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岳陽市名勝古蹟二十八處匯總

2023年08月14日

- txt下載

一、岳陽樓
岳陽樓與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同為「江南三大名樓」。三樓中,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風光之秀,建築工藝之巧,詞章歌賦之佳,當首推岳陽樓。無怪乎明茶陵詩派領袖李東陽在《書岳陽樓圖後》中說:「江漢間多層樓傑閣,而岳陽為最」。爾後,由於歷史的原因,黃鶴樓、滕王閣都已不復存在,而岳陽樓卻一直以它雄偉古樸的風貌屹立於世。
岳陽樓始建於東漢末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孫權「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唐《元和郡縣誌》),在馬授所築巴丘邸閣的基礎上擴建了巴丘邸閣城。城西門譙樓即今岳陽樓的前身,距今已經1770多年了。此後岳陽樓屢圮屢修,有史可查的就有30餘次。唐開元四年(公元716),中書令張說貶謫岳州,曾經修建岳陽樓。這位號稱「燕許大手筆」之一的名相,「每與才士登樓賦詩,(樓)自爾名著(《岳陽風土記》)。」宋慶曆年間,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苦心經營,集資修建岳陽樓。「樓成,極雄麗。」加上雄才巨卿范希文作記,大詩人蘇舜欽書丹,著名篆刻家邵竦篆刻,時稱「四絕」,自此岳陽樓聲名遠播海內。自宋至清末,其間800多年,岳陽樓屢遭兵燹災禍,多次重修,最後一次為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知府張德容撥茶厘稅收及地方捐款重修。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重視岳陽樓的保護和維修,多次撥款修葺。1983年撥款135萬元重修岳陽樓,3月15日正式落架大修,歷時11個月,於1984年5月1日竣工開放。重修工作堅持「復原古樓,整舊如舊」的原則,使新修的岳陽樓既牢固經久,又保持了古樓的歷史風貌和建築風格。
岳陽樓建築藝術高超,巧奪天工。唐以前岳陽樓的形狀、結構,苦於文獻資料不足,僅能從古人詩文中去揣摩。但是宋以後保存下來的一些圖畫和文字資料卻給我們描繪了這個千古名樓的雄奇形貌。在宋代,有畫家(佚名)描繪了岳陽樓:其樓建於高大的城牆之上,城牆的洞門之外,有單層四方小亭憑湖而立;城牆之上,是兩個多柱的、結構複雜的小亭,小亭之後為四方、三層飛檐的岳陽樓。這是岳陽樓留存於世的最早的結構、形象圖。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畫家夏永畫過一幅岳陽樓扇面圖,細緻地刻畫了岳陽樓的外貌:樓建於城牆之上,二層三檐,九脊歇山頂,龍吻脊飾,餞脊上飾蹲獸五個,屋頂以六攢六拱相托;二樓設門窗,迴廊環繞;一樓四周建有突軒。整個建築布局嚴謹,樓形壯觀,明萬曆年間文人王昕著《三才圖會》,記載了岳陽樓的形制:「岳陽樓,其制三層,四面突軒,狀如十字,面各二溜水,今制,架三檐,高四丈五尺。」可知明樓與元樓在形制、結構上是大體一致的。明末畫家安正文所繪《岳陽樓圖》中,樓身為正六稜柱形,二層三檐,盔形樓頂,上置寶瓶,脊飾蹲獸,翹首的起翹較前代略高,形制較宋、元略有變化。清康熙年間,畫家龔賢也繪有《岳陽樓圖》,圖中嶽陽樓在結構上較前代要簡單。清嘉慶九年(公元1804)《巴陵縣誌》刊載的《岳陽樓君山圖》中,岳陽樓形制則已恢復如元、明。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重修後的岳陽樓,樓身為全木結構,三層三檐,頂呈盔甲形,高18米多,檐面蓋琉璃瓦,脊飾講究,頂置寶瓶,中間四根楠木大金柱直頂三樓普柏枋,承荷全樓大部分重量;內圍以12根金柱支撐二樓,外圍繞20根檐柱。二樓設迴廊,三樓檐間為如意斗拱,層迭相襯,拱頂托樓。整個樓閣結構嚴謹,工藝精巧,造形莊重,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遺留下來的藝術珍品。新樓留用了舊樓大部分構件,樓基澆鑄了鋼筋混凝土地梁,並作了防蟻技術處理,台基增設了60厘米,二樓游廊空間增加了10公分,更加莊嚴壯麗。
