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構建有效語文課堂的「放手三步曲」

2023年09月30日

- txt下載

【內容摘要】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懂得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從而達到自我提升。一堂紮實有效的語文課,必須是學生用自己的已知和方法去掌握基礎知識,領悟文本內涵,感受人物品質。因此,筆者認為課堂朗讀、想像、練筆三方面都可以讓學生放手一搏,體現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這樣的語文教學中,學生才能學得有效、學得快樂。
【關鍵詞】 放手朗讀 放手想像 放手練筆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懂得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從而達到自我提升。一堂紮實有效的語文課,必須是學生用自己的已知和方法去掌握基礎知識,領悟文本內涵,感受人物精髓,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其中的樂趣。下面就《白鷺》一課的教學點滴談談我的「放手」教學法。
一、放手朗讀,學得靈動。
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現在的語文課堂里,經常會看到學生的朗讀是處於一種「紙上空談」、「小和尚念經」、「蜻蜓點水」式的狀態,效果甚微。是的,朗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朗讀訓練,尤其是感情朗讀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為學生遊刃有餘地理解下文作準備。
[課例展示]
《白鷺》是一篇極其優美的散文詩。在教學中,有結合白鷺組圖的誦讀,有再現生活中的白鷺的品讀,有體現白鷺無窮韻味的想像讀等等,帶領學生以讀悟情,以讀生思。經過學生自己的朗讀體會,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鮮活的語言,學生口念心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像著美好的圖景,品味著作者的意趣。一遍又一遍吟誦,從感知到領悟,學生胸中有文,腦中有畫,對課文所蘊涵的形象美、意境美、情趣美以及語言之美有了深切的感受和體驗,朗讀時全情投入,朗朗書聲盡顯白鷺之美。
[小貼士]
朗讀即出聲地、響亮地讀,它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學任務的一項重要基本功,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進行的基本訓練之一。語文教學強調「以讀為主」,是以現今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趨勢。通過朗讀,既可以讓學生「讀入」(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又可以讓學生「讀出」(將文本語言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語言)。
[解碼]
朗讀是活的、躍出紙外的,是綜合的、融貫顯現的,是靈動的,如同給人以生命。成功的朗讀賦予課文新的藝術生命,是對課文藝術的再創造。
朗讀的過程是學生髮現美、感受美的過程。朗讀,特別是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從多方面立體化感知教材的美,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美的感受。可以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積極交融,產生強烈的共鳴,在愉悅的審美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強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豐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靈,指導了言行。
二、放手想像,學有其樂。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教育是一項培養人才的活動,況且當前我們要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樣,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就更顯重要了。
[課例小片段]
師:白鷺的嗜好是什麼?
生:瞭望。
生:他真的是在瞭望嗎?你認為他在幹嘛?
(同桌商量一下,交流。)
生:我認為他是在欣賞風景。
生:看水面有沒有魚。
師:在小樹最高處,能看到嗎?
生:是在看著湛藍的天空。
生:是在呼吸新鮮空氣。
生:是在等待同伴。
生:是在盼望子女的歸來。
生:是在期待天上能掉下「餡餅」來!就是食物。
(哈哈哈哈……)
[小貼士]
想像,能使眼前的形象得到延伸、充實、豐富,是一種生動的審美再創造。
[解碼]
黒格爾曾說過:「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語文是科學的,是學生的思維之劍,那麼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想像,無疑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對文本情景進行合理的想像,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陶冶學生的情操。\r
優美的語言是語文美育的載體,它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感性能力、精神、情感,又可以在教學中調動學生以文學作品進行求真、求善、求美的再創造和再體驗。《白鷺》一課是文質兼美的散文,不僅語言優美,而且還能抓住教材的閃光處讓學生進行隨意想像,天馬行空,展現學生驚人的想像力。在本例中,我就以「他真的是在瞭望嗎?」一問引導學生想像,學生的思維在靜思默想中發生碰撞,激出點點火花:「欣賞風景」、「呼吸新鮮空氣」、「等待同伴」、「盼望子女」、「期待『餡餅』」……由學生的回答中,不難看出他們的思維範圍在不斷地擴展,思維情感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由「優雅式」到「深情式」,再到「幽默式」,學生對「白鷺」這一動物形象由淺入深,直至深刻銘記於心。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適當地運用想像教學,不但有助於理解文本,突顯個性,而且千奇百怪的想像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得極其快樂。
三、放手練筆,學貴有效。
古時,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看出,讀寫結合的重要性由來已久。讀是寫的前提,寫是讀的結果。在我的「放手」教學法中,「寫」特指的是課內小練筆。閱讀教學中的課內小練筆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方式。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寫的訓練,必須給予學生充分思維的時間和空間,必須創設學生易於練筆的情境。
[課例小片段]
