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網絡新成語的發展現狀研究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張曉滿 李水 彭靜
【摘要】從「男默女淚」(2010 年)到「十動然拒」(2013),從網絡社交平台的高頻流行詞到現實生活中年輕人的習慣用語,「網絡新成語」愈來愈受到學者關注。目前,學界研究主要關注網絡語言特點特性、網絡語言的生命力和對傳統語文的影響及網絡語言社會心理等層面,從其傳播與影響角度考察的論文還不多見。本文以問卷調查和窮盡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調查網民們對網絡新成語的接觸、理解和使用程度以及看待「網絡新成語」的態度,從形式、含義、表達、使用範圍四個維度展開,嘗試比較「網絡新成語」的創新之處。
關鍵詞 網絡新成語 網絡語言 社會心理
2013 年12 月27 日新華網刊登了《2013 十大網絡出爐新成語》①一文,引起了廣泛關注。早在2011 年鄭俊濤、馬長林在《網絡時代新成語的新定義和新成語的產生》一文中對「網絡新成語」進行了定義:四個字固定組合,有比喻義,暫時被部分人接受使用,且語言載體為白話文。大部分的「網絡新成語」是網友在評論部分網絡新聞中自發將長句濃縮而成的,藉以表達對新聞與時事的態度。本文從網絡語言發展的角度,提出了「網絡新成語」現象在網絡語言發展中的突破和創新之處。
一、網絡新成語傳播與使用現狀
為了解網絡新成語的普及情況,本文以陳佳璇在《社會語用學案例研究》②對「新詞語知曉度」的研究方式,以接觸率、含義理解率、出處了解率和使用率四個維度進行問卷調查。調查人數120 人,有效問卷120 份,其中85%的人幾乎每天上網,較常上網的人數占總數98.33%。
由調查數據所示,23 個網絡新成語的平均接觸率為31.67% ,平均使用率為13.33%,平均含義理解率為26.59%,平均出處了解率為16.67%。這與我們所預想的情況基本一致,接觸率肯定在四組數據中最高,而對含義的理解要低於接觸率,對網絡新成語來源的知曉度要更低,使用率最低。
從接觸率看,接觸率最高的新成語為「十動然拒」「累覺不愛」「喜大普奔」「不明覺厲」「人艱不拆」,這幾個詞接觸率都超過了65%,而其他新成語的接觸率都在3.33%到43.33%之間。通過對接觸率的調查可知,這23 個新成語的接觸率呈現兩級分化趨勢,接觸率最高的5 個網絡新成語的平均接觸率為80.67%,可以說是相當高的比例,但其他新成語的接觸率僅有17.25%。
從理解率看,含義理解率略低於接觸率或持平。同樣,5 個高頻網絡新成語的含義理解率為72.33%,而其他18 個網絡新成語含義理解率僅為13.53%。對網絡新成語來源的知曉率僅作為一個參考數據,我們可以推知能夠了解其來源出處的一定了解其含義,而了解其含義卻不知其出處的情況,可能來自於根據上下文語境理解等情況,因此,對來源了解率數據不做過多分析。
從使用率看,使用率較高的依然是5個高頻網絡新成語,平均使用率達47.67%,而其他網絡新成語使用率僅有3.23%。值得注意的兩點是:第一、接觸率和理解率都較高的「十動然拒」一詞使用率較低,僅有30%;第二點是「圖種熊菊」、「焦銳奶化」「體虧屁思」「啊痛悟蠟」「不約而同」五個網絡新成語的使用率為0%,其原因將在後文分析。
將接觸率、理解率和使用率的數據綜合分析發現,高頻率的網絡新成語的確很流行,但很大一部分新成語無論是接觸率和理解率都很低。固然,網絡新成語的「新」就在於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所接觸了解,但理解率與接觸率之間始終存在著5%的差距,以徹底了解其來源和內涵上看,存在著15%的差距。
二、網絡新成語發展脈絡及特點
把握網絡語言的發展脈絡要從其語法、語義、語用三個層面分析,從形式、含義、表達和使用範圍四個維度去綜合考量,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四個部分:網絡新成語結構方式上的創新、網絡新成語理解閾限的提升、網絡新成語態度呈現的強化、網絡新成語適用範圍的擴大。
1、結構方式:由象形的解構走向語法的解構
首先,以往網絡語言主要是從漢字的字形上加以創新和改變,而今,卻大膽地在語法構造上大刀闊斧,回歸純文字。過去的網絡語言走過了由象形符號、諧音混用、多音\多字合一、拼音縮略和詞綴化的發展過程,但我們發現,這都只是在語音和符號的形式上加以創造,通過看形讀音比較容易理解其內涵,如:0rz、7456、弓雖、PLMM、大叔控等。曾經風靡一時的「火星文」,主要在文字形式上夾雜了各種外來語、方言、外語、符號、符碼、繁體字和冷僻字,是符號的視覺化,從形式上反傳統漢語。包括詞語的合音如「表」是「不要」的合音,「醬紫」是「這樣子」的合音等,在語法上仍保持與規範的語言一致,只要讀出文字在聽覺上可以輕易理解。與傳統網絡語言不同,網絡新成語無論在聽覺上還是視覺上都很含蓄,極少能夠從形式上猜測其義,甚至必須要藉助搜尋引擎和詢問他人。這與我們調查顯示的理解率低於接觸率一致。
其次,網絡新成語在構詞上創新。漢簡稱現象較為常見,一類是減縮,一類是緊縮,很大一部分簡稱在長期的社會沉澱和語言延續中逐漸固定下來,使用頻度甚至超於全稱。但網絡新成語的特點與之截然不同,無論減縮亦或緊縮都是將「全稱詞」簡化成「簡稱」,將「長詞」簡化成「短詞」,是在相同的語法單位里相互轉換,但「網絡新成語」卻是將「句子」減縮為「詞」,跨越了「短語」和「詞組」兩級語言單位,並且是形式規整的「網絡新成語」,是反漢語傳統語言結構的一種表達手段。