岳陽樓內陳設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湖湘地方特色。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十餘幅。一樓、二樓各嵌有一幅《岳陽樓記》雕屏。二樓所嵌雕屏為清乾隆時期刑部尚書、大書法家張照所書。張書字形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不拘一格,既有歐陽詢筆法的勁峭嚴正,又有虞世南字形的婉雅秀逸,還兼有褚遂良字體的疏勁練,再配上精巧的刻工,名貴的木質,更是難得的傳世珍寶。一樓所嵌雕屏,是道光年間的複製品。據說,其時有個知縣意欲將張照手書據為己有,於是仿造了一幅雕屏,偷運真品時在洞庭湖中遇到風暴,船傾人亡,雕屏沉入湖底,被漁民打撈上來。後由巴陵名士吳敏樹出資贖回,重新懸掛於岳陽樓。從此,岳陽樓就有了兩幅雕屏。三樓所嵌雕屏為毛澤東同志手書唐杜甫《登岳陽樓》詩,金輝耀眼,光彩照人。屏書筆意奔放,布局嚴謹,雄健雋永,形神兼備,不失為藝術珍品。
岳陽樓聳立於岳陽西門城頭,左攬洞庭,右挹長江,雄姿英發,氣象萬千。古往今來,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最早吟詠岳陽樓的是南朝宋顏延之。他自始安郡離任赴建康,途經岳陽時,寫下《始安郡還都與張湘洲登巴陵城樓作》。南朝梁元帝肖繹過巴陵,在《赴荊州泊三江口詩》中描寫岳陽樓前的景狀是:「水際含天色,虹光入浪浮」、「叢林多故社,單戍有危樓。」唐代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鼎盛時期,岳陽樓則是詩家吟詠謳歌的重要場所。自唐開元間名相張說謫守岳州以後,詩壇巨子,風邀雲集,接踵而來。張九齡、孟浩然吟唱在前,李白、杜甫、賈至嘯嗷在後,繼而白居易、元稹、劉禹錫、韓愈、李商隱聯袂登樓,酬答唱和。其中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呈張丞相》),李白的「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杜甫的「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白居易的「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題岳陽樓》),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望洞庭》),皆為千古絕唱。到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之後,是詩家文豪會聚岳陽樓的又一紅火時期。尤其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368字,字字珠玉,千古傳誦不衰。宋代大詩人、大學者如歐陽修、呂蒙正、黃庭堅、陳與義、張孝祥、陸遊等,都先後登樓賦詩,一抒情懷。明清以還,文人學士步前哲之踵武,憑欄吟哦者尤多。雄偉壯觀的岳陽樓已經和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成了湖湘風光的代表!今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湖南廳所懸掛的巨畫,就是岳陽樓的全貌圖。岳陽樓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元月,國務院已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仙梅亭
建於岳陽樓左側,為主樓輔亭之一。亭底座為六邊形,面積44平方米,亭高七米,全木結構,二層雙檐,檐角高翹,上蓋綠色琉璃瓦。亭始建於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據《大清一統志》載:「明崇禎間,岳陽樓毀,土人於湖濱沙磧中得石一方,石上枯梅一干,別無枝葉,其24萼,皆成紋理,不假人為,因構亭復之。」推官陶宗孔重建岳陽樓時,一併建了此亭,名仙梅亭。明末清初楊柱朝所寫《仙梅記》,專門記述了這件事:「勝國崇禎辛末歲,樓不戒於火。郡守戴公、司李陶公倡議重修。忽於樓之赴得石一片,上有畫梅一枝,色如紺墨,其枝杆隆然而起,望之高出於石,宛若人工刻鏤而就者,及以手摩之,則潤滑如砥,了無痕跡,梅與石無辨也,咸仙梅呼之。因置諸樓之左畔,而亭以居焉。」同時代的嚴首升所撰《仙梅堂記》具體描寫了這方石頭出土後人們爭睹為快,以至「盈城罷市,相顧動色,人人如有所獲」的情景。後來亭子傾圮,石塊遺失。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重修時,遍訪石塊下落,竟然在一民屋灶下尋得,但石塊殘損,紋理模糊,只得臨摹一石以代之,置於亭中。後亭幾經毀損。同治元年重修時名「留仙亭」。光緒六年重修復名「仙梅亭」。建國後,仙梅亭經多次修繕。1979年落架重建,1983年再度修整,仙梅亭更加玲瓏別致。
三、三醉亭
