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西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2023年08月21日

- txt下載

每當村民蹲在溪邊洗衣洗菜時,魚兒就成群結隊地在他們眼前游來游 去,或咬住漂洗的衣服,或叼走幾片菜葉,真像頑皮的小孩子。一起看看西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歡迎查閱!
西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重點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2、了解鯉魚溪的奇妙,體會村民真摯的感情,懂得愛護、保護動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鯉魚溪的奇妙,體會村民的真摯感情。
2、學習抓住重點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人與魚之間的和諧。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齊讀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大家齊讀課題。這條鯉魚溪怎樣的鯉魚溪?再讀課題。
2、複習詞語。
丹紅 遊客 頑皮 紅白相間 規定 漂洗 叼走 搖頭擺尾 感情深
3、難句導讀。
溪中的鯉魚太漂亮了! ?
每當村民在溪邊洗菜時,漂浮在水面上的菜葉就會吸引一群群的鯉魚游 過來。
每當村民蹲在溪邊洗衣洗菜時,魚兒就成群結隊地在他們眼前游來游 去,或咬住漂洗的衣服,或叼走幾片菜葉,真像頑皮的小孩子。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想想這條這條鯉魚溪怎樣奇妙? 預設:魚多、不怕人、村民與魚的感情很深。(適時板書)
三、理解課文,感受奇妙
1、了解數量多、顏色多的奇妙 導語:這條鯉魚溪在哪兒?為什麼叫鯉魚溪?自己讀讀第一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1)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集體交流 。
(3)深入體會。
課件出示:「溪中有六七千條灰黑、墨綠、丹紅、金黃、紅白相間、紅黑交錯的各色鯉魚,所以這條溪就叫做鯉魚溪。」 a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 生1:溪中的鯉魚特別多。
師:你從哪感受到的?(六七千條)
生2:鯉魚的顏色特別多。 師:你從哪兒感受到的?
生:我從「灰黑、墨綠、丹紅、金黃、紅白相間、紅黑交錯」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感受到的。
師:帶著你的體會讀讀這句話。 b出示填空:因為( ),所以( )。 (引導學生根據板書回答)
過渡:正是因為這裡的鯉魚又多又漂亮,這條溪也因此而得名,叫做鯉魚溪。真是太奇妙了!還有比這更奇妙的呢?
2、感受鯉魚不怕人的奇妙 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第二自然段。
(1)標出有幾句話,想想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鯉魚不怕人?用( )畫出相關的句子 集體交流。
a 不怕村民。
「每當村民蹲在溪邊洗衣洗菜時,魚兒就成群結隊地在他們眼前游來游去,或咬住漂洗的衣服,或叼走幾片菜葉,真像頑皮的小孩子。」 ? 抓住「成群結隊、游來游去、咬住、叼走」體會溪中的鯉魚不怕人 ? 拓展延伸:想像魚兒還會怎樣做? 出示填空: 每當村民蹲在溪邊洗衣洗菜時,魚兒就成群結隊地在他們眼前游來游去,或( ),或( ),真像頑皮的小孩子。
b 不怕遊客。
「遊客在溪邊拍拍手,鯉魚就搖頭擺尾游過來 ,向上跳躍。有人伸手撫摸魚背,魚兒也不離開,像小貓小狗一樣溫順。」 創設情境:假如你就是溪中的小鯉魚,我在溪邊拍拍手,你會怎麼做?你為什麼這麼做呀?如果我伸手摸你的背,你會怎麼做? 帶著你的感受讀讀讀這句話。
c 小結。
體會自然段的特點 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是怎樣寫具體的? 如果老師和你們合作讀這一段,應該怎樣分工?(教師引讀) 導語:溪中的鯉魚不僅不怕村民,還不怕遊客,真是太奇妙了!溪中的鯉魚為什麼不怕人呢?
3、了解村民愛鯉魚的奇妙。
默讀第三自然段。
(1)標出第三自然段有幾句話,哪句話可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內容,用「——」畫出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村民與鯉魚的感情很深?
a 喂光餅。
(結合重點詞語理解「為什麼要喂光餅」)
b 定公約。
猜想公約的內容,交流資料,再讀句子。
c 建魚墳。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村民對鯉魚勝似親人的情感。
d 小結完成填空。
( ),真像頑皮的小孩子。 因為村民對鯉魚的感情很深,所以( )。
四、結合板書,總結奇妙
為什麼課題叫奇妙的鯉魚溪呢?
