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語篇中的銜接理論在聽力短對話中的應用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謝欣希 羅雪菲
(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學院外國語學院,四川 成都 611745)
【摘要】銜接是語篇理論中重要概念,它對語篇的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銜接理論在聽力短對話中的應用進行了討論,並提出在聽力教學中提高語篇能力的見解,期望對聽力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 聽力短對話;銜接理論;語篇能力;聽力教學
0 引言
在人類的所有交際活動中,最基本的能力是聽懂他人的話語。因此聽力是使用最頻繁的一種語言技能。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聽力技能備受師生的重視。本文以聽力教學中的短對話為例來探討如何應用語篇的銜接理論來提高聽力教學。銜接概念已給人討論過,但對於它們和聽力教學的關係討論並不多,本文希望對這一內容的探討,對英語短對話聽力教學有所幫助。
1 理論框架
語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語法約束的在一定語境下表示完整語義的自然語言(胡壯麟,1994)。它可以是詞,文字符號或一段文字。要使說話人達到交際目的,起表達的意圖需貫穿整個語篇,其中某種程度上的銜接是不可避免且重要的。「銜接(Cohesion)」的概念首先由M.A.K. Halliday提出(1962),並在1976年的一本合著中提出廣泛應用銜接理論。銜接是語義上的連結,句子的銜接在句子內部構成有形的網絡,通過語篇結構的表層結構實現,銜接體現為結構上的黏住性。
2 銜接理論在短對話中的應用
本部分主要探討銜接理論中的不同方法在聽力短對話中是如何體現及應用的。本部分所涉及的聽力短對話原文選自2009-2012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語音材料。
2.1 照應的應用
照應是語篇銜接手段中的一種重要方式,指一個語言成分和另一個成分的關聯點,聽力短對話中的照應關係式解題的重要依據,例如:
1)M: This is a stylish overcoat. I saw you wearing it last week, didn』t I?
W: Oh, that wasn』t me. That was my sister Jill. She’s in your class.
Q: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上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人稱照應。對話中,my sister Jill與後句中的She照應,而對話中的I,又是對話當下的the woman。學生在聽音時,容易把She 誤認為是問題中的the woman,從而導致選擇錯誤答案。錯誤的原因就是忽視了對話中的照應關係。
2.2 替代的應用
替代是指用少量的語言代替上下文中出現的一個或幾個詞語,它是句子,詞語之間的一種關係,替代和被替代的成分具有相同的結構功能,替代的目的是避免文章內的重複,使話語更加簡潔,例如:
2)W: I was so angry yesterday. My biology teacher did not even let me explain why I missed the field trip. He just wouldn』t let me pass.
M: That doesn』t seem fair. I』d feel that way too if I were you.
Q: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對話中 that way 替代了女士話語中I was so angry 的含義,行文既乾淨利落又避免重複,恰恰這種替代給學生留下一個思考點—去尋找上文中所指代的部分,也是作者出題答案所在。
2.3 省略的應用
省略不但使語言表達簡潔,而且在聽力對話中更能突出新信息,使聽者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新信息上,從而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果。對話中的省略,看似在句子結構上不完整,但聽者可以從上下文的聯繫中找到省略的成分,在句子層面上,省略使句子顯得更緊湊。例如:
3)W: Do you let people know when you are taking pictures of them?
M: I try not to. You know, any picture if a person who poses for the camera would look dull and unnatural.
Q: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上例中出現省略的部分為I try not to. 這個省略句指的是男士不會讓人們知道他在拍照。這個省略句的理解對解題很關鍵,省略突出了對女士問題的否定回答,並且引出後句的對否定回答的補充新信息,學生在聽音中對這個省略現象的關注就決定著是否成功解題。
2.4 連接的應用
連接是由連接成分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句子或段落連在一起的現象。連接表明了詞與詞之間,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對理解語篇意義有著重要作用。最常見的連接詞是and,在聽力中除了and 以外還有其他的連接詞值得注意,例如
4)W: Taking a bus to Miami, it’s cheaper than going by train.