建於岳陽樓右側,與仙梅亭同為主樓輔亭。占地面積135.7平方米,高9米,二層雙檐,歇山頂,碧瓦紅柱,華麗莊重。亭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名「望仙閣」。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重建時改名「斗姆閣」。斗姆為道教信奉的女神,宋元以後被尊為「先天斗姆大聖元君」。清同治六年重修時易「斗姆亭」為「三醉亭」。「三醉」語出「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的神話故事。呂洞賓又名呂岩,道號純陽子,出生於晚唐,兩次投考進士未第,遂四處雲遊。傳說游廬山時得異人傳授劍術,獲長生不死秘訣,後世稱為呂仙。呂洞賓曾多次過往岳陽,並在岳陽樓題詩:「朝游百粵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今海內外所傳呂洞賓故事,即起於岳陽「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的傳說。三醉亭一樓懸掛一幅樓屏,屏上繪有呂洞賓臥像。二樓設有神龕,供有呂洞賓雕像。此像原置岳陽樓三樓,1983年主樓重修後移至三醉亭。
四、懷甫亭
位於岳陽樓左側臨湖處。亭坐南朝北,高七米,四角方柱。立柱為水泥澆鑄,上部為木結構。「懷甫亭」匾額為朱德同志親筆書寫,方柱上有聯曰:「舟系洞庭,世上瘡痍空有淚;魂歸洛水,人間改換已無詩。」懷甫亭是1962年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杜甫誕辰1250周年而建的。唐大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攜家來到洞庭湖。泊舟岳陽城下。在這裡,他一方面為岳陽、洞庭湖的綺麗的自然風光所驚異,為屈原的遭遇而興嘆:「湖南(洞庭湖之南)清絕地,尤古一長嗟」,一方面心繫社稷,為國家的多難而悲痛:「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他在岳陽一帶共計寫詩20餘首,首首情懷激烈,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見於字裡行間,其中的《登岳陽樓》一詩,又為諸詩之冠。每當人們來到「懷甫亭」前,想起杜甫其人,吟起杜甫其詩,無不為詩人的高尚情懷所感動、所激奮。
五、碑廊
始建於1984年,續修於1992年。碑廊從岳陽樓縱軸線起向東延伸至圍牆,再沿圍牆向北延伸,成「L」形狀,全長97.2米。碑廊為游廊式。共陳列碑石158方,其中精選歷代岳陽樓詩詞書法碑134方,明清以來修葺岳陽樓的紀事碑24方,內容分為四部分陳列。第一部分為紀事碑,主要為清代乾隆、道光、同治、光緒和民國時期記載岳陽樓修葺情況的碑刻。第二部分為古代名家手書范仲淹《岳陽樓記》,其中明代董其昌、祝枝山的遺墨,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珍品。第三部分為當代刻碑。有毛澤東手書杜甫《登岳陽樓》詩,董必武、宋任窮、李鐵映、張愛萍、華國鋒等和國內當代書法名家的題詞及古詩詞書法作品,也有日本書法家的作品。第四部分為雜碑,主要收集有清道光帝題書的「印心石屋」、清代刻制的「化孚佑帝君遺像」和「呂祖師真像」以及「虎」、「鸞」字碑等,碑刻多種文體紛呈,既有詩詞聯語,也有散文、駢文。書法風格各異,集真、草、行、篆、隸多種書法藝術於一廊,而且刻工精細,各具特色,是寶貴的文化珍品。
六、鐵枷
在岳陽樓下洞庭湖灘上。據清光緒《巴陵縣誌》記載,共有五枚。今僅存三枚,一枚移放在岳陽樓臨湖坪台上。每枚鐵枷上2.6米,厚0.34米,兩端吃不開燕尾形,每端兩尾間距為1.86米,中間有一直徑0.28米的圓孔。因形狀如枷鎖,故名。也有稱鐵械、鐵枷的。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載:「江岸沙磧中有冶鐵數枚,俗謂之鐵枷,重千斤。古人鑄鐵,如燕尾相向,中有大竅,徑尺許,不知何用也。或雲以此壓勝,辟蛟蜃之患;或以為�G石,疑其太重,非舟人所能舉也;或以為植木其內,編以為柵,以御風濤,皆不可知。」可知宋代已經不清楚此物來歷和用途了。南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則稱弋陽亦有此物,並斷定為「壓勝之物」。張元忭《巴陵遊覽記》認為它是東吳橫截晉軍船隻的系鏈之具。這恐怕也只是一種推測而已。鐵枷質地堅硬,表面呈黑褐色,是研究我國古代鐵器和冶鐵技術的可貴資料。
七、鐵梢
