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現階段中國失業現狀\原因及對策分析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要】失業問題是隨市場 經濟 產生而出現的一個社會經濟現象,也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難題。自失業問題產生以來,各國政府都將失業問題列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並通過各種政策工具進行治理。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的人口大國,正處於經濟 發展 的轉型時期,失業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解決我國的失業問題,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政治 、經濟和社會意義。
  【關鍵詞】失業問題 特點 原因 解決對策
  
  我國的失業人口主要分為四類:一是登記的城鎮失業人口。即具有非農戶口,在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工作意向並在積極尋找,而且在勞動部進行登記了的公開失業者;二是下崗職工中的失業者。所謂下崗職工,是指由於 企業 的生產和經營狀況等原因,已經離開本人的生產和工作崗位,並已不在本單位從事其他工作,但仍與用人單位保留勞動關係的人員;三是 農村 向城鎮流動人口中的失業者;四是高校畢業生中的失業者,指那些由於工作崗位有限或就業願望與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現實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而暫時處於失業狀態的青年學生。①
  我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一直以來不斷增加,到2006年已增至847萬人。在 中國 長期處於勞動力供大於求的背景下,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從傳統產業分流出了一大批下崗失業人員。1998~2003年,國有企業累計下崗2818萬人。2003年,中國農村勞動力到鄉以外地方流動就業的人數已超過9800萬人,是1990年1500萬人的6倍以上,2004年,全國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約10260萬人,比上年增長約440萬人。農民離鄉外出就業平均每年以500萬人左右的規模迅速增加,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此外,中國青年人口規模大,每年新成長勞動力數以千萬計,青年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35歲以下的占70%左右。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歷年畢業生人數如表1:
  2007年畢業生總人數達到495萬人。而2008年又將再創 歷史 新高——達到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然而與此同時,畢業生的就業率卻在持續下滑。
  從現狀可以看出,中國的失業問題呈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失業率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而不斷增加。尤其是近幾年,這種趨勢更加明顯,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見表2。
  其次,失業人群的年輕化。以前,由於國企改革而下崗的職工多為40-50人員。這些人年齡偏大,且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也有所欠缺,跟不上新技術的發展。所以,為了企業將來更好的發展而下崗,也可以理解。而現在,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具有良好的素質和專業知識,卻也加入了失業大軍,每年這些大學生為了找到工作而四處奔波。失業人群的年齡越來越小,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第三,經濟增長所創造的就業機會遠趕不上新增的失業人數。數據顯示,2006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64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75萬人。年末城鎮就業人員28310萬人,比上年末凈增加979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4萬人,有505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其中幫助「4050」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47萬人。而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④可見,雖然經濟迅速發展,並且每年可以帶來更多新的項目工程和就業機會,卻無法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第四,失業與空崗並存。一方面大量的失業人員和畢業生在到處尋找工作,另一方面國家和企業每年也會提供相當多的就業崗位,卻總是存在著失業與空崗同時存在的現象,這其中的原因也值得我們深思。
  中國目前的失業狀況,主要是由以下多種原因造成的。
  首先,人口因素。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總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在這樣龐大的人口基數下,雖然一直以來堅持計劃生育的政策,我國還是處於勞動年齡人口不斷增長的階段,每年城鎮新增勞動力供給超過千萬。再加上已有的勞動力,使得勞動力供給大大超過了對其的需求。在這樣龐大的人口壓力下,對有限崗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由此導致的就業壓力是非常明顯的。
  其次,結構性因素。所謂結構性失業,是指由於經濟結構的變化,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在職業、技能、產業、地區分布等方面不協調所引起的失業。目前我國的經濟正處於轉型時期,並且國家正在大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隨著農村經營方式的改變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是必然的趨勢。根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課題組(2005)年的研究,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部分省份是農村轉移勞動力的主要輸出地,而東部地區是主要的輸入地。2004年,中西部地區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占全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的比例為67%。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70%是在東部地區,且多聚集在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和建制鎮等。⑤由於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對城鎮人員就業必然會造成很大壓力。再有,經濟結構的調整就要求市場重新對勞動力資源進行配置,以適應其變化。因此,在配置過程中,大量素質低、專業技能落後的勞動者難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所以被淘汰產生失業。同時,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使適合該產業發展需求的勞動力出現暫時性短缺,從而造成了失業與空崗並存的現象。此外,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不平衡等原因,也會帶來大量的失業人口。
  第三,我認為還有許多人為因素。首先,在我國的勞動力市場上也存在著一定程度和一定範圍的歧視現象,主要包括對不同性別、不同相貌、不同戶籍等方面的求職者的工資歧視和職業歧視。如現在的許多公司和企業在招聘時只招收男性員工;在工資報酬方面,具有相同學歷和 教育 水平的男女員工,一般男性員工的工資會高於女性,女性的競爭力明顯低於男性,且失業率也高於男性;有的公司還對招收員工的高矮、胖瘦做出限制;還有的公司或企業只招收具有城市戶口的員工,而拒絕持有農村戶口的人,或對持農村戶口的工人給予低工資。雖然我國政府近幾年在傭工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 法律 法規,明確規定了對男女平等對待,且在部分地區取消了戶籍差異,但上述問題仍然存在,雖然有所改善,卻沒有根本消除。其次,一些人的擇業觀念也存在問題。現在的許多大學生剛剛畢業就想拿高薪、坐高位,往往不能從實際出發,遇到低於自己預期的工作就不想做;在工作中遇到一點兒挫折,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不思進取。
  如果說前兩個因素是客觀因素,需要我們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對策來解決;那麼,第三個因素則是主觀因素,需要我們從自身尋找原因,從主觀上轉變觀念,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失業問題的存在。
  對於如何解決中國目前存在的失業問題,許多專家和學者給出了他們的看法。我認為,可以從主動和被動兩方面來採取措施,這不僅需要國家出台相應的政策,也需要我們全社會的配合,通過共同努力來降低中國的高失業率,讓更多的人找到工作。這對於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意義。
  從主動方面,首先,調整就業結構和就業方式,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加強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使中小企業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力量。中小企業投資周期短,資金投入量不多,技術含量不高,多為勞動力密集型,這樣每年可以吸收大量的失業人員。積極發展小城鎮服務業來轉移農村中的剩餘勞動力,支持、鼓勵和引導私營、個體企業興辦服務業,充分發揮它們在活躍市場、增加就業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的優勢,創造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就業崗位,來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