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白酒有苦味是正常的嗎

2023年11月05日

- txt下載

  白酒中主要成分是水,其次為乙醇,再次為酸、酯、醛、醇等微量成分,當酸、酯、醛、醇等物質在酒中含量適中、比例恰當時,就會產生特的白酒香味,形成固有的特風格;但當它們含量不適,比例失調時,則會產生異香雜味,比如苦味,那白酒有苦味是正常的嗎?這就需要從苦味的來源說起了,具體如下!

  1、白酒有少量的苦味很正常,不影響白酒口感
  白酒講究酸、甜、苦、咸、鮮等口感的層次性和豐富性,雖然苦味在白酒中給飲用者帶來不舒服的感覺,但不得不承認適量的苦味卻可增加白酒的豐滿,就像我們的煙、茶、啤酒、葡萄酒、黃酒、咖啡、巧克力等食物一樣,如果沒有苦味,這些食物就要偏格,影響它們特有的風味。
  不過這種苦味應該是瞬時性的,微苦不澀,而不是長時間的、持續性的苦。
  2、苦味不能作為判斷一瓶酒是否純糧酒的標準
  白酒的苦味不僅與酒體中的微量成分醇、酚等物質的量比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也與各廠的釀酒工藝條件、操作管理、衛生條件等有著不可分的關係。
  白酒的苦味與酒體中的微量成分醇、酚等物質的量比、各酒廠的釀酒工藝條件、衛生條件有關,它也不能作為判斷一瓶酒是否是糧食酒的標準。雖然苦味在白酒中給飲用者帶來不舒服的感覺,但不得不承認適量的苦味卻可增加白酒的豐滿,不過這種苦味應該是瞬時性的,微苦不澀。
  3、白酒過於苦,是為什麼
  (1)、原輔料不凈或選擇不當
  使用的原料、曲粉出現霉變,輔料稻殼未清蒸或清蒸不徹底或霉變,產生苦味和邪雜味;
  使用單寧含量高的原料,原料中的高脂肪被氧化,單寧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成某些酚類化合物,帶來苦澀共存的味道;另外原輔料皮殼中含有較多的多縮戊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生成帶有焦苦味的糠醛。
  (2)、配料不合理
  俗話說「曲大酒苦」,用曲量大,酒醅中蛋白質含量高,發酵時必產生大量的酪氨酸,經酵母作用脫氨、脫羥而生成酪醇,使酒帶苦味,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3)、生產工藝條件控制溫度不合理
  入窖溫度高或糧食、曲粉粉碎過細或過粗,窖池密封不嚴,密封窖泥開裂並長霉,酒醅堆放時間過長等都會使酒發酵時產生倒燒味、苦味、辛辣味、霉味等。
  入窖溫度高、前期發酵溫度不易控制,從而造成前期升溫過猛、糟醅品溫高、持續時間長,酵母衰老自溶快,自溶後產生的胺基酸及酪氨酸都會導制高級醇、酪醇含量的增加,從而產生的酒帶有時間較長的苦味;
  若酒醅堆放時間較長,侵入的雜菌也就多,加速了甘油的分解,甘油極易被酵母分解成丙烯醛,丙烯醛有持續性的苦味並刺激性強;另外,蒸餾時,前期用汽過大,將會產生焦鍋現象,使焦化物質帶入酒中,產生焦苦味。
  4、過於苦的白酒需要調和
  需要將具有不同口味、不同酒質、不同或相同時期、不同工藝的酒,採用物理的方法,按不同的量相互摻和,使酒體之間相互取長補短,改善酒質,以質量穩定,形成符合消費者口感的標準成品酒或半成品酒。
  高品質白酒的組合,講究的是以酒調酒。一是以初步滿足產品風格、特點為前提的組合過程。組合好基礎酒,基礎酒使用比例較大,一般占整個酒體量的90%以上;二是針對基礎酒體尚存在的不足進行完善的調味過程,這個過程使用酒量較少,控制在總體質量10%以內。前者是粗加工,成型;後者是精加工,美化。
  5、白酒的酸甜苦辣,如何描述
  、風味
  風味本身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個是其風格,如細膩、圓潤、順滑、優雅、濃厚、綿軟、綿甜、單薄、辛辣、純凈和邪味、辛辣、尖酸、苦澀、粗糙、乾澀或有灼燒感等。
  一個是其味道,如甜味、醬味、窖泥味、酒精味、苦味甚至是品酒環節未聞到的香氣都有可能出現在餘味中。
  、長度
  餘味除了常見的「悠長」外,還可以用持久、短促、中等、中長、中短或一般來形容。
  總之,白酒有少量的苦味是正常的,這是由酒中的醇類物質導致,另外,單寧、糠醛和酚類化合物也會使白酒產生苦味,不要過於擔心,快讓我們端起酒杯,啜飲一小口酒,將酒含在口中,用舌頭將酒液鋪滿整個口腔。感受酒的酸、甜、苦、咸、鮮等,緩慢吞下酒液,用舌頭觸及牙齒和口腔內部,靜靜感受餘味的魅力,適當做點筆記。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