岳陽樓正門前,左右各置鐵梢一隻,高三尺,直徑三尺余。梢下有三短足落地,兩側有獅形環,梢壁上有陽鑄銘文:「淳�v五年十二月吉旦,孟府十位鑄到鐵梢,壹樣貳只,各重壹千斤。」至今已經740餘年了。雖名梢,實為桶。清光緒《巴陵縣誌》即已「不知何以名之」。據史書記載,鐵梢原置於君山崇勝地寺,為荊湖安撫制置使孟珙重修君山崇勝寺時鑄。後寺廢,遂移置岳陽樓前。李仲麟在《游君山記》中記載了鐵梢的用處:「貯清冷之水。僧人云:此水常盈不竭,掬而洗之,令人目明」。鐵梢於1966年被搗毀一隻,1979年原貌複製。
八、鐵鼎
置於岳陽樓前,高三米余。鼎分三層。下層為三足鼎爐,足為獅頭,鼎腹鑄有銘文「孚佑帝君祠」和「共賴神庥,永垂千古」。兩側為獅頭扣環。中層和上層鑄成空心塔式,兩層下部有明廊。上大方格線條,前後左右有對稱的四道拱門。據鐵鼎銘文款識記載,鼎為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7月由洋務大臣盛宣懷責成漢陽鐵廠鑄造。鐵鼎的中、上兩層毀於1966年,1979年按原式樣複製。
九、君山
君山位於岳陽城區西南洞庭湖中,四面環水,東距岳陽城15公里,與岳陽樓遙遙相望。山呈橢園形,總面積0.96平方公里,由72個大小山頭組成。山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55米左右。最高點響山海拔63.3米。
歷代古籍中關於君山名稱由來的記載頗多。南北朝時前秦王嘉《拾遺記》稱之為洞庭山,記云:「洞庭之山,浮於水上,其上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音,徹于山頂。」《山海經》始將洞庭山與帝堯二女的故事聯繫起來:「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晉郭璞注為「君山,湘君之所游處,亦名洞庭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說尤為明確:「洞庭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處,故曰君山。」《史記·秦始皇本紀》則稱之為「湘山」。又盛宏之《荊州記》以為:「君山上有道通吳之包山,今太湖亦有山,亦潛通君山,故得名耳。」
「巴陵之山,其最著者曰君山」(《隆慶岳州府志》)。君山素來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集奇攝勝的絕世佳景而與天下名山爭秀。君山屹立於煙波浩渺的洞庭湖中,如仙子出浴,似秀女臨鏡;又如一艘巨輪在茫茫湖水中破浪航行。山上峰巒盤結,迴環相連;茂林修竹,鬱鬱蒼蒼;層層茶園,鋪綠展翠;亭閣樓台,競艷爭輝。倘若駐足君山之巔,遠望,煙濤微茫,水天一色;腳下,雪浪排空,驚濤拍岸,恍若置身蓬萊仙境。無怪乎道家以此為「天下第十一福地」!自古以來,凡游過君山,望過君山的,無不為君山的神奇秀麗所傾倒,無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李白形容她:「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雍陶讚美她:「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劉禹錫歌頌她:「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黃庭堅更是「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遙望君山,波逐浪涌,雲蒸霞蔚,引人遐思、神往。歷史上,人們給君山的成因編織了一件色彩斑瀾的神幻外衣。有人說,它是洞庭湖中螺螄仙姑所化,君山上大小72個山頭,就是72個仙螺。唐代詩人方千更是奇思異想、虛幻無邊了:「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原是崑崙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題君山》)如果說,關於君山形成原因的傳說神秘莫測,不足徵信,那麼,流傳在君山上的神話故事卻是美麗動人的。娥皇、女英在君山痛悼夫君虞舜的傳說,已經和君山融為一體了。柳毅與龍女的愛情故事,更是富有神奇色彩。秦始皇怒赭君山,暴露了獨裁者的肆虐;漢武帝勇射蛟龍,表達了勞動人民對明君盛世的嚮往。君山的一峰一嶺,一溝一壑,都與神話故事有不解之緣。君山,簡直是一個神話的世界!
君山是美麗的山,神秘的山,更是富饒的山。珍禽異草,遍布全島。沙鷗、天鵝、大雁、錦雞、魚燕、杜鵑、花雀,群集於周圍;桔梨、芍藥、斑竹、茶樹遍布于山麓;周圍湖中盛產銀魚,山溪嶺澗生長金龜。飲譽環球的名茶「君山銀針」就出產在這裡。
