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預防結核B肝從新生兒開始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關鍵詞】卡介苗
  【摘要】 目的 探討如何提高24h卡介苗和B肝疫苗的有效接種率,降低B肝疫苗第二針接種後的不良反應。 方法 嚴格執行不同部位接種不同疫苗,即左手臂接種卡介苗,右臂接種B肝疫苗。並且B肝疫苗第二針、第三針在右臂接種。結果 有效避免了在同一部位接種不同疫苗及部分兒童接種B肝疫苗第二針後局部出現的無菌性化膿等不良反應。結論 排除了疫苗相互干擾的因素,擺脫了接種工作中的困惑,使接種工作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有效提高了兩苗接種率,接種率分別是87%和97%,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 卡介苗;B肝疫苗;24h左右臂接種

  我院自24h內接種卡介苗到開展24h內接種B肝疫苗以來,嚴格執行在不同部位接種不同疫苗,並為B肝疫苗第二針、第三針的工作接種打下基礎,有效地避免了在同一部位接種不同疫苗而出現的無菌性化膿的發生。接種工作已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1 結核病的預防措施
  近幾年來結核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2000年我國結核感染率44.5%,即5.5億人受結核菌感染。2005年全國發現並 治療 傳染性肺結核病患者200萬。給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為此要提高卡介苗24h接種率才能降低結核病的發病率。
  卡介苗(BCG)是 目前 用於保護易感人群的預防疫苗,特別是對3歲以下兒童防止原發性肺結核、全身性和重癥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急性粟粒性肺結核)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應用 於身體健康、3個月以內的嬰兒或3個月~15歲結核菌素試驗陰性的兒童。我院長期以來實行24h內新生兒卡介苗0.1ml左手上臂三角肌外下緣皮內注射,針尖稍向下壓,與皮膚平行刺入皮內,接種部位形成一個帶汗毛圓形皮丘[1]後,針管順時針方向旋轉45°角後拔針頭,接種部位勿按壓[2]。接種後3周左右在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硬結,中間逐漸軟化形成白色小膿皰,膿皰破潰結痂,痂脫後留下一個瘢痕,這一正常過程一般持續2個月。3~6個月後可產生卡疤,若卡疤<4mm或無卡疤,即可判斷接種劑量不足[1]。我院接種率達87%(除早產兒、低體重兒、其他疾病者),對降低結核病的發病率起到良好的效果。
  2 病毒性B型肝炎的預防措施
  我國B型肝炎病毒感染有7.2億人,其中有1.2億為B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現患率和HBsAg陽性率的年齡分布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在10歲以前,其中4歲以下兒童HBsAg攜帶增長率最高。第二個高峰在30~40歲。B肝疫苗(HBV)是預防B肝的手段之一。它安全、 經濟 、有效、易行。三針接種後對母嬰傳播阻斷率可達90%。
  凡B型肝炎患者或HBV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月經、乳汁、羊水、膽汁、淚液、尿、汗等均具有傳染性,主要是經輸血或使用血液製品傳播。傳播途徑有:醫源性傳播、母嬰傳播和密切接觸等方式[1]。其中母嬰傳播主要是在圍產期傳播,分3個階段,(1)宮內傳播:B肝表面抗原(HBsAg)和B肝e抗原(HBeAg)雙陽性的孕婦在懷孕時母體血液中的B肝病毒經胎盤傳給胎兒,傳播率為5%~10%左右,對此B肝疫苗無預防效果[3]。(2)產程傳播:分娩時,在胎兒娩出過程中皮膚、黏膜擦傷或胎盤剝落時母體血液中的病毒通過破裂的胎盤血管滲入臍帶血,進入新生兒體內,感染可能性最大。實行新生兒24h內接種B肝疫苗第一針既可預防產程傳播又可以阻斷母嬰生活接觸傳播[3]。(3)出生後感染:分娩後與母親生活接觸及哺乳等的傳播[3]。我院自1995年以來注重這一工作的開展,已堅持至今,收到良好效果,2004年我市B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及國際疫苗免疫聯盟(GAVI)和全球兒童疫苗基金的合作項目後,進一步執行國家兒童B肝疫苗免疫程序[(0、1、6)0.5μg右手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1],見表1]。並做到安全注射,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處理。對接受注射者無害,對實施注射者無危險,注射後的物品不給公眾帶來危害,接種率為97%。
  表1 我國兒童B肝疫苗接種程序[2](略)
  3 討論
  對這一工作的開展首先應引起領導重視,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此項工作重要性、迫切性、必要性的認識,提供相關資訊,組織及時有效的業務知識及接種技術的培訓工作,並做到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督導,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從而提高兩苗的接種率和接種質量。
轉貼於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