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學生害怕習作的病因點擊與矯治

2023年09月30日

- txt下載

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 特級教師 朱 瑛
學生害怕習作是個掉了牙的話題,無數語文人談了無數次,但時至今日,「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故在新課程實驗已完一輪的今天,我還想把這個話題拾起來談一談。
一、缺乏生活積累──豐富生活體驗
學生害怕習作,說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原因之一是對生活缺乏體驗與積累。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叩擊我們心弦,引起我們關注和興奮的事時有發生。只是學生自己雖然每天都生活在人群中,自己或生活的周圍每天都有許多事情發生,當時對發生的事情也有過高興、憤怒、傷心等情感的體驗,卻沒有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感覺調細,沒有養成表達的習慣,當時沒能記下來,事過境遷,到用時就回憶不起來了。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生命仿佛特別脆弱,安全成了「高壓線」,於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言行限制。在家中這不能碰,那不用動手;在學校不能玩「危險遊戲」(如「跳馬」),不准外出踏青,如此等等。學生的體驗與積累自然又少了一些。當然,在習作課上,我們也看到有的同學提起筆來,左右逢源,信手拈來,一氣呵成,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勢,究其原因,便是在體驗與積累上下過功夫,材料儲備豐富;有的同學眉頭緊鎖,望題興嘆,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倉庫里貯存的素材多寡,直接關係到習作的質量。有一則古代笑話說:一秀才寫不出文章,痛苦萬狀。其妻見曰:「怎麼比我生小孩還難?」秀才曰:「當然更難。你生孩子是肚裡有貨,我寫文章是肚裡沒貨。」學生怕習作主要原因就是肚裡沒貨。「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作為教師,要儘量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生活:如精心安排每個節日。春節搞個慰問活動,讓學生幫助軍屬做好事;三八節,給媽媽送份禮物寫封信;再如周末,布置一些生活作業,象做一道菜,洗一次衣服,做一件小製作等;還可以組織學生去支農,幫農民插秧、割稻子,鍛鍊幾天,出一身汗,滾一身泥,體驗勞作之苦,凡此種種,不但能積累材料,還能學到和收集到來自群眾的鮮活的口頭語言。如此,習作時,學生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有情可抒,「苦差事」就會變成「愉快事」。
二、缺乏語言積累──多讀多誦多摘記
學生害怕習作的另一個原因是缺少語言積累,語言貧乏。而導致其語言貧乏的主要原因乃應試教育。為了應試,語文教學成為語言文字的遊戲。特級教師斯霞在談到應試教育時深有感觸:「如拼音、解釋詞語、擴句、縮句、把句子成分補充完整、加標點、多項選擇等等,花樣百出。有些練習題大題目套小題目,做起來很浪費時間和腦筋,學生的負擔重就重在這個地方。」如此枯燥、繁瑣、無效的勞動占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倘若將這些寶貴的時間用來大量的閱讀,用來積累語言文字,豐富和充實學生的語言倉庫豈不更好?魯迅先生的「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的比喻充分說明了積累在習作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雖然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已成為語文人的共識,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素質教育體制尚未健全、完善的情況下,顯得無所適從,仍以「統考」為指揮棒,致使部分教師仍致力於題海戰術、文字遊戲,習作教學仍致力於死記硬背各種類型的範文。不從本質上認識語言積累的重要,不從實際行動上引導學生對語言的積澱,致使提高小學生習作能力成為一句空話。