五、作業
1、圍繞「我特別喜歡 」寫一段話 。
2、背誦第二自然段。
西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了解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非常有趣的特點,以及他的生活習性,產生觀察動物的興趣,和喜愛之情。
★能展開想像,說出怎樣才能使遊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活潑可愛的鼠狐猴。
教學重點:
了解鼠狐猴的形體特點、行動特點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展開想像,說出怎樣才能使遊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活潑可愛的鼠狐猴。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動物園的猴山上,我們看到過各種姿態的猴,今天老師帶你們去認識另外一種猴,叫鼠狐猴。(教師相機板書,提示學生注意生字的寫法)
二、快速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讀,你了解到關於鼠狐猴的那些知識?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學生彙報交流。
生1:我知道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板書)並解詞
默讀課文找根據:
(1)兩個一會(2)一米多高(3)一隻、幾個(4)抽屜
3、過度談話:剛才我們能聯繫重點詞了解到鼠狐猴的確小巧玲瓏、靈活無比。你能不能通過你的獨把他靈活的樣子展示給大家。
(1)自由練讀(2)指名讀(3)齊讀
4、想想這個自然段是圍繞那句話寫的?用橫線划下來並概括這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三、除了鼠狐猴小巧玲瓏的特點,你還了解到什麼?
1、小得可憐(板書)
出示課件:剛生下來的鼠狐猴小得可憐,只有花生米那麼大,體重才四克。三天過後,他們就能跑動,在原子筆杆上爬上爬下,有時還能爬上人的大拇指。
(1)通過和花生雞蛋比較,體會它小。
(2)通過有感情朗讀體會。
2、它是雜食動物。
3、為什麼叫鼠狐猴?(結合圖片)
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
4、鼠狐猴喜歡炎熱多雨的氣候(放錄像)
過度談話:
你看,鼠狐猴生活得多麼快了,可惜的是我們只能在夏季才能看到活潑可愛的鼠狐猴,你能不能想想辦法,讓我們一年四季都看到活潑可愛的鼠狐猴?
四、老師指板書總結全文。
五、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六、作業:
1、摘錄優美的語句。
2、以小導遊的身份向家長介紹鼠狐猴。
板書設計:
樣子可愛
小巧玲瓏
可愛的鼠狐猴      小得可憐
雜食動物
炎熱多雨
西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非常有趣的特點。
2、在了解第二自然段的基礎上感悟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並能選一種小動物的特點用先概括後具體的的寫法寫清楚。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鼠狐猴的形體特徵、行動特點。學習第二自然段的寫法,通過一個事例把概括句的意思寫具體。
教學難點:
能用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寫清楚一種小動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猜謎語:(出示文字課件)
手像腳來腳像手,屁股紅來臉兒秀。
動作表情挺像人,爬杆上樹是能手。
(二)你們喜歡猴子嗎?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猴子是什麼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可愛的鼠狐猴這一課。(齊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教師引入:這種猴為什麼叫鼠狐猴呢?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了?(第一自然段)下面我們就來深入的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1.自己讀第一自然段,把鼠狐猴的特點讀出來。
2.我找一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說說他讀的怎麼樣?
3.評讀。
預設1:讀的很好,讀出鼠狐猴的特點。
預設2:讀得不好,沒讀出鼠狐猴的特點。
解決預設1:他是怎麼讀出鼠狐猴的特點來的呢?(讀出重點詞)老師這裡也有幾幅鼠狐猴的圖片(出示課件),你們看一看是不是集中了三種小動物的特點?
4.全班練讀:看完圖片,你再來讀一讀這一段,把鼠狐猴的特點讀出來。
解決預設2:那怎麼讀能讀出鼠狐猴的特點來呢?(讀出重點詞)老師這裡也有幾幅鼠狐猴的圖片(出示課件),你們看一看鼠狐猴到底長什麼樣?
4.全班練讀:看完圖片,你再來讀一讀這一段,看看你能不能把鼠狐猴的特點讀出來。
5.指名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初步體會鼠狐猴的靈活無比。
教師引導:這麼小的鼠狐猴,活動起來怎麼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生讀,教師隨機出示二自然段。
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它們剛來動物園不久,一隻鼠狐猴逃出籠子,一會兒蹦到桌子上,一會兒跳到櫃頂上,一蹦1米多高,幾個飼養員被折騰得滿頭大汗,也拿它無可奈何。要不是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屜里,飼養員不知還費多大勁兒才能逮住它。
教師提問:讀完之後你有什麼感受呢?
生自由交流。
預設:鼠狐猴非常靈活,淘氣,體型小。
教師提問:課文中那句話寫出了你們的感受?
預設: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
2.小巧玲瓏、靈活無比分別什麼意思?(選擇你喜歡的詞語說說意思)
(1)靈活無比是說鼠狐猴特別靈活敏捷。
(2)語境中識「玲瓏」兩個字
①說一說什麼是小巧玲瓏?
預設:小巧是體型小而靈巧。那麼玲瓏呢?
②觀察「玲瓏」這兩個字你們發現了什麼?(形聲字、偏旁相同)王字旁和玉有關係。最早,玲瓏表示玉器撞擊的聲音。後來它表示玉器或器物做得精巧細緻,再後來還有了靈活敏捷的意思。你們看,在這段話中應該選哪種意思?
