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混合所有制企業內部審計創新發展

2023年10月17日

- txt下載

[摘要]隨著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穩步推進,內部審計工作將面臨多元產權、公司改制、員工持股等諸多新課題。內部審計的挑戰與機遇並存,亟須改革創新,重塑目標體系,調整內部審計重點,優化內部審計模式。
[關鍵詞]國有企業 混合所有制 內部審計 創新
一、新時代混合所有制企業內部審計的新要求
(一)新時代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經濟概念以來,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認識不斷深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已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路徑。黨的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部署,強調了黨和國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意義,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關於混合所有制改革堅持的原則,總書記提出「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報告也再次強調,「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關於如何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標,總書記強調,「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基本政策已明確,關鍵是細則,成敗也在細則。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的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牟取暴利的機會。改革關鍵是公開透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對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進行了路徑設計,《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則詳細闡述了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總體要求:一是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促進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二是分類分層推進混改,引導子公司層面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時,探索在集團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健全責、權、利明晰的法人治理結構,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四是加強監管,防止出現內部人控制、利益輸送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二)新時代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
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新要求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審計管理體制方面。黨的報告提出「改革審計管理體制」的戰略要求,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進一步提出,「努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明確要求調動內部審計力量,增強審計監督合力。二是審計重點內容方面。主要體現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國務院關於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等重大改革制度中,要求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等。三是審計理念創新方面。主要體現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堅持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審慎區分無意過失與明知故犯、工作失誤與失職瀆職、探索實踐與以權謀私。圍繞上述戰略部署和總體要求,2018年新修訂的《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責任:一是拓寬內部審計功能。審計對象在財務收支的基礎上增加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審計方式在監督、評價的基礎上增加了建議。二是拓寬內部審計重點。增加了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情況審計,發展規劃、戰略決策、重大措施以及年度業務計劃執行情況審計,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履行情況審計,境外審計、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情況審計等。三是拓寬內部審計成果。《規定》指出,審計機關在國有企業三級以下單位審計中,應當有效利用內部審計力量和成果,對內部審計發現且已經糾正的問題不再在審計報告中反映。
二、混合所有制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新挑戰
(一)「三個區分開來」原則對內部審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新時代,總書記提出「三個區分開來」,對於處理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改革過程中的錯誤和失誤有了科學標準和區分,同時也是內部審計特別是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準確界定責任本質的重要標尺,即只要不屬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當謀利、主觀故意、獨斷專行等情形,要予以容錯。如何將容錯糾錯機制納入內部審計評價體系,給審計對象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混合所有制企業面臨更多的特殊性和複雜性。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身就是先行先試、探索性試驗,甄別因缺乏經驗出現的失誤和錯誤,保護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企業領導人員,特別是對混合所有制企業尤為重要的職業經理人。但目前混合所有制企業內審工作在對照「三個區分開來」標準、準確認定改革問題和責任方面仍面臨新的挑戰:一是內部審計發現問題的容錯標準不夠明確,對容錯免責的前提條件、改革試錯的認定依據,免責認定的規範程序等內容還缺乏統一標準,容易存在責任認定隨意性。二是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較為單一,在研判涉及經營戰略、重大決策等複雜問題的專業水平方面存在明顯不足,欠缺多元化、全面化、系統化分析問題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實際執行容錯機制中容易出現主觀偏差、能力不足導致的誤判、誤審或誤評價。
