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數學優秀論文 讓數學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

2023年09月30日

- txt下載

生活處處皆數學。《數學課程標準》中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不僅要求選材必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數學,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在實施新課程中,我緊緊圍繞「把生活中的數學引進課堂」,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發揮出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創造性,下面就談談這方面的體會。
一、 捕捉生活素材,精心設疑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的導入是一節課的序幕,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的興趣。在導入的過程中要儘可能性地選取一些富有時代氣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熟悉的和感興趣的、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探索的材料,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明確數學源於生活的本質,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知識時,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老師邀了兩個好朋友星期天要到洛陽橋(泉州)去遊玩,準備買點飲料帶去,(同時出示一些飲料的價錢)你們能幫老師出主意嗎?」聽到老師要請學生幫忙,「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都想躍躍欲試,有的說,買3瓶礦泉水,花去2ⅹ3=6(元);有的說,買6瓶「紅牛」,花去5ⅹ6=30(元);有的說,礦泉水和「紅牛」各買3瓶,花去2ⅹ3+5ⅹ3=21(元),有學生補充也可以這樣算2+5)ⅹ3=21(元)……還有的說,除了買些飲料吃的也得買點,比如麵包之類的,礦泉水、「紅牛」和麵包各買三份,花去2ⅹ3+5ⅹ3+1ⅹ3=24(元),或(2+5+1)ⅹ3=21(元)。看,學生已經在自覺應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識來探究生活中的有關現象了。然後我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用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你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來說明嗎?」這樣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
再如,教學「圓的周長」時,我準備了農村孩子非常熟悉的簸米工具——一個笸籮,並精心設計了一個問題:「為了讓這個笸籮更牢固一些,我想給它箍一道鐵絲,你知道需要多長的鐵絲嗎?你是用什麼方法知道的呢?」問題一提出,同學們就議論紛紛,有的說:「可以用繩子繞筐籮的外沿一圈,再量繩子的長度。」也有的說:「可以讓笸籮沿著直線滾一圈,看它一共走了多遠,這個長度就是我們所需要的長度。」接著就讓學生分別用滾動法和繞繩法測量出它的周長,在兩位同學的演示過程中,下面的同學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這樣量很麻煩,而且,兩人得到的數據不一樣」。這時教師順水推舟,引導學生探索「圓的周長」究意與什麼有關呢?它的計算有沒有規律呢?此時,原有的生活經驗,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了,他們自覺地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實驗、交流,很快知道圓的周長與直徑(或半徑)有密切聯繫,並通過計算推導出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是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有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才讓學生看得見,用得著,「給笸籮箍一道鐵絲需要多長?你是怎樣知道的?」這讓學生切實地體會到: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將要面臨的和需要解決的種種問題,也讓學生體會到我有權利選擇解決問題的辦法,因而迸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都主動地思考,積極地動手操作,認真地推理、歸納,在緊張熱烈的氛圍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識要點。
  二、聯繫生活實際,充實創新教材,讓教材煥發生活氣息。
  數學具有邏輯的嚴謹性,在教材中它總以完善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許多題目都是經過數學處理的,具有科學性、系統性。文字表達嚴謹、準確、枯燥,但很少創設問題情境,忽略去了數學知識從生活生產中被發現的曲折過程,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因此,教師要善於處理教材,重組教材,把學生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課堂,創造出校本特色。
1、合理補充教材,充實學生的學習材料。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有著廣泛的應用。但由於教材的滯後性,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難以及時體現。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聯繫生活實際,就地取材,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充實教材中去,讓教材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以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在「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的教學時,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的調查任務:明天我們要學習「百分數」,誰理解「百分數」,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數」,想想表達什麼意思?這樣布置後,學生一方面通過預習了解了百分數的表現形式和意義,另一方面,又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百分數。由於課前學生調查了各式各樣的百分數,便紛紛在課堂上彙報並說明它的含義。如:衣服的成分標籤上,成分90%是羊毛,成分10%上滌綸;我國的耕地面積是世界耕地面積的7%;「十一」期間泉州新華都購物廣場購物滿200元即可抽獎,中獎率100% ;44.8%的日本人認為小泉不應再參拜靖國神社;「精品惠泉啤酒」的酒精度約有8%;「康師傅」方便麵的包裝袋上:加量20%,加量不加價。……通過課前這樣的調查彙報,拉近了教材與生活的距離,大大地豐富了原有的認知結構。
還有如 「人民幣的認識」中對分的認識就應該淡化,而要增加關於元的認識,特別是增加二十元券,五十元券,百元券的認識,使學生及時得到新信息; 在小數的乘法計算中,也可增加電錶、水錶的讀數,並能算出費用,畢竟這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比例尺」的教學中,應增添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後,再畫上圖紙上的例題,這樣比較完善比例尺知識,貼切實際的生產生活。當然,上述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還需與同仁再認真探討。
2、適當改編教材,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通用的數學教材具有共同性的特點,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一定差距。此時就需要教師聯繫學生的實際,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點、難點,進行適當地充實和刪改。
例如: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九冊第二單元,有這樣的一道例題:(例2)學校食堂運來1噸煤,計劃燒40天。由於改進爐灶,每天節省5千克,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
例2所述的情境與農村的現實生活存在差異,而在此基礎上要去分析理解計劃與實際的數量關係,更顯困難。教學時,我把例題改編成:我們班的江彬同學(此生經常花錢大手大腳),口袋裡有10.5元錢,他計劃在這一個禮拜(7天)內花完,可當老師找他談話,希望他能節約點之後,他決定每天節省1元錢,用來買課外書。那麼江彬同學口袋裡的錢現在可以花多少天呢? 這樣的改編,讓學生直面熟悉的同學,熟悉的生活情境,降低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難度,通俗易懂,學生在輕輕鬆鬆中很快就掌握了知識點。同時也讓學生不知不覺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當然教材的充實、改編要求我們深入地鑽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內在聯繫,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同時,要深入地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知識結構,從而對教材進行大膽的捨棄和改編,要善於聯繫生活實際改編教材例題,讓學生在富有生活味的例題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不僅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熱情,而且教和學的氣氛積極而活躍,喚醒了課堂教學。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