君山古蹟眾多,「山山有亭,坡坡有廟。」據《巴陵縣誌》記載,共有4台、5井、36亭、48亭。民國期間迭經兵燹;「十年內亂」,橫遭破壞,僅存二妃墓、封山印、柳毅井、傳書亭、朗吟亭、楊麼寨、猴子洞。1976年以後,陸續修復,使名勝古蹟重放光彩。
十、二妃墓
位於君山東側。相傳為帝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的墓地。娥皇和女英本是帝堯的兩個女兒。堯把帝位禪讓給舜,並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舜南巡,娥皇、女英隨之趕來,船被大風洞庭山。這時,舜死於蒼梧的噩耗傳來。二妃悲痛欲絕,望著茫茫的湖水,撫竹悲泣,眼淚灑在竹上,變成了斑竹。後來,二妃積鬱成疾,死於洞庭山。為了紀念二妃,人們把洞庭山改名為君山,並在山上為她倆修了墓。據明弘治所修《岳州府志》記載:「君山舊有二妃墓。現在所見的二妃墓是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九月,兵部左侍郎彭玉麟主持重修的。墓碑鐫有「虞帝二妃之墓」六字。原墓於1971年挖毀,墓內出土一條7寸長的金龍。1979年予以重修。墓為石砌,碑前有石牌坊;墓前有一對古引柱,墓地四周長著一叢叢青翠的斑竹。
十一、湘妃祠
湘妃祠位於二妃墓北側。古稱湘山祠,主祀舜帝二妃。其祠屢建屢圮,祠名亦幾經變化。有稱湘夫人祠的,有稱湘妃廟的,還有稱君祠的。歷代詩家名宦為湘妃祠寫下了大量詩詞楹聯。1985年7月,人民政府撥款重修湘妃祠,1986年9月1日竣工開放。新修的湘妃祠為三進山門庭院式建築,建築面積1003.8平方米。一進正面懸有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撰寫的長篇楹聯。全聯400字,一氣呵成,堆艷鋪彩,把君山的風光形勝描寫得淋漓盡致。二進兩廂立護神4尊。三進為正殿,正中供奉二妃半塑像,兩廂各立侍女像4尊,儀態各異,栩栩如生。
十二、柳毅井
位於君山東麓中部山坳,俗稱龍口舌根處。古謂桔井。清光緒《巴陵縣誌》載:桔井「相傳為柳毅傳書之處。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井下深不可測。」流傳甚廣的《柳毅傳書》的故事亦發生在這裡。據唐代李朝威所寫傳奇《柳毅傳》描述:有個書生柳毅,落第還鄉,途經陝西涇河北岸,遇一牧羊少女哀哀哭泣,經問明緣由,得知女子乃洞庭龍王之女,下嫁涇陽君,備受虐待。柳毅欣然接受龍女之託,為其送書信至洞庭。柳毅找到了龍女所說的這口井,在井旁的大桔樹上敲了三下,守門的神將亦將他接進了龍宮。洞庭龍君小北錢塘君得知其情後,十分憤怒,化為赤龍殺死了涇陽君,接回了龍女。後歷盡波折,龍女、柳毅終成眷屬。人們為了紀念柳毅,把桔井改為柳毅井。1979年,人民政府重修了柳毅井。井壁以花崗石砌成,飾有巡海神浮雕,井旁辟有甬道,甬道旁立有石壁,壁上有蝦兵蟹將浮雕,生動可愛。
十三、傳書亭
建於柳毅井後二米的高台上。築亭甚早。明吳廷舉即寫有《傳書亭》詩。今亭是1979年根據《柳毅傳書》的神話傳說重建的。亭為兩個長方形交錯組成的多角形建築,每個長方形長4.2米,寬2米。為鋼筋水泥結構,建築面積16.8平方米,置10根亭柱,亭高約6米,頂復綠色琉璃瓦,翹首飾鰲魚。小巧玲瓏,美觀別致。
十四、朗吟亭
位於君山龍齶山頂,下臨洞庭水,遙對三醉亭。亭名由呂洞賓「朗吟飛過洞庭湖」詩句而來。相傳呂洞賓在岳陽樓喝醉了酒,便朗吟詩歌,飛過洞庭,來到君山,以清泉洗腳,在山頭高臥,朗吟亭即「醉後高眠」之處。朗吟亭始建於宋,以後屢經重修。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湖廣布政使司參議胡松用「擘窠書」寫有「朗吟飛過去」五字,勒石立於亭。清熙康、嘉慶、同治年間都曾修過朗吟亭。今亭為1981年重建。亭高15米,呈方形,占地125.44平方米,為二層重檐歇山頂式的水泥和木質混合結構體,置4根金柱,8根檐柱,頂復金色琉璃瓦,亭的兩側各飾以長13.1米、寬3.4米的迴廊。二樓有呂洞賓泥塑像。
十五、封山印
印在君山龍口北側臨湖石壁上。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後來人們傳說他還在石壁上刻了四顆大印,以示永遠封住湘山,使湘水之神不得再興風作浪,後世稱為封山印。封山印今存二顆,其中一顆長1.2米,寬0.8米,有陰文刻痕。鐫文待考。有的識讀其文為「永封」,有的識為「封山」,有的則以為不過是佛道咒符而已,有的還認為是元代」巴恩八「文字中的的幾個字。
十六、射蛟台
又名為射蛟浦,為君山東麓一塊橫臥洞庭湖中的巨石。據《水經注》載:元封五年,漢武帝巡狩江南曾登君山,射蛟於浦口。石上有兩個2尺多長的巨大腳印,相傳為漢武帝射蛟時所留下的「聖跡」。台背倚絕壁,前臨洞庭,集幽峭、險竣於一石,為「君山八景」之一。
十七、酒香亭