M: That’s true. But I』d rather pay a little more for the added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Q: What does the man mean?
上例中,女士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男士在接過話語之後先是贊同對方觀點,之後出現一個but,這個連接詞錶轉折關係,意味著後面說的內容和前面的內容有所不同,甚至相反,在聽力中往往but之後才是說話者的真正意圖,所以本題的答案也是出現在but之後。通過此題得出,在聽力短對話中,對連接詞的掌握對解題來說起著重要作用。在聽力中常見的連接詞有however,yes/no,and then,firstly,secondly,at the last等。
2.5 復現關係的應用
復現關係是指一個詞彙在語篇中的多個小句中反覆出現可以為原詞,同義詞,近義詞,上義詞,下義詞,概括次或其他形式重複。復現關係使語篇在同一成分的引領下,形成緊密的整體。在聽力短對話中辨別出詞彙,短語的復現對於理解對話大意起著重要作用。例如:
5)M: As you can see from the drawings, the kitchen has one door into the dining room, another into the family room and a third to the outside.
W: The door into the family room isn』t big enough. Could it be made wider?
Q: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上例中,the drawings 是對話中的核心詞,與它相關的短語:room isn』t big enough 和it be made wider, 體現出說話雙方對圖畫的不滿意和需要調整的地方,所以體現為A選項中的Trying to sketch a map。sketch和原文中的drawing構成復現關係,也是答題關鍵所在。
2.6 同現關係的應用
同現關係指的是詞彙同時出現的傾向性。語篇中圍繞一定的話題,一定相關的詞彙會同時出現,不相關的詞彙出現的可能性很小,而同現關係的詞彙往往與語篇的範圍關係密切,在聽力短對話中也常常出現,例如:
6)M: What do I have to do to apply for a passport?
W: You need proof of citizenship, either an old passport or a birth certificate and three photographs. Then you must complete this form and pay a fee.
Q: What is the man most probably going to do?
上例中,出現一組詞彙同現關係:passport, proof of citizenship, old passport, a birth certificate, photographs, this form, a fee把這一組詞彙串在一起分析就很容易判斷斷出這個短對話是在討論需要辦理護照的材料,根據提問就很容易得出這個男士要去辦理護照。
3 對聽力教學的啟示
在聽力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提高語篇能力。而提高學生的語篇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3.1 根據聽力教學的不同階段,培養語篇能力
高校的聽力教學都作為一門基礎課程需要4個學期來完成。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語篇能力分在每個學期中,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可根據銜接理論中的不同手段從簡到繁地融入自己的教學任務中,不能急於求成,因為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需要一個積累過程,教師應該反覆強化,使學生習得銜接手段,提高語篇能力。
3.2 培養基本技能和培養語篇能力有機結合
語篇能力的學習需要一個基礎知識作為奠基,若學生連詞彙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再有效的教學方法也無濟於事。學習本該歸為原始,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指導才會有所提高。因此,教學中要注重基礎技能的培養,例如詞彙,語法的學習等,從微觀上掌握知識,從宏觀上學習語篇技能。
3.3 擴充學生的背景知識,教學中有效互動
聽力中常見的問題是學生能看懂語音材料但聽不懂,除了對單個詞彙的發音沒有從聽力的角度記憶外,沒有相關材料的背景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擴充相關背景知識,如講到有關學校生活,教師應儘可能的補充常見的校園生活知識;如講到一個家庭的開銷時,要讓學生聯繫實際去思考自己家裡的支出。讓學生養成將聽力內容聯繫實際的習慣,並且教師還要通過預測聽力內容、討論、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將新知識和舊知識相聯繫。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K. and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2]Halliday, M.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3]胡壯麟.功能主義縱橫談[M].上海:對外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湯靜]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