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論文材料:圜丘的聲學原理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圜丘壇在天壇南部,是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故又稱「祭天台」、「拜天台」。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按照南京式樣建造,用藍色琉璃磚砌成。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擴建,欄板、望柱改用漢白玉,壇面鋪石用文葉青石。
  壇為露天三層圓形,象徵天。它為三層漢白玉雕砌的露天圓台,壇面、欄板、欄柱為艾葉青石雕成,兩道外方里圓的圍牆象徵著「天圓地方」。由於是祭天壇,圜丘的整個結構是對數學的巧妙運用,壇面、台階、欄杆的石制構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數,即陽數,用以象徵天。壇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發出敲擊聲,周圍即起迴音,自己聽起來聲音很大,好似一呼百應。古代把一、三、五、七、九單數稱為「陽數」,又叫「天數」,而九則是陽數之極。所以,圓丘的層數、台面的直徑、墁砌的石塊、四周的欄板均用天數,表示天體至高至大。壇圓形三層,最高一層台面直徑是九丈,名「一九」;中間一層十五丈,名「三五」;最下一層二十一丈,名「三七」。
  第一層台面中央嵌一塊圓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高呼,迴音很大,好似一呼百應。四周圍繞有九重石塊,第一圈是九塊扇形板,為一重;第二四十八塊,為第一圈的倍數,爾後依次按九的倍數遞加,至第九圈為八十一塊,稱九重。每層四面有台階,各九級。一層欄板七十二塊,二層一百零八塊,三層一百八十塊,共三百六十塊,正合周天三百六十度。
  圜丘外面有兩重譴牆,均為藍琉璃筒瓦通脊頂,牆身塗朱。內牆是圓形,四面各有欞星門,都是六柱三門。內牆外面東南有燔柴爐一個、瘞坎一個、燎爐五個、西南有三個燈杆。外牆是方形,在東、西門的左、右,各設一個燎爐。北門外是皇穹宇,東門外東北角有神庫、神廚各五間,林亭一個,祭器庫、樂器庫、棕薦庫各三間。又東有宰牲亭、林亭一個。譴外內壇牆有四個門,東叫「泰元」,南叫「昭亨」,西叫「廣利」,北叫「成貞」。昭亨門外東、西還各有一座石坊,由於祭天是在黎明前進行,燈竿高懸大燈籠,名曰「天燈」,用來照明。同時在各個燎爐焚燒松柏木、檀香木,香煙繚繞,火光可以照亮全壇,儀式非常隆重壯觀。
  站在圜丘台中間的圓心石上輕輕喚一聲,就立即從四面八方傳來回聲,好似眾人齊鳴,一呼百應。封建帝王附會說這是皇天上帝在向凡人發出「聖諭」。其實,這種現象是聲波被阻的迴音。從圓心石發出的聲波傳到四周的石欄以後,就同時從四周迅速反射回來,聲波振動較大;又由於圜丘壇的半徑較短,所以回聲很快。據測試,從發音到聲波返回到圓心的時間,總共只有0.07秒,所以站在圓心石上的人聽起來,聲音格外響亮。因此,圜丘壇上的圓心石又稱為「億兆景從石」。
[論文材料:圜丘的聲學原理]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