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華南虎》七年級語文教案

2023年08月21日

- txt下載

這首詩寫於「十年動亂」期間,當時詩人被迫在一個「幹校」接受「勞動改造」。那時,人們的精神受到了嚴重束縛。一次,他去桂林,在動物園看到了一隻趾爪破碎、鮮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一起看看《華南虎》七年級語文教案!歡迎查閱!
《華南虎》七年級語文教案1
欣賞課本劇:
劇情大致內容為:幾個中學生去動物園看動物表演,一隻看似威武的老虎在訓獸員的指揮下乖乖地進行
各種表演。要求表演者突出老虎和觀眾(中學生、遊客)的心理。(教師表揚表演者)
情境導入:
?課本劇中的老虎禁不住人類的誘惑,失去了虎威。但是,並不是所有被囚的老虎都這樣。老虎歷來被人們稱為「獸中」。虎,以它威猛高貴的氣質震撼了人們的心靈。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隻華南虎的內心世界,感受這種震撼。
?播放課文配樂朗誦錄音。
背景介紹:
這首詩寫於「十年動 亂」期間,當時詩人被迫在一個「幹校」接受「勞動改造」。那時,人們的精神受到了嚴重束縛。一次,他去桂林,在動物園看到了一隻趾爪破碎、鮮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這隻老虎的形象強烈地觸動了詩人的情思,回到幹校後,他就寫下了這首詩。
詩文賞析:
1、先分角色朗讀詩文,注意節奏和感情,並為生字詞注音。
柵欄(zhàlan)斑斕(bānlán)呵斥(hēchì)抽搐(chù)趾(zhǐ)爪鉸(jiǎo)掉溝壑(hè)不羈(jī)
2、自由朗讀這首詩,(2分鐘)思考:
問題一:文中的華南虎處境如何?「我」看到的這只在籠中的華南虎是個什麼形象?請用詩文中的原話概括。華南虎處境:被囚禁於人類的牢籠之中,遠離了廣袤的山林
斑斕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長又粗的尾巴、健壯的腿、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3、齊讀第三節,教師點撥節奏和重音。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
問題二:觀眾在老虎面前和詩人眼中是一群什麼樣的人?為什麼?
是一群「膽怯而絕望」「可憐而可笑」的人.
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無恥,反而用「砸」「呵斥」「勸誘」的方式來對待高貴的華南虎;
他們卑微,即使面對華南虎威嚴的背影也會感到「膽怯」;
他們無聊,竟會因為從生活中找不到「談資」和「好戲」而「絕望」;
他們自以為是,蔑視老虎嚮往的「蒼蒼莽莽的山林」,他們不但對自己囚牢一樣的生活境況不自知,而且還向想用同樣的牢籠囚住一切生靈。
問題三:請看這一節的最後兩句:「你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嗎?是屈辱的心靈在抽搐嗎?」華南虎的心靈為什麼會感覺「屈辱」?
感覺「屈辱」有兩層含義:
淺層的意思是為自己的尊嚴被踐踏、自由被剝奪而感覺「屈辱」;
深層的意思是為生活在這個自由被剝奪、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覺「屈辱」。
4、快速閱讀1-4節,思考:
問題四:和觀眾相比,籠中的華南虎在詩人眼中具有什麼樣的個性?課文中的哪些詩句能表現它的個性?
華南虎的個性:高傲不羈、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於抗爭、嚮往自由
課文中的詩句:
背對膽怯而絕望的觀眾/安詳地臥在一個角落——高傲不羈
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嚮往自由、追求獨立
灰灰的水泥牆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溝壑——威武不屈、勇於抗爭
問題五:面對這隻華南虎,詩人的心情怎麼樣?詩人為什麼會感到「羞愧」?詩人明白了一些什麼?