劉勰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要引導學生 「經常留心自己的語言,經常觀摩人家口頭說的,筆下寫的語言。」(葉聖陶語);要向古今中外文章中的「語言作品」學習語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都是這個理。多讀多誦多摘記,不僅僅是為了積累詞句,更重要的是從中潛移默化的習得一定的寫作技巧。不僅要多讀課文,因為那是一篇篇很好的範例;還要多讀名家名篇,優秀詩文;背誦名言警句,俗語民諺,從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經驗和積累,只要我們把閱讀與積累作為一種任務,日長天久,學生的語言儲備就會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而當學生的閱讀與積累達到一定程度,腦子裡就建立起一座「語言倉庫」,習作時,它就會像噴泉似的,噴涌而出。
此外,我們還要教學生適當地掌握一些語法、修辭、邏輯等,語法解決的是句子通不通的問題,邏輯解決的是句子對不對的問題,修辭解決的是句子好不好的問題。
三、缺乏構思之技──學點構思之法
相信語文人對《再寄小讀者》並不陌生,著名女作家冰心在《再寄小讀者》一文中講了這樣一件真事:「今年夏天,我帶兩個小朋友去逛北京西郊的動物園。這兩個孩子都很聰明活潑……回來後他倆都寫了日記。第一個孩子只寫了四五十個字,裡面還有好幾個錯別字……就像記帳似的……第二個孩子卻寫了千把字……把那些動物,如白熊、大象、斑馬、孔雀等等的動作、形態、皮毛、羽毛的顏色都寫得十分生動鮮明……他的這一篇日記,寫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錯別字,使人看了很舒服。沒有去過北京動物園的人讀了,會引起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兩個都很聰明活潑的孩子同游北京西郊動物園,卻寫出了水平反差極大的兩篇日記,這是為何?是缺乏生活積累,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嗎?不是,「米」,有的是,關鍵是會不會「炊」。為什麼第二個會「炊」,第一個不會「炊」?傳統的寫作觀認為「有所感,才能寫得出」,我卻認為不一定。這就如同有「米」不一定能做出「香噴噴的米飯」一樣,只有掌握了做「米飯」的方法、程序等,才能將生米做成美味可口的熟飯。寫作就像做飯,學會構思之技,才能寫出好文章來。
生活積累與構思之技,既有著緊密的聯繫,又有著本質意義上的區別。前者是怎麼積聚「米」,後者是怎麼進行「炊」。前者是後者的物質基礎,後者是對前者的加工製作過程。生活積累,重在對寫作素材的積累,但這不是習作,而是習作前的準備。構思之技是指習作時對信息的提取、加工、輸出,應該「思」字當頭。選什麼內容、表達什麼情感及用什麼語言、章法來表達等等都與構思有關。
小學生習作雖是自由表達,但仍須學些構思之技,以豐富自己的寫作經驗。如何學?一是在課堂上從教科書中學,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布局篇的;二是在課外閱讀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必定有限,要想學到更多的知識,並把知識形成能力,就必須加大閱讀量,並在閱讀的過程中,捕捉文章的寫作特點,習得構思之法。如在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時,就可模仿其「總述──分述──總述」的結構特點描寫《我們的校園》;在閱讀類似於《落花生》這樣的素材後,就可進行借物喻人的練筆等等。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能習得構思之法,就能把話說通順,把意思表達清楚,把對象寫準確。
四、教材缺乏操作的普適性──因時因地改編教材
 閱讀重於寫作的課程價值取向以及過於依賴直感經驗,缺乏科學指導,是導致習作教學出現問題的又一原因。我們的孩子為何怕上習作課?就是因為拿起筆來,腦子裡面空空的,不知從何寫起,不知寫什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我想,這樣一個現狀,我們可能要好好反思一下目前的習作教材。可以說,現在的習作教材內容需要重構,習作教學嚴重缺少過程性的指導,更缺乏作前的習作素材的積累。因為教材中的有些命題實在是無從下手,如「我的一件小發明」「我成功地改造了……」(填一事物)這樣的命題習作,農村孩子看了是一愣一愣的。該寫什麼,怎麼寫?(說實在的,對於我來說,也是一頭霧水。)其次是教材中每個單元要求的大多是一些命題或半命題習作。教材針對全國各地學生,不可能照顧到地域差異,大多是一件事,一個人、一處景,偶有新鮮點的命題,也許是適應了都市學生,這樣一來就只能逼著農村孩子撒謊。我認為,在習作教學中,老師們不要囿於教材(雖然它是系列的、有序的),而應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擬出符合單元習作要求、能激起學生表達慾望的文題。另外,教師可以在每次習作前一兩周,預告學生習作內容與要求,提醒學生留心觀察、搜集與習作有關的素材,做好作前準備。同時,在單元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根據本次習作要求,安排一些讀寫(片段)練筆,為正式習作做好必要的鋪墊。
五、缺乏個性化指導──做學生的習作夥伴