位於君山群巒中部酒香峰上。據《湘川記》載:君山「上有美酒數斗,飲者即為仙。漢武帝遣欒巴來求,果得酒。未進御,東方朔竊以飲,帝怒,欲殺之,對曰:『酒有驗,殺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無驗。』遂赦之。土俗雲,每春時往往聞酒香,尋之莫見其處。」後來人們將這「風來時有香」(張元忭詩)的峰巒取名酒香山,山上建亭,名酒香亭,以紀念漢武帝尋酒的遺聞軼事。其實,酒香山上並未釀酒,香氣來自山中一種野生的藤蔓植物。這種植物葉小花微,高約3尺許。暮春時節,簇簇花開,其香如酒,沁人心肺。今亭建於1981年,占地31.36平方米,高6米多,四柱方形,為水泥和木料混合結構,頂蓋小青瓦,古色古香。
十八、龍涎井
位於龍舌山下。井口直徑為0.54米,口上圍一環狀龍雲紋石圈,外圍有環狀紋飾三層。井旁立一對石柱坊,柱高3米,門寬1.4米,柱上雕龍。楣上鐫「龍涎井」三字,井水清澈純凈,四時不涸。相傳為龍舌下滴之涎水,故以名井。古人常以龍涎井水烹君山茶,茶葉愈益清馨甘美。清萬年淳有「試挹龍涎烹雀舌,烹來長似君山色」(《君山茶歌》)的詩句形容井水之佳。
十九、楊麼寨
相傳宋紹興年間,楊麼聚義反宋,在洞庭湖區建立了幾十個水陸柵寨,君山寨為重要據點之一。今崇勝寺西側山頭仍留有遺蹟。《巴陵縣誌》載:楊麼大寨原有青瓦黃土牆房屋9重,房舍30餘間,有議事廳、白虎堂、刀槍庫等。清人著小說《岳飛傳》對君山楊麼寨作了誇張性的描寫:「遠遠望見,那君山上宮殿巍巍,旗幡密密,十分雄壯。」可見當年君山寨氣勢之雄。
二十、飛來鍾
原鐘懸掛在君山龍舌山頂的一顆大樹上(大樹為風颳倒,改置在原地的亭棚內)。原鐘為崇勝寺內古鐘,楊麼起義時以此報警。楊麼敗,鐘被毀。宋理宗淳五年(公元1245)複製一鍾,重4000餘斤,上鑄「淳五年造」。傳說官軍偷襲楊麼寨時,天上突然飛來這口大鐘。鐘聲催醒義軍,奮起抗敵,故今名飛來鍾。原鐘於1966年被毀,1979年複製一口,重2000餘斤,高2米,鐘口直徑1.2米,上鑄「等貴賤、均貧富」六個篆體銘文。
二十一、香爐山
位於君山西南洞庭湖水中,距君山180米,面積約4畝,海拔40多米,山頂呈穹廬形,如同一個大香爐。倘若日照當穿,水氣蒸騰,恰似香煙裊裊。香爐峰和君山是姊妹峰,有如芙蓉國里的並蒂蓮。有人說君山是騰躍在洞庭湖裡的一條青龍,香爐峰則是龍口的一顆寶珠。兩山相映成趣,堪稱天下奇景。
二十二、岳陽文廟
文廟即古時郡學,位於岳陽市郭亮街。據北宋文學家尹洙撰《岳州學宮記》載:(滕子京)「慶曆四年守巴陵,以郡學俯於通道,地迫制卑,講肄無所容,乃度牙城之東,得形勝以遷焉。」可知今文廟在北宋時即已修建,為當年岳州「百廢俱興」的壯舉之一。後經數十次重修或修葺。至明,文廟的形制規模頗大:「岳州府學在縣治南高阜,中為大成殿,殿之旁為東西廡,前為大成門,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外為欞星門,欞星門外為泮地,圍以紅牆,左右門書:『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光緒《巴陵縣誌》)。今僅存大成至聖殿及兩廡廊舍,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所建。文廟座北朝南略偏西,磚木結構。面闊五間,寬28.17米,進深19.74米,占地548.5平方米,殿高16米,殿里有18根金柱,外有23根石柱。樑柱大部分為宋代構件。殿上檐是「一斗三升」斗拱,下檐出抱頭梁,頂為重檐歇山式,翹首飾鳳,頂蓋黃色琉璃瓦,脊飾二龍戲珠。1983年闢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三、慈氏塔
慈氏塔亦名慈氏寺塔,位於岳陽市區西南洞庭湖濱,1983年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高7層39米,占地面積46平方米,青磚築砌,八角實心。自二層以上,每層砌小佛龕4個,龕內置佛像;檐角掛小鐵鈴。塔頂置鐵剎相輪,上有6根鐵鏈,自塔頂直貫塔基。寶塔巍然聳立,雄視洞庭,為「巴陵勝狀」之一。
慈氏塔建築年代久遠。明《隆慶岳州府志》有「慈氏寺塔……晉沙門妙吉祥造」的記載,可知晉代即有塔。南宋淳�v二年(公元1242),制置使孟珙重修,至今已有740餘年了。據有關學者考證,塔名慈氏,意源佛語。塔中供彌勒佛,彌勒即梵文「梅怛麗耶」,意即為「慈」。又民間傳說,洞庭湖畔住著一個善良的婦女,人們將塔取名慈氏塔。據《岳陽風土記》載:慈氏塔「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鎮洞庭水孽。」這是人們建造慈氏塔的主要目的,也反映了人民群眾的一種善良的願望。
二十四、聖安寺
聖安寺位於岳陽市八仙台的欏伽北峰,與南津古渡隔水相望,建於中唐大曆以前。據《巴陵縣誌》載:聖安寺為唐楊憑建。