「我」感到「羞愧」是因為「我」也作為庸俗大眾中的一員,來「觀賞」老虎。在這個「不羈的靈魂」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靈的墮落。
「我」明白了被人類囚禁在籠中的不只是一隻老虎,而且是一個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這個「不羈的靈魂」面前人類的庸俗、猥瑣和無知;
「我」明白了在悲愴和困厄中,人應該超越苦難,拒絕庸俗,抵抗墮落,奮然前行。
問題六:通過以上分析,怎樣理解詩中的「觀眾」、「鐵籠」「我」的含義?
「觀眾」——無恥、無聊、冷漠、市儈、卑微、自以為是、有時助紂為虐
「鐵籠」——是人類製造出來的色彩陰暗、冰冷無情的囚具。它禁錮自由,代表邪 惡。
「我」——良知未泯,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的靈魂的覺醒
5、詩人寫詩講就意象,並藉助意象來表達一種情感。(回憶《未選擇的路》)那麼,本文的意象是什麼?這是一種什麼表現手法?(學生總結這首詩的象徵意義)
本文的意象是華南虎.
象徵.
本詩的象徵意義:不屈的生命、執著的靈魂、渴望精神自由、渴望人格獨立
6、齊讀全詩,結《華南虎》教案合課本劇和寫作背景思考:
七:《華南虎》寫於一個特殊的年代,我們應如何理解它的現實意義?
這首詩寫於最沒有詩意的時期——70年代,表現了在當時特有的政治環境下,中國正直、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不屈服於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超越那個特定的時代,即使在今天,這首詩也有其積極的現實意義。想要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的人們,應該能從這首詩中得到啟迪和鼓勵。
《華南虎》七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詩歌學習,鼓勵學生培養追求自由的精神,鄙棄庸俗,保持高尚獨立人格.
2、培養學生通過鑑別關鍵詞句,理清思路,整體把握的能力.
3、誦讀品味詩歌,了解詩歌形象的象徵意義,了解詩中的眾多形象所表現的深層意義,體會詩歌意境,把握詩歌主旨.
教學重點:
1、學習鑑別關鍵語句,理清思路,整體感知,理解詩中形象的象徵意義.
2、朗讀品味,鑑賞詩歌形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詩歌內容進行分析,評析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意義,字裡行間所蘊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解決字詞.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畫面,學生根據提示說一句完整的話:
虎嘯、魚游、雁翔、萬事萬物,世界。
二、初步朗讀全詩,熟悉課文內容
1、聽錄音(或聽教師範讀)營造氣氛,學生聽讀、欣賞、品味,自行正音.
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要求朗讀流暢、節奏合理、停頓恰當,語氣、語調符合文意.
三、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出示思考題
1、課文中的華南虎處境如何?這是一隻具有什麼樣的個性的華南虎?它的個性有哪些詩句可以表現?
2、對華南虎,「觀眾」和「我」持什麼態度?你對「我」與眾人行為有怎樣的評價?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
1、它有著美麗的容貌和強健的形體,但它被囚於人類的牢籠中,遠離了廣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園.它本屬於大山與森林,屬於大自然的自由的兒子,現在卻被囚禁在鐵籠里,供人觀看,呵斥、捉弄,這是一個扭曲生命的環境.
華南虎有維護尊嚴、嚮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於抗爭的個性.
有關詩句如:背對膽怯而絕望的觀眾,/安詳地臥在一個角落——高傲不羈.
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嚮往自由、追求獨立.
灰灰的水泥牆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溝壑——不屈服於壓迫、勇於抗爭.
2、「觀眾」對華南虎「砸」、「呵斥」、「誘惑」,冷漠粗暴靈魂麻痹,這是一群沒有獨立人格自我意識的群體,有時還會助紂為虐;「我」良知未泯,從華南虎身上感到一種沉寂在內心深處的精神力量,靈魂被震撼而覺醒.
四、深層研討,評論詩歌內容
1、朗讀詩歌,找出詩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現主旨的詩節.