Ppt: 小巧玲瓏
①形容玉器發出的聲音
②精巧細緻
③靈活敏捷
(3)再讀這句話,讀出鼠狐猴的行動敏捷。
2.師生交流,感悟「小巧玲瓏,靈活無比「」
教師提問:還能從哪句話中感受到鼠狐猴行動敏捷?默讀這段話,用圓圈圈出重點詞,說一說你體會到什麼了?
教師引導:我們大家一起來感受它的靈活。誰願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並能說出自己的體會。
它們剛來動物園不久,一隻鼠狐猴逃出籠子,一會兒蹦到桌子上,一會兒跳到櫃頂上,一蹦1米多高,幾個飼養員被折騰得滿頭大汗,也拿它無可奈何。
預設:
①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指在很短的時間內)是啊,這麼短的時間,完成這麼一系列的動作,從桌子上,蹦到柜子上(看柜子,看桌子),的確靈活。
②1米多:鼠狐猴那麼小,但是它能跳1米多高。
創設情境:咱們大家跳一跳,看你能跳多高?我們都跳不了一米,成年鼠狐猴12-15厘米(用手比12-15厘米),它能跳1米多高(1米),跳的高度是它身體的8、9倍,你又有什麼感受?
預設:鼠狐猴非常靈活。
③無可奈何:指沒有辦法,只能這樣了。飼養員都沒辦法了。
④滿頭大汗:飼養員都追的滿頭大汗了,還沒抓著。所以說鼠狐猴靈活無比。
(3)自由讀,指名讀。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讀出鼠狐猴的小巧玲瓏,靈活無比。找同學讀一讀這段話。
(強調讀出重點詞)
(4)教師提問:飼養員被一隻小小的猴子折騰得滿頭大汗、無可奈何,現在你們就是飼養員,老師採訪一下你們,你們想說什麼?
預設:鼠狐猴太靈活了,我抓它很久都抓不到,都把我累壞了。
鼠狐猴太淘氣了,我怎麼也抓不住。
鼠狐猴太小了,跳的很高。特別不好抓。
3.教師總結:是啊,要不是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屜里,飼養員不知還費多大勁兒才能逮住它。(師生接讀)
教師提問:鼠狐猴是飼養員抓住的嗎?(不是)鼠狐猴是怎麼被逮的?
預設:鼠狐猴自投羅網才被逮著。
教師提問:你感受到什麼?(靈活、敏捷)
指名讀:自己讀這句話,讀出鼠狐猴的靈活。之後指名讀。
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看看你能不能感受到鼠狐猴靈活敏捷。
3. 總結寫法
(1)師生配合讀:老師和你們一起讀,我讀第一句,你們後邊的句子。邊讀邊想,這一段都寫了什麼?
預設:鼠狐猴靈活。
鼠狐猴敏捷。
哪句話能概括這個意思?從課文找到並用直線畫下來。
(2)這句話先概括寫了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我們稱這句話為概括句。概括句後邊都寫了什麼呢?自己讀一讀這一段。
預設1:寫了鼠狐猴逃出籠子的事。
預設2:具體寫了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
解決預設1:這件事寫了誰怎麼樣?(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
後邊通過一件事把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的特點寫具體,這種寫法叫先概括後具體。
解決預設2:怎麼寫出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了?(寫了鼠狐猴從籠子裡逃跑的這件事)
後邊通過一件事把鼠狐猴小巧玲瓏靈活無比的特點寫具體,這種寫法叫先概括後具體。
三、學生修改
1、想一想,我們已經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寫法寫一種動物的特點,今天我們學習完這一段之後,你們覺得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要符合什麼要求?
預設:1.有概括句。2.是通過一件事把概括句寫具體。
教師引導:回憶鼠狐猴逃出籠子這件事能夠體現它靈活敏捷的特點嗎?(能)
3. 這件事能夠表現動物的特點。
2.一起來修改第一個片段。
預設:多件事來寫動物的這個特點。(拿一篇不能把概括句的意思寫具體的)
(1)例1:我家的小狗真聽話。我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就去跟小狗玩。我叫它給我拿什麼,他就給我拿什麼。我去玩球它也跟著我,我讓它把球送過來,它就把球送過來給我踢。客人來了,它還彬彬有禮的迎接客人,跟客人點頭。
(2)學生先說有什麼問題,應該怎麼改。
(3)教師和學生一起修改。
(4)總結第三條:通過一個事例把概括局的意思寫具體。
3.修改第二個片段。
(1)例2:我家的小狗真懂事。有一次,因為我最要好的朋友不守信用,我很不開心。當時小狗玩的正高興,它看我回來之後,就在我身邊跑來跑去,好像在說:「不要不開心,跟我一起玩吧。」我就和它一起玩了,玩得很開心。所以,我覺得我家的小狗真懂事。
(2)按照三條規則評價。
3.動筆修改一下自己的習作。
板書設計:
可愛的鼠狐猴
靈活敏捷 逃出籠子
概括 具體(一件事)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