岳州無姓大和尚名法劍,始出家時從師卓然,居南陽立山,後幾經轉徙從房州興龍寺來居岳州,設道場於欏伽北峰。因其深研佛道,名傳遐邇。唐大曆四年(769),道州刺史楊炎上京赴宰相任過岳州時往寺拜訪,聞其道深為感服,以為宜居京師,並執意請他同赴京師,被無姓婉言謝絕。岳州守李萼盛氣凌人,欲屈其道,無姓僅數言便使李萼折服,並拜其為師。河東裴藏之舉族投奔其門下受教。無姓和尚還精通預測學,對很多人的前程榮衰都作了準確的預測,如《碑陰記》中所志宰相楊炎的任期去留,就一語中的。無姓和尚居楞伽北峰50年未出閭里。唐元和四年(809),京兆尹楊憑與和州刺史張惟儉為之廣購山地擴建道場,弘揚道法。後來,無姓和尚圓寂於岳州並葬於此。當時有不少文人士宦為之撰記作傳寫文章,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撰有《岳州聖安寺無群和尚碑》與《碑陰記》,足見其影響一斑。
聖安寺自唐代以後,逐漸荒廢。1997年,南嶽南台寺方丈寶曇大和尚攜其徒懷梵法師來岳陽,就古聖安寺原址征地100畝重建岳陽古道場。今日聖安寺依山建構,規模更為雄偉弘敞。
寺為五進,一進山門為六柱五開間牌樓式,門聯:「水不在深,洞庭百尺吞納四水;山非於高,古剎重光普照三湘」。進山門經鼎塔式鐵香爐,穿過圓形放生池上的小橋,面前聳峙的便是高約6米的觀世音銅像。
二進是天王殿,主殿二層,中間為重檐歇山頂式,兩邊偏殿為四角攢尖頂。
三進為大雄寶殿,殿匾和「佛光普照」門額皆當代大書法家趙朴初書丹。殿為重桅歇山頂,正面挑出牌樓,檐角高翹錯落有致。殿中供奉橫三世佛釋伽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這是寺中主殿,重要道場佛事活動都在這兒舉行。
四進念佛堂為重檐歇頂式。殿中供奉西方三聖,每天皆有僧人伴清燈捧黃卷在此念佛誦經。
五進觀音殿為三層三檐歇山頂殿宇,高聳於台階之上的半山腰。殿內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高約5米,香樟木雕塑裝金,工藝精湛。菩薩雙目微含,嘴角帶笑,一派智慧仁慈;殿內裝飾典雅,肅穆莊嚴。
殿後山頂之上巍然聳立著金碧輝煌的萬佛塔。塔高53米,占地200平方米,為九級八方樓閣式。塔內供奉金佛一萬尊,並塑有天壇、天安門等名勝古蹟供人觀賞。登上寶塔可以飽覽岳陽風光。
二十五、屈子祠
屈子祠,亦稱屈原廟,建於汨羅縣城西北玉笥山頂,距汨羅縣城約10公里。王嘉《拾遺記》有「楚人為之立祠,漢末猶在」的記載,可知屈子祠在東漢以前便已創建。以後《水經注》及歷代府、縣誌均有記載。此祠原在汨羅江邊,因苦水患,清乾隆間遷建今地。祠為磚木結構,座北朝南稍偏東。自山腳至祠有石階119級。全祠占地1354平方米。祠房屋分三進,一、二進各有東、中、西三廳,兩進間有丹池,池中有兩個花台,各植金蓮一株;中、後進之間有過亭,亭兩側有天井,內植銀桂。金、銀桂樹齡都在300年以上。後進中廳兩側有廂房。祠門正面牆上鑲嵌五龍捧聖白垂石雕刻,正中鐫「屈子祠」三字。山牆上有17幅關於屈原生古及屈原作品寫意的浮雕,造型逼真。中廳照壁上懸掛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全文雕屏,上有「光爭日月」橫匾。廳中木柱上有清郭嵩燾、李元度撰寫的楹聯。中進有董必武撰寫的聯語。後進中廳置屈原鍍金塑像,像高3米。兩旁柱上有於立群書郭沫若集《離騷》句:「集芙蓉以為裳,又樹蕙之百畝!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東西廂房為展覽室。祠經1979年整修後,面貌一新,每年端陽節前後來此旅遊觀光,憑弔屈原者絡繹不絕。1981年在祠前汨羅江舉行盛大龍舟競賽,觀看競賽的國內外遊人達10萬人以上。
屈子祠附近建有獨醒亭、騷壇、濯纓橋、桃花洞、壽星台、剪刀池、繡花墩、望爺墩等古蹟,俗稱玉笥山「八景」。獨醒亭位於屈子祠西南面,相傳為屈原流放期間與漁民交談處。亭名源於《楚辭·漁父》中的「舉世皆濁兮,而我獨清;眾人皆醉兮,而我獨醒。」騷壇位於玉笥山西南角,相傳屈原在此撰寫《離騷》,故後人築壇紀念。
屈子祠於1983年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六、杜甫墓
杜甫墓位於平江縣城南16公里大橋鄉小田村。清光緒《杜甫墓誌》載:「原墓癸山丁向,花磚結頂。基下磚砌圓首門三,皆磚所封塞,外嵌紅石碑,字皆剝落無跡……今墓易以堅厚石塊,合徑1丈,高五尺,附以石圍。碑換青石,高1丈,寬2尺有餘,旁附石板,鑲以石柱」。墓碑鐫文為「唐左拾遺工部員外郎杜文貞公之墓。」60年代中期,為興修水利,墓頂及墓圍的紅石、東側的附碑及一碑柱被挖去,僅存封土堆和墓碑之西附碑。1966年秋,封土堆東前角被挖開,於東墓室取出石燈等物。1982年,人民政府撥款,按照清光緒九年重修時的原貌進行修復。