2、探討詩歌的主旨.
3、學習這首詩有什麼現實意義.
4、展開聯想,拓展思路.作者說:「我終於明白……」請補充省略號的內容,談談這裡蘊涵著作者怎樣的人生思索?
5、聯繫背景,你是如何理解華南虎形象及「觀眾」「鐵籠」「我」等的象徵意義的.
教師點撥:
2、詩人以被囚禁在鐵籠中,失去自由還飽受摧殘嘲弄的華南虎形象為象徵,表現了自己及同類人在艱難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對自由的強烈渴望.
3、這首詩作於1973年6月,正是「十年動 亂」時期,那是個最沒有詩意的年代.詩人在幹校勞動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動物園裡見到一隻趾爪破碎、鮮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四隻破碎的虎爪憤怒絕望地把水泥牆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淺淺的血跡,那不馴的氣魄引起詩人靈魂強烈的震撼.回到幹校,寫下這首詩,表現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對自由的追求。在20世紀70年代初,這首詩表現中國正直、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不屈服於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的人們,應該都能從這首詩中得到啟迪和鼓勵.
4、省略號隱去了「我」的內心活動,「像閃電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溝壑」喚醒了「我」的內心,迫使「我」作一場靈魂的追問.「我」明白了被人類囚禁在籠中的不只是一隻老虎,而是一個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羞愧」一詞說明「我」在「不羈的靈魂」面前感到人類的庸俗、猥瑣和無知;那滴血的趾爪,那騰空而去的具有動感的形象,既是「我」對華南虎不屈靈魂的膜拜,也是「我」屈辱靈魂的覺醒,它讓「我」看見了人類的希望.寫這首詩的時候,作者處境同樣艱難,華南虎不羈的個性引起了詩人靈魂強烈的震撼,它喚起了詩人追求自由和光明的激情.使詩人明白了在悲愴和困厄中,人應該超越苦難,拒絕庸俗,抵抗墮落,保持獨立、健全的人格奮然前行.
5、這首詩具有濃厚的象徵色彩.象徵,就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間接地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囚在牢籠中的華南虎,代表著不屈的生命,執著的靈魂;與之相對的是禁錮自由,代表邪 惡的鐵籠.通過兩者之間的激烈衝突,表現了詩人對精神自由、人格獨立的極度渴望.
「觀眾」「嘰嘰喳喳」「膽怯而絕望」「可憐而可笑」——這是一群沒有獨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識的群體.在詩中他們只是一群蒼白,概念化的符號.他們無恥、卑微、無聊、自以為是,他們是冷漠、市儈,有時還會助紂為虐的群體的真實寫照.
「鐵柵欄」「鐵籠」「灰灰的水泥牆壁」作為對華南虎「專政」的工具,是人類製造出來的色彩陰暗、冰冷無情的囚具.愚昧的大眾蔑視老虎嚮往的「蒼蒼莽莽的山林」,他們不但對自己囚牢一樣的生活境況不自知,而且還想用同樣的牢籠囚住,一切生靈.精神的獨立,往往被眾生當成洪水猛獸,「兩道鐵柵欄」形象地表現了他們懦弱的心理.
「我」也和其他人一樣,隔著鐵柵欄來「觀賞」華南虎.但「我」畢竟良知未泯,從老虎「像閃電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悲憤」中,「我」感到了沉寂在內心深處的精神力量,感到了現世眾生的人格墮落.「我終於明白」,「我羞愧」,「我離開」,「我恍惚之中聽見一聲/石破天驚的咆哮」,這聲音來自「我」的靈魂,它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靈魂的覺醒.
六、誦讀品味,深入體會感情
1、朗讀指導:
第一、二小節以敘述語氣為主,第三、四小節要讀出華南虎對人類的輕蔑,讀出它內心的孤獨和憂憤,更要讀出它的抗爭,最後一節是作者感情的高 潮,要讀出作者的羞愧和覺醒後的激憤.
