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鄭傳洋 王理略
[摘要]2013年9月全國28所高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首屆本科招生,作為新聞與傳播學科特設專業與新聞學、傳播學等並列二級專業門類,2014年,開設新專業的高校增加至48所,從行業影響到教育熱點,圍繞新專業的人才討論多元分化,如何構建與人才市場相適應的核心能力體系,設計具有學科普適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直接影響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的成效。本文作者通過全國範圍的行業調研,選擇高校培養計劃作為樣本研究,從培養定位和課程體系的宏觀設置兩個層面,探索構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學性的培養體系,真正實現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
關鍵詞 ]新媒體 人才培養 體系
2009年1月,寧波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新聞部正式成立,相繼南都全媒體集群組建成立。2012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2年底,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成為教育部審批同意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新專業。
新聞行業與教育的不斷改革前行,也激發了融合背景下新聞人才培養的全面思考。當前,我國新聞人才培養環境與趨向也在不斷演變,主要表現為:(1)信息行業的迅猛發展催生眾多領域急需專業化人才;(2)媒體行業的融合發展對復合型的新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3)傳統媒體對新聞內容的生存更加注重專業、深度,調查記者、數據分析師等人才需求熱;(4)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已成為新聞傳播教育的未來支撐。
2013年,以暨南大學為代表的全國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本科學生,2014年這一數據加大到48所。面對傳媒融合發展的需求及人才競爭的白熱化,構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多元化人才培養的體系迫在眉睫。然而當前該新專業國內尚無完善的教學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大多是基於傳統新聞傳播學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養傳統新聞人才的數字化應用?還是培養技術人才的新聞業務素養?亦或是其他的創新模式?本文將從人才培養定位課程體系兩大方面來解讀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核心能力培養體系建構。
一、人才培養定位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科歸屬於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上與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等專業並列,人才培養的體系構建既要有學科的統一性,也要有專業的差異性。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傳媒的數字化發展日新月異,目前普遍認同的主要趨向有:多適配、多媒體、全天候、即時、互動、社交化、位置;圍繞專業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聞基本功、全媒體傳播技能、網絡輿情研究能力、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劃創意、團隊協作能力、工具應用能力:圍繞人才培養的
關鍵詞 主要有:內容、渠道、技術、產品、網際網路思維。
從發展趨勢、能力需求和人才培養三個維度可以歸納網絡與新媒體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1)培養掌握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知識的復合型人才:(2)培養基於網絡與新媒體技術應用的全媒體傳播人才;(3)培養熟悉網際網路核心應用的網絡與新媒體創新人才。
具體培養規格要求分解為五個層面:
(1)掌握網絡與新媒體領域所涉及新聞學、傳播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基本理論。
(2)具備網絡與新媒體的專業視野及敏銳的觀察力,掌握信息傳播的基本規律和新興媒介的發展特點,通曉信息傳播的技術原理。
(3)具備交互、體驗、服務等眾多類型信息產品的內容策劃、設計,並熟練掌握網絡與新媒體信息製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網絡與新媒體相關的政策與法規,掌握科學的社會調查方法,具備嫻熟、練達的社會活動能力。
(5)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外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二、課程體系
網際網路發展對高校新聞與傳播學科的影響與日俱增,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加速融合。人才培養從傳統的內容主體逐漸向復合型轉變。技術素養成為未來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多數高校新聞傳播學院(系)的網絡傳播或新媒體等相似專業的課程設置都向「寬口徑,厚基礎,精專業」的方向發展,以實現培養綜合型、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的目標,但在主幹課程或專業課程設置的實際操作中卻各有側重,形成了以下幾種模式:一是以傳統新聞學訓練為主,網際網路信息傳播和應用為輔,這種模式以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為代表:二是以網際網路應用和技能訓練為主,傳統新聞學訓練為輔,這種模式以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網絡傳播專業為代表;三是以傳播學訓練為主,以網際網路信息傳播和應用為輔,這種模式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為代表。這三種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時也隱藏著在人才培養方面不同價值取向的衝突:選擇傳統新聞學的價值取向還是傳播學經驗學派的價值取向;以新聞傳播基礎訓練為主,還是以網絡傳播應用技能訓練為主;是突出網絡傳播信息內容層面,還是側重網絡傳播技術層面。
(一)課程分析。
本文研究選取了全國首批開辦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28所院校,就新專業申報表中主幹課程一欄進行了統計分析,排名前10課程/次如(圖表1)