杜甫墓前10米左右有杜公祠,為清光緒10年重修。據清《杜甫墓誌》載:「祠進深2丈4尺,廣5丈,5間6架。」現存官廳、享堂門棟、鐵屏詩社、闡幽庵及享堂建築遺物柱礎等。墓地近處有「杜家沖」,相傳為杜甫子孫住地;墓地一帶多有杜姓人,皆稱杜甫後裔,現輩份最低者傳為杜甫第53代孫。
據平江《杜氏族譜》和明、清時期的地方史志記載:杜甫晚年漂泊湖南。唐大曆五年夏,由潭州(今長沙)經衡州去郴州,中途到耒陽,遇大水,無奈回掉北上,由湘江轉溯汨羅江,至昌江,貧病交加,寫完《風疾舟中伏枕抒懷三十六奉韻呈湖南親友》詩後死於船上,遂葬於小田村天井湖。中唐著名詩人元稹稱杜甫「旅殯岳陽」,這是統而稱之,當時平江隸屬於岳陽,「旅殯岳陽」實為「旅殯平江」,而且由於干戈擾攘,路途遙遠,杜嗣業未能將他祖父杜甫的屍骨運回河南故居,僅僅有其想法而已。請元稹寫杜甫遷墳的墓志銘,實因家境貧寒,請其接濟。
杜甫墓1983年定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七、張谷英村古建築群
張谷英村古建築群,是一個聚族而居達六個多世紀的宗族古村落,位於岳陽縣張谷英鎮,距岳陽市區75公里,號稱「江南第一屋場」、「天下第一村」。2001年6月25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8月又公布為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鎮。
據張氏族譜記載,張谷英生於元至元元年(1335),卒於明永樂五年(1407)。明朝初葉,張谷英舉家從江西遷來岳陽縣渭洞。明萬曆元年(1573),其八代�檎潘寄銜�恢宏祖業,於龍形山前興建西頭岩和當大門,紀念先祖,並定名張谷英村。600年來,張谷英村已繁衍26代,子孫6700多人。張谷英村古建築群,總面積達5.1萬平方米,各類房間1732間,天井206個,巷道60條、1459米。整個屋場就像是一幢大屋,現聚居張氏後裔658戶2700餘人。
張谷英村古建築群繞龍形山、臨渭溪河而建,依北向南縱橫布局,縱向是廳堂,橫向是廂房居室,綿延鋪陳達1公里之遠。建築群不僅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且設計巧妙,工藝精湛。整個布局為干枝形,南北進深,東西走向。單體為庭院,聯接有巷道。庭院一般為「四進三井」,呈「豐」字型結構。每進有鼓壁間斷,整座建築呈多個井字形狀。第四進堂屋供奉祖先牌位,為族內祭祀、聚事的活動場所。庭院間巷道四通八達,戶戶相連,人走在整個建築群中,可以晴不曝日、雨不濕鞋。建築群內曲徑通幽,抵壁疑無路,就象一座迷宮覆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張谷英村古建築群,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該村雖分別建於明清兩代的不同時期,但整體建築形式和風格卻保持一致。在細部裝飾手法上,卻又體現著各自不同的時代特色。特別在建築群的通風、採光、排水、防火的設計上有許多科學而高超的地方,數百年來未發生過大的火災和漬水成災的情況,巷道設計和天井與地下排水系統設計令人稱奇!當大門今存一具石制門框,頂部正中鐫刻太極圖,其陰與陽交換渦旋在一個凝固的圓圈中,寓意天地一體、造化陰陽,平安清潔,富貴綿長。
建築群的木石雕刻,筆劃簡練,線條清晰;構圖精巧,精雕細鏤,生動鮮活,形象逼真,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侵蝕仍完好如初,這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建築藝術是不可多得的資料。
建築群四面環山,周圍有渭溪大小石橋58座,還有二龍戲珠、仙人下棋、山繞四坳、百步三橋等自然、人文景觀30多處,是極具觀賞價值的旅遊去處。
我國著名的古建築家鄭孝燮先生稱它是「江南民居活化石」。
二十八、魯肅墓
魯肅墓在岳陽樓東一里許洞庭橡膠總廠院內。封堆聳立如丘,高8米,直徑32米,占地面積800餘平方米。周圍砌有石欄。墓前立石牌坊,坊柱上鐫楹聯一幅,內容是:「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上;侍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墓前豎石碑一塊,碑文為「吳魯公肅墓」,為清光緒十五年巴陵知縣周至德立,墓頂建小亭,有石級可登墓頂。魯肅墓於1956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今墓為1984年重修。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