2、學生自由朗讀,深入品味情感.
八、鞏固拓展
根據提示自己寫一節小詩。
《華南虎》七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誦讀,聯繫背景,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基本把握詩歌主旨。
2、抓住關鍵,品味語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讀賞析,形象探究,感受詩歌中濃厚的象徵意義。
4、鼓勵學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鄙棄世俗、勇於抗爭。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虎歷來被人們稱為「獸中」,它的形象已成為古今中外文人描繪抒寫的對象。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貴一直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華南虎的內心世界,讓我們具體感受一隻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二、介紹寫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牛漢,原名史成漢,1923年生,山西定襄縣人。4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是「七月詩派」的重要成員。1955年由於受胡風事件的牽連,遭到兩年的拘捕囚禁。「_」期間,又被關入「牛棚」,從事強制性勞動。70年代初,創作了不少詩歌作品,其中比較的有《華南虎》《悼念一棵楓樹》《半棵樹》等。已出版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愛與歌》《溫泉》《海上蝴蝶》及自選集《蚯蚓和羽毛》等。
寫作背景:這首詩作於1973年6月,正是「十年動亂」期間。詩人牛漢正在湖北咸寧文化部幹校勞動改造(「_」中,被關入「牛棚」,從事強制性勞動)。一次,他去桂林,在動物園裡見到了一隻趾爪破碎、鮮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這隻老虎的形象強烈地觸動了詩人的情思,回到幹校後,他就寫下了這首《華南虎》,表現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對自由的追求。表現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70年代特有的政治環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與華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以下選自《夢遊人說詩》)1973年6月,我(牛漢)第一次去桂林時,寫了一首《華南虎》,連我自己事先也沒有料到竟然寫了一首大煞桂林風景的老虎詩。老虎,按它的氣質與形象,很難與桂林山水聯繫起來。但是,我卻以憤激的情緒寫了一隻體態並不出眾的虎。有生以來,我多次見到虎。那些虎,比桂林的這隻華南虎,要威武得多。1951年,在齊齊哈爾見過一隻囚放鐵籠不久、狂吼不已的東北虎,在北京動物園見過不下三五隻老虎。但都沒有動過寫虎的念頭。前面說過,我的氣質不是喜歡寫壯美的事物嗎?為什麼沒有寫狂吼如雷的東北虎?一般說,我這個人對生活的感應還不算遲鈍,但讓我冷靜地剖析我當時的感應,使之理論化,確沒有這個本領。我只能儘量真實地寫下當時形成詩的經過。
三、朗讀課文並指導:
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
第一、二小節以敘述語氣為主,第三、四小節要讀出華南虎對人類的輕蔑,讀出它內心的孤獨和憂憤,更要讀出它的抗爭,最後一節是作者感情的高潮,要讀出作者的羞愧和覺醒後的激憤。
四、整體感知:詩歌誦讀後,你對華南虎有怎樣的感受呢?
五、研讀賞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①詩人筆下的華南虎處境如何?這隻老虎具有什麼樣的個性?試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詩句加以說明。
這是一隻有著美麗的容貌和強健的形體的華南虎,但被囚於人類的牢籠中,遠離了山林。它具有維護尊嚴、嚮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於抗爭的個性。
詩句如:
背對膽怯而絕望的觀眾,/安詳地臥在一個角落——高傲不羈。
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嚮往自由、追求獨立。
灰灰的水泥牆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溝壑——不屈服於壓迫,勇於抗爭。
②對華南虎,「觀眾」和「我」持什麼態度?你對「我」與眾人的行為有怎樣的評價?
「觀眾」對華南虎「砸」「呵斥」「勸誘」,態度冷漠、粗暴。
「我」良知未泯,從老虎的「悲憤」中,感到了沉寂在內心深處的精神力量被觸動,有所覺醒。
2、理解象徵:
這首詩具有濃厚的象徵意義。所謂象徵,就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間接地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麼
①華南虎及「鐵籠」分別象徵什麼呢?