(二)引入非國有資本使得內部審計工作更加複雜多元
一是審計對象多元化。經過混合所有制改革,部分國有企業由國有獨資或絕對控股變更為相對控股或者參股,出現民營企業家參股並進入混合所有制企業任總經理、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等新情況,投資主體多元化帶來了審計對象的多元化,特別是集團內經濟責任審計對象更加多元化。二是審計評價標準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業由多種經濟主體構成,管理層存在多種類型主體,這就帶來了辦公場所面積、公務用車標準、差旅標準等是否有所區分的問題,如何界定此類企業領導人員身份,是否按原國有企業幹部標準監管,是否對其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等問題,都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給內部審計監督標準帶來新問題。三是審計工作內容複雜化。混合所有制企業存在多種利益主體,國有資本受政府監管的制約,民營資本謀求財務自由和靈活,對內部審計的需求不同,增加了審計的複雜程度和難度。此外,部分引入的民營資本治理結構還不規範,經營行為隨意性仍較大,公司治理規範水平也有待提升,在與國有資本新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難以與國有企業融合,可能導致企業管理文化衝突和審計文化衝突。
(三)內部審計需防範混合所有制改革帶來的新風險
雖然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國有企業經營能力及融資能力,可促進社會資本與人才流動,有利於各種所有制資本共同發展,但同時也容易帶來新的改革風險。一是國有資產流失風險。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和產權交易等行為,涉及清產核資、資產評估、資產轉讓、產權登記等國有產權流轉程序;在國有企業產權和股權轉讓、增資擴股和上市公司增發時,涉及潛在投資者選擇、交易價格比較、信息公開披露等環節。在上述重點程序和環節中,可能存在暗箱操作、低價賤賣、利益輸送、化公為私、逃廢債務等行為,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風險。二是內部人控制風險。在引入外部資本過程中,主觀上存在國有企業管理層與民營資本方相互勾結,對國有資產價值低估,導致國有資產權益受損的風險。客觀上,由於國有企業管理層制度缺失、自身知識結構所限、對真實情況掌握不準確等,可能導致投資失誤的風險。三是經營管控風險。國有資本方容易忽視合資公司關鍵崗位監管,過於倚重外部資本方團隊,導致合作項目出現大額虧損,而外部資本方卻從相關的採購、銷售等關聯業務中獲取不當得利。
三、內部審計目標體系的重塑
審計目標是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戰略定位的具體化,在國有企業不同的改革發展階段,反映了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取向和審計理念。在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指引下,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1+N」頂層設計構建完成,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推進,內部審計工作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也應圍繞國有企業改革的正確方向和重點任務,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及自身發展狀況進行重塑,改變以往真實、合法、效益單一的審計目標,構建政策性為主的外部目標和功能性為主的內部目標。從外部看。內部審計應緊緊圍繞黨的提出的新時代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更高要求,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促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強活力、提高效率,破除障礙,完善機制提供保障。具體目標包括:一是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推動開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處僵治困、轉型升級,為企業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保駕護航。二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按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要求,強化企業風險意識,落實風險防控各級主體責任,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築牢風險防控底線,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不發生危及全局的個別重大風險。三是實現企業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關注新興產業培育和企業新的增長點,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提供保障。從內部看。內部審計應充分發揮在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規範管理、提質增效,加強內部控制、防範風險,完善治理、改善運營等方面的自我監督作用,為企業增加價值、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和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的審計保障。具體目標包括:一是保障公司戰略執行到位。推動跟進公司戰略業務的開展實施情況、資源配置情況和風險防控情況,及時反映戰略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建議,保障公司戰略有效落實、執行到位。二是促進全面提質增效。關注影響企業效益增長、價值提升的關鍵因素和關鍵業務,推動優化業務流程、精益管理,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改善企業運營水平。三是促進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全面風險管理第三道防線作用,推動內部控制體系不斷健全,重點關注重大風險領域,促進企業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四是健全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體系,跟蹤監督公司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引入多元化股權等,推進規範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制衡體系,對公司經營活動進行控制與管理的制度安排,監督落實派出董事監事履行職責。
四、內部審計重點的調整