師:其實,白鷺的活動豐富多彩,它的韻味無窮不僅僅體現在這三幅畫面上,還有很多很多畫面,想不想一起去欣賞一番?
(出示各種白鷺圖,學生欣賞。)
師:老師聽到了一聲聲驚嘆聲,你們在驚嘆什麼呢?
(簡單交流,然後進行小練筆:請選擇你喜歡的一個畫面,用筆來描述你心中的「白鷺圖」。)
師:同學們,老師相信用你們的文字來配圖畫,肯定一點也不遜色於郭沫若先生!讀一讀你們描述的畫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你們筆下那隻韻味無窮的白鷺。
生:「水中舞者」——白天,常常可以看到白鷺三五成群地在河塘里翩翩起舞,它們扇動美麗的翅膀,踮著腳尖,儼然是一個個舞者。
生:「幸福的一家」——兩隻白鷺在水中飛躍起來,好像在進行激烈地爭論。在它們的身後,緊跟著一隻小白鷺,只見它悠然地來回踱步,全然不顧父母的爭執,還不時把頭伸進水裡洗洗頭上潔白的羽毛。真是幸福的一家子!
生:「隔水觀鷺斗」——瞧,兩隻白鷺看到同一條魚了!它們互相爭著,甚至用它們那鐵色的長喙激烈地啄咬著。突然,旁邊一隻白鷺迅速飛過來,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那條魚。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了!
生:「漫步者」——在燦爛的陽光下,白鷺在悠閒地漫步。那一縷縷陽光照射在羽毛上,使白鷺樸素潔凈的外姓更加清亮,遠看是那麼和諧。
生:「鳥中紳士」——黃昏,經常有一隻兩隻白鷺站在草叢間,高昂著頭,長時間凝視著落日,一動不動,或許在思考著什麼,顯得那麼高貴典雅。。
生:「河塘戲水」——看,幾隻白鷺正歡快地在池水中嬉戲、玩耍,池塘里不時濺起無數晶瑩的水花。這水花濺在白鷺們的身上,濕漉漉的,別有一番情趣。
[小貼士]
就文取材、一箭雙鵰的小練筆,是以課文內容作為寫作素材,把語言形式的運用和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彼此交融,和諧運行。
[解碼]
其實,教師只要善於抓住課文內容中的擴散點、閃光點,讓學生以此為素材進行課內小練筆,不僅為學生寫作提供了現成的「下鍋之米」,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更重要的是,小練筆大大提高了閱讀教學中寫的密度,從而也極大地提高了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
課內隨機進行的小練筆,常見的有以下形式:(上例涉及到的是第一種形式。)
1.活化形象。抓住所給的圖片或抽象的詞句,讓學生展開想像,通過練筆把它還原成具體可感、觸手可及的鮮明形象,以便讓學生從另一個側面深化對課文形象的感悟和理解。《白鷺》一文中,只描述了白鷺的三種活動狀態,然而現實中的白鷺的活動狀態是層出不窮的。給學生展示了多幅圖片後,要想讓學生對白鷺這一形象有更深入的感悟,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學生自身的優勢——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描述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上例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在各自的思維世界中暢遊,如此「放手」的結果可說精彩紛呈:「水中舞者」、「幸福的一家」、「隔水觀鷺斗」、「漫步者」、「鳥中紳士」、「河塘戲水」……學生在欣賞畫面後的個性表達,可以感受到他們獨特的欣賞角度,體現他們個性思維的迸發。
2.填補空白。作者常常運用「空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自己。教學時,讓學生填補出這些空白,對全面完整把握內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義。練筆也可以是填補空白的有效手段,如教《秦兵馬俑》時,緊扣輻射第十自然段的文眼「神態各異」,抓住文中的省略號,讓學生想像作者未盡舉的兵馬俑的神奇形狀,並用文中的句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把想像中的種種形狀寫出來。通過寫,兵馬俑的千姿百態得以充分展現,學生對它的理解和認識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升華。
3.凸現思想。文章的思想在語言文字中若隱若現,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寫時的整理和加工,可以使這種思想變得明晰而完整。如教《煙台的海》一課時,抓住秋季煙台的海忙碌的景象進行想像,讓學生談談「秋季的海上還會有哪些景象?」有的學生說:「客輪歡快地進港了。」有的學生說:「貨輪滿載而歸了。」……其實,讚美煙台秋季的海不是課文僅有的目的,讚美煙台的人才是課文的中心所在。這一訓練,不但可以使學生對課文的句式及時得到遷移運用,而且在文本與學生之間搭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樑。
4.彰顯情感。「情動」固然是「辭發」的先決條件,其實在寫的過程中二者常常是相伴相隨的,或是互為因果的。因而,我們有時可以藉助以課文內容為素材的練筆,讓文章內蘊的情感湧出紙外。《大江保衛戰》中描寫黃曉文的部分最讓學生感動,在段落結尾處有這麼一句話「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教學時,我讓學生仿照描寫黃曉文的方法寫一位自己熟悉或喜歡的解放軍戰士。在寫的過程中,學生對人民子弟兵的英勇無畏的精神再次受到感染,從而產生強烈的敬佩之情。
5.轉換語言。讓學生對課文的語言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重新表達,既可以檢測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或理解的準確程度和深度,又創造了語言運用的訓練機會,強化了語言訓練的力度。教《孔子游春》時,我讓學生認讀小黑板上的詞語「司空見慣」、「溫文爾雅」、「語重心長」、「深思熟慮」、「側耳傾聽」之後,不要學生解釋詞義,而是要他們用這些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在交流的基礎上寫下來。一位學生寫道:「春天,溫文爾雅的孔子帶領他的弟子們來到泗水河畔遊玩。他看著司空見慣的水領悟到真君子的美好品質,經過深思熟慮後,他語重心長地對弟子們說出了『水是真君子』的一番獨特見解。他的弟子們側耳傾聽,認真領教,最終恍然大悟。」
然而,課內能留給學生的時間畢竟有限,而「語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課外」(葉聖陶語),因此,我們更重要的是藉助課堂小練筆的訓練,培養學生養成一種「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從而將之拓展成為「閱讀小練筆」,乃至「生活小練筆」,如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就能事半功倍。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對我們教師來說,「放手」也許只是不值一提的「舉手之勞」;然而,對於學生來說,「放手」卻意味著他們的個性學習找到了突破口。當然,「放手」絕不等於「放羊」。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善於抓住適當處,找准切入點,放手,放手,再放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打造一條燦爛的星光大道。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