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新生兒臍部感染原因及護理效果探討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楊贊紅
深圳市第七人民醫院兒科,廣東深圳 518081
[摘要] 目的 探討新生兒臍部感染的原因,並且研究不同護理方法對新生兒臍部感染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該院出生的新生兒110例,對新生兒臍部感染的原因進行分析,並且將這110例新生兒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5例新生兒,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對照組55例新生兒採取常規護理的方法,對觀察組55例新生兒進行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新生兒的臨床護理效果。 結果 對照組55例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臨床感染率為27.3%。觀察組55例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臨床感染率為12.7%。兩組新生兒的臨床感染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分析新生兒臍部感染的原因,並且採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減少新生兒臍部感染率,提高護理效果。
關鍵詞 新生兒臍部感染原因;護理進展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c)-0160-02
Study on the Causes of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YANG Zan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henzhen Seventh People&acute;s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8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ays of nursing on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Methods 110 neonates 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The causes of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110 neon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nam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55 cases of newborns. The 55 cases of neonat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55 neona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these two groups of neonate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clinical infection rate of 55 neonat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is 27.3%, and that of the 55 neona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is 12.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in clinical infection rat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causes and taking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can reduce the rate of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Key words] Causes of newborn umbilical infection; Advances in nursing
[作者簡介] 楊贊紅(1974.6-),女,廣東河源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在婦產科臨床上,新生兒臍部感染是較為常見的現象,臍部是新生兒比較脆弱的部位,如果護理的不科學容易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不利於新生兒的健康。在實際的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充分的了解新生兒臍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並且採取有效的護理方法,才能夠進一步減少和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情況的發生。因此,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新生兒110例針對於新生兒臍部感染的原因及其護理方法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自該院出生的新生兒110例新生兒,將這110例新生兒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5例新生兒,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110例新生兒有男嬰60例,女嬰50例,日齡在1~9 d之間,平均日齡為4 d。其中觀察組55例新生兒有男嬰35例,女嬰20例,日齡在2~9 d之間,平均日齡為5 d。對照組55例新生兒有男嬰25例,女嬰30例,日齡在1~6 d之間,平均日齡為3 d。
1.2 護理方法
導致新生兒出現臍部感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剪臍不凈,剪臍後創面較大。二是,臍部用物消毒不嚴 臍部感染與斷臍用物消毒不嚴。三是,護理方法不當 在日常護理中往往發現產婦及家屬採取一些不當的護理方法,這是導致局部細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潛在因素[1]。對兩組新生兒採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對對照組55例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主要就是對新生兒出生後進行消毒,並且在新生兒臍部 0.1 cm處,使用氣門芯進行結紮等常規護理方法。對觀察組55例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首先,安排護理人員在每天固定的時間內為新生兒進行沐浴和消毒[2]。其次,在新生兒沐浴之後需要採用高壓滅菌毛巾擦乾全身,在毛巾的選擇上,採取1人1巾的方式。再次,護理人員還應該指導新生兒的家屬進行正確的換換尿墊的方法等等。臨床護理時間為10 d,觀察兩組新生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在臨床護理期間,做好相關的記錄。
1.3 評價標準
在護理後,對兩組新生兒的臍部感染情況進行調查,主要觀察新生兒的臍部是否有膿液。
1.4 統計方法
採用spss 23.0軟體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
2 結果
對照組55例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發生臍部感染15例,占該組臨床總人數的27.3%,無感染40例,占該組臨床總人數的72.7%。對照組臨床感染率為27.3%。觀察組55例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發生臍部感染7例,占該組臨床總人數的12.7%,無感染48例,占該組臨床總人數的87.3%。觀察組臨床感染率為12.7%。見表1。
3 討論
在婦產科臨床上,新生兒臍部感染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是如果護理不及時,容易誘發新生兒臍部出血等情況,不利於新生兒的健康出院[3]。因此,在臨床護理方面,需要全面的分析新生兒臍部感染的原因,並且採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的效果,減少新生兒的臍部感染的發生率[4]。在該的臨床中,主要採取護理干預的方法進行新生兒臍部感染的預防,在護理中,護理人員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在新生兒出生後,護理人員需要對新生兒的臍部進行密切的觀察,如果發生感染的症狀及時的採取有效的措施。②選擇合適的消毒液。消毒液的合適與否也影響到新生兒臍部感染的發生率。③加強各環節消毒,控制院內感染[5]。在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注意上述3點,才能夠進一步促進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減少新生兒加強臍部感染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對照組55例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臨床感染率為27.3%。觀察組55例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臨床感染率為12.7%。這與許同梅等的《新生兒臍部感染的臨床分析與對策》[6-8]一文中,通過對200例新生兒進行臨床研究,通過採用護理干預的方法與常規護理方法相比,具有更為明顯的護理效果,新生兒臍部感染的發生率更低,這與該的臨床研究結果是基本一致的。由此該研究可以得出臨床結論,通過分析新生兒臍部感染的原因,並且採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減少新生兒臍部感染率,提高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麗東,唐鴻玉,陳業芳,等. 新生兒臍帶殘端兩種處理方法的效果比較研究[J]. 護理研究,2011,12(33):134-135.
[2] Suli Dong, Tang Hongyu two umbilical stump treatment effect observed. [J]. Journal of Nursing,2012,10(9):167-168.
[3] Li Yang, Huang Qun, He Hongyan. Causes of neonatal umbilical infection and nursing progress [J]. Journal of Nursing. 2011,4 (7):123-124.
[4] Progress Huangcui Qin, Husan Lian, Pingpei Hua neonatal umbilical cord ligation method[J]. Nursing Research,2011,5(36):157-158.
[5] 賴香菊. 新生兒二次斷臍後創面延期癒合的原因及對策[J].護理學報,2007,14(10):44-45.
[6] 許同梅,倪月. 新生兒臍部感染的臨床分析與對策[J]. 護理研究,2006,20(11中旬版):2969-2970.
[7] 梁偉民.新生兒臍源性腹膜炎76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雜誌,2004, 6(2):255-256.
[8] 薛秀梅,戚亞蘭,陳金梅.新生兒二次斷臍的臨床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6(3).
(收稿日期:2014-03-27)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