新時代國企改革的理念從管企業為主轉向管資本為主,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和資本運營收益,這不僅是國有資產資本化管理的新思路,也需要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圍繞國有資本重新調整思路。而對處於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應重點聚焦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點環節。改革決策環節。一是關注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入外部資本對集團整體發展戰略是否具有戰略支撐作用,是否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支持企業發展主業,是否有利於推動企業創新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否有利於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是否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二是關注改革決策程序。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決策的依據、過程和內容是否合規、合法,決策主體是否經過集體研究、民主決策並經過規定審批程序,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否在技術、資源和市場上形成協同效應。資產評估轉讓環節。一是關注改革企業涉及的資產評估程序是否合法合規,評估機構選擇及委託事宜是否經企業民主決策、審批或備案審核,選聘的評估機構是否具有相關資質,評估方案中是否明確評估目的、範圍、評估方法等重要事項,評估結果是否按規定予以公示、備案等。二是關注國有產權轉讓是否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是否通過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轉讓價格是否以經核准或備案的資產評估結果為基準,是否完成職工安置方案和職工民主決策程序等。三是關注國有產權受讓方的經營業績、商業信譽、資產規模等,是否符合轉讓方案中確認的合格投資者資格條件,投資人選擇是否通過競價、綜合評議和競爭性談判等方式,是否具有明確指向性或者顯失公平的排他性。員工持股環節。一是關注員工持股試點工作是否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有企業改制、國有產權管理等有關規定,是否做到規則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違法行為。二是關注參與持股人員是否為在關鍵崗位工作並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三是關注員工入股價格和持股比例是否合理,試點企業、國有股東是否向員工無償贈予股份,是否向持股員工提供墊資、擔保、借貸等財務資助。四是關注公司制企業、合夥制企業、資產管理計劃等員工持股平台與所持股公司的關聯交易等,員工出資是否全部及時到位,有無抽逃資本,避免國資流失和侵占國有權益的情況。
五、內部審計模式的優化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已經滲透到各行業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大數據技術正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同時也改變著企業內部審計的內外部環境。大數據環境下的內部審計理念將逐漸由「依賴經驗」發展為「依賴數據」,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有效融合將顛覆傳統的審計技術方法,增值型、風險導向型等多種審計模式將在統一的大數據平台系統中整合實現。對於存在多種類型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業務拓展的瓶頸在於獲取數據難,掌握的企業經營數據信息不全,無法對審計對象有充分的了解。通過建立審計數據中心,可以集中獲取數據,延長集團內部審計的觸角;通過審計模型工具箱,可以提高從海量複雜數據中集中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搭建風險管控一體化的非現場審計平台,更符合企業管理者追求企業管控的效率性需求。充分獲取有價值的審計數據,建立審計數據中心。多種類型混合所有制的集團公司具有複雜的公司治理體系、多元化發展戰略以及橫跨多領域的經營範圍,審計廣度和深度增大了集團層面的內部審計難度,全方面獲取有價值的審計數據成為破解內審業務擴展瓶頸的關鍵。從數據內容看,有價值的審計數據即載有審計信息的數據,包括直接審計信息的數據和間接審計信息的數據。從數據結構看,審計數據包括財務、統計等結構化數據,也包括經營決策、人事信息等非結構化數據。從獲取途徑看,審計數據包括直接從ERP等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中自動抽取、轉換並加載的數據,也包括從工商、稅務等政務公開信息窗口獲取的外部數據。內部審計部門需要獲取的審計數據將迅速增長,甚至是爆炸式增長,因此在獲取數據後,有必要進行數據清洗,根據審計需求設定數據篩選語句,過濾無效數據。另外,通過設計功能性中間表,將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為結構化數據,結合內部審計人員職業判斷,對數據進行邏輯分類,最終彙集成符合內部審計邏輯需求的標準化數據集合,統一到審計數據中心或審計數據平台集中管理。運用智能化審計技術方法,形成審計模型工具箱。面對複雜海量的財務業務數據,傳統的審計抽樣技術將向全數據分析轉變,個性化方法將向標準化方法轉變,因果分析邏輯將向關聯關係邏輯轉變。這些轉變不會一蹴而就,而需要經歷「開發數據挖掘技術—固化審計模型」這一過程。大數據挖掘技術有很多,其中審計實務中常用的有數據聚類統計、數據關聯分析、數據異常篩選等,將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經驗分析法等傳統的審計技術方法以數據特徵自主學習和概括的方式,對財務業務數據的規律和異常點進行全方面分析,從而揭示關鍵屬性和挖掘審計疑點。內部審計人員還將依託數據挖掘技術,將審計經驗固化為多種審計模型,每一個模型都是一個針對某類業務分析和風險識別的工具,大量的審計經驗積累將濃縮為一個「工具箱」。工具箱中的風險識別模型尤為重要,需要利用基於風險規則、風險偏好、風險信息等多方面的大數據特徵,實現實時監控和事前預警。整合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一體化的系統平台。大數據時代的企業管理具有信息化、一體化、系統化特徵,更加注重多元、前瞻和底線思維,孤立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內部審計逐漸滿足不了企業風險管控一體化、低成本、高效率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審計數據中心和審計模型工具箱的基礎上,打造一個將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功能相結合的系統平台。風險管理是事前預判,需要一個風險預警子系統,嵌入關鍵風險點預警閾值,實現重大風險防範與預警功能;內部控制是過程管控,需要一個實時監控子系統,按照內部控制流程要求設置檢驗模型,實現日常動態控制與反饋功能;內部審計是事後監督,需要一個審計數據收集、挖掘子系統,包含固化的審計經驗分析模型和開放式可視化的數據分析接口,實現對風險預警事件和內控失效事件的追查功能。通過上述3個子系統的協同整合運用,集團內各企業的信息孤島將被打破,整體管控水平也將得到全面提升。
主要參考文獻
高正陽.混合所有制企業內部審計應用研究[J].會計師,2016(23)
康小青.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審計的影響[J].經貿實踐,2017(9)
史彥澤.以管資本為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國企改革[J].奮鬥,2017(21)
原詩萌.盤點央企五年混改[J].國資報告,2018(4)余菁.「混合所有制」的學術論爭及其路徑找尋[J].改革,2014(11)
作者:孫雪吉吉 張晉 宋辰濤 王程琳 方雲 梁超 單位: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