傳統的習作指導,儘管學生的習作規範了,達到了各年段習作的總體要求,但我們認為當前學生習作最令人不滿和擔憂的是:似曾相識。從內容看題材大同小異;從語言看,文字表達方式雷同。學生習作缺乏個性,缺乏獨特生命的體現。造成「似曾相識」的重要原因是我們教師的習作指導過於整齊劃一,審題、選材、表達方法等都要一一落實,才能放手讓學生寫作;之後,教師精批細改,然後針對學生的典型問題進行集體講評修改等。這種單一的指導其實是漠視學生的生命意義,漠視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發展。缺乏個性化的指導,是導致學生習作缺乏個性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認為教師的習作指導核心應是加強個性化的指導,將主要精力放在啟發、引導、鼓勵、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習作上,成為學生習作上的合作夥伴。
六、缺乏自由表達的空間──放飛心靈自由表達
過多的限制、成人化的標準捆住了學生言語表達的個性和創造性。一提習作,學生就感慨:「作文難,難於上青天。」為什麼習作這麼難?因為學生只要一提筆就會受到老師的限制。什麼開頭要怎樣,過程要怎樣,結尾要注意什麼;什麼習作要有中心、有條理,結構要完整,語言要優美、生動;什麼寫人的文章要通過具體的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一個人的特點、品質,同時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活動;再加上老師用「創作」的標準指導、要求學生等等。為什麼如此?因為老師擔心學生自由習作,寫不好,得不了高分。豈不知這種「拔高」的要求、過多的框框無疑給學生的寫作增加了難度,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對習作的恐懼感,把習作看作是最苦最難的差事。為了得高分,學生只能寫假話、空話、套話。寫媽媽時,一定會寫「我生病了,媽媽把我背到醫院,……媽媽在醫院守了我一夜。」寫身邊的一件事,就寫給老奶奶讓座;寫同學情,就寫一次考試時,「我」尺子斷了,某某同學把他的尺子折斷了,給了「我」半截。……長期以往,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由的想像,沒有個性的張揚。他們只能人云亦云,鸚鵡學舌。久而久之,學生必定厭倦習作,害怕習作。
課標在教學建議中要求教師「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習作教學中,應不設條條,不定框框,在一定的範圍內,讓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如此訓練,學生是會在不經意間產生表達慾望,其寫作興趣、寫作能力亦會在不斷的練筆中得到提高。
七、缺乏積極的評價方式──賞識加高分
學生之所以對習作不感興趣,甚至逃避習作,還與教師批改習作的方式呆板單一有關。我們的語文教師習慣於對每個學生的每篇習作精批細改,從字、詞、句的個別修改,到眉批、尾批,他們養成了孫悟空「火眼金睛」的本領,對學生習作中的錯誤明察秋毫,一絲不苟;他們形成了「疾惡如仇」的習慣,對學生習作中的錯誤,是「眼睛裡容不得沙子」,不挑出來不罷休;他們還有一種「斬草欲除根」的心態,面對學生習作中的進步無動於衷,等閒視之,以為理所當然,而對學生的錯誤卻窮追猛打,絕不手軟。他們以為這種「滿堂紅」的評改學生一定喜歡,肯定領情,會認真看,仔細讀。豈不知正是這種「滿堂紅」使學生寫好習作的信心一點點喪失,最後選擇了害怕,選擇了逃避。我以為,對學生習作要積極評價,多就少改,多表揚學生的優點,少提或不提學生的不足,哪怕是一個貼切的詞語,或是一個形象生動的句子,都應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大加讚賞,增強他們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這個詞用得太恰當了!」「這個句子寫得真生動。」「這個題目定得好,題材新,視角新,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在不斷的成功中獲得心理、精神上的滿足,從而產生輕鬆、愉快的情緒體驗,親近習作,喜歡習作。
對學生的習作還可以用高分激勵。只要學生能把事情敘述清楚,文從句順,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就給高分。能得80分的,給他90分;可以得90分的,就給他100。甚至可以突破100分大關,給他來個120分,150分。你想,當你的學生看到這麼高的習作分數,他心中是多麼的高興啊!如果次次習作都可以得到高分,每次習作他都可以高興一次,那麼,他還會害怕習作嗎?恐怕盼習作還來不及呢!
以上列舉的只是學生害怕習作的主要病因,作為語文人,面對這些難治之症,我們仍需持之以恆地對症用藥,以圖解除學生怕寫之痛,讓他們喜歡上習作。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