如並列複句減縮詞:男默女淚(男生沉默、女生流淚)、地命海心(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順承複句減縮詞:十動然拒(十分感動,然後拒絕)、細思恐極(仔細思考,恐怖至極);轉折複句減縮詞:不明覺厲(雖不明,但覺厲)、社病我藥(社會生病,讓我吃藥);解說複句減縮詞:累覺不愛。這種現象的動因就來自於網民們求新、求異的心理,隨著已有網絡語言的新鮮度逐漸下降,網民們急需創造一種新的網絡語言,以此來強化和再現其新鮮感。
2、理解閾限:提高理解門檻,設置語言障礙
網絡新成語不僅在語法上提高了理解的難度,也從語用層面上也提高了理解的難度。它是借對已發生事件的態度來表達對其他事件評論的一種態度,本身無關乎質量準則,也比較符合關聯準則。但網絡新成語有意違反了量的準則和方式準則,它沒能夠從字面上提供足夠的信息量,也較為晦澀,個別新成語包含兩重意思還會在語義上產生歧義,如:「不明覺厲」既可以是對某人高談闊論故作深沉的調侃,也可以是自己韜光養晦,裝作不明白的託詞。因此,「網絡新成語」產生了會話含義,由於這種違反是明顯為之的,接收者需要結合語境或者有相應背景知識加以推理,才能獲取表達者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
網絡語言也是一個語言社團,社團的成員需要跨越一個「門檻」才能被這個語言社團所接納和認可。只有理解或使用「網絡新成語」的人,才能進入這個共同體,這無疑將缺乏背景知識和未曾接觸網絡新成語的群體拒之門外。
調查中對於「你想要了解網絡新成語的含義嗎?」這一問題,57.66%的回答者表示很有興趣了或想去了解,而56.67%的回答者認為「當周圍的朋友、同學使用聽不懂的新成語時會覺得自己落伍」,而僅在百度搜尋引擎中「網絡新成語」的搜索甚至達到了7,830,000 條,這又充分顯示出網民對「網絡新成語」所設置的「門檻」樂於去學習和了解。
3、態度呈現:由現象的表述走向情緒的表達
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人際交往的結果,20%取決於有聲語言,80%取決於無聲語言。日常生活中,人們情緒的表達往往有賴於無聲的語言,比如體態語、表情、音調等等。但在網絡交際過程中,「我們唯一依靠的就是語言,語言的功能被網絡發揮到了極限。可以說,網絡就是語言世界。」③過去的網絡語言為了準確表達情緒往往藉助於表情和符號,但網絡新成語則回歸純文字,對發生的新聞或文章概括成訴說情緒的復合長句,再將長句簡縮為四字新成語。每次使用網絡新成語,也同時調動了新聞或文章所表達的情緒。
4、適用範圍:由網絡語言走向日常語言
網絡新成語從2000 年產生起,不僅常見於網絡論壇和社交平台,甚至在生活中也成為年輕人口中的「流行語」,表現出了網絡新成語與通用語逐漸交融的趨勢。據調查顯示,86.67%的回答者表示或多或少的使用「網絡新成語,」其中58.33%的回答者會在日常寒暄談話中使用,僅次於在網絡交際(76.67%)中使用的人數。可以說,網絡新成語天生就具有與日常語言相結合的優勢,由於網絡新成語是純文字,完全可以用口語來表達。「啊痛悟蠟」這一成語甚至逆向而行,用「文字」去表示「圖像」,「蠟」就是網絡社交中「蠟燭」圖案的表示。
結語
最初的網絡新成語來源大多是評論時事,然後走向自娛,社會的、文化的、生活的變化通過語言的改變呈現。「語言作為一種制度,這一制度的設立、維護與修改長期被看作是某一些人的特權」④,而網絡新成語挑戰了既有的語言制度甚至是網絡語言制度。過去,新詞只說明一種現象,而現在,詞語會表達態度。網絡新成語的適用人群也從普通青年網民過渡到「大V」等知名人士。網絡新成語還在生產,它的生命力還很頑強。它是否具有真正的多產性還尚需時間與大眾來檢驗。同時,還應注意到網絡新成語中不乏粗俗不雅的字眼,是否將這個部分納入研究,是否要規範部分網絡新成語,仍是問題。
【本文系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網絡時代與當代主流價值觀建設」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L11DXW008];遼寧大學第五批教學改革項目「教學與科研融合,優化新聞評論教學內容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G2013YB0002】
參考文獻
①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12/27/c_125922498.htm
②④陳佳璇:《社會語用學案例研究》[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135
③張炎、趙丹,《網絡語言——語言變化的新思潮》[J]《. 社會科學輯刊》,2008(4)
(作者:張曉滿,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聯與新媒體、媒介娛樂;李水,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語用學、話語分析;彭靜,遼寧大學文學院講師、文學博士,研究方向:文藝學、媒介文化)
責編:姚少寶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