華南虎是不屈的生命、執著的靈魂的象徵。
「鐵籠」禁錮自由、代表邪惡。
②詩中的「觀眾」又代表著一個怎樣的群體呢?
詩中的「觀眾」冷漠粗暴、庸俗無聊,是一個沒有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群體。
詩人以華南虎作為象徵,表現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
3、合作探究:
①華南虎的心靈為什麼會感覺「屈辱」?
感到「屈辱」有兩層含義:淺層意思是為自己的尊嚴被踐踏、自由被剝奪而感到「屈辱」;
深層意思是為生活在這個自由被剝奪、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②在華南虎面前,「我」為什麼會感到「羞愧」?
「我」作為庸俗大眾中的一員,來「觀賞」老虎。在「不羈的靈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靈的墮落。
③為什麼「我看見了火焰似的斑紋和火焰似的眼睛……」?
這是在表現華南虎對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頌華南虎在逆境中爆發的充滿野性的熾熱生命力。
六、主旨探討:
詩歌結尾作者說「我終於明白……」「我」明白些什麼?這裡蘊涵著作者怎樣的人生思索?學習本詩有什麼現實意義?
「我」明白了被人類囚禁在籠中的不只是一隻老虎,而且是一個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這個「不羈的靈魂」面前人類的庸俗、猥瑣和無知;「我」明白了在悲愴和困厄中,人應該超越苦難,拒絕庸俗,保持獨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奮然前行。
作者寫這首詩時,處境同樣艱難,華南虎的不羈個性喚起了詩人對精神自由、人格獨立的極度渴望。我們應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在種.種誘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這首詩表現中國知識分子不屈服於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的人們,都能從這首詩中得到啟迪。
七、誦讀比較:
1、朗讀英國詩人布萊克《老虎》一詩,概括詩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2、詩歌比較,課文和《老虎》同樣寫老虎,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明確:華南虎身陷鐵籠但高傲不屈,嚮往著自由的山林,詩人主要是借老虎表達對自由的渴望和對不羈靈魂的頌揚;《老虎》寫黑夜森林中老虎的神威和力量,表達作者由衷的讚嘆。
兩首詩歌讓我們感到人在不同的生存狀態下會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精神境界,華南虎在困籠中表現出來的獨立個性和追求,森林中老虎的威猛和力量,都深深地感染和啟迪著我們。這種獨立精神、個性追求也正是我們的追求。
兩隻老虎的形象還啟示我們,同一寫作對象,因為作者寫作目的不同,會賦予這一形象不同的特徵,表現出不同的情感。
八:體驗反思, 互動釋疑:
1、體驗反思:
①假如你就是那隻被囚在「鐵籠」中的華南虎,當時你會怎樣想呢?
②假如你是觀眾,當你看到「鐵籠」中的華南虎時,你又會怎樣想呢?
③再次誦讀詩歌,體會詩中最能震懾人心、表現主題的詩句。
2、互動釋疑:在預習、美讀課文的過程中,你還有什麼疑問?
九、總結存儲:
1、總結存儲:
這首詩作於一個特殊的年代——「十年動亂」期間,表現了在特有的政治環境下,中國有良知、正直的知識分子不屈服於壓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詩人把這種感情融注在具體的物象——華南虎身上,使華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徵意義。而華南虎在困籠中表現出來的獨立個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著啟迪著我們,事實上,這樣一種獨立精神和個性追求也正是我們青少年的追求。
2、學習這首詩,有什麼現實意義?
在20世紀70年代初,這首詩表現中國知識分子不屈服於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的人們,都能從這首詩中得到啟迪。
十、拓展延伸:
①課外讀一些抒寫動物的現代小詩。
②以《華南虎的自白》為題,根據詩意展開想像,試著寫一首短詩。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