通過圖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開設了《傳播學概論》基礎理論課程,對網頁設計、網絡動畫等計算機技能均比較重視,排名前10的課程中,網絡與新媒體實務相關的多達5門,理論課程2門,傳統媒體實務2門。研究表明,新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以傳統新聞與新媒體融合為理論依據,以傳統新聞與傳播實務為基礎,以網絡與新媒體實務為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包括計算機技術應用與新媒體傳播、運營實務等。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管理學院院長李懷亮認為,新媒體專業培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學、藝術、經濟與管理等多個學科門類。張芹、黃宏在《高校網絡和新媒體傳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中歸納指出,新媒體的媒介特徵及產業屬性決定了新媒體專業設置主要由三大學科群構成,即傳播學、信息科學和傳媒經濟學三大學科群;還須三大技術支撐,即計算機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和傳感技術。
歸納28所高校三大學科群主要開設的課程包括:
傳播學科: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新聞寫作、網絡傳播概論、網絡倫理學、新聞法規與傳媒規制、新媒體與社會、新聞攝影、電視攝像與編輯等。
信息學科:計算機網絡原理與實務、平面設計、數字信息處理、網絡信息檢索與利用、網頁設計與製作、網絡信息編輯、網絡傳播技術、數字出版及技術等。
傳媒經濟學科:傳媒經濟學、新媒體經營與管理、網絡運營、網絡廣告學、網絡營銷學、電子商務概論、網站策劃與建設、新媒體產品設計等。
根據課程涵蓋的內容及課程名稱
關鍵詞 提取門類,排前5名的依次為技術類(包含基礎技術和應用技術)、概論(包含傳統與網絡新媒體)、網頁設計(包括網頁與網站)、編輯類(包含傳統編輯與網絡編輯)及廣告,其中技術類、基礎理論的課程每所學校開設門次接近2門,對技術和理論學習的認可度非常高,廣告與營銷方面也有49次開課次,對市場運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圖表2)
(二)課程體系設計。
根據28所院校的主幹課程分析,構建核心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可以從三大層面設計,分別是專業理論(包括傳統新聞、網絡與新媒體)、技術應用(包括數學、計算機及通訊)和傳媒實務(包括傳統媒體實務、新媒體傳播實務、市場運營與管理)。
1.專業理論體系及其課程設計。
網絡與新媒體作為全新的特設專業,基於完整專業體系的建立,理論部分與實踐(務)部分是相輔相成的兩大支柱,且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條件,而且兩者密不可分、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理論體系以新聞傳播學基礎理論為一致性原則,以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理論為創新構建,其專業理論的課程體系設計思路主要包含兩個層面:
(1)以專業主幹課程為主體,構建專業理論的縱深,主要課程包括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中外新聞史、網絡與新媒體概論、網絡傳播概論、融合新聞學、新媒體與社會、網絡倫理與法規、網絡與新媒體研究方法等;
(2)以專業選修課程為補充,豐富專業理論的延伸,主要課程包括西方網絡與新媒體理論、數字出版導論、網絡與新媒體經典案例等。選修課程根據各高校師資的具體情況,其設計思路也可以不盡相同。
2.技術應用體系及其課程設計。
網絡與新媒體作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專業,其技術應用的學習和實踐是關鍵,結合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可以開設數學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多門課程,構成較為連貫的技術應用體系。體系設計的目標是:掌握計算機學科的基礎技術。熟練運用網絡與新媒體傳播技術。
(1)以大數據應用為方向,構建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為特色的技術應用,主要課程包括:高等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等;
(2)以計算機應用技術為主體,夯實學生的技術素養,主要課程包括:C語言、網頁設計、網站設計、資料庫應用、網絡與新媒體技術、平面設計、多媒體設計、網絡動畫、網絡安全技術等。
3.傳媒實務體系及其課程設計。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核心特色在於實務體系的交叉,通過多元化實務的體系設計構建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課程設計的目標是:掌握網絡與新媒體行業所需的基本業務,能夠獨立進行全媒體新聞傳播,主要包括采編實務、運營與管理實務以及其他實務能力。
(1)以傳統新聞實務為基礎,培養學生紮實的新聞基礎業務,課程主要包括:新聞採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攝影、電視攝像與編輯等:
(2)以網絡與新媒體實務為主體,與行業發展需求為目標,培養學生全面的專業動手能力,課程主要包括:全媒體新聞采寫、網絡編輯與策劃、網絡與新媒體評論、網絡與新媒體用戶分析、網絡輿情監測等:
(3)以網際網路思維為基本思路,以傳媒經濟為主要延伸,課程主要包括:市場營銷學、網絡營銷學、電子商務實務、網際網路產品設計、網絡與新媒體廣告等。
(4)以集中實踐為形式,加大實踐和實習的培養力度。若以180四年總學分制計算,實踐、實習的周數應在20周左右(不包含畢業論文、設計)。
結語: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立足與發展至關重要,它關係專業的學科立足,關係人才培養的效果,關係專業的未來發展,新媒體發展的不確定因素遠遠超出學界和行業的預期想像,因時制宜的人才培養定位,不斷創新改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將是網絡與新媒體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思想。
參考文獻:
[1]余紅:《李婷我國網絡與新媒體人才求調研與專業培養》,《現代傳播》2014第2期
[2]朱旭輝:《網絡與新媒體學科發展路徑的探析》,《編輯學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偉:《網絡傳播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位論文.2012
[4]張芹、黃宏:《高校網絡和新媒體傳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5]張運香、李川匯、金升燦:《論高校新媒體人才的培養策略》,《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第4期
[6]趙紅勛:《微傳播語境下新媒體人才培養路徑》,《青年記者》2011第26期
(鄭傳洋: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王理略:湖北日報)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