古代的道家和陰陽家的自然觀融入建築創作中。他認為:運動的媒質是繽紛的光和漣漪的流風;靜止是運動突然停頓的空間,在一片寂靜的房間,會有無數變化瞬間的定格;空間是物質的媒介,也是建築的靈魂,是一段活動的通道,也是一篇運動的風景;物質存在於色彩、味道、芳香、觸摸、聲音、感覺所觸及的和感覺所反射的原型之中;而時間是時光記憶的素材,大自然之力的作用,開始與終結的象徵。
  筆者的高層院落設想正是建立在這種思想基礎上的,而不同的是筆者採用中國傳統的方式來表達對自然的理解。在呼喚人性建築的同時又能接觸到自然;能在的高樓中閱讀大地、體驗生活、聆聽故事;並且讓每一戶都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這種半遮半擋式庭院,它最大的特點逐級遞進的空間感: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私密空間。在這裡,院落代表一種交流、安全感、彼此的欣賞和信任。
  每層內平台可設計4-8戶圍合而成的無圍欄或僅有低矮的小圍欄形式,外平台和設計2-4戶全開敞式。其共同特點是視野開闊,並使每個空間有了獨自的概念,然而又沒有孤立的空間。在功能表達上既滿足了住戶採光、通風要求,又做到了家家有景、戶戶見綠,達到以人為本,別具一格的建築風格。樓梯採用從斜坡左右來回上下的形式而形成富有情趣的步行街道感覺,構造出傳統意義上的層層套接的模式,成為聯結各院落生活方式的紐帶。相鄰院子的人們可以沿著彎彎曲曲的小道,穿過花香鳥語相互串門,院子裡的老人和孩子們在院中聊天、嬉戲,好像一家人一樣。四周挑廊環繞,藤蔓低垂,底部曲橋蜿蜒,流水潺潺,則會讓整個空間情景交融,生機盎